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化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大为创新接受华福证券等10家机构调研 聚焦业绩与发展战略
新浪财经· 2025-08-28 20:33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半导体存储业务收入6.08亿元 成为增长核心引擎[2][4] - 汽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45万元 销售量4191台 同比增长势头良好[2] - 境外收入2.99亿元 占营业收入45.42% 同比增长17.94%[3] - 未来发展战略聚焦半导体存储和新能源两大主业 以市场为导向研发为中心[3] 半导体存储业务 - 业务增长源于产品创新(数据中心/AI领域收入增长、eMMC持续交付、LPDDR4X进入运营商体系)、市场拓展(导入通信/消费电子新客户)和供应链优化[4] - 行业呈现AI驱动需求增长、价格分化、国产化加速三大特征 本土企业与国际品牌差距缩小[4] - DDR5产品线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认证工作稳步推进 LPDDR5重点推进量产落地[4] - LPDDR4X已成为主流方案并通过系列平台认证 产品毛利率稳定且中高端产品线突出[3][4] 新能源业务进展 - 郴州锂电项目探矿权转采矿权取得重要进展 2025年6月完成储量备案 正完善材料争取采矿许可证[2][5] - 矿区主矿种长石矿储量约2亿吨 K2O+Na2O平均品位7.47% 伴生氧化锂矿储量32万吨(品位0.15%)[5][6] - 采用露天开采方式成本较低 交通便利且配套设施完善 采选团队以中南大学博士团队为基础[6] - 碳酸锂价格2025年上半年供需双增长 预计短期在6万元以上震荡 长期受需求支撑趋于稳定[6] 汽车业务拓展 - 核心产品缓速器深化与宇通客车等头部客户合作 新能源客户领域实现批量供货[2] - 海外市场通过主机厂采购联盟和中介代理双模式拓展 东南亚和中东地区渗透率提升[3][7] - 业务延伸至矿卡/消防车等特种领域 并成功获得出口订单[2] - 2025年上半年核心客车客户贡献超60%销量份额[3] 研发与资本规划 - 研发投入当前集中在存储和汽车领域 高端存储芯片模组部分产品进入测试阶段[3] - 2023年实施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第二次解限已通过董事会审议[3] - 公司关注存储/新能源及电子信息相关并购项目 但将审慎推进[3] - 郴州锂电项目2024年完成勘探 2023年取得探矿权[5]
替代西门子,中国第三大水电站换上中国芯!再也不用担心后门隐患
新浪财经· 2025-08-28 20:28
水电站控制系统国产化进程 - 国内水电站全面弃用西方工业控制系统 改用国产可编程控制器 其中关键设备使用龙芯处理器[1] - 溪洛渡水电站作为世界第三大水电站 已在本月初完成控制系统更换并投入运营[1][7] - 三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此前也已实施国产化改造 国内大型水电站均已完成控制系统更换[11] 国产控制系统技术细节 - 新控制系统由傲拓科技研发 采用龙芯处理器 具备丰富通讯接口和程序空间[7][9] - 设备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自定义功能 能灵活适应复杂控制场景 满足筒形阀控制要求[9] - 筒形阀作为水电站关键设备 控制水流并保证安全平稳运行 其自动化控制核心为PLC系统[3][5] 西方控制系统风险隐患 - 此前水电站长期使用西门子S7-300系列和施耐德Premium系列PLC 控制系统被国外垄断[7] - 西方系统存在后门和恶意程序风险 可能被远程操控 震网病毒曾通过西门子系统破坏伊朗核设施[13][15] - 联网设备易遭网络攻击 技术控制权不自主将存在安全漏洞[11][13] 芯片后门技术机制 - 美国众议员提案要求出口管制芯片强制加入后门 可实现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19][21] - 后门技术可通过物理装置植入或功能指令植入 配合软件实现远程窃密或破坏[23][38] - 英伟达H20芯片被曝存在漏洞后门 可能在电源管理模块植入远程关闭电路[32][34] 生态系统安全风险 - 美国通过芯片硬件后门与软件生态系统配合 可实现远程实时操控和信息窃密[40][44] - CUDA生态系统在软件更新环节可能被加入激活后门的指令 实现追踪定位和信息窃密[42] - 需建立完全国产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生态系统 才能彻底隔绝后门风险[44][46]
大为股份(002213) - 2025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8 19:1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18.46% [2] - 半导体存储业务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超40%,占总营收92% [3] - 汽车业务收入3245万元,销售4191台 [3] - 境外收入2.99亿元,占比45.42%,同比增长17.94% [5] 半导体存储业务 - 产品创新:DDR3/DDR4/LPDDR4X稳定增长,eMMC持续交付,LPDDR4X进入运营商体系 [7] - 市场拓展:新导入超越科技、四川九洲、广东朝歌等客户,突破信创/通信/消费电子领域 [5][7] - 供应链优化:深化与三星、海力士合作,加强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协作 [7] - 技术进展:DDR5产品线认证推进中,LPDDR5量产计划2025年落地 [8][9][10] - 行业特征:AI驱动需求增长,国产化加速,利基市场空间广阔 [7][8] 新能源业务(郴州锂电项目) - 资源储量:主矿长石矿2亿吨(K₂O+Na₂O品位7.47%),伴生氧化锂32万吨(品位0.15%)、钨矿6.5万吨、锡矿1.4万吨 [13] - 探转采进展:2025年6月获湖南省储量备案,正推进矿区范围划定及行政审批 [11][12] - 开采成本:露天开采,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成本可控 [13] - 团队优势:采选团队以中南大学博士为基础,冶炼团队具备20年锂盐生产经验 [13] - 价格趋势:碳酸锂价格从6万反弹至9万(涨幅50%),长期受储能需求支撑(需求同比增近一倍) [14][15] 汽车业务 - 发展重点:拓展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通过主机厂采购联盟及代理双模式推进 [15] - 市场表现:新能源客户批量供货,海外订单增长,特种领域(矿卡/消防车)拓展 [3][15] 研发与战略 - 研发投入:聚焦存储与汽车领域,高端存储(如LPDDR5)为下半年重点 [4] - 发展战略:以半导体存储和新能源为核心,关注内生增长及并购机会(存储/新能源/电子信息领域) [4][5] - 股权激励:2023年实施首期计划(含期权与限制性股票),2024年完成首次解限 [6] 风险与应对 - 库存管理:通过高毛利产品组合+动态库存调整应对价格波动 [8] - 并购态度:审慎推进,注重风险控制 [5]
云涌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886.39万元,同比转亏
新浪财经· 2025-08-28 16: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亿元 同比增长26.5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6.39万元 上年同期为盈利573.41万元 [1]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60% 研发费用增长3.95% 管理费用增长16.27% [1] 战略投入方向 - 公司聚焦国产化替代、新能源、配网自动化等市场化较高行业 战略性强化市场开拓力度 [1] - 将虚拟电厂、微网能源管理、储能技术作为核心技术发展方向 通过技术自研及联合研发加速标准化产品落地 [1] 资产质量管控 - 报告期内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198.43万元 主要为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1] - 公司严格执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管理办法》加强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研判 [1] 组织架构建设 - 持续完善组织架构 强化内部管理水平 [1]
算力产业链再度爆发!双创50增强ETF(588320)盘中涨超4%,近半年超额收益近3%,权重股寒武纪再创历史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49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务院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推动AI从试点走向规模化普及 明确消费 产业 民生等多领域应用场景 强化模型 数据 算力等八大基础支撑 [1] - 政策较互联网+实现全方位升级 有望成为AI应用全面落地的重要催化 [1] - 2025年全球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超40% 带动服务器 光模块等硬件需求 [2] 公司业绩与表现 -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8% 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增长296% 毛利率稳定在55.88% [1] - 寒武纪合同负债大幅增长至5.43亿元 显示后续收入增长动能强劲 [1] - 中芯国际上涨13.29% 澜起科技上涨7.30% 新易盛 寒武纪等个股跟涨 [2] 半导体与芯片行业 - LPDDR4X受供应端缩减影响 第三季度现货均价预计上涨38%-43% 存储原厂端供应价格有望逐步上行 [1] - 昆仑芯在AI推理服务器招标中表现优异 显示国产GPU领域领先地位 分拆上市有助于获得更合理估值 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1] - 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升级背景下 国产算力自主可控链将加速发展 [2] ETF与市场表现 - 双创50增强ETF(588320)紧密跟踪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 选取科创板创业板市值最大的50家新兴产业公司 权重行业聚焦电子36.18% 电力设备20.55% 通信17.73% [2] - 截至2025年8月28日11:19 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上涨3.37% 双创50增强ETF上涨2.50% [2] - 双创50增强ETF近1周累计上涨10.33% 近半年相较标的指数超额收益近3%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51% [2] 投资机会与产业方向 - AI训练框架与CUDA解耦带来国产化替代机会 云厂自研ASIC芯片放量节奏值得关注 [2] - AI浪潮叠加芯片国产化率提升 寒武纪有望持续受益算力需求增长 成为AI产业发展核心标的 [1] - 双创50ETF增强(588320)打包科创创业板块优质资产 把握自主可控超额收益 [3]
