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费
搜索文档
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长5.7%
河南日报· 2025-07-19 07:3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全省GDP达31683 80亿元 同比增长5 7% 高于全国0 4个百分点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1] - 分产业看 第一产业增加值2252 14亿元(同比+2 7%) 第二产业12189 39亿元(+6 0%) 第三产业17242 27亿元(+6 0%) [1] 农业生产 - 夏粮产量750 01亿斤保持稳定 中药材产量20 89万吨(+2 4%) 鲜切花1 31亿枝(+15 0%) 盆栽植物3933 18万盆(+8 5%) [1] 工业制造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4% 高于全国2 0个百分点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 8% 贡献率达90 7% [2] - 重点产业链群工业增加值增长9 5% 汽车制造业(+24 5%) 电气机械(+21 2%) 电子信息产业(+11 1%) [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 9%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 7% 新能源汽车产业(+30 5%) 新一代信息技术(+13 3%) [3]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 0% 影视节目制作企业营收增长89 0% 微短剧产业链覆盖创作至海外发行全环节 [2]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1% 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9 3% 重点产业链群投资增长25 2% [3] - 民间投资增长8 3% 高于整体投资增速3 2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01 55亿元(+7 2%) 网上零售额2441 08亿元(+16 3%) [3] 新兴产业 -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93 4% 服务器增长48 2% 新能源汽车增长34 9% [3]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有望突破五十万亿元 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7-19 05:35
消费市场发展 - 2020年至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从39.1万亿元提升至48.3万亿元,2024年全年有望超过50万亿元 [2] - 网上零售额连续12年全球第一,汽车销量全球第一,空调、洗衣机等家电细分领域销量全球第一 [2] - 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2020年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2] 商贸流通体系建设 - 2024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3.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制造业,较"十三五"末增长40%,吸纳就业1.35亿人 [3] - 2024年上半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3] - 累计改造县乡村各类商业网点15.5万个,超过95%的行政村能享受快递直达 [3] - 建设35个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商圈、551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超过1.25亿居民 [3] - 全国冷库总量2.53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49.5万辆,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42.9%、80% [3] 国内外市场联动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4] - 2024年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4] 外资利用情况 - "十四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累计达7087.3亿美元,提前6个月完成7000亿美元引资目标 [5]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5万家 [5]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和1/7的税收,创造超过3000万个就业岗位 [5] - 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5] 货物贸易发展 - 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全球第一,2024年较2020年增长32.4% [7] - 2024年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近70万家,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从"十三五"末的56%提升至64.8% [7] - 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 [7] - 服务贸易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7] - 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7] - 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18.2% [7] 共建"一带一路" - 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从2021年的2.7万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7% [8] - 2024年上半年与共建国家货物贸易占比达51.8% [8]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 [8] - 与5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数字、绿色、蓝色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 [8] - "丝路电商"伙伴国增加到36个 [8] 新型消费发展 -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丰富多样 [9] - 品质电商、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等新潮流吸引大量年轻消费群体 [9] - 新中式服装频频"出圈",文创优品、各地特色名品等国货"潮品"畅销海内外 [9]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商务部:将因时因势出台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发展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7-19 02:23
消费市场 -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2]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 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2] - 过去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服务消费年均增长9.6% [2] - 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6.1%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 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0.2% [2] 货物贸易 - 我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达6.16万亿美元 [3] - 货物贸易规模较2020年增长32.4% [3] - 出口进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3] - 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去年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 [3]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3] - 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近四成 [3] 国际合作与布局 - 东盟连续5年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 上半年贸易额同比增长9.6% [3] - 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 [3] 自贸试验区发展 - "十四五"期间自贸试验区形成近200项制度创新成果 [4] - 2024年自贸试验区外贸外资占全国比重分别达19.6%和24.3% [4] - 在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及海南自贸港对接CPTPP和DEPA规则 推出110余项试点措施 [4]
中国市场新势能:“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年均增长9.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0:23
消费市场发展 - 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 [1]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2] - 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超过50% [2] -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2] - 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快于商品消费 [2] 新型消费与政策支持 - 新型消费亮点纷呈,包括智能消费、绿色消费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商务部推动出台"1+N"系列政策,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3] - 建议将消费补贴政策延伸至文化旅游、健身、体育赛事等服务消费 [4] - 常态化激活夜间经济,完善夜市管理、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 [4] 外贸成就 - 2024年货物贸易规模6.16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全球第一 [4] - 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67% [5] -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5]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50% [5] 外资与供应链 - "十四五"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提前六个月完成预期目标 [1][6] - 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多2.5万家 [6] - 外资企业贡献全国1/3进出口、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创造3000多万就业岗位 [6] - 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6] - 中国供应链呈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特征,成本不断降低 [6] 外资环境优化 - 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7] - 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开展云计算、生物技术等开放试点 [7] - 20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省市完成1100余项试点任务 [7]
商务部:今年“社零”有望突破50万亿元,是美国1.6倍
中国经营报· 2025-07-18 19:21
