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头部券商最新研判!牛市远未结束,经济或将“非典型”复苏
券商中国· 2025-11-19 13:28
会议背景与核心展望 - 2026申万宏源资本市场策略会在上海举行,2026年是“十五五”开启之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3] - 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2026年经济有望经历从“信心筑底”到“非典型”复苏,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傅静涛判断牛市远未结束,并划分为两个阶段 [4]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十五五”规划将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6万亿元,与GDP之比约为2.69%,研发投入规模已超过日韩 [5] - 数据要素成为驱动经济增长新动力,中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 E-FLOPS,居全球第二位,AI专利数占全球六成 [7] - 资本市场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提升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在2024年末已超过20% [7][8]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名义GDP与实际GDP增速分别达到4%左右和4.4%左右或更高 [10] - 产业政策更强调产业统筹协同,注重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与未来产业壮大、服务业扩容提质并重,明确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六大未来产业 [10] - 2026年经济复苏节奏或为“前低后高”,出口韧性得益于发达经济体财政扩张、中美关税冲突缓和及中国产业竞争力提升 [11] A股市场策略与牛市展望 - 牛市分为两个阶段:2025年的科技结构牛是“牛市1.0”阶段,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2026年下半年可能启动全面牛,构成“牛市2.0”阶段 [4][15] - 2026年中游制造领域供给出清,产能形成增速低于需求增速中枢的行业增加,自下而上选股胜率提升 [15] - 2026年中“政策底”可能是验证时刻,基本面改善、产业趋势强化、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及中国全球影响力提升共振,最终支撑全面牛市 [15]
科创板系列指数集体回调,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等投资价值
搜狐财经· 2025-11-19 13:12
科创板市场表现 - 截至午间收盘,科创成长指数下跌1%,科创板50指数下跌1.1%,科创100指数和科创综指均下跌1.2% [1] - 科创板50ETF(588080)近3个交易日合计获得2.5亿元资金净流入 [1]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十五五”规划政策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优先性,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是重点发展方向 [1] - 国产替代、扩大内需、国防安全等方向的政策预期提升,可能成为指数结束震荡进入上涨期的催化因素 [1] 指数构成与特征 - 科创综指由科创板全市场证券组成,全面覆盖大、中、小盘风格 [6] - 科创综指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创新药等核心前沿产业,覆盖科创板上市的全部17个一级行业,兼具高成长性与风险分散特征 [6] - 科创成长指数由科创板中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等业绩指标增长率较高的50只股票组成,成长风格突出 [6] - 小科创企业中,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合计占比超过80%,其中电子和医药生物行业占比较高 [4]
创业50ETF(159682)连续3日“吸金”累计超1.2亿元,机构:科技成长板块仍将是中期主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11:31
11月19日,创业板指低开高走,持续走强。 消息面上,据北京商报,11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 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出、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提高公 共服务能力、激发市场要素活力、提升落地服务品质五方面20项重点任务。 中泰证券表示,科技成长板块在利率中枢下移、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仍将是中 期主线,震荡后仍具备继续走强的基础。 热门ETF中,创业50ETF(159682)早盘持续走强,盘中一度涨近1.5%,截至发稿成交额超1.7亿元, 交投持续活跃。成分股中,中际旭创涨超4%,网宿科技、新易盛、南大光电、天孚通信、长川科技等 多股跟涨。 资金流向方面,Wind数据显示,该ETF连续3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1.2亿元。 创业50ETF(159682)跟踪创业板50指数,行业配置包括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Wind 数据显示,跟踪指数权重股包括宁德时代、东方财富、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汇川技术、阳光 电源、天孚通信等。该ETF还配置了场外联接基金:联接A(017949)、联接 ...