半导体ETF(159813)涨近5%,机构建议关注国产算力及其配套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14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行情 - 国证半导体芯片指数强势上涨5.15% [1] - 成分股中芯国际上涨12.81%、瑞芯微上涨9.92%、澜起科技上涨8.00% [1] - 半导体ETF上涨4.95% 最新价报1.06元 [1] 板块走强核心驱动因素 - 国产化替代逻辑强化推动半导体板块集体走强 [1] - DeepSeek-V3.1版本采用UE8M0 FP8精度参数 专为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1] - 国产软硬件协同成果显著 能效高且动态范围大 [1] 行业需求与投资机会 - 国内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叠加海外GPU供应受阻 [1] - 国产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维持高景气 [1] - 关注国产算力及配套产业链(光模块/AIDC/交换机/铜连接) [1] 指数权重构成与产品信息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7.23% [2]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 [2] - 半导体ETF设有多类场外联接基金(A/C/I份额) [2]
奥精医疗(688613.SH)揭榜挂帅可降解半水硫酸钙项目 国产高端骨修复材料迎破局时刻
新浪财经· 2025-08-28 10:38
公司动态 - 奥精医疗成为工信部及国家药监局第二批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可降解半水硫酸钙"项目揭榜团队牵头单位 [1] - 公司调整募投项目子项目 增加"矿化胶原/硫酸钙/磷酸钙自固化骨水泥"新产品研发 可降解半水硫酸钙是该产品的核心成分 [3] - 公司组建多领域复合型研发团队 在高端再生医学材料研发 产品设计 制造工艺等环节积累深厚技术储备 承担众多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研发项目 [2] 技术突破 - 可降解半水硫酸钙是骨水泥核心基体 具有生物相容性好 自固化特性 可降解性 适配复杂骨缺损等优势 [1] - 当前核心技术挑战在于"降解-骨再生"动态平衡 全球范围内尚未彻底解决该问题 [1] - 公司将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与合作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 推动临床标准制定 [3] 行业背景 - 生物医用材料被称为"医疗器械的芯片" 是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核心支撑 [1] - 国内高端骨修复材料市场进口产品占比超60% 国外企业垄断核心技术并主导临床标准制定 [1] - 骨修复材料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350亿元 国产化率有望突破70% 可降解材料占比将从15%跃升至40% [3] 战略意义 - "揭榜挂帅"机制通过定任务 选帅才 给资源方式集中力量攻克产业链断点堵点 [2] - 公司作为链主企业将构建"材料研发-器械制造-临床应用"一体化产业链 提升产业附加值 [3] - 产业化落地将推动我国高端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公司在国产化替代浪潮中有望抢占最大市场份额 [4]
旭光电子: 旭光电子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8 00:31
行业背景与市场环境 - 电力设备行业受益于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目标推进,全国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911亿元,同比增长14.6% [3] - 军工行业需求端受军费稳定增长支撑,2025年国防支出预算17,846.65亿元,同比增长7.2% [5] - 电子陶瓷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6年全球泛半导体先进结构陶瓷市场规模达514亿元,中国达125亿元 [6] - 氮化铝作为"卡脖子"材料,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7] 公司主营业务与产品 - 核心产品包括真空灭弧室(年产超120万只)、大功率激光器射频电子管、新型电力及新能源成套设备 [7][8][9] - 军工产品覆盖"弹、机、舰"领域,包括导弹引爆装置器件、舰船变频装置、航空航天精密零部件及智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 [9][10][11] - 电子材料业务突破氮化铝技术封锁,实现粉体年化产能500吨,开发出热导率超230W/m·k的基板产品 [12][18] - 产品应用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广电总局及德国TRUMF、美国EATON等国际客户 [2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0.47%;归母净利润6384万元,同比增长13.52%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13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83.98%,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 [2][30] - 研发费用3313万元,同比略降3.47%,持续投入新技术开发 [30] - 应收账款11.