Workflow
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星邦智能亮相HIRE25租赁展 高空作业设备出海正当时
证券日报网· 2025-06-17 15:17
公司动态 - 星邦智能以白金赞助商身份参加澳大利亚HIRE25租赁展 推出电动化 智能化高空作业设备 [1] - 公司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 新南威尔士州 昆士兰州布局三大销售服务中心 实现全国范围快速交付与支持服务 [2] - 参展产品具备全时浮动功能 爬坡能力强 高离地间隙 部分配备雷达防撞系统和行走电机 提升安全性与工作效率 [2] 公司背景 - 星邦智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等多项国家级资质 [2] - 2009年成为全球高空作业协会IPAF认证会员 2010年全系列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 201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 [2] - 产品线涵盖直臂式 曲臂式 剪叉式等七大系列 平台高度覆盖4米至58米 应用于场馆厂房 石油化工等场景 [2] 国际化布局 - 产品远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海外设立10余家子公司 拥有波兰 墨西哥2家海外制造基地 [2] - 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链输出"的升级 加速全球化布局 [2] - 三一重工 山河智能 徐工集团等国内企业也积极开发高空作业设备海外市场 [2] 行业趋势 - 国产高空作业设备凭借性价比 售后服务和技术优势 在建筑施工 电力建设等八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1] - 全球高空作业设备需求日益增长 澳大利亚农业渔业有季节性需求 物流业有稳定需求 [3] - 国内厂商前期通过海外租赁商 经销商合作 现通过海外建厂和设立分子公司响应个性化需求 [3]
节约时间精力、自动避障防盗、精细呵护草坪!国产割草机器人走俏海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17 11:42
行业概况 - 智能割草机器人在欧美等国家需求旺盛,主要由于家庭草坪保有量大、环保意识增强及工作节奏加快,传统汽油动力割草机难以满足需求 [3][4]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40亿美元 [5] - 使用场景覆盖住宅庭院、公园绿地及小型公共景观区域,适应200平方米到4000平方米的不同需求,能够绕行障碍物 [4]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加深、生活节奏加快、户外空间需求增加推动割草机器人需求增长 [5] - 草坪维护情况融入房屋价值体系,形成高保有率的成熟消费环境 [4] - 电动化、低碳化、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割草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演进 [5] 中国企业表现 - 九号公司、科沃斯、格力博、大叶股份等企业业绩快速增长,智能割草机器人海外销售成为新亮点 [1] - 科沃斯割草机器人2024年海外收入和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86.7%和271.7% [12] - 大叶股份完成收购德国AL-KO公司并新增奥地利生产基地 [12] 技术优势 - 格力博第三代割草机器人采用RTK厘米级卫星定位与惯导系统,结合视觉导航避障、毫米波雷达及ToF深度相机组成的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提升30%能源使用效率 [9] - 九号公司Segway Navimow X系列产品通过提升机器行驶速度、加大刀盘宽度、优化电池性能等技术革新,显著提升定位精度、割草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10] - 激光雷达、无边界导航等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产品性能,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 [10] 产业链支撑 - 中国拥有177家割草机器人相关企业,苏州、深圳、南京、杭州、常州等地企业数量较多 [12] - 完整产业链供应链让产品创新空间更大,更容易实现产业化规模化,降低成本 [13] - 跨境电商如速卖通帮助相关企业扩大销售范围、加速技术升级、树立品牌形象 [13] 用户反馈 - 海外用户评价中国割草机器人"安装及操作简单""自动避障精准""性能卓越" [7] - 安克E15和E18两款割草机器人上市首月海外销量突破4000台 [13] - 格力博Aiconic型割草机器人获用户好评,割草效果良好且草坪条纹漂亮 [8]
