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报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缓解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
新华财经· 2025-07-28 13:19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趋势 -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呈现波动向上趋势 2024年季度平均值6 06 较2023年5 46增长11% [1] - RII由中国人民大学编制 自2012年起定期发布 数值越大代表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越高 [1] - 2024年四个季度末RII数值分别为4 84 7 40 6 30 5 68 [1] 地缘经济风险分析 - 全球地缘经济风险将持续深化 源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内部矛盾集中爆发 [1] - 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中心-外围"结构 美国成为主要风险发源地 [2] - 地缘经济风险对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 国际贸易投资体系 全球供应链具有破坏性作用 [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应对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 [1] - 美国滥用其金融危机"避风港"地位 主动制造地缘经济冲突 [2] - 双边货币互换可稳定人民币贸易融资成本 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 [2] 全球支付体系变化 - 地缘经济风险推动全球支付体系和官方储备货币多元化调整 [3] - 跨境支付网络呈现碎片化趋势 短期内或强化美元地位 [3] - 区域性 本币化结算兴起将对美元霸权构成长期压力 [3] 人民币国际化策略 - 做实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抓住央行数字货币发展机遇 [3] - 需要从大国战略竞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多视角寻求解决方案 [3] - 重塑规则 凝聚共识的过程将漫长且充满波折 [3]
陈雨露:数字货币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核心变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8 12:29
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 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由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演变而来 已难以适配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需求 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 美元主导的金融体系稳定性不足 全球对美元区的信心渐弱 国际金融组织代表性欠缺且救助措施滞后 [2] - 专家提出五项改革建议 改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 减少货币政策的负面溢出效应 改革国际金融组织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反对金融霸权 [2] - 加快推进全球金融体系治理改革 包括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发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国际金融治理改革中的作用 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和一体化发展 [2] 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以高水平金融开放和稳慎人民币国际化 维护多元货币体系 已成为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的中坚力量 [1] - 地缘经济风险指数上升时 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同步上升 全球支付体系和官方储备货币亦呈现多元化调整 [3] - 人民币国际化是建设金融强国的核心标志 需要以市场化 法治化和制度稳定性为基础 需通过系统性改革进一步巩固国家软实力 [3] - 人民币国际化需突破传统路径 探索"第三条道路" 发展中国资本市场需聚焦供给端优化资产质量 资金端扩大长期资金入市 制度端强化法治 [3] 数字货币发展 - 数字货币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的核心变量 个别国家强推单极化稳定币将因五大隐患而加剧系统性风险 [1] - 呼吁坚持"价值本真性 系统稳健性 普惠包容性"三大原则 推动央行数字货币与合规稳定币协同发展 共建多边数字货币流动性互助网络 [1] - 稳定币在带来金融创新便利的同时 也潜藏着系统性金融风险 美国试图通过将稳定币与美元捆绑 维系其全球货币金融霸权 [3] 地缘经济风险 - 地缘经济风险源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内部矛盾的爆发 其负面溢出效应已波及我国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等多个领域 [2]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以此带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是缓解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 [3] -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外围国家应从中美战略竞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等视角寻求地缘经济风险的根本解决之道 [3] 全球经济格局 - 21世纪的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 中美两国将共同驱动这一变迁 贸易 技术 资源 气候是四大关键影响领域 [4] - 金融领域的协作对于实现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4]
香港稳定币新政即将落地,谁将抢占数字金融先机?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28 12:09