科创债ETF招商(551900)高开,昨日获0.9亿元资金净申购,规模居沪市同类第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10:20
昨日(11月18日),科创债ETF招商(551900)当日成交额72.18亿元,单日获0.9亿元资金净申购,基 金最新规模196.57亿元,居沪市同类第一。 11月19日,科创债ETF招商(551900)高开,截至发稿成交额超600万元。 消息面上,据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为科创债注入强劲动力。前三 季度,已有超600家主体发行科创债约1.4万亿元,科创债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融资渠道。 对于科创债的市场价值,华鑫证券分析师称,今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在2%以下运行,低利 率环境下债市呈现一定"资产荒"特征。科创债将债市投资者的投资视野从传统的基建、地产等领域,引 向了具备高成长性和技术壁垒的科技创新领域,这推动了债券市场从服务"旧经济"向支持"新经济"的战 略转型。 资金流向上,Wind数据显示,科创债ETF招商(551900)近5日累计"吸金"近2.4亿元。 科创债ETF招商(551900)紧密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932160.CSI),该指数从沪深交易所 上市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中,选取剩余期限、信用评级符合条件的债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相应科技创 ...
经济第四大省,下一个五年目标定了
36氪· 2025-11-19 10:20
11月15日上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浙江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精神。浙江省科技 厅党组书记佟桂莉表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十五五'浙江高质量发展 的核心战略。""十五五"期间,浙江在科技创新上将力争实现"一个突破"和"四个基本建成"。 "没有大投入就没有大产出"。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浙江从2020年的2.77%提升到2024年的3.22%。面 向"十五五",浙江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研发投入强度将达3.5%左右,全省科技创新投入1万亿元以 上,支撑浙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 日前,浙江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浙江省"十五五"总目标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 区取得决定性进展,率先呈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图景"。 "一个突破"即到2030年,创新浙江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实现重大突破,科创高地、先进制造业基 地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全球竞争力影响力更加凸显。"四个基本建成"即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 强省、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地 ...
上市公司市值破11万亿元 深圳资本市场高起点谋划“十五五”新路径
上海证券报· 2025-11-19 10:19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深圳辖区A股上市公司达424家,总市值突破11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2025年前三季度,深圳上市公司营业收入5.20万亿元,净利润4577.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6%和 3.98%,营收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 截至2025年9月底,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规模近1.37万亿元,投资中小企业1.38万个、高新技术企业 1.11万个、种子期和起步期企业近万个,持续为实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场经营主体创新活力与综合竞争力同步提升,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 期货公司、私募机构等多层次主体协同发展,形成了结构优化、动能充沛的市场生态。 股权融资超4000亿元、债券融资(含ABS)超2.4万亿元、上市公司市值超11万亿元、头部机构加速集 聚……"十四五"期间(数据统计时间为2021年到2025年10月底),深圳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 技创新、培育市场经营主体等方面交出亮眼答卷。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深圳上市公司群体鲜明的结构特色:一是高科技企业占比高,新增上市公司中约 80%为科创板、创业板企业;二是民营经济占主体地位,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市90%以上的就业; ...
【新华社】记者手记:聆听大国院士的“破局思考”
新华社· 2025-11-19 10:03
"力学看似是基础学科,但与制造、能源、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就能催生新的技术路径。"从事力学 研究的段慧玲院士谈到,"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都离不开力学原理的创新应用,而未来要实现更 多"从0到1"的突破,必须打破学科壁垒,让不同领域的智慧碰撞出火花。 初冬的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内暖意融融。18位来自数学、力学、航天、生命科学等不同领域的院 士,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召开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上各抒己见、碰撞思想。 "'顶天立地'是跟着前沿走、贴着需求干,而'开天辟地'是闯无人区、创新格局。"严纯华院士抛出 的命题,一下激起了强烈共鸣。 80岁高龄的叶培建院士谈起嫦娥七号探月找水、小行星探测等未来任务,精神矍铄、难掩激 动:"当年我们搞探月工程,只能自己摸索,从'绕、落、回'一步步突破,现在要搞载人登月、月球科 考站,更需要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从不畏惧封锁和未知,实现从跟跑向并跑再到部分领跑——中国航天的这股豪气,恰是新时代加快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底气与骨气。 持续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突破"与"重塑"成为高频词。数学领域的张平院士感慨,过去不少研究 跟着国外热点走,虽然论文数量上去 ...