国产割草机器人走俏海外
人民网· 2025-06-17 06:08
行业概况 - 欧美家庭草坪保有量大,传统汽油动力割草机因环保意识增强和工作节奏加快难以满足需求,智能割草机器人需求旺盛[9] - 割草机器人使用场景覆盖住宅庭院、公园绿地及小型公共景观区域,适应200-4000平方米不同面积和坡度场景[9] - 人口老龄化、生活节奏加快、户外空间需求增加推动割草机器人需求增长[9] - 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40亿美元[10] 技术优势 - 国产割草机器人采用RTK厘米级卫星定位与惯导系统,结合视觉导航避障、毫米波雷达及ToF深度相机多传感器融合系统[12] - 智能算法可灵活调整作业模式,降低草皮损伤率同时提升30%能源使用效率[12] - 激光雷达、无边界导航技术突破显著提升产品性能,支持手机APP远程控制[13] - 新一代产品定位精度达厘米级,可依据草坪面积和形状自动调整割草速度与路径[15] 市场表现 - 科沃斯割草机器人2024年海外收入和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86.7%和271.7%[14] - 安克E15和E18两款割草机器人上市首月海外销量突破4000台[15] - 科沃斯欧洲市场销量预计2024年比2023年增加1倍以上[10] - 九号公司Segway Navimow X系列产品售价远低于传统人工割草一年费用[13] 产业链支撑 - 中国拥有177家割草机器人相关企业,集中在苏州、深圳、南京等地[14] - 激光雷达、智能算法、低脉冲电机、多模态控制等细分领域均有优秀企业[14] - 跨境电商平台简化跨区域准入流程,助力企业扩大销售范围[15] - 国内供应链体系使产品创新空间更大,更容易实现产业化规模化[15] 产品特点 - 产品支持自动扩展清理区域,主动绕行障碍物[11] - 可设置花园割草范围,割草效果均匀不留未割区域[11] - 搭载高性能无刷电机和自适应切割系统,售价3000-10000元[15] - 具备精准导航、动态避障、边缘清理、远程控制等功能[15]
大圆柱下线即出口!远景动力加速供货宝马全球电动平台
起点锂电· 2025-06-16 19:27
远景动力46系大圆柱电池产品下线 - 远景动力46系大圆柱电池产品在无锡江阴超级工厂下线,首批已运至美国,供货宝马全球电动平台车型 [1] 宝马集团合作与供应链布局 - 46系大圆柱电池作为宝马集团新世代车型核心动力来源,由远景动力全球供应链体系持续供货 [3] - 为满足更大规模交付需求,远景动力沧州超级工厂正在部署更高生产效率的产线,计划于2023年下半年量产 [3] - 2022年10月宝马集团宣布远景动力为其新世代纯电平台提供高性能、高安全、低碳排放的46系圆柱电池 [3] - 新平台车型包括供应全球市场的X7、X3车型,以及面向北美拉美市场的X5、X6车型 [3] 46系大圆柱电池技术性能 - 搭载高镍正极+掺硅负极材料体系,显著提升能量密度 [3] - 安全性能全面升级:单体产热更低,热电分离与定向泄压设计杜绝电芯间热失控蔓延,实现整包系统级安全 [3] - 单体能量密度最高达到≥310Wh/kg,支持≥6C快充技术,10分钟内实现10%-80%快速补能 [3] - 支持400-1000V全电压平台,覆盖A-D级全车型序列,标准化和灵活性大幅降低整车开发成本与周期 [4] 宝马新世代车型性能提升 - 电池能量密度提高20%、整车续航增加30%、充电速度显著加快 [4] - 助力整车制造减碳降耗,推动电动化与可持续战略落地 [4] 远景动力全球化布局 - 在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布局多座电池制造基地 [4] - 过去一年中,中国沧州、日本茨城、法国杜埃工厂均已投产,供货电动汽车与储能行业全球头部客户 [4]
丰田首次将车型开发权交由中国团队主导 “本土化研发”成行业趋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6-15 22:39
丰田中国研发体系变革 - 丰田将中国市场车型开发决策权从日本总部移交至中国本地研发团队,构建以丰田中国研发中心(REC)为核心的本土工程师主导的研发体系 [2][3] - 全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车型的研发主责将由中国工程师负责,未来中国专属版车型将搭载增程动力系统 [2][3] - 公司建立"中国ONE R&D"研发体系,赋予中国工程师更大主导权,目标是让"最了解中国市场的人开发最适合中国的车" [3] 战略转型规划 - 广汽丰田2024-2026年为转型蓄势期,2027-2030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目标到2030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80% [2] - 公司正全力提速战略转型,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的智电核心竞争力 [2] - 广汽丰田推进"中国自研2.0",持续增强本地研发主导权和技术自主权 [7]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广汽丰田将在合资车企中率先构建AI汽车生态体系,推动智能化战略从"辅助"走向"共创" [6] - 旗舰车型铂智7已部署AI生态雏形,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 [6] - 公司与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合作共建AI智能体生态系统,提升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能力 [6] - 在车载生态融合方面与小米深度合作,实现车内设备互联和硬件拓展 [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跨国车企加速"本土化研发",合资品牌在华战略思路正从"技术输出"转向"技术共生" [3][4] - 丰田举措或成为其他合资品牌效仿范本,更多合资车企可能加快下放本地研发决策权 [4] - 行业从"总部研发+本地生产"垂直架构转向"区域研发中心+全球协同网络"扁平化体系 [10] - 车企竞争从"产品力"比拼转向包含服务生态、智能体验、系统整合的"生态力"竞争 [10] 其他合资车企动态 -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专为中国市场的电子电气架构CEA [5] - 东风日产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高科技公司全面合作,提升智能驾驶竞争力 [5] - 日产汽车未来两年在中国追加100亿元投资用于电动化研发,研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 [8] - 长安马自达自主研发技术成功装车并出口欧洲,研发周期仅18个月 [9]
惠科推出全球首款a-Si车载TRD+TDDI屏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3 12:44
产品创新 - 推出全球首款a-Si车载Tri-gate(TRD)+TDDI屏幕,是国内首创将a-Si材料的Tri-gate技术与incell触控屏整合的产品 [1] - 12.3英寸车载显示屏基于a-Si材料实现Tri-gate驱动,在相同分辨率下减少驱动芯片和外围元器件使用,降低成本 [1] - 支持多点触控、戴手套操作、湿手操作,满足各种人机交互场景需求 [2] 技术优势 - 相较于LTPS屏幕技术,拥有高信赖性、低成本等优势,显著提升驱动效率和稳定性 [1] - 利用Tri-gate架构搭配GDL电路实现极窄边框设计,提升屏占比和视觉体验 [3] - 通过快速响应和分区精准控光提升明暗对比度(1800:1),在Mini-LED背光系统中呈现更清晰画面细节 [3] 产品性能 - 通过车规级认证(AEC-Q100)和汽车行业质量标准(IATF-16949),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显示和精准触控性能 [4] - 减少零件使用带来空间节省,可在更小空间集成更多晶体管,支持驱动2K/4K甚至更高分辨率屏幕 [1] - 屏幕表面反射率降低,进一步提升画面清晰度 [3] 成本优势 - 基于成熟a-Si技术迭代,兼容现有产线,大幅缩短客户开发周期 [5] - a-Si面板良好兼容性确保产品适配各类车载显示屏,降低车企匹配成本 [5] - 高端车载LCD屏幕通常因高分辨率和大尺寸增加芯片数量导致成本上升,而该技术有效解决此问题 [5] 市场表现 - 公司持续深耕车载显示前装市场,优化产品结构 [5] - 2024年车载显示前装产品出货量同比猛增310% [5]
惠科推出全球首款a-Si车载TRD+TDDI屏幕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3 12:43
产品创新 - 公司推出全球首款采用a-Si材料的Tri-gate(TRD)驱动技术与incell触控屏整合的12.3英寸车载显示屏,具有高信赖性和低成本优势 [1] - 产品采用TDDI一体化设计,减少驱动芯片和外围元器件使用,降低成本并节省空间,支持驱动2K/4K甚至更高分辨率 [1] - 产品支持多点触控、戴手套操作、湿手操作,满足各种人机交互场景需求 [2] 技术特点 - 利用Tri-gate架构搭配GDL电路实现极窄边框设计,提升屏占比和视觉体验 [3] - 通过快速响应和分区精准控光提升画面明暗对比度(1800:1),在Mini-LED背光系统中呈现更清晰画面细节,减少残影和模糊感 [3] - 屏幕表面反射率降低,进一步提升画面清晰度 [3] 产品可靠性 - 产品通过车规级认证(AEC-Q100),制造过程符合汽车行业质量标准(IATF-16949) [4] - 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显示和精准触控性能 [4] 成本优势 - a-Si材料TRD驱动技术基于成熟a-Si技术迭代,兼容现有产线,大幅缩短客户开发周期 [6] - a-Si面板良好兼容性确保产品适配各类车载显示屏,降低车企匹配成本 [6] - 2024年公司车载显示前装产品出货量同比猛增310% [6]
