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

搜索文档
万亿稳定币众生相:抢筹、合规和B端
北京商报· 2025-06-22 22:24
稳定币赛道机构布局 - 蚂蚁集团双线布局稳定币,蚂蚁数科已与香港监管多轮沟通并完成沙盒试点,蚂蚁国际计划申请牌照并推动AI与区块链技术应用[1][4][5] - 京东币链科技稳定币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目标降低全球企业汇兑成本90%,测试场景包括跨境支付、零售交易等[1][5][6] - 连连数字成立专责团队探索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已持有65张全球支付牌照和香港VATP牌照[5] - 小商品城拟斥资6000万港元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并申请TCSP牌照,未来可能布局稳定币[6] - 拉卡拉谋划港交所上市并加快数字货币跨境场景应用[7] 跨境支付成为核心应用场景 - 稳定币凭借"支付即结算"特性有望解决传统跨境支付时效慢(2-4天)、成本高等痛点[1][10][11] - 京东计划通过稳定币实现全球企业汇兑成本降低90%,效率提升至10秒内,未来拓展至C端支付[10] - 蚂蚁国际聚焦跨境支付场景优化资金流转效率,蚂蚁数科推动产业技术发展创造增量市场[10] -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指出区块链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实现"支付即结算"[11] 监管合规性挑战 - 内地对私人发行稳定币持禁止态度,机构需严格区分区块链技术应用与虚拟货币炒作[11][12] - 香港提供合规入场券但监管框架仍在完善,机构面临多地监管协调和合规边界模糊的挑战[12][17] - 机构需确保香港业务与内地市场完全隔离,遵守高标准监管要求和高昂合规成本[17][18]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约2500亿美元,未来有望超过万亿美元,B端跨境支付是主要增长点[16] - 稳定币竞争已从发行转向生态主导权争夺,关键在于构建可复制的商业应用模型[8][16] - A股港股稳定币概念股近期异动,拉卡拉近20日涨幅45.45%,四方精创涨幅120.61%[13][14] - RWA代币与稳定币结合可能构建数字金融新生态,内地机构可对接优质实体资产进行代币化[17]
事关稳定币,HashKey集团肖风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6-22 20:33
【导读】HashKey集团肖风:推动稳定币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获得性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科技推动的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蓬勃发展,将重塑传统支付体系。近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稳定币条 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稳定币这一金融创新,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日前,HashKey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肖风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剖析了积极探索稳定币应用的重要性。 中国稳定币的"试验田" HashKey Group是香港Web3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旗下HashKey Exchange是香港最大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HashKey Group通过投资圆币科技,积极参与 稳定币生态建设,并与京东达成合作,推动稳定币在跨境支付和现实世界资产(RWA)等领域的应用。 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肖风认为,稳定币真正解决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肖风看来,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可获得性。USDC(USD Coin)和USDT(Tether)等稳定币的出现,拓宽了普惠金融的边界。目前,全球排名前五的 国际金融中心,都在积极推动稳定币发展,在稳定币监管和法律框架的制定上步调一致。 长远看 ...
CoinGecko:2025年Q1加密货币行业年度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22 10:0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缩水6335亿美元,跌幅达18.6%,从1月18日3.8万亿美元的年内高点持续下行,季度末收于2.8万亿美元 [1] - 日均交易量环比下降27.3%至1460亿美元,比特币市占率逆势攀升4.6个百分点至59.1%,以太坊市占率跌至7.9%,创2019年底以来最低 [1] - 主流代币中仅瑞波币(XRP)和Story Protocol的IP代币表现优于比特币,DeFi代币、Meme币和AI板块代币普遍遭遇重创 [1] 稳定币与主流资产对比 - 稳定币总市值逆市增长245亿美元,达2261亿美元历史新高,USDS超越USDe跻身第三 [2] - 比特币与标普500指数保持高度相关性,两者均因宏观经济因素下跌,加密货币总市值年化波动率达56.3%,是标普500指数的3.4倍 [2] 热门赛道与重大事件 - AI代币和Meme币占据投资者关注度的62.8%,"美国制造"概念因特朗普相关政策市场关注度急剧上升 [3] - 季度重大事件包括Solana链上交易量突破、特朗普推出相关代币、Uniswap v4上线、Bybit遭黑客攻击等 [3] 比特币动态 - 