多方因素共振导致近期A股调整,风险逐步释放后下方空间有限
英大证券· 2025-11-19 09:33
核心观点 - 近期A股调整由外部压力与内部技术阻力等多因素共振导致,但风险释放后下行空间有限,短期调整有望接近尾声[1][2][3] - 市场对12月重要会议的政策定调抱有期待,10月CPI企稳回升及宽松货币政策构成支撑[3] - 操作策略建议均衡配置,在科技成长、顺周期及红利股中精选有业绩支撑的标的进行高抛低吸[4] 周二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上证指数报3939.81点,跌幅0.81%,深证成指报13080.49点,跌幅0.92%,创业板指报3069.22点,跌幅1.16%,科创50指数逆势上涨0.29%[7] - 两市成交额19261亿元,呈现缩量调整但无恐慌性出逃迹象[3][7] - 行业板块分化明显,互联网服务、文化传媒、教育、游戏、软件开发等板块涨幅居前,电池、煤炭、钢铁、能源金属等顺周期板块跌幅居前[7] 板块表现点评 - AI应用概念股逆势大涨,Sora、Kimi、ChatGPT等概念涨幅居前,AI产业链投资机会正从硬件算力向应用端扩散[8] - 文化传媒板块表现靓丽,2023年上半年涨幅达42.75%,AI技术在游戏、短剧等领域的应用落地成为新增长点[9][10] - 顺周期方向如锂电、煤炭、钢铁、有色等板块出现调整,前期强势股获利回吐压力显现[1][6] 后市研判与操作策略 - 沪指4000点关口得而复失,该点位积聚历史套牢盘形成技术阻力,市场风格再平衡下呈现存量博弈特征[2][12] - 外部环境方面,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12月可能再次降息,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更多空间,国内央行报告明确实施适度宽松政策[3][13] - 建议投资者踏准板块轮动节奏,关注半导体芯片、泛AI主题、机器人、光伏、电池、储能、化工及银行、公用事业等红利股,逢低布局有业绩支持的标的[4][14]
逐绿向新再出发
经济日报· 2025-11-19 09:30
近年来,石河子市以"逐绿向新"的坚定姿态,开启了能源结构与产业形态的新变革,其经济总量与 增长贡献率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持续领跑。但同时,也面临着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产业结构调整难度 大、产业链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等诸多问题。实现高质量转型,需要从政策引导、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 新、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协同发力。 不断深化能源体系改革,构建智能化基座。光伏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对电网稳定性提出严峻挑 战。石河子市大型光伏基地大多分布在周边县市,现有输电线路容量和覆盖范围有限。应进一步加快电 网建设,提升输电能力,改造升级原有输电线路,提高线路稳定性;进一步完善政策与市场机制,提升 本地消纳能力,鼓励企业提升绿电使用比例,提高能源效率;加快技术创新与储能设施配套,鼓励储能 技术研发与应用,构建更加灵活可靠的储能系统。 强化产业链韧性,推动集群式发展。尽管石河子已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但其工业结构偏重、产 业链条偏短的问题仍不可忽视。在产业招商与培育上,应更加注重延链、补链、强链。针对传统工业, 应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产业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针对新能源产业,应通过精准招商 和政策扶持,引入关键配套企业和技术,补齐 ...
专利申请量蝉联全球第一,量多质更优
经济网· 2025-11-19 09:28
全球专利申请地位 - 中国以180万件专利申请量蝉联全球第一,是第二名美国申请量的3.5倍,占全球总量近半壁江山 [1] - 专利申请量是衡量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 [1] 战略引领与顶层设计 - 国家制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提出八项预期性指标 [3] - 截至今年6月,中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3件,专利申请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 [3] 制度环境与服务优化 - 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力度加大,法律体系愈趋严密 [4] - 布局建设12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跻身国际最快水平 [4] - 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累计达102.5万次,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转让许可达12.7万次 [4] 企业创新与产业化进展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超1.76万家,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前列 [4] - 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多核"动力电池技术等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4] 国际合作与成效 - 中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合作关系 [5] - 截至2024年底,知识产权部门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 [5] - "十四五"期间,中国PCT国际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世界前列 [5] 未来发展方向 - 专利工作需更注重国家战略和企业发展融合,形成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价值专利 [6] - 需要推动更多创新性专利形成标准,促进全球合作与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