香港稳定币转型机遇 核心观点 - 香港作为北京的稳定币试验田,监管政策和加密货币交易准备将推动发行方、经纪商和金融科技公司抢占早期收益,银行和电商领域转型较渐进 [2] - 全球稳定币规模达2500亿美元,99%以美元计价,美国《GENIUS法案》强化美元主导地位,中国加速数字金融布局 [6] - 香港《稳定币法案》8月生效,重点加强锚定稳定性和透明度,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开辟合法路径 [2][5] 监管政策分析 香港监管框架 - 新政三大亮点:1:1高流动性储备资产由持牌银行托管、2500万港元最低资本金门槛、强制公开储备资产构成及审计报告 [6] - 制度设计比美国更具包容性,允许符合资质的海外企业参与,首批监管沙盒企业包括京东科技、渣打银行等 [7] - 金管局明确稳定币应聚焦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实体经济场景,而非投机交易 [7] 行业受益格局 早期受益者 - 拥有成熟区块链技术的稳定币发行方、经纪商和金融科技公司可通过发行、交易和托管费用获利 [3] - 富途控股凭借加密货币平台优势可能快速对接稳定币业务,众安在线通过参股RD InnoTech提前布局生态,港交所或受益于跨境资金流动增长 [8] - 稳定币使用集中在加密货币交易领域,与热门加密平台连接紧密的发行方更易成功 [3] 传统金融机构 - 银行传统商业模式受影响较小,因稳定币不产生利息且无法用于放贷,但可通过担任储备资产托管方分得收益,如渣打香港已入局 [8] - 稳定币作为区块链支付手段,与传统银行服务的竞争吸引力有限 [3] 电子商务领域 - 稳定币可降低跨境电商交易成本90%,实现近乎即时结算和全天候服务,但现有支付工具主导地位和监管不确定性可能延缓应用 [3][8] - 新兴市场因本币波动剧烈可能更快接受稳定币,欧美成熟市场转换意愿较低 [8] 人民币稳定币挑战 发展制约因素 - 离岸人民币资金池约1万亿元,远低于在岸300万亿元,流动性不足制约CNH稳定币发展 [4][9] - 高质量人民币储备资产供应不稳定,受央行干预影响较大,且与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存在竞争 [9] - 交易流动性不足、网络效应薄弱及政策模糊性导致市场接受度提升需时间 [4] 长期机遇 - 若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或扩大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可解决应用场景和储备资产问题 [9] - 人民币稳定币可能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抓手,尤其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深化 [9] 未来行业影响 跨境投资变革 - 稳定币或重塑跨境投资流程,形成"美元稳定币→港元稳定币→港股"24小时无缝交易链条 [11] - 香港的布局既是中国应对全球数字金融竞争的战略选择,也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键 [11][12] 用户场景应用 - 跨境汇款即时到账和电商低成本支付等场景将直接受益,金融科技革命正从政策走向现实 [11]
人民币支付份额跌至第六,连续两月不到3%!什么原因导致的?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5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近年来持续深化,其在全球贸易结算中的支付占比曾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然而,近期这一趋势出现阶段性调整,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6月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降至2.88%,排名滑落至全 球第六位,这也是继5月被加拿大元超越后连续第二个月位居第六。 对比来看,人民币支付份额从3月的4.13%逐步下滑至6月的2.88%,5月、6月均跌破3%关口,这一变化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这一变化引发市场关注,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人民币支付份额出现短期波动?要厘清这一问题,需结合全球货币支付格局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结构性变 化综合分析。 从全球货币支付版图来看,美元仍以绝对优势占据主导地位。2025年6月,美元支付份额为47.2%,虽较上月下降超1个百分点,但凭借庞大基数仍稳居首 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期通过的《稳定币监管法案》被视为巩固美元霸权的重要举措,该法案为稳定币发展提供监管框架,客观上有利于美元在数字货币领 域的延伸布局。 欧元作为全球第二大支付货币,6月支付份额稳定在23.9%,与上月基本持平。 美元与欧元合计占比超七成,凸显西方阵营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强势地位。 尽管 ...
多重概念活跃,金融科技ETF(159851)拉升逾1%!香港稳定币发行“倒计时”,四方精创涨超3%
新浪基金· 2025-07-28 10:30
金融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上涨1.11% 金融IT、稳定币概念、互联网券商等多细分赛道活跃 [1] - 成份股银信科技上涨超5% 四方精创、财富趋势、大智慧等纷纷上涨超3% [1] - 金融科技ETF(159851)场内价格冲高逾1% 成交额超2亿元 [1] 金融科技ETF交易数据 - 金融科技ETF(159851)10:10价0.861 涨跌0.007 涨幅0.82% [2] - 该ETF今年涨幅20.01% 120日涨幅-29.27% 5日涨幅2.50% 250日涨幅130.08% [2] - 流通市值102亿 总额2.49亿 标幅1.64% [2] 稳定币监管政策影响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 稳定币发行进入"倒计时"阶段 [2] - 合规将成为稳定币产业发展的核心助推剂 稳定币发展有望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动力 [2] - 券商分析认为相关板块热度或将持续 [2] 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机遇 - 人民币跨境支付规模提升使第三方支付机构迎来发展机遇 [3] - 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深度嵌入人民币跨境清算等业务层级的支付全链路服务生态 [3] - 稳定币将驱动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全球扩展以及应用场景多元化 [3] 金融科技ETF产品特征 - 金融科技ETF(159851)最新规模超85亿元 [3] - 近6个月日均成交额超5.5亿元 [3] - 规模、流动性在跟踪同一标的指数的3只ETF中断层第一 [3]