比特币价格在特朗普就职后触及106182美元历史新高,随后因美国关税政策回落,季度跌幅11.8%,但挖矿算力逆势增长9.5% [4] - 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净流入达10亿美元,但资产管理规模减少89亿美元,仅贝莱德的IBIT实现资金净流入 [43][46] 以太坊动态 - 以太坊价格暴跌45.3%,回吐2024年全部涨幅,Gas费降至6.9 Gwei,现货ETF遭遇资金净流出,资产管理规模骤降近50% [4] DeFi与NFT市场 - DeFi总市值暴跌19.3%至960亿美元,多链DeFi TVL缩水27.5%,Berachain上线后快速崛起 [5] - NFT交易量回落,以太坊链上交易量暴跌,比特币Ordinals协议3月异军突起,Magic Eden平台领跑 [5] 交易所表现 - 十大中心化交易所总交易量环比下降16.3%,Bybit因黑客攻击交易量大幅缩水,HTX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平台 [6] - 十大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环比微增6.2%,Solana生态DEX表现突出,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交易量创历史新高 [6] 资产表现对比 - 黄金以18%涨幅成为表现最强劲资产,比特币(-11.8%)、纳斯达克指数(-10.3%)等风险资产遭遇重挫 [41] - 前五大加密货币中以太坊以-45.3%跌幅领跌,瑞波币(XRP)表现优于比特币,DeFi代币UNI以-54.8%跌幅领跌 [22] 稳定币市场 - USDC市值增加161亿美元贡献最大,USDT(+64亿美元)和USDS(+27亿美元)紧随其后,USDS以50.8%涨幅跃居稳定币市值第三 [25] - HONEY(+312.0%)首次跻身前九,PYUSD(+51.1%)、USR(+51.9%)等显著增长,FRAX(-46.1%)和USDD(-64.9%)大幅缩水 [25]
21专访|圆币科技CEO刘宇:稳定币的突围绕不过合规性
搜狐财经· 2025-06-20 19:51
香港稳定币市场发展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首批三家稳定币发行人包括圆币科技、京东币链科技及渣打银行联合体 [1]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达2500亿美元 过去五年增长超10倍 [2] - 香港未来仅合规稳定币可面向大众 合规性将带来市场份额增量 [12] 圆币科技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21年 由香港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创立 股东包括HashKey集团、众安国际、红杉中国等 [2][6] - 核心团队融合互联网大厂、传统银行及web3背景 具备"法币与数币世界"双重能力 [7] - 拥有香港金管局储值支付工具牌照 是唯一可做B2B支付的机构 支付业务圆币钱包将于2023年底开业 [7] 稳定币商业模式 - 主要收益来自底层资产利息 监管明确储备资产利息归发行方所有 [8][9] - 单笔跨境汇款成本降低30% 结算速度提升40% 尤其惠及发展中国家贸易 [17] - 发行需确保足额抵押 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实现法币与稳定币1:1兑换 [8] 三大应用场景规划 - 跨境贸易支付:香港作为贸易中心存在大量合规稳定币需求 [11] - 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计划将交易对接入香港持牌交易所 [11] -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布局资产上链后的稳定币闭环交易 [11] 多币种发展策略 - 初期聚焦港元稳定币 未来计划发行其他币种稳定币 [3][12] - 香港监管未限制币种 存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展空间 [14] - 美元稳定币占90%市场份额 公司选择差异化竞争增量市场 [12] 行业生态与趋势 -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互补共存 分别服务批发与零售场景 [18] - 发展中国家贸易商广泛采用稳定币结算 香港合规产品将提升使用信心 [15][16]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推动稳定币 香港定位强化本地资本市场与虚拟资产链接 [14]
抢跑稳定币:42天后香港开闸,5年后或达3.7万亿美元
和讯财经· 2025-06-20 18:10
(原标题:抢跑稳定币:42天后香港开闸,5年后或达3.7万亿美元) 文/李悦 从2020年的200亿美元,到目前超过2500亿美元,稳定币的规模在短短5年间暴涨11倍,成为市场关注焦 点。 往前看,稳定币市场仍有乐观的应用前景以及庞大的扩张空间。据花旗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的总流 通供应量可能会增长至1.6万亿美元;乐观情况下,则有望达到3.7万亿美元。 据了解,最早发行的稳定币出现在2014年,是由Tether公司发行泰达币(USDT),1USDT锚定1美元。 此后,稳定币逐渐快速发展,类型逐步多样化。截至目前,全球稳定币规模超2500亿美元。与2020年 200亿美元相比,五年间已实现11倍增长。 黄益平认为,早期特别火爆的是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稳定币出现之后确实催生了很多不同的变化。比 如,虚拟货币更多作为投资资产,但稳定币则更多倾向于支付。在过去四至五年间,在虚拟资产市场交 易中,稳定币作为货币交易中介的比例直线上升,目前已超90%。 此外,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市场也快速发展。从定义来看,RWA可以简单理解为将现实世界 的有形或无形资产(如房地产、债券、股票等)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代币化,转化 ...
