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盘前】超微电脑跌超16%,AMD跌超6%;马斯克称特斯拉正在训练新的FSD模型;诺和诺德减肥药Wegovy二季度销售额飙升67%;美国卫生部撤回m...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9:17
股指期货表现 - 道指期货上涨0.29% 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23% 纳指期货上涨0.06% [1] 中概股盘前交易 - 阿里巴巴上涨1.53% 拼多多上涨1.07% 京东下跌0.03% 百度上涨0.87% 理想汽车下跌3.09% [1] 优步财报预告 - 优步盘前上涨2.3% 计划在周三市场开盘前公布第二季度业绩 [1] AMD二季度财报 - AMD盘前下跌超6% 二季度营收超出预期但营业利润率仅为12%(上年同期22%) 调整后净利润7.81亿美元同比下降31% [1] 特斯拉技术进展 - 特斯拉正在训练新FSD模型 参数规模约为当前版本十倍 预计下月底可能面向公众发布 [1] 超微电脑财务指引 - 超微电脑盘前下跌超16% 下季度营收预期60-70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0.40-0.52美元 2026财年营收预期从400亿美元下调至330亿美元(降幅17.5%) [2] 诺和诺德业绩表现 - 诺和诺德减肥药Wegovy第二季度销售额达195.3亿丹麦克朗 同比增长67% [2] 疫苗行业政策变动 - 美国卫生部取消mRNA疫苗开发项目约5亿美元资金 涉及22份合同 辉瑞下跌0.3% Moderna下跌0.3% 赛诺菲下跌0.4% [2] 迪士尼战略合作 - 迪士尼上涨3.3% 旗下ESPN与NFL达成股权置换与内容授权协议 深度绑定体育IP [3] 经济数据发布 - 北京时间8月6日22:30发布美国8月1日当周EIA精炼油库存变动 [4]
特斯拉(TSLA.US)和马斯克因自动驾驶汽车安全问题被股东起诉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9:03
诉讼事件概述 - 特斯拉股东提起集体诉讼指控公司及首席执行官涉嫌证券欺诈 隐瞒自动驾驶汽车包括robotaxi相关安全风险 [1] - 诉讼于周一在奥斯汀联邦法院提起 此前6月底公司在该市进行robotaxi首次公开测试 测试显示车辆存在超速 突然刹车 进入错误车道及危险动作等问题 [1] 市场影响与股价表现 - 测试导致特斯拉股价两个交易日内下跌6.1% 市值蒸发680亿美元 [2] - 截至发稿时特斯拉盘前股价下跌0.19% [3] 股东指控内容 - 指控公司及首席执行官一再夸大自动驾驶技术有效性和发展前景 从而抬高财务预期和股价 [2] - 具体包括4月22日首席执行官保证"将专注于在6月份将robotaxi引入奥斯汀" 及公司声明其自动驾驶方法将实现"跨地域和用例的可扩展和安全部署" [2] 诉讼参与方与赔偿要求 - 诉讼由股东丹尼斯·莫兰德牵头 将公司 首席执行官 现任首席财务官及前任首席财务官列为被告 [2] - 要求对2023年4月19日至2025年6月22日期间股东损失进行赔偿 [2] 历史责任认定 - 佛罗里达州陪审团此前裁决认定特斯拉对2019年涉及自动驾驶软件的致命车祸承担33%责任 需向受害者赔偿2.43亿美元 [2]
美团无人车驶入深圳福田莲花山中心区 核心区域开启常态化测试运营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8:37
无人配送车测试运营 - 美团无人配送车在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中心区开启常态化测试运营,这是全国首次在人口密集、商业活跃的一线城市中心城区进行无人配送测试 [1] - 测试区域位于深圳CBD中轴线,集行政办公、市民服务、文化展示、公共活动于一体,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 - 未来美团无人配送车计划与骑手协同实现24小时运转,覆盖生鲜食杂即时配送及餐饮、外卖、跑腿等场景 [1] 运营规范与生态建设 - 线路开通前已完成交通影响评估,运行车辆接入政府平台实现动态监督,车身张贴统一标识便于管理 [2] - 企业可通过深圳巴士集团获得公交场站资源支持,解决停放、充电、运维等痛点 [2] - 美团配备远程监督安全员和线下网格安全员,巴士集团协助路面巡查,试点按"小范围测试→大片区试点"逐步推进 [2] 城市无人物流发展 - 深圳正探索无人物流的规范化、规模化、商业化与网联化发展,推动技术融入城市生活 [3] - 福田莲花山中心区试运营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从测试走向成熟,未来将与无人机共同构建新物流体系 [3]
第三代蔚来ES8实车曝光:外观升级、尺寸增大,下月上市;华为车辆编队专利公布,可提高智能驾驶安全性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8-06 18:27
华为车辆编队专利 - 华为公布"一种车辆编队方法及电子设备"专利 旨在降低延迟并提高智能驾驶安全性 [2] - 专利应用于多设备环境 通过终端设备实时检测红绿灯路口及路况信息 动态调整车队队形和行驶方案 [2] - 技术特点包括利用绿灯剩余时长、车道信息和障碍物信息等数据 优化道路空间利用率 [2] 本田汽车业绩预期 - 本田第一季度经营利润2441.7亿日元 低于市场预期的3096.5亿日元 [3] - 公司将全年经营利润预期从5000亿日元上调至7000亿日元 但仍低于市场预估的8962.4亿日元 [3] 特斯拉法律纠纷 - 投资者对特斯拉提起集体诉讼 指控公司在Robotaxi服务发布前夸大自动驾驶技术安全性 [4] - 诉讼对象包括特斯拉公司、马斯克及现任和前任CFO 涉及2023年4月19日后的股票投资者 [4] 蔚来ES8新品发布 - 第三代蔚来ES8实车曝光 新车外观升级且尺寸增大 [5] - 计划8月下旬技术发布会并开启预售 9月下旬Nio Day正式上市交付 [5]
