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六五环境日,京津冀三地共议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5 14:1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未来,京津冀三地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守护三地生态环境、共同推动绿色低 碳发展,也期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天津,以"871"重大生态工程为核心抓手,系统重塑河海交汇的生态格局。七里海等四大湿地功能显著 恢复,绿色生态屏障初具规模,蓝绿空间超65%,海岸线修复成果突出,形成"湿地-海滩-防护林"复合 生态系统。在价值转化上,探索出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等多条"两山"转化路径, 形成了"生 态+"多元化发展模式。 河北,通过省级方案规范、创建潜力地区分析筛选、"一对一"的精准指导,成功创建18个国家级示范区 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同时,注重发挥已成功创建地区的平台载体和典型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绿水青 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模式,大力宣传推广创建成功地区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培育了一批积极践行习 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样本。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张继平研究员作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打造北京'两山'样板"的主题报 告。继5个生态涵养区全部摘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双称号"后,北京市的示范 创建工作持续向中心城区辐 ...
水利部组织实施全国非常规水开发利用项目
快讯· 2025-06-05 13:56
水利部推进非常规水开发利用项目 - 水利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污水资源化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 [1] - 重点围绕缺水地区、水环境敏感地区和水生态脆弱地区推进项目 [1] - 以2025—2026年为周期组织实施全国非常规水开发利用项目 [1] 项目规划与目标 - 2025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20个 [1] - 预期新增非常规水利用能力1.2亿立方米/年 [1]
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海南日报· 2025-06-05 11:16
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4年海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2025年6月 综述 2024年,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牢固树立和 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紧紧围绕建设"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 位,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战,强化生态保护治理,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 流水平。 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与2023年持平,保持有监测 历史以来的最好水平;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9.4%,比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6.9%,比2023年上升1.0个百分 点,创监测历史最优水平;无劣V类断面,与2023年持平。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干流全线水质稳定 为Ⅱ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Ⅱ~Ⅳ类水质比例为86.7%,比2023年上升1.6个百分点。 全省近岸 ...
理论视野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05 08:4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内涵 -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2] - 传统经济理论忽视生态环境承载量,导致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而生态中心主义主张减少经济增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强调二者统一 [3] - 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时,应优先保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4] - 良好生态环境本身蕴含经济价值,可通过自然资本概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转化为经济财富 [5]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12年以来以年均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26.8% [7] - 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9.7%,首次超越石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过煤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全球第一 [7] - 空气质量改善全球最快,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29.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7.2% [8] -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0.4%,劣Ⅴ类断面比例0.6% [8] - 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超50% [9] 全社会环保意识提升 - 2023年设立全国生态日,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10] - 全国每天约2亿人次使用城市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日均骑行2700万人次 [10]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超92%,46个重点城市建立完备分类处理系统 [10] - 全国生态环境志愿者超3500万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成为公众第二志愿选择 [10] 全球影响与国际认可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6年报告将中国生态文明战略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方案" [12] - 库布其沙漠绿化、塞罕坝林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获联合国环保奖项 [12] - 中国绿色发展经验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和可操作路径,被视为绿色转型领导者 [13][14] 未来发展方向 - 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低碳转型,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 [16] -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等市场交易体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特色 [17][18]
“我家大门常打开”,南钢底气何在?