抢跑稳定币:42天后香港开闸,5年后或达3.7万亿美元
和讯· 2025-06-20 17:48
稳定币市场规模与增长 - 稳定币规模从2020年20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超2500亿美元,5年间暴涨11倍[1] - 花旗预测2030年稳定币总流通供应量可能达1.6万亿美元,乐观情况下或达3.7万亿美元[1][6] - 全球稳定币中美元稳定币占比约90%,美国意图通过稳定币维持美元主导地位[9] 稳定币市场趋势与变化 - 稳定币在虚拟资产交易中作为货币中介的比例已超90%,显著改变支付方式[3][4] -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市场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参与度提升[4] - 虚拟货币ETF在美国和香港发展明显,为投资者提供非直接持有加密资产的参与途径[4] 稳定币技术框架与属性争议 - 技术框架选择未定:中心化系统与去中心化系统在透明度、效率、交易质量上各有优劣[6] - 属性定位分歧:美国倾向视为加密资产,香港更多作为跨境支付工具[6] - 香港面临定位抉择:连接全球枢纽或连接内地与全球桥梁,涉及内地政策协调[6][9] 稳定币监管与风险挑战 - 稳定币治理问题包括发行机构资信管控、支付市场风险、灰黑色交易管控等[7] - 中国对去中心化金融实施严格管制,需平衡金融安全与创新支持[7][10] - 监管需构建防套利框架、确保交易信息透明性、加强跨境协调[10] 中国在稳定币领域的策略 - 香港《稳定币条例》2025年生效,为非美元稳定币(如港币/人民币锚定)提供实验场[9] - 中国央行承认稳定币技术重塑支付体系,但强调其对金融监管的挑战[9] - 通过香港ETF、合规联盟链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探索等方式介入创新[2][10] 稳定币对全球货币体系影响 - 稳定币可能辅助美元化,对各国经济存在争议性副作用[1] - 数字资产市场与传统资产市场风险关联上升,未来传导效应需警惕[5] - 中国更倾向多种主流货币并行格局,而非美元独大[9]
鑫闻界|竞相布局,稳定币圈现在有多大?蚂蚁数科最新发布声明
齐鲁晚报· 2025-06-20 15:14
稳定币市场动态 - 蚂蚁数科与海南华铁仅就RWA进行初步探索性交流 未达成任何正式合作协议或商业安排 [1]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首次提及稳定币 指出新型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发展 [1] - 京东集团计划在全球主要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 目标降低跨境支付成本90% 提升效率至10秒内 [1] - 京东币链科技CEO表示发行稳定币动机为解决跨境支付痛点和服务实体经济 [1] - 沃尔玛和亚马逊被传正在探索发行自有稳定币 [1] 稳定币发行商表现 - 圆环公司(Circle)在纽交所上市首日涨幅近170% 市值达240亿美元 [2] - USDC以600亿美元市值占全球稳定币市场26%份额 链上交易量达25万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 [2] - Tether 2024年净利润137亿美元 人均创造利润9300万美元 交易量一度比肩Visa [2] 行业发展趋势 - Circle曾尝试进入中国市场但于2020年退出 早期获IDG资本、百度等投资 [3] - 花旗银行预测未来数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美元 [3] - 稳定币概念股局部回暖 新国都、华铭智能等涨幅超10% [3] - 中泰证券指出A股稳定币相关标的较少 港股《稳定币条例》落地推动产业合规化发展 [3]
LP都去香港了
搜狐财经· 2025-06-20 14:00
香港金融新定位 - 香港正从传统金融中心转型为"链上人民币资产枢纽",通过虚拟资产、离岸人民币和跨境财富管理构建新金融基础设施 [2][14] - 香港证监会2024年批准三只现货比特币ETF上市,开创亚太地区先河,为机构提供合规数字资产配置通道 [8] - 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动设立稳定币发行沙盒,明确储备金要求和跨境兑付规则,为银行构建数字港元通道提供技术支持 [9] 星展银行战略布局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在香港新增100名财富顾问并设立旗舰财富中心,2024年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6% [2][3] - 跨境客户占比从五年前20%升至近40%,预计两三年内突破50%,主要服务资产500-1000万美元的"次高净值人群" [3][6] - 正在申请香港加密资产服务牌照,将虚拟资产作为客户组合的补充配置而非主力投资,采取谨慎策略 [5][9] 内地资金南下趋势 - 2024年"跨境理财通2.0"放宽后北向资金净流入223亿港元,达上月两倍,显示资产腾挪趋势 [6] - 内地新富阶层因房地产低迷和理财收益下滑转向香港配置资产,2023年香港私人财富管理行业净资金流入3410亿港元 [3][5] - 香港保险产品吸引力提升,本地银行曾开出10%年化定存利率,成为对冲人民币贬值工具 [6] 财富管理行业变革 - 传统60/40投资策略失效,机构转向"1/3股票+1/3债券+1/3另类资产"配置模式,黄金/私募/代币化资产受青睐 [10][12] - 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总额2023-2024年增长85.6%,增速东亚第一,客户对AI/生物科技/虚拟货币兴趣上升 [4][8] - 私人银行客户结构中500-1000万美元群体占比预计五年内从20%升至28%,推动服务模式转型 [6][1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香港通过稳定币和资产代币化构建人民币跨境结算新路径,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的"转换器" [13][14] - 星展获准成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会员,可直接参与境内外币拆借,强化人民币跨境结算能力 [4] - 公司构建"人民币跨境生态系统",在东盟建立交易网络,香港上线全天候外汇撮合平台 [11]
数字金融创新聚焦可信基础与风险管控 专家呼吁把握全球资产数字化机遇
经济观察报· 2025-06-20 09:15
数字金融创新与治理 - 数字金融创新需聚焦可信基础与风险管控,确保金融资产、交易、数据的安全可靠 [1] - 创新应注重算法与场景匹配,实现模型可信,让客户、市场、政府信得过 [1] - 金融机构部署AI模型需配置先进安全技术工具,抵抗恶意攻击并避免偶发性安全隐患 [2] - 需实现AI模型可解释性,展现推理路径与逻辑,转化为可理解规则与可视化过程 [2] - 需确立智能体法律地位,明确行为边界、机构决策责任及与客户的法理关系 [2] - 通过预训练行业级金融模型并调优,为中小机构提供定制化服务,降低创新成本 [2] - 建议构建安全高效的创新制度,弥合小型金融机构数字鸿沟 [2] - 需警惕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风险与机遇,跟踪国际趋势并制定监管预案 [2] 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新趋势 - 稳定币在虚拟资产市场交易中作为货币交易中介的比例已超90% [3] - 资产代币化市场虽规模较小,但未来五年将迎来大幅增长 [3] - 传统主流金融机构正逐步介入代币化领域,散户参与度也在提高 [3] - 虚拟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为投资者提供无需持有虚拟货币即可参与市场的途径 [3] - 全球数字资产在技术和功能上与央行数字货币存在一定替代性 [3] - 虚拟资产市场与传统资产市场的风险关联正在上升 [3] 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活动 - 人工智能技术从单点智能向多模态协同进化,加速融入金融业务各个环节 [4] - AI技术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落地,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4] - "融城杯金融科技创新案例评选"征集通道自6月19日开启,8月31日截止 [4] - 评选流程包括初选、复选与终选答辩,10月中旬前完成评审 [4] - 获奖机构将在第七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获得荣誉表彰 [4]
国别税收资讯播报(第七十八期)——德国、澳大利亚、巴西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25
德国加密货币资产所得税新规 - 德国财政部发布新法令更新2022年旧版文件 采用统一术语"加密资产"替代"虚拟货币及其他代币"[1][4] - 核心修订包括细化税务申报协作及记录保存要求 扩充实务场景如明确被动质押收益税务处理及交易价值判定标准[5][6] - NFT和流动性挖矿暂不适用新规 未来可能通过补充指引规范 财政部正协同各州税务部门监测加密资产涉税问题[6][7] 澳大利亚啤酒消费税冻结政策 - 政府宣布冻结啤酒消费税税率两年 暂停原按CPI每年两次上调的机制 过去一年累计涨幅达8%[9][11] - 冻结措施将减轻酒吧罐装啤酒价格压力 支持当地酿酒商及区域旅游业 同步提高酒精制造商消费税免除上限至40万澳元[11] - 澳大利亚啤酒税费占比全球前列 一品脱啤酒价格中税费占比高达三分之一 部分品类超一半[12] 巴西个人所得税改革法案 - 法案提议扩大低收入者免税范围 月收入≤5000雷亚尔全额免税 ≤7000雷亚尔部分免税 原标准为2824雷亚尔[14] - 对高收入者加征阶梯式附加税 年收入≥120万雷亚尔综合税率达37 5% 股息等免税收入纳入征税范围[15] - 非居民股东股息收入将征收10%预扣税 可凭境外已纳税证明申请抵免 法案若通过将于2026年生效[16] 中国"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 - 天津市"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覆盖6大洲100多国 税务局整理集中投资国税收资讯以提供政策支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