特斯拉股东起诉马斯克及公司隐瞒自动驾驶风险,导致股价受挫
搜狐财经· 2025-08-06 17:16
测试开始后的两个交易日内,特斯拉股价下跌 6.1%,市值蒸发约 680 亿美元。股东们指责马斯克和特斯拉多次夸大其自动驾驶技术的有效性和前景,从而 人为抬高了公司的财务预期和股价。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8月6日消息,据《卫报》报道,特斯拉股东于近日在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提起拟议集体诉讼,指控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 克(Elon Musk)隐瞒自动驾驶汽车的重大风险,涉嫌证券欺诈。 该诉讼指出,特斯拉于 6 月底在奥斯汀首次公开测试其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时,车辆出现多项安全问题,包括超速、急刹车、冲过路缘、驶入错误 车道以及在多车道道路中间让乘客下车。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调查此次试点测试。 特斯拉股东提到,马斯克在 4 月 22 日的电话会议上保证特斯拉"专注于在 6 月份将 Robotaxi 带到奥斯汀",并声称其自动驾驶方法将实现"跨地域和用例的可 扩展和安全部署"。然而,实际测试结果与这些声明相去甚远。(青云) ...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6日)
乘联分会· 2025-08-06 16:44
国内新闻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到2030年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6] - 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52%,产值同比增长129% [7] - 广汽埃安宣布全国自建直流快充桩突破14096根,覆盖6纵11横高速网络 [8]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实现新突破,NEDC工况下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6L,创全球新低 [9] - 小米汽车公布"前前车防碰撞"专利,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车辆领域的应用 [10] - 广汽国际在泰国交付AION UT 1000辆,售价约合人民币11.45万元起,并计划到2025年新建25座充电站和76个快充桩 [11] - 上汽清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降至5%,将在全新MG4上批量交付 [12] - 文远知行获批在北京市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辆夜间时段公开道路测试 [13] 国外新闻 - 俄罗斯7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1.4%,较6月27.6%的降幅有所改善,1-7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3.9%至651,029辆 [14] - 加拿大7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9%至17.2万辆,为2019年7月以来最高销量 [15] - 梅赛德斯-奔驰计划未来两年推出至少18款新车型,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市场的所有细分领域 [16] - 丰田新技术试验城市"Woven City"将于9月25日启用,首批居民约360人将入住 [17][18] 商用车 - 零一汽车7辆搭载自研自动驾驶技术的新能源重卡在广东阳江投入运营 [19] - 渤天-远程二手车再制造产业园落户天津,总投资5.81亿元,规划年产能7500辆 [20] - 潍柴材料成型制造中心获得中国质量协会"五星级"现场管理评价证书 [21] - 俄罗斯以安全问题为由禁售部分中国品牌卡车,2024年中国对俄商用车出口占总量20% [22]
美股异动|百度盘前涨约1% 获花旗看好并上调目标价
格隆汇· 2025-08-06 16:26
股价表现与市场数据 - 百度盘前股价上涨0.97%至86.69美元 但收盘价下跌2.03%至85.86美元 [1] - 当日最高价87.4美元 最低价85.755美元 振幅1.88% [1] - 成交量322.41万股 成交额2.79亿美元 换手率1.17% [1] - 公司总市值295.16亿美元 市盈率(TTM)8.49倍 市净率0.786倍 [1] 战略合作进展 - 8月4日与Lyft达成战略合作 计划2026年在德国和英国部署第六代无人车 [1] - 计划在欧洲市场逐步扩大规模至数千辆 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落地 [1] - 7月15日宣布与Uber在亚洲和中东市场达成战略合作 [1] 分析师观点与评级 - 花旗分析师认为与Uber及Lyft合作对Apollo Go开拓新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1] - 合作彰显了百度在自动驾驶价值链中的核心能力 [1] - 花旗上调百度目标价至140美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马斯克:特斯拉正在训练新的FSD模型,如果测试顺利,可能在下个月底准备好向公众发布
华尔街见闻· 2025-08-06 16:16
