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质
icon
搜索文档
养殖:产能调控与高质量发展
2025-07-25 08:52
养殖:产能调控与高质量发展 20250724 摘要 行业调控透明化:会议明确了对生猪养殖在饲料、屠宰和养殖端的具体 要求,标志着行业调控更加透明,旨在规范市场行为。 饲料端强调降本增效: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和豆粕减量替代,旨在降低 饲料成本,保障粮食和供应链安全,提升养殖效益。 养殖端多措并举稳供给:通过淘汰低效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出栏 体重和严控新增产能,以应对当前供给过剩,稳定市场价格,降低价格 预测难度。 产能控制影响深远:严格限制新增产能,将直接影响养殖企业未来几年 的成长性和成本结构,对 2025 年及 2026 年的市场预期产生深远影响。 政策调控提升价格预期:在盈利背景下进行产能调控,明确政策决心, 即使效果不达预期也会持续推进,从而提升未来价格预期。 投资策略关注龙头业绩:关注牧原、温氏等低成本龙头公司的业绩持续 性,在政策催化下,这些公司可能会出现业绩超预期,建议持有一定仓 位。 关注细化措施和企业响应:需关注新增产能的界定时间、降产能目标分 配方式等更具体的细化措施,以及企业对政策的响应和相关数据,这些 将进一步催化市场反应。 Q&A 农业农村部在最近的座谈会上提出了哪些关于生猪产业高质 ...
上半年宁波市经济运行数据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25 08:38
冯瑄、陈巧云 7月24日上午,宁波市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数据。根据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 上半年宁波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61.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 分产业看,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均呈增长态势,三次产业之比为2.2∶42.5∶55.3。三次产业对GDP增 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39.3%和59.1%。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宁波市进出口保持了较强韧性。今年前6个月,全市进出口7218.0亿元,同比 增长6.1%。其中,出口4904.4亿元,增长10.1%。 从民生保障看,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上半年,宁波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97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城乡收入倍差为1.62,较去年同期缩小0.02。 更多新兴动能成为拉动GDP的重要力量。 先来看工业。上半年,宁波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增长面为69.4%。其中仪器 仪表、计算机通信和石油加工等重点行业分别增长23.4%、15.3%和13.8%,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从新兴 产业看,高技术、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增加值分别增长13.1%、7.7%和6.5%。 再看服务 ...
赵一德在省开放发展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强化大局意识 发挥自身优势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7-25 08:24
开放发展政策部署 - 全省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抓手构建全域开放体系,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 - 将扩大开放作为强陕兴秦的关键一招,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1] 外贸拓展措施 - 实施"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活动,引育外向型企业,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 - 聚焦航空制造、汽车零部件、高端煤化工等重点领域提升产业外向度 [2]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序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2] 开放枢纽建设 - 提升西安国际陆港发展能级,加快塑造中欧班列经济圈 [2] - 完善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2] 开放平台优化 -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 [2] - 强化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杨凌农高会等品牌展会功能 [2] 开放服务保障 - 优化开放环境,扩大制度型开放,筑牢安全屏障 [2] - 提升开放通道和平台能级,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2]
人民日报发布评论员文章:“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道
快讯· 2025-07-25 07:45
人民日报发布评论员文章指出,引导企业将关注重点从"价格"转向"价值",从"同行"转向"用户",提升 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带来的将会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以及更多优质优价的产品和服务。企业练 好内功,行业协同共建,市场活力、创新潜能得到充分激发,让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 入、政府有税收,才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
长江商报· 2025-07-25 07:43
近日,中国残联披露"十四五"时期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确定 的主要目标、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经初步评估,规划明确的6项约束性指标、5项预期指标,将如期 全面实现。 五年来,中国残疾人家庭年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20—2023年年均增速超过了6.9%,与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基本同步,接受职业培训的残疾人超过217万人次;残疾人获得最低生活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 助、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应保尽保,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 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在90%和95%,截止到2025年6月,两项补贴分别惠及1188.4万困难残疾人和 1640万重度残疾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经实现97%,残疾人基本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 率稳定在85%以上,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8万户,超额完成110万户的既定任务目标。 保障水平与发展能力双提升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 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 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明显。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全部纳入国家防返贫动态 ...