美国总统特朗普:我完全支持电动化,如果你买对了车型,那么电动车非常出色,或许不该买氢能源汽车。
快讯· 2025-06-12 23:51
电动车行业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完全支持电动化,认为电动车非常出色 [1] - 特朗普建议消费者选择正确的电动车车型,暗示车型选择对电动车体验至关重要 [1] 氢能源汽车行业 - 特朗普对氢能源汽车持保留态度,建议消费者或许不该购买 [1]
一汽丰田屡战电动化:中国团队主导的bZ5是否“救星”
经济观察网· 2025-06-12 19:55
产品发布 - 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推出4个版本,售价12 98万-15 98万元,定位纯电中型SUV [2] - 新车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续航550-630公里,电池容量分为65 28kWh和73 98kWh两个版本,材质为磷酸铁锂,支持快速充电技术 [2] - 配备集成式冷却器、"绝缘"冷却液及多重电池监测等防护措施,强调电池管理系统先进性 [2] 研发与本土化 - bZ5是丰田RCE体制下第一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产品,中国工程师深入经销店获取反馈并主导市场定位 [2] - 丰田加速中国本土化进程,下放管理权与决策权,实现研发体系与供应链本土化 [2] - 导入One R&D体制,跨公司统一调配本地研发资源和人才,减少浪费,提升效率,缩短研发周期 [4] 智能化与网联化 - 550 PRO智行版配备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1个摄像头(含疲劳监测) [3] - 其他版本也具备较高水平辅助驾驶功能 [3] - 搭载15 6英寸中控大屏,支持200多APP运行 [4] 市场竞争与战略 - bZ5将面临小鹏G6、零跑C10纯电版、深蓝S07纯电版等国内车型竞争,优势在于丰田品牌背书 [4] - 丰田调整电动车销量目标,2027年目标从150万辆下调至100万辆,2030年目标仍为350万辆 [4] - 计划2027年开发15款纯电产品,中国区通过One R&D体制加速智电技术研发 [4] 历史背景 - 此前bZ4X、bZ3因价格偏高、设计保守导致市场表现未达预期,bZ5承载电动化转型重任 [4]
德系与日系,谁更中国化?
36氪· 2025-06-12 10:57
德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 - 中国竞争对手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发展迅猛,凭借先进技术、创新设计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抢占市场份额[1]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关税壁垒导致德国汽车在美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企业利润受挤压[1] - 欧洲市场对纯电动车需求摇摆不定,受充电设施不完善、续航里程焦虑等因素影响[1] 德国车企的困境表现 - 梅赛德斯-奔驰撤回全年预测,保时捷调降盈利预期,奥迪裁撤7500个岗位以节省11亿欧元开支[3] - 大众集团计划2030年前在德裁员3.5万人实施激进改革[3] - 德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销量暴跌:保时捷下滑42%,宝马下滑17%,奔驰下降9.5%,奥迪减少7%[6] 思维定式问题 - 德国车企过度依赖传统燃油车业务,对电动化和软件领域重视不足[3] - 高德纳研究副总裁指出德国车企深陷自身成功的泥沼,难以推动根本性变革[3] - 中国市场对德国车企在电动化和软件领域的评价仅为"中等水平"[6] 中国竞争对手的优势 - 中国本土纯电动品牌拥有约20%的成本优势[8] - 中国竞争对手更具活力、创新速度更快,产品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8] - 中国在数字化和电池技术领域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强大创新能力[14] 破局之道:深度中国化 - 大众集团通过"在中国,为中国"策略,与上汽、一汽等合资企业深度融入中国市场[11] - 日系车企如广汽丰田铂智3X和东风日产N7凭借本土化配置和亲民价格赢得市场[12] - 德国车企需重塑企业文化,打破"汽车硬件至上"传统思维,加大对软件和数字化技术的投入[14][16] 电动化与软件转型 - 2024年德国纯电动车销量同比下降27%至381,722辆[8] - 瑞典Northvolt申请破产,显示欧洲电池企业难以抗衡亚洲巨头[14] - 德国车企需在不牺牲品牌溢价的前提下,夺取电动化与软件领域主导权[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