马斯克:特斯拉正在训练新的FSD模型,如果测试顺利,可能在下个月底准备好向公众发布。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换下英伟达芯片,中企集体加速”
观察者网· 2025-08-06 16:10
美国政府限制与行业应对 - 美国政府持续滥用出口管制机制 在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中加强审核限制[1] - 为防止美国收紧出口限制阻碍本土自动驾驶等技术发展 中国汽车制造商和芯片公司正加紧研发并采用国产产品或解决方案以替换英伟达等外国芯片巨头的车载半导体[1] - 小鹏和蔚来等原本主要由英伟达供应芯片的中国车企 在最新推出的车型中搭载了其自研芯片[1] 中国芯片企业崛起 - 中国目前至少有10家新兴及老牌芯片企业将汽车市场列为核心发展赛道 包括地平线 华为海思 黑芝麻智能 芯驰科技 芯擎科技等[1] - 地平线提供优化的AI芯片 算法和自动驾驶软件 目前已为比亚迪 吉利和理想等40多家车企提供服务 覆盖车型超310款[5] - 芯擎科技研发的高阶辅助驾驶芯片"星辰一号"已于今年大规模量产 AI算力达到512 TOPS 填补了这个算力等级的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空白[8] 中国车企芯片自研与投资 - 比亚迪 广汽 一汽 长城 吉利等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正积极投资于芯片研发 制造和封装领域[1] - 比亚迪今年2月推出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中 英伟达与地平线芯片的使用比例达到了1:1[5] - 比亚迪半导体已经能够生产用于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高端功率芯片[11] 芯片代工企业受益 - 中芯国际目前的汽车及工业应用芯片制造占营收的10% 而3年前这一比例尚不足3%[1] - 华虹半导体在无锡扩建工厂专攻车规级芯片生产[1] - 芯擎科技此前由台积电生产芯片运回苏州封装 目前正与中芯国际磋商潜在合作[8] 市场份额与自给率预测 - 2024年中国本土品牌在汽车芯片总供应量中的占比约为9% 2025年将升至15%至20%左右 算上车企自研芯片5年内有望达到50%[5] - 2024年在中国L0至L2级智驾解决方案市场中 地平线以33.97%的份额领先 Mobileye以20.35%紧随其后 英伟达以14.71%位列第三[7] - 中国微控制器芯片的自给率有望从2024年的19%升至2030年的67% 碳化硅功率开关芯片的国产率也将从5%增长至74%[9] 技术挑战与发展机遇 - 中国已经能够生产大多数应用于广泛领域的成熟制程半导体 在功率分立器件领域已经实现了较高的自给率 其次是传感器 其他模拟芯片和微控制器[8] - 在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芯片等更先进技术领域 中国仍因技术受限面临产能限制[8] - 中国汽车的快速电动化与数字化为专注于设计信息娱乐系统及自动驾驶功能的逻辑芯片的新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地平线 黑芝麻 亿咖通等初创企业和新上市公司已涉足这一领域[11]
自动驾驶及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登顶2025美国购车需求榜,安全功能成购车决策关键
36氪· 2025-08-06 16:06
全球智能驾驶产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全球智能驾驶产业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商用"关键跃迁 政策法规加速破冰 技术路线呈现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双轨并行 [1] - 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价格下探 催化辅助驾驶功能普及 消费者认知从"安全辅助"转向购车决策权重加码 [1] 消费者需求变化 - 美国调查显示 2025年部分自动驾驶及ADAS功能需求较2024年明显增长 技术拐点已现 年轻消费者成为接纳主力 [1] - 高速公路有条件脱手驾驶功能需求率达43% 同比大幅提升 显示消费者对有限场景自动驾驶信任度增强 [2] - 后自动紧急制动功能需求率并列第一(43%) 因豪华车标配普及使消费者更易体验其安全优势 [2] - 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等6项新功能首次集体进入需求榜前15名 反映技术成熟度提升 [4] 技术信任与使用场景 - 56%受访者信任自动驾驶系统可预防事故(较2024年+7pp) 48%希望利用自动驾驶时间处理其他事务(+10pp) [5] - 购车主力年龄中位数从2024年44岁降至2025年39岁 Y/Z世代将智能驾驶视为基础能力 [5] - Robotaxi在20余城试点 景区接驳等场景体验加速高阶自动驾驶心理接纳 [5] 购车决策关键因素 - 全轮驱动 盲区监测等成熟配置(普及率>80%)被超60%受访者列为购车"硬性需求" [7] - 高速脱手巡航虽需求率最高 仅33%视其为必备项 城市全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因搭载率<20%尚未成核心因素 [7] - 行业需平衡高需求稀缺功能与消费者实际付费意愿 后者仅愿为已形成依赖的技术买单 [7]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安全需求超越便利性成为技术普及第一驱动力 购车群体年轻化将推动功能迭代 [8] - 自动驾驶及辅助驾驶功能可能取代传统动力参数 成为品牌新技术护城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