缺乏新增驱动,美元回调基础松动
华泰期货· 2025-07-28 10: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元兑人民币短线维持区间震荡偏弱格局,欧元维持震荡,日元维持偏强震荡。基本面方面经济预期差、中美利差、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均为中性[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 美元兑人民币:美元指数本周震荡偏弱,制造业疲软与关税预期施压,7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回落至49.5,服务业与综合PMI分别升至55.2与54.6;中美将举行经贸磋商,市场关注谈判进展;6月中国银行结汇82135亿元,售汇83950亿元,上半年非银行部门跨境收支达7.6万亿美元,跨境净流入1273亿美元,6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2.88%,环比微降0.01%,LPR保持不变,汇市延续平稳运行态势[1] - 其他货币:欧元区经济恢复缓慢,7月综合PMI初值51,制造业PMI初值49.8,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14.7,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欧盟计划反击美国加征关税;日本7月制造业PMI48.8,美日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日元借全球避险升温走强[3] 策略 - 美元兑人民币:因美国制造业疲软、财政赤字扩张预期承压,持续向上驱动力有限,维持区间震荡偏弱格局,市场观望中美贸易谈判进展[4] - 欧元:欧元区消费乏力,美欧贸易谈判博弈持续,维持震荡[4] - 日元:美日达成贸易协定,维持偏强震荡[4]
下半年超预期机会可能来自“顺周期”!刘煜辉最新交流,详谈稳定币及反内卷
聪明投资者· 2025-07-28 09:55
中美金融与工业Power对决 - 当前时代底层剧本是中国超强工业Power与美元金融Power的最后对决,贸易战和关税战仅是表象 [8] - 过去20年中国制造业统治力急剧上升,美元金融Power原地踏步,两者出现巨大落差 [8] - 未来均衡路径可能包括:美国试图削弱中国工业Power、中国提升人民币金融Power权重、美国通过金融创新自救 [9][10][12] 稳定币法案与美元重构 - 美国"稳定币法案"旨在通过区块链资产扩张重塑美元信用体系,每发行1单位稳定币需等值美债背书 [3][14] - 法案推动后美债风险收敛,美股创出新高,比特币涨至12万美元 [6] - 稳定币需求扩张将直接拉动美债需求,目标是将加密资产市场与美元体系绑定以维持金融霸权 [19][20] 中国应对策略 - 需双轨并行:推进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同时,加速构建人民币加密资产市场 [23] - 数据要素资产化是破解财政困局的关键路径,需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安全入表 [28][29] - 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第二但储备货币仅第五,需提升计价资产沉淀能力以争夺金融话事权 [24][25] 反内卷政策与市场影响 - 反内卷是2024下半年经济政策核心,旨在扭转价格螺旋下降趋势 [30][32] - 当前内卷集中在光伏、电动车等民企主导领域,调控难度高于10年前的资源类国企 [38][39] - 若价格效果显现,顺周期板块或推动沪深300突破新高,但需警惕机构调仓引发的通缩资产冲击 [42][43] 黄金与资产配置 - 黄金是G2时代最佳定投标的,3-5年持有超额收益概率极高 [66][68] - G2缠斗可能持续二三十年,黄金长期上升空间明确,短期震荡不影响长期配置价值 [67][68] 加密资产发展趋势 - 比特币现价12万美元,预测2030年达150万美元,加密资产或成仅次于美债的全球第二大资产类别 [16][17] - AI技术进步推动区块链信任机制替代传统法币体系,加密资产扩张窗口已打开 [15][18] 中美关系动态 - 特朗普政策核心是解决通胀约束,需与中国"共振"以缓解美债压力 [52][56] - 5月日内瓦会谈后中美股市同步进入低波上涨状态,显示短期博弈缓和 [57][59] - "TACO"策略效果边际递减,市场已消化特朗普谈判模式 [61][64]
中金:稳定币、金融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
中金· 2025-07-28 0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定币有潜力成为新型基础设施,其产业参与者存在激励相容机制,对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有潜在影响 [1] - 中国参与稳定币发展有重要意义,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是优先选择,但人民币国际化根本在于“法理之锚”和“功能之锚”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稳定币是什么?为何近期引发关注? - 稳定币是加密世界“链上现金”和连接现实与加密世界的桥梁,本质是“中心化里最去中心化,去中心化里最中心化”,技术去中心化,运营和监管中心化 [2][8] - 稳定币不是货币,是代币,信用源于法币主权叠加私人企业信用;与货币市场基金在流动性和收益机制上有区别 [11][12] - 近期稳定币受关注因美国和中国香港立法进展、Circle上市、中资券商获香港牌照等事件催化,以及技术支持和民意转变,其叙事符合“成功叙事”特征 [16][17][19] - 稳定币是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有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可简化跨境支付流程,市值与价格稳定性、流动性正相关,使用范围拓宽 [26] 稳定币在金融市场的应用与影响 - 稳定币产业通过生命周期建立信任机制,产业链相关方激励相容,用户获支付效率与资产保值,发行方赚利差等 [30][31] - 稳定币存在“不可能三角”,当前成功稳定币侧重“价格稳定”,发展方向是与传统金融融合,接受中心化监管 [37] - 稳定币对金融市场影响:支付高效适用于跨境支付,但上下链有问题,本土支付优势不明显;助力提升金融普惠性,降低准入门槛、服务财富保值;存在监管套利和货币替代风险,自身有挤兑、存款搬家、价格波动等风险 [40][44][48] - 稳定币与代币化RWA相互促进,RWA有高效、普惠特点,但“万物上链”受监管和资金需求掣肘 [50][51][52] 稳定币如何影响国际货币体系 - 稳定币依赖法币信用,本身不创造新货币需求,但在金融薄弱或不稳定地区可能创造新需求,美元稳定币扩大美元渗透范围,面临非美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竞争 [59][60][61] - 稳定币对中国影响:在跨境贸易和资本市场有优势,但可能削弱资本管制效力、助长跨境“对敲”,美元稳定币份额提升阻碍人民币国际化 [64][65] 中国如何参与稳定币的发展 - 稳定币有成为基础设施潜力,基础设施萌芽期是重要发展机会,参与建设或利于金融强国建设 [69] - 五条不适合中国的参与路径:在岸人民币稳定币、锚定CBDC的稳定币、锚定黄金的稳定币、锚定央行储备资产的稳定币、中心化资产代币化稳定币 [70] - 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是可行路径,“离岸发行、离岸使用”降低对国内金融体系干扰,同时要构建贸易和投资应用场景,打造生态体系 [71][72] - 稳定币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术”,人民币国际化根本在“法理之锚”和“功能之锚”,参与稳定币应稳健创新,防止舍本逐末 [5][73]
