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双碳”五年如何改变中国贡献世界
环球时报· 2025-10-15 17:14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成就 - 中国光伏制造业过去5年以每年26%左右的速度增长 [1] - 电池行业增长速度比光伏制造业更快 [1] - 截至2025年,中国绿色非化石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2亿千瓦,占比达到60.9%,超过化石能源 [1] - 全国每发10度电,有4度来自绿色电源 [1] - 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80%,锂电池产量接近全球80% [6] - 中国新能源车总量连续十年全球第一,约占全球总量70% [6] - 中国新能源企业发展使全球光伏成本下降超过80%,风电成本下降超过60% [6] 能源结构与电力转型 - 中国化石能源消费年增长率持续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2] - 中国2024年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近1/3,是美国的2.5倍、欧盟27国总和的3倍 [5] - 中国正成为全球第一个以电力为核心驱动的大国,被称为"电力国家" [5] - 电力结构转变推动各行各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引领 - 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专利中占比从2000年的5%提升至目前的75% [3] -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超出预期,截至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占新车销售比例突破50%,远超2025年20%的规划目标 [3] - 中国通过"双碳"政策推动绿色可再生能源发展,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 [5] - 充足的清洁绿色能源为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算力中心建设提供电力支撑 [5] 全球影响与贡献 - 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1] - 中国为全球特别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提供绿色公共产品、绿色低碳技术和解决方案 [6]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治理,明确表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会放缓 [6] - 中国以产品、技术、标准等系统性外溢,为世界各国提供低成本、高韧性的绿色公共产品 [7]
四化建全力推进环保项目建设
中国化工报· 2025-10-15 14:51
四化建在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专业优 势,面向生态流域综合治理、污水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工程业务,在自然生态修复、碳中和 综合利用、固危废处理、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垃圾处理发电等环境治理项目上奋力作为,成功建设了广 州京溪地下净水厂项目、岳阳珍珠山公园、岳阳中心城区污水系统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二期工程、岳 阳市西瓜山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桂平市环保生态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广东东粤环保石油 焦制氢灰渣综合利用项目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环保工程。 在今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提出二十周年之际,由四化建承建的海槿(张掖)生物燃料有限公 司10万吨/年绿色生物甲醇项目如期开工;深能鄂托克旗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掀起大干热潮; 广州南站地区净水厂首期工程成功通污水试运行;岳阳市西环线片区海绵城市项目、广西中泰(崇左) 产业园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工程项目竣工;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 示范性项目试生产成功,所有工艺指标均达预期,为全国化工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 可推广的实践样板。 中化新网讯 近日,由中 ...
海南思可源年产30万吨生物能源项目启动
中国化工报· 2025-10-15 13:28
项目概况 - 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海南思可源30万吨/年生物能源项目 [1] - 项目位于海南省儋州市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功能区,总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 [1] - 项目已举行启动仪式,建成后将具备年处理30万吨废弃油脂的能力 [1] 技术与产品 - 项目原料为地沟油、潲水油、酸化油、酸败油等废弃油脂 [1] - 采用加氢精制和加氢异构工艺生产生物航煤产品 [1] - 项目产品为清洁低碳、可再生的生物质液体燃料,旨在替代交通领域传统化石燃料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项目是海南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工程 [1] - 项目实施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升海南省厨余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能力 [1] - 项目将助力海南省提升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治理工作,促进当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1] 公司承诺 - 公司项目团队将充分发挥在能源领域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推进项目 [1] - 公司将以更严要求和更高标准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1]
破局与进阶 山东省属国资国企“十四五”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10-15 11:40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国资国企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绿色转型和战略性重组,实现了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的转变,其发展路径为中国国企改革提供了重要实践样本 [2][3][28] 技术创新与市场突围 - 山钢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投入37.67亿元研发经费,成功突破500兆帕高强风电钢关键技术,获得600多项国内外专利,实现25%的省材效果,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 [4][5] - 潍柴动力柴油机热效率在5年内四次刷新世界纪录,从50.23%提升至53.09%,搭载该技术的重型卡车每年可节省柴油约1.2万升,为车主节省约9万多元运营成本 [6] - 山东省将省属企业科技创新考核权重从12.5%提升至33%,研发费用最高按2倍视同利润加回,“十四五”期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从255.7亿元增至514.8亿元,年均增速达20% [7] 产业链整合与全球拓展 - 山东重工2025年1-7月出口收入同比增长5.1%,重卡出口占全国行业总量62%,轻卡出口同比增长79%,在亚太、中东非洲、美洲、欧洲等区域市场同比增长34%至47%不等 [10][11] - 华鲁集团DMF、甲胺等化工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25个医药产品实现市场领跑 山东能源打造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长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 山东海洋运力达1700万载重吨,乙烷运力全球第一 [13] - 25户省属企业入选山东省标志性产业链“链主”,2025年上半年省属企业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达24.6%,投资占比达22.4%,分别高出全国地方国资平均水平6.4和2.6个百分点 [13][14] 基础设施重塑与行业标杆 - 山东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3047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山东铁投主导建设项目占比约50% 潍烟高铁开通后,济南东站至莱州行程从大半天压缩至70分钟 [16][17] - 山东高速集团运营高速公路里程增至9070公里,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2024年以388.20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01位,较上年提升11位 [17] - 山东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达4400万标准箱,位居全球第二,5年间连跨6个亿吨台阶 覆盖357条航线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 绿色低碳转型 - 山东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年发电量超13亿千瓦时,可满足80万户家庭用电,相当于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3万吨、碳排放约110万吨 [21] - 山东高速建成我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公路,光伏发电装机容量30兆瓦,年发电3300万度,实现全路段零碳运营并创造绿色经济效益 [22] - 山东省目标到2027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6亿千瓦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5%左右 [23] 战略性重组与资源整合 - 2025年上半年完成山东国惠与山东发展、山东国投与山东人才、鲁粮集团与山东种业3组6户企业集团层面重组,同步完成企业内部专业化整合254次 [23][26][28] - 重组后的山东省农业集团实现“种储协同”,提升全省农业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山东环保集团整合全省优质环保资源,定位为四大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5][26] - 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向“十强”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集中,有效提升省属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24][26]
纵笔绘就齐鲁青绿新画卷 农行山东省分行支持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2025-10-15 10:13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 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 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牢记总书记殷殷嘱 托,山东加力推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齐鲁大地日新月异, 一幅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绿色画卷正努力绘就。 绿色是农业银行的鲜明底色。为更好助力山东省绿色发展,2021年7月,农业银行与山东省政府联合成 立农业银行绿色金融研究院。依托绿色金融研究院,农行山东省分行主动对接绿色发展需求,以金融活 水精准灌溉绿色产业,推进绿色金融与区域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3217 亿元,较2021年7月增加2800多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0%。4年内,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提高了 20.4个百分点,该行连续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山东省银行业ESG评价"A类"单位。 两年前,在日照,一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签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是中 国最大的木浆生产商之一。造纸行业耗水量大 ...