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55%;在建工程2.61亿元,增长48.57%,因新购厂房改造 [30][32] 技术创新与产能建设 - 252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通过全部型式试验,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15] - 高压真空灭弧室产业化(一期)项目投资不超过3.55亿元,已启动建设 [34] - 氮化铝基板抗弯强度达550MPa以上,在半导体功率模块、车规级IGBT基板获小批量订单 [18]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6项,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17][19]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在武汉舵落口220kV变电站实现全球最大规模126kV真空环保型GIS开关设备配套应用 [15] - 硼化镓射频电子管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真空触发管等脉冲功率器件适配优化 [16] - 成立交科院(四川)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推进智能快检系统产业化 [16] - 军工领域开拓3家新客户,大零件业务产值同比增长150% [17]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采购模式采用集中采购,通过招标竞争降低成本;生产模式结合库存动态调节与订单生产 [13] - 推进关键工序自动化升级,建成示范型智能生产体系,提升材料利用率和产品合格率 [19] - 深化精细化管理,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资源循环利用,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19][20]
半导体行业事件点评:供给端缩减,LPDDR4X价格显著上行
湘财证券· 2025-08-27 23:38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买入,且维持该评级 [2] 核心观点 - DDR4价格受供给短缺影响中长期仍将上涨,LPDDR4X因供应端缩减和需求平稳推动价格显著上行,Trendforce预计第三季度LPDDR4X现货均价涨幅为38%-43%,LPDDR5X合约价季增10~15% [4][11][12] - SSD行业市场因供应充足且客户去库存导致价格微幅下跌,但嵌入式市场受LPDDR4X价格推动预计中长期震荡上行 [5][16][19] - 利基型DRAM价格有望保持中高位,国内存储原厂受益于国产化替代趋势,建议关注兆易创新、澜起科技、聚辰股份、神工股份 [6][22] DDR4市场分析 - 三星将1z制程DDR4停产时间延后至2026年12月,近两周DDR4市场价格整体平稳,但中长期供给短缺将推动颗粒价格上涨 [4][8] - DXI指数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于88586.1点,双周涨幅0.17%,年初至今涨幅扩大至97.38% [8] - DDR4 16G(2Gx8 3200Mbps)现货均价双周涨幅为5%,DDR4 16Gb(1Gx16 3200Mbps)双周涨幅为0.5%,而DDR4 8Gb(512mx18 3200Mbps)和DDR4 8Gb(1Gx8 3200Mbps)双周涨幅分别为-2.23%和-1.72% [9] - 行业市场DDR4 SODIMM 8GB 3200产品周度涨幅16.67%,DDR4 SODIMM 16GB 3200周度涨幅6.67% [9] LPDDR4X市场分析 - LPDDR4X价格上行受供应端缩减和供应商竞价推动,需求端中低端手机和平板需求保持平稳 [4][11] - 韩系与美系存储器原厂计划2025至2026年末逐步停止供应LPDDR4X,2025年LPDDR4X占移动用DRAM产出占比约42% [11] - LPDDR4X 96G产品渠道市场现货均价月度涨幅6.7%,64GB涨幅6.4%,48GB涨幅10.2%,32GB涨幅5.2%,16GB涨幅2.6% [12] - Trendforce预计第三季度LPDDR4X现货均价涨幅38%-43%,LPDDR5X合约价季增10~15% [4][12] NAND和SSD市场分析 - 主流NAND制造商减产10%至15%,产能转向高容量QLC产品,容量低于512Gb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5][16] - eMMC市场32GB及以下低容量产品供应收紧,价格稳中有增 [16] - 渠道市场SSD 256G PCIe3.0、512Gb PCIe3.0、1Tb PCIe3.0现货均价与月初持平,PCIe4.0产品价格也持平 [17] - 行业市场SSD 256Gb PCIe3.0价格月度下跌2.4%,512Gb PCIe3.0下跌3.1%,1Tb PCIe3.0下跌1.8%,PCIe4.0产品价格下跌0.9%至2.4% [17][18] 投资建议 - SK海力士和美光退出利基型DRAM市场,利基型DRAM价格有望保持中高位 [6][22] - PC、IOT及工控板块弱复苏叠加国产化替代趋势,推动存储原厂供应价格上行,国内存储原厂中长期受益 [6][22] - 建议关注兆易创新、澜起科技、聚辰股份、神工股份 [6][22]