赋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常州“产改”实践
新华日报· 2025-07-25 07:40
常州高技能人才发展现状 - 2024年常州新增高技能人才1.8万人,总量超40万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1440人,连续11年位居江苏首位[1] - 出台《常州市龙城工匠培育工程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1] - 课题组走访碳纤维、纺织、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梳理技能人才培养堵点及企业资源优势[1] 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制约因素 - 职校毕业生技能与企业需求存在差距,需岗前培训和在岗锻炼[2] -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企业需求脱节,影响企业培训积极性,新"八级工"制度落实困难[2] - 企业间技能认定标准多样,限制人才跨企业流动和职业发展[2] - 培训内容同质化,缺乏产业链上下游针对性,无法满足专业化需求[2] - 产学研协同体系功能定位模糊,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未确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2] 产业链协同创新建议 - 通过战略协同、标准共通等系统性设计构建产改命运共同体[3] - 以党建引领链上企业组织建设,开展思想教育及主题宣传活动[3] - 成立产业链工会联盟,采用园区工会牵引型等模式联动上下游企业[3] 技能人才标准化与培养 - 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制定链上企业统一技能等级认定标准[4] - 建立产业链技能人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4] - 高校、职校与链上企业共建培养体系,动态调整专业方向[4] - 产教融合基地建在链上,培育复合型技能领军人才后备队伍[4] 产改资源共享机制 - 链主企业带头共建共享设施场馆及教育培训资源[5] - 建设链上企业网络学习平台,联合开展技能大赛和技术攻关[5] 人才服务与需求对接 - 健全产业工人权益保障机制,推动工资共决和正常增长机制[6] - 配套重点产业链绘制人才地图,发布紧缺技能人才需求目录[6] - 畅通高技能人才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绿色通道[6]
镇江经开区专题调研大路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镇江日报· 2025-07-25 07:36
在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李朝阳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认真了解企业生产 经营、订单销售、新项目推进等情况。李朝阳指出,板块要结合学习教育开展,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精 准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扩大产能、做优做强。 李朝阳指出,大路镇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再深化,切实将作风建设的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强大动力。全镇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以建设"江山一体,和美大路"为愿景,谋深谋远、 谋细谋实,加快实现整体协同发展。把项目招引建设作为最紧要的任务,持续攻坚有牵引作用的大项 目,放大港口、机场等交通节点优势,在涉港涉航产业上创新突破,围绕"一带一园一示范"发展布局, 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科学谋划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持续优化软硬环境,一 方面以营商环境提升为抓手,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方面统筹推进岸线保护、河道 治理和村居环境提升,打造水清岸绿、整洁有序的美丽图景。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末梢疏 通+"工程,从群众立场出发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增强群 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辛闻 王洁源) 7月22日,镇江经开区党工 ...
GDP冲刺千亿 博罗惠东入选百强县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07:09
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 全国千亿县数量增至62个,GDP超900亿元的准"千亿县"达21个,800亿元以上县域超100个,700亿元以上县域近150个 [1] - 百强县以占全国2%土地和7%人口创造超10%GDP,贡献县域26.5%GDP及30%二产增加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县域总量40% [1] - 百强县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比率先突破50%,呈现"强县强省"特征,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表现突出,前10名中江苏占6席 [1]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 - 广东57个县(市)GDP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全省增速,县镇村高质量发展趋势显著 [6] - 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五大行动(产业振兴、新型城镇化等),推动县域经济新成效 [5] - 广东百强县均分布在后50位,头部县域能级偏弱,但博罗县6年排名上升28位至第65名 [1][3] 博罗县经济表现 - 2024年GDP达952.24亿元(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全市第2,工业投资连续四年平均增速30.9% [7] - 四大支柱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占规上工业总产值71.9%,规上企业达1249家 [7] - 深圳福田-博罗共建产业园引进12宗项目,城乡风貌提升,90%行政村达美丽宜居标准 [7] 惠东县经济突破 - 首次跻身百强县(第100名),2024年GDP达828.5亿元(增长3.5%),工业用电量增速全市第一 [5][8] - 九大百亿级产业中电子信息制造、绿棋楠沉香产值两位数增长,鞋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8] - 新能源产业突破:LNG接收站投产、核电机组竣工,旅游业年接待游客1756万人次、收入92.6亿元 [8][9] 区域经济亮点 - 惠东县引进首家A股上市公司宇新股份,美新科技创业板上市,获评"中国最美风景旅游打卡地" [8][9] - 博罗县石湾、园洲、杨侨上榜全国千强镇,徐田村等入选省文旅特色村 [7] - 惠东县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签约5宗,大黄鱼苗种繁育突破千万尾 [9]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我国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7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 福建省福清市兴化湾,数十台百米高的风电机组矗立蔚蓝海面,将阵阵海风转化为绿色能源。这座海上 风电场已累计发电超6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89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465万吨。 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 图强之路。" 创新驱动—— 蓝色大海孕育无限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海洋经济综合实 力提升,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较2012年翻一番,体量不断增加、发展势头强劲,推动海 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 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通过高水平保护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强国建设风帆正劲。 一尾海水鱼,"游"出一条产业链,既是向海洋要食物,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也折射出跃动的海洋 新质生产力,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澎湃动能。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的科技瓶颈 ...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激发动能 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华日报· 2025-07-25 05:24
家就是岛、岛就是国,"人民楷模"王继才32年用心守护的开山岛,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昆 林乘船登岛,与王继才爱人王仕花交流,详细了解王继才生平事迹。他说,王继才同志是我们江苏的骄 傲、身边的先进典型。要用好榜样的力量,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坚定信仰信念信 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本报讯(记者王拓)7月23日至24日,省长许昆林到连云港市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锚定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坚定信心、攻坚克 难,持续激发扩大内需主动力、科技创新驱动力、重大项目引领力、交通枢纽支撑力,全方位挖潜提质 增效,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为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重大责任多作贡献。 省领导马士光参加调研。 在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现场,许昆林了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进展,强调要坚持边建 设、边出成果,更大力度攻关重大装备、突破关键技术、延揽核心人才、放大牵引效应,以更多新技术 赋能企业、催生产业,让"国之重器"尽快成为"国之底气"。 徐圩港区是连云港"一体两翼"组合大港的南翼,许昆林了解港区开发和综合性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