武汉以高质量党建促生态环境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10-15 09:06
坚持思想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全国、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出台 贯彻实施意见、任务细化措施、创新举措等"五张清单",围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等强化政治监督,加快把 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 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武汉蓝"频频刷屏朋友圈,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再创历史新高……近年 来,武汉的生态颜值持续提升。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有一股强大的"红色动力"保驾护航。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始终坚持"政治头脑"和"业务头脑"深度融合,把抓机关党建作为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的根本保障,锚定武汉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目标,以党建铸魂强引领、以监督亮剑保落实、以宣传扩圈聚共识,引领全局党员干部锚定目标、系统推进,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以务实举措、硬核成果交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高分答卷,探索出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特色实践路径。 创建模范机关。对标"四强"党支部建设,把支部建在蓝天碧水净土上,在污染防治攻坚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淬炼 ...
“含绿量”不断提升!能源发展成就瞩目
央视网· 2025-10-15 08:04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2]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2]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色电力 [2] 储能与装机规模增长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2] - “沙戈荒”地区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1.3亿千瓦 [2] - 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成为能源转型新引擎 [2] 能源供应与保障能力 - 能源消费增幅在“十四五”前四年达到“十三五”五年总量的1.5倍 [3] -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3] - 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增强,成功应对巨大需求压力 [3] 能源基础设施与技术进步 - 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车桩比接近2:1 [4] - 攻克电网薄弱及高海拔地区电力输送难题,如“疆电入渝”工程可实现电力跨越2000多公里瞬时输送 [3] - 新能源技术装备水平领跑全球 [5]
西藏洛扎县招商引资推介会拉萨举行 总投资30.71亿元项目签约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20:44
推介会概况 - 活动主题为秘境洛扎·能融未来 由中共洛扎县委员会和洛扎县人民政府主办 [1] - 活动采用前期实地考察加现场招商推介的创新模式 [1] - 活动现场达成2项战略合作协议并促成4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 总投资规模达30.71亿元人民币 [3] 清洁能源产业 - 洛扎县水能 风能 太阳能资源富集 为水电站 风电场 光伏电站项目提供自然条件 [3] - 目前已有多个清洁能源项目进入规划建设阶段 未来将成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核心引擎 [3] - 当地规划构建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 [5] 文旅与农业融合 - 当地拥有库拉岗日雪山 白玛林错 千年古碉楼群等自然与人文资源 [3] - 特色农产品包括洛扎粉丝和次麦藏鸡蛋 具备原生态优势 [3] - 规划打造雪山观光加非遗体验加特色农产一体化发展模式和新业态文旅消费项目 [3][5] 政府支持与发展规划 - 洛扎县承诺以开放务实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5] - 将为投资者提供全链条保障服务 [5] - 发展规划包括开发特色产业链 [5]
“含绿量”不断提升!能源发展“十四五”成绩瞩目
央视网· 2025-10-13 16:05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3]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3] 新能源发展重点领域 - “沙戈荒”地区新增装机超过1.3亿千瓦 [5] - 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成为能源转型新引擎 [5]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来自可再生能源 [5] 能源供应保障与基础设施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总量的1.5倍 [5] -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5]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电动汽车拥有2个充电桩 [7] 技术突破与全球影响 - 攻克电网薄弱地区电力输送难题,“疆电入渝”工程实现电力跨2000多公里传输仅0.007秒 [5] - 新能源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 [8]
保供应、强民生、转低碳 能源强国之路越走越宽广
央视网· 2025-10-13 16:02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5]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5]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来自风电、光伏和水电 [7] 储能与电网发展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近30倍 [5] - 攻克电网薄弱及高海拔地区电力输送难题,实现“疆电入渝”工程,电力可跨越2000多公里传输 [9]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车桩比达到5辆电动汽车对应2个充电桩 [11] 能源基地与供应保障 - “沙戈荒”地区新增新能源装机超过1.3亿千瓦,海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成为能源转型新引擎 [7]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总量的1.5倍,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 [9] - 能源安全保障有效,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