国睿科技(600562):2025 年中报点评:雷达装备强势表现,核心竞争力持续强化
东吴证券· 2025-08-27 21:47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1.15%,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军贸项目交付较好[7] - 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业务收入占比最大,其中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国内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空管雷达及低空监视领域项目,巩固主业优势[7] -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板块抓住国产化替代机遇,中标车企PDM系统重构项目,自主工业软件REACH睿知套件性能持续优化[7] - 智慧轨交板块在省外市场取得突破,成功保障哈尔滨地铁亚冬会运营服务[7] - 公司毛利率为41.28%,较去年同期下降约0.8个百分点,主要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7] - 销售费用率1.68%,管理费用率3.08%,均有所下降,反映费用控制成效[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32亿元,较上年同期-3.61亿元大幅改善,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81亿元且采购付款减少1.80亿元[7] - 合同负债4.78亿元,较年初略增,显示在手订单饱满;存货18.01亿元,较年初增加0.21亿元,处于合理水平[7] - 财务费用0.19亿元,同比由负转正,主要受美元汇率波动影响产生汇兑损失[7] - 公司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在雷达领域推出低空智能感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完成X波段相控阵测雨雷达研制,并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在工业软件方面,发布全新Foundation平台,形成高性能CAx集成产品,助力汽车、航空等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7] - 预计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2/8.56亿元,前值8.65/10.03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9.71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42/37倍[7]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21亿元,同比增长10.41%;归母净利润3.50亿元,同比增长1.15%[7] - 2023A营业总收入3282百万元,同比增长1.77%;归母净利润599.21百万元,同比增长9.10%[1] - 2024A营业总收入3400百万元,同比增长3.61%;归母净利润629.76百万元,同比增长5.10%[1] - 2025E营业总收入3985百万元,同比增长17.21%;归母净利润751.91百万元,同比增长19.40%[1] - 2026E营业总收入4485百万元,同比增长12.53%;归母净利润855.97百万元,同比增长13.84%[1] - 2027E营业总收入5159百万元,同比增长15.04%;归母净利润971.15百万元,同比增长13.46%[1] - 2025E EPS 0.61元/股,P/E 47.42倍;2026E EPS 0.69元/股,P/E 41.65倍;2027E EPS 0.78元/股,P/E 36.71倍[1] - 2025E毛利率35.28%,归母净利率18.87%;2026E毛利率34.30%,归母净利率19.09%;2027E毛利率34.69%,归母净利率18.82%[8] - 2025E ROIC 11.24%,ROE 11.12%;2026E ROIC 11.17%,ROE 11.24%;2027E ROIC 11.32%,ROE 11.31%[8] - 2025E资产负债率40.01%,2026E 36.85%,2027E 40.23%[8] - 2025E每股净资产5.44元,P/B 5.27倍;2026E 6.13元,P/B 4.68倍;2027E 6.92元,P/B 4.15倍[8]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28.71元,一年最低价12.33元,最高价34.00元[5] - 市净率5.78倍,流通A股市值35653.74百万元,总市值35653.74百万元[5] - 每股净资产4.97元,资产负债率36.83%,总股本1241.86百万股,流通A股1241.86百万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