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从“跑步参会”到“全球首发” 高交会跻身科技首秀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3:3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 走过27个年头的高交会,已然成为科技产品的首秀舞台。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开幕。近5000家企业参 展,首发首秀和路演推介活动超过60场次,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达20%以上。 作为全球"科技风向标"的高交会,成为世界顶尖科技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首秀舞台。深圳这座被誉为 中国"硅谷"、南方科技中心的创新之城,也正向着全球科技新品首发中心的华丽蜕变进发。 全球科技产品选择在此首发,正是看中深圳能将技术瞬间转化为产品和市场的魔力。 从现场首发、首展的新品、爆款看,这里每一款亮相的科技产品都精准触达产业链关键环节,迅速引发 科技行业共振。 高科技产品集中首发首展 华力创科学也在现场首度公开世界首创的灵巧手严肃触觉感知解决方案,发布灵巧手多维触感指节 Photon Finger tip产品,该新品通过多款微型多维力传感器,并搭载在灵巧手上,能赋予灵巧手接近人类 的指尖触觉,可实现与复杂表面信息的感知合力。 "目前公司的产品不仅应用在人形机器人产品上,也同步应用在包括医疗、工业等场景。"华力创科学 CEO鱼晨博士向记者表示,力传感 ...
晨会纪要:2025年第190期-20251107
国海证券· 2025-11-07 10:49
美年健康公司动态研究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5亿元,同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111% [3] - 营业收入中结合AI技术手段取得的收入为2.50亿元,同比增长71% [3]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6亿元,同比下降4%,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为46.06%,提升0.63个百分点 [3] - 公司“健康小美”智能主检系统已上线217家体检中心,累计生成300万份体检报告,超声AI语音智能体将在四季度规模化推广 [4] - 截至2025年9月底已开设33家减重代谢门诊,与华为合作推进AI智能穿戴项目,AI健康管理业务已在30多个地区启动 [4]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04亿元、114亿元、1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亿元、8.2亿元、12.5亿元 [5] 比亚迪公司点评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环比下降2.95%,实现归母净利润78.23亿元,同比下降32.60%,环比上升23.07%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7.6%,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0.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9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汽车销量111.42万辆,同比下降1.8%,单车盈利0.62万元,环比增加0.13万元 [7] - 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进入阿根廷、柬埔寨等新兴市场,巴西乘用车工厂完成首车下线,马来西亚CKD工厂启动建设 [8] - 截至2025年9月底,搭载高阶智驾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70万台,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6升 [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为8,803亿元、10,251亿元、11,48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76.8亿元、522.6亿元、653.6亿元 [9] 上汽集团公司点评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营收1,694.0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644.9%,扣非归母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5699.9% [10]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整车批售114.1万辆,同比增长38.7%,环比增长3.0%,其中新能源车销售43.7万辆,同比增长52.1%,环比增长16.9% [1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9.0%,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当季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合计22.9亿元 [12] - 尚界H5于2025年9月23日上市,增程版售价15.98-17.98万元,纯电版售价16.58-19.98万元,搭载华为ADS 4智能驾驶系统及鸿蒙座舱 [1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总营收为6,930亿元、7,788亿元、8,4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23.4亿元、151.1亿元、181.1亿元 [14]
竞争大叠加高研发比亚迪步入业绩阵痛期
新浪财经· 2025-11-03 08: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1949.85亿元,同比下降3.05%,为2022年以来首次单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8.23亿元,同比下跌32.6%,连续两个季度利润下滑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2009.2亿元,同比增长14%,但净利润为63.6亿元,同比下滑29.9% [1] - 公司前三季度全球销量为326万辆,同比增长18.64%,但第三季度单季销量同比下降约1.8%,其中9月销量下滑5.52% [1] 销量目标与运营压力 - 前三季度完成了全年销量目标的70.87%,在剩余两个月内每月需完成近45万辆才能实现目标,而9月销量为39.63万辆 [1] - 公司于2025年6月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导致三季度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金额明显下降,加剧了财务压力 [1] 研发投入与成本影响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高达437.5亿元,同比增长31.3%,超过净利润近一倍 [1] - 高研发投入导致短期利润承压,二季度单车成本达11.2万元,环比增长约1万元 [1] - “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不断下放至10万级车型,但增加了单车制造成本 [1] 行业竞争与战略挑战 -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型,高研发投入被视为抢占技术制高点的核心手段 [1] - 特斯拉FSD凭借数据优势抢占高端市场,华为乾崑ADS 3.0借鸿蒙生态渗透25万级市场,小鹏汽车将城市NOA下放至15万级车型,对比亚迪形成竞争压力 [2] -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已搭载170万辆车,但在城市NOA领域仍面临挑战 [1][2] 战略建议与行业环境 - 专家建议公司构建智能生态闭环,将车载系统与手机、家居等场景深度融合,并加速海外本地化研发 [2] - 新能源汽车政策性补贴有所退坡,前期销售火爆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需求,导致短期购车热退潮 [2]
竞品挤压叠加高研发,比亚迪步入盈利阵痛期
北京商报· 2025-10-31 15:21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 | | --- | --- | --- | --- | --- | | | | 增减 | | 上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194.984.598.000.00 | -3. 05% | 566, 265, 546, 000. 00 | 12.75%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 7,822,640,000.00 | -32. 60% | 23, 333, 173, 000. 00 | -7. 55% | | 利润(元) | | | |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6,890, 751, 000. 00 | -36. 65% | | | | | | | 20, 490, 492, 000, 00 | -11. 65% | | (元)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 1 | 40,845, 498, 000, 00 | -27. 42% | | 净额(元) | | | |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85 | -36. 09% | 2.56 | ...
“新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丨四中全会时间
华夏时报· 2025-10-24 21:39
宏观战略指引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为汽车产业提供顶层指引 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全会提出坚持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方向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质量强国 交通强国 网络强国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公报四次提及“融合” 其中坚持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方向以及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与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7] 产业发展方向与转型 -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正推进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并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3] - 全球汽车产业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迈入“新汽车”时代 智能化成为引领产业变革 决定车企未来的核心引擎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迈入规模化发展关键期 [3] - 融合化发展将成为汽车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部署 [7] - 科技部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四方面作出部署 包括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8] 车企战略与技术布局 - 吉利控股发布“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 以算力 算法 数据为支撑 实现雷神AI电混2.0 AI数字底盘 AI智能架构等技术成果量产上车 [4] - 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形成“电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架构 [4] - 北汽集团推出“元境 AI”大模型中枢平台 灵活接入DeepSeek 豆包等顶尖垂类模型 [4] - 中国一汽提出战略转型目标 以“AI+”三年专项行动计划加速全体系智能化转型 构建企业“智能生命体”OpenMind 并通过“一汽·七星云工作台”支持超2万名员工在线协同作业 [5] - 东风汽车构建以“太极大模型”为核 “天元架构”“天元OS”为基 “天元智驾”“天元座舱”为元的“一核双基双元”体系 坚持乘商并举 “单车智能+车路云星一体化”并行 [6] 行业领袖观点与未来展望 - 中国一汽总经理刘亦功表示 AI正在引