创新金融服务 哈尔滨银行(06138)赋能跨境贸易新业态——“哈银数E通”斩获《亚洲银行家》“最佳数字化贸易平台”奖项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09:11
公司荣誉与产品创新 - 哈尔滨银行自主研发的跨境支付结算产品"哈银数E通"荣获2025年《亚洲银行家》"中国奖项计划"评选的"最佳数字化贸易平台"奖项,成为跨境金融领域数字化创新的典范 [1] - "哈银数E通"深度整合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边民互市等主流外贸新业态场景,构建覆盖多主体、线上化、智能化的跨境金融服务生态 [3] - 公司通过与"边户通"平台对接,率先在同江口岸、黑河口岸落地试行边民互市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并在黑河口岸开具首张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业务增值税专用发票 [4] 产品性能与效率提升 - "哈银数E通"实现业务流程全自动化高效运转,处理时间较传统模式缩减83% [6] - 系统智能分配场景后可自动完成报文接收、多维风险校验、交易信息审核等全环节操作 [6] - 数字化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协同作业,客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复杂跨境结算 [6] - 平台上线以来已服务各类场景企业70余家,系统内置规则引擎使自动往来账匹配准确率达到100% [6] 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战略 - 全球数字化进程加速将推动跨境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模式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7] - 公司将持续优化跨境业务,深化国际合作,为"走出去"和"引进来"企业提供优质综合性金融服务 [7] - 公司致力于为我国外贸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7]
2025国际货币论坛隆重举行 聚焦“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
搜狐财经· 2025-07-28 04:13
论坛概况 - 2025国际货币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地缘经济风险与全球金融治理改革",线下参会500余人,线上观看超50万人次[1] - 论坛涵盖地缘经济风险、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加密货币、数字金融等议题,分为开幕式和四个主题论坛[1][21][22][25][26] - 国际货币论坛自2012年起连续举办14届,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等成果,吸引全球专家学者参与[27]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 2025人民币国际化课题成果《不断深化的地缘经济风险》指出地缘经济风险源于世界经济金融格局矛盾爆发,负面效应波及中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及全球供应链[6] - 报告显示地缘经济风险指数上升时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同步上升,全球支付和官方储备货币呈现多元化调整[6]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带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缓解地缘经济风险的重要方向,需从中美战略竞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视角寻求解决方案[6] 数字货币发展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重塑全球经济发展进程,数字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核心变量[4] - 个别国家强推单极化稳定币存在五大隐患:背离多极格局、放大传统金融风险、美债美元震荡外溢、增加货币错配风险新传导渠道、监管真空[4] - 应坚持价值本真性、系统稳健性、普惠包容性三大原则,推动央行数字货币与合规稳定币协同发展,共建多边数字货币流动性互助网络[4] - 稳定币具备创新金融便利作用但存在系统性风险,美国试图捆绑稳定币与美元以维系货币霸权[15] 全球金融治理 -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暴露诸多问题,需推进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包括改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减少货币政策负面溢出、改革国际金融组织等[11] - 21世纪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中美共同驱动变迁,贸易、技术、资源、气候风险是四大关键影响领域[14] - 金融领域协作对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需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并反对金融霸权[11][14] 金融科技创新 - 主题论坛四聚焦金融大模型创新,发布《2025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报告》,探讨AI与金融深度融合[26] - 金融业正深度拥抱AI普惠,战略驱动与价值导向双轮模式加快大模型应用进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