消费市场表现 - 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2024年达48.3万亿元,2025年将突破50万亿元 [3]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实际购买力是美国的1.6倍 [3] - 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46.1%,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4]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60%左右 [4] 外贸与外资表现 - 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出口和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4] - 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二,2023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4] - "十四五"期间累计吸收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引资结构持续优化 [5] -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稳居全球前三 [5] 对外开放政策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造业准入限制实现"清零" [5] - 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5] - 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5] - 高质量实施RCEP,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 [5] - 2024年内地与自贸伙伴货物贸易占比达43% [5] 制度与安全建设 - 维护经济安全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 [6] - 涉外经贸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完善出口管制体系 [6] - 依法依规开展外资安全审查,稳妥处置境外重大突发事件 [6]
商务部:“十五五”期间将继续减少服务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6:41
消费市场发展 - "十四五"期间中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39 2万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23年48 3万亿元人民币 年均增长5 5% [1] - 2023年中国社零总额绝对值相当于美国80% 按世界银行实际购买力算法计算则达到美国1 6倍 [1] 服务消费趋势 - 2020-2024年中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 6% 当前主要矛盾为供给侧优质服务短缺 [1] - 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重点领域包括健康 养老 家政等细分市场 [1] 政策方向 - "十五五"期间将继续减少服务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延续"十四五"对外开放(医疗等领域试点)和对内放开(提质惠民行动)双轨策略 [1] - 下一阶段将把有效政策转化为常态机制 同时出台针对性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能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 [2]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今年全年社零将超过50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18 14:27
消费市场扩容 - 中国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2024年社零总额达48 3万亿元 年均增长5 5% [1] - 2024年中国社零总额相当于美国的80% 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已达美国的1 6倍 [1] - 2024年全年社零总额预计突破50万亿元 [1] 消费品质提升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上半年销售额2 9万亿元 惠及4亿人次 [2] - 2020-2024年服务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 6% 快于商品消费增速 [2] - 推动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 出台"1+N"政策支持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2] 新型消费发展 - 推动数字消费 品质电商发展 培育"人工智能+消费"等新增长点 [3] - 以旧换新政策显著促进智能家居消费 [3] - 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 促进传统业态转型升级 [3] 市场开放联动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 4万亿元 [3] - 2024年入境游客消费达942亿美元 同比增长77 8% [3] -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连续举办进博会和消博会 [3] 未来发展展望 - "十五五"期间将延续有效政策 转化为常态长效机制 [4] - 计划进一步激发商品消费动能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4] - 将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4]
今年社零总额有望超50万亿元,“十五五”如何促消费扩内需
第一财经· 2025-07-18 13:38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十四五"期间社零总额从2020年39.1万亿元增至2024年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2024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地位稳固,网上零售、汽车销量、家电销量等细分领域规模保持全球第一 [1] - 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024年达13.8万亿元,规模仅次于制造业,较"十三五"末增长40%,占GDP比重超10% [3] 消费结构升级 - 品质消费普及,智能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提升 [1] - 新型消费业态快速发展,包括数字消费、品质电商、首发经济、"人工智能+消费"、"IP+消费"等新增长点 [2] - 2021-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效应显著 [2] 商贸流通体系优化 -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改善,线上线下购物便利性提升 [2] - 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从五年前14.7%降至14.1%,重点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降低10% [3] - 批发零售业2024年上半年增加值同比增长5.9%,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3] 未来发展方向 - "十五五"期间将建设规模更大、质量更优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3] - 延续有效政策并推出新措施,激发商品消费动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 [3] - 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将持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3]
北京经济“半年报”出炉,四个特点需要关注
新京报· 2025-07-17 20:59
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 - 上半年北京GDP达25029.2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快于全国0.2个百分点 [1] - 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三大行业贡献近90%的经济增长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较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 [2] 行业表现 工业与制造业 - 电子和汽车行业表现突出: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医疗仪器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330%、150%、110%、14.9% [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5%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8%和9.9% [4] 消费领域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34.2亿元,同比下降3.8% [3] - 服务性消费占比近60%,化妆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等时尚类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 [3] -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增加值增长110%,贡献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近50% [4] - 新能源汽车产量超26万辆,增长150%,占全市汽车产量比重达36.7%(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4] 新兴动能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0.1%和7.8% [4] - 智能车载设备、锂离子电池、充电桩等配套产品快速放量 [4] 收入与就业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工资性收入增长5.3%(贡献率71.3%) [5]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24元,同比增长6.1%,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5] - 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4.1%,6月因毕业季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至4.1% [5] 价格与市场 - CPI同比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8%,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3% [6] - 新能源小汽车、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3%和3%,汽柴油价格下降7.2%-7.7% [6] - 服务价格微涨0.1%,母婴护理和养老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3%和1.1% [6] - 金饰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上涨38.3% [6] 下半年展望 - 政策支持与经济韧性将巩固稳中向好态势,新兴动能持续壮大 [7] - 存量与增量政策叠加,预计下半年保持稳中有进 [7]
链博会上看鲁商:“一盘货”链接世界,新生态共创未来
齐鲁晚报· 2025-07-14 08:08
公司参展与供应链创新 - 公司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展示"鲁商一盘货"创新实践和新型供应链模式[1] - 新型供应链模式包含"产品共研、渠道共融、生态共建、金融共赋"四大要素[1] - 公司以供应链平台为中枢整合旗下银座超市、福瑞达、一卡通等产业资源并链接外部合作伙伴[1] - "一盘货"思维打破传统资源分散模式实现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1] 消费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定位为"品质消费引领者、美好生活服务商"致力于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4] - 通过"鲁商生活"小程序实现千万级用户平台的全渠道运营一体化[4] - "鲁商大会员"体系链接400+线上品牌优化产品结构[5] - 在快手电商、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业务单场销售额突破千万[5] 外贸转型与国内消费 - 公司通过"国货直通车"和"外贸优品精选专区"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7] - 该举措使消费者以惠民价格获取国际标准商品[7] - 引进厄瓜多尔虾、巴基斯坦带鱼等进口海鲜丰富商品供给[5]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 通过"三同供应链平台"和"鲁商全球购"平台实现需求预测与库存优化[9] - 大数据分析使银座超市实现蔬菜瓜果当日售罄减少滞销与浪费[9] - 数字化引擎提升库存周转效率降低仓储成本[9] 战略定位与社会价值 - 供应链新模式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9] - 公司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国企顶梁柱作用[9] - 供应链体系贯通国内外市场实现产业赋能与民生温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