南京日报· 2025-06-05 08:25
环保设施开放与绿色转型 - 公司入选全国首批"新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常态化开放厂区接受公众监督[1][3] - 厂区实现"用矿不见矿、用煤不见煤、运料不见料、出铁不见铁、绿叶不见尘"的绿色生产场景[4] - 累计投入超130亿元用于环保提升和超低排放改造,成为江苏省首个"长流程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5] 数字化环保监管体系 - 构建智慧环保管控平台,集成75套烟气监测、318套TSP监控设备和50套空气微站,实现全域实时监控[6] - 系统具备精准预警功能,异常排放数据自动触发排查流程,提升动态管理效率[7] - 通过"一屏看全域、一键知指标、一网管环保"模式实现环境数据可视化管控[6] 能源效率提升举措 - 2022年启动"极致能效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六大节能攻关行动[8] - 2023年完成150项节能改造,2024年完成53项,推动工序能耗达行业先进水平[8] - 利用光伏发电和余热回收系统,实现能源梯级利用[8] 工业旅游与生态融合 - 打造20余个工业旅游景点,包括博物馆、湿地公园、动物园等,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9] - 生态修复后的厂区形成"草木繁茂、芦苇浩荡"的湿地景观,吸引白鹭等野生动物栖息[9] - 工业旅游项目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9] 厂区环境改造成果 - 将废弃水泵站改造为4万平方米九龙湖景区,配套党建陈列馆和萌宠动物园[3] - 原料场实现全封闭管理,配套11套脱硫脱硝装置和112套升级除尘设备[5] - 周边居民反馈从"不敢开窗"到可享受"家门口公园"的环境改善[3]
天津:高水平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中国发展网· 2025-06-04 17:15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天津市六项大气污染物指标全部实现同比改善,PM2 5年均浓度38 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 [2] - 优良天数268天,同比增加36天,重污染天数3天,同比减少5天 [2] - 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占比52 8%,无劣V类水体,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72 6%,同比提升1 7个百分点 [2] 绿色低碳发展 -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全市煤炭消费同比减少194 23万吨 [4] - 新能源重卡充换电站52座、加氢站17座,两条跨津冀晋长距离零排放货运场景试点运行 [4] - 碳市场连续九年履约率100%,近两年绿电碳减排收益5300余万元 [4] 污染防治攻坚 - 新增206家环境绩效A、B级或引领性企业,较2023年翻一番 [5] - 淘汰老旧车6 6万辆,新增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3872台、重型货车2175辆 [5] - 累计完成1861处"无废细胞"建设 [5] 生态保护修复 - 打造临港湿地公园等6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宁河区获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5] - 推进"两山"转化,打造生态+研学文旅多产融合模式 [5] - 废旧放射源收贮率100%,南港工业区新污染物治理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试点 [5] 环境治理体系 - 检查企业3 3万家次,立案1108起,对首次违法、情节轻微的企业依法免罚347件 [6] - 创建国家级智能社会治理(环境治理)实验特色基地 [6] - 天津生态屏障站、天津城市站入选第二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6]
2025年六五环境日广东省主场活动在汕头举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4 16:23
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 2025年广东省"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在汕头举行,发布先进典型案例、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及首批16条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 [1] - 活动上线南方+"广东生态环境发布厅",汇集权威信息、政策、案例及环境数据,展示美丽广东建设进展 [4] - 汕头连续四年获评污染防治攻坚"优秀"地市,现场展示"美丽海湾""美丽河湖"生态案例及练江流域生态摄影展 [4][5] 生态环境创新案例 - 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采用屋顶4000平方米光伏板发电及53立方米地下储水矩阵,实现低碳教育实践 [2] - 东莞推出"志愿服务+道歉承诺"从轻处罚模式,3年累计从轻处罚949宗案件,减少罚金7076万元,93%违法行为及时改正 [2][3] - 第二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发布,涵盖企业环保执法优化等实践 [2] 生态文旅与绿色发展 - 首批16条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覆盖广州、深圳等16个城市,汕头线路包含小公园开埠区、东海岸红树林等景点 [4] - 南澳县展示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措施,澄海区聚焦韩江东溪保护及玩具产业绿色转型,濠江区突出海上风电产业 [5] - 练江流域经过8年整治从"污染典型"变为"治污典范",摄影展呈现生态蝶变历程 [5] 政策与制度优化 - 东莞2022年出台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制度,2024年优化为罚金可减半,需满足公开道歉、志愿服务等条件 [3] - 广东省发布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十五运会美丽吉祥物公益活动及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计划 [3]
笃行不怠展新颜 锦绣潇湘绽芳华——美丽湖南建设综述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10:00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 湖南2024年累计创建26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实现市州全覆盖 [3][14] -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15%,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54%以上,洞庭湖监测到46.52万只越冬水鸟创历史纪录 [5][15] - 江豚数量从2017年110头增至160余头,中华穿山甲和银杉等濒危物种种群恢复性增长 [5][15] 污染防治攻坚成果 - 2024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6][18] - 147个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占比98.6%,无劣Ⅴ类水体,排名全国前列 [6][19] -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4.07%,完成21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8年负增长 [6][20]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 锡矿山关停污染企业89家,淘汰落后产能17.5万吨,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优秀案例 [4][22] - 花垣县"锰三角"封堵1195个矿洞,种植桑叶8000余亩,转型为全国矿业绿色发展示范区 [7][24] - 推动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产业低碳工艺革新,打造新能源与节能产业集群 [7][24] 生态经济创新发展 -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利用冷水制冷技术,PUE值低于1.2,吸引62家企业入驻,年节电50亿千瓦时 [8][25] - 湖南省首创"湘林碳票"制度,首单交易涉及3000亩杉木林碳汇,激活森林生态资源 [27] - 怀化靖州颁发全省首张生态产品经营权证书,长沙县开展水权交易累计168.45万元 [28] 生态惠民产业布局 - 资兴市冷水资源开发带动数字经济,园区20万机架年减排二氧化碳552万吨 [25] - 攸县桃源村等生态旅游项目实现客流爆满,油茶、黄精等林下经济形成特色产业链 [32] - 全省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达3995个,打造7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 [27]
建设更高水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绘就美丽恩施新画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10:00
美丽中国建设与恩施州实践 - 湖北省恩施州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长江中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角色,近年来统筹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大方向 [2] - 全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41%,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21处,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6] - 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7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现八县市全覆盖 [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制定"1+8+21"规划体系强化生态空间保护,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理制度 [6] - 污染防治连续5年获湖北省考核优秀,空气质量连续6年居湖北国考城市第一,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二 [4][7] - 累计整治长江、清江排污口791个,修复矿山2.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914平方公里,湿地保护修复949.5亩 [7] 绿色产业发展成果 - 2024年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居全国硒产业地市首位,旅游接待突破1亿人次,收入748亿元 [8] - 清洁能源装机达528万千瓦,生物医药产值295亿元,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同比增长33.2% [8] - 高新技术企业达453家(同比+30.5%),单位GDP能耗较"十三五"下降7.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25% [8]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完成GEP核算显示生态价值达7525亿元,发行湖北省首批森林碳票,落地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 [9] - 鹤峰县发放全州首笔GEP绿色金融贷款,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9] 城乡生态建设进展 - 城市新能源公交占比97.2%,垃圾分类覆盖率90%,空气质量优良率97.9%,施州古城入选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10]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2.43%,卫生厕所普及率93.6%,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省级生态村782个 [11] - 森林覆盖率68.75%,蓄积量1.53亿立方米,25个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清江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 [11]
2025年中国乙烯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龙头地位稳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4 09:43
内容概要: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 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包装、农业、建筑、纺织、电子电 器、汽车等终端应用市场的飞速发展,带动乙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我国乙烯表观消费 量达3610.4万吨,同比增长16.88%,2024年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乙烯消费增速有 所放缓,2024年我国乙烯表观消费量为3708.0万吨,同比增长2.70%,同年产量为3493.4万吨,需求缺 口主要来源于进口。 上市企业:中国石化(600028)、恒力石化(600346)、中国海油(600938)、中国石油(601857)、 东方盛虹(000301)、荣盛石化(002493)、中国三江化工(02198.HK) 相关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辽宁宝来企业集团有限公 司、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山东裕龙石化有限公司、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 限公司、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乙烯发展背景、乙烯产业链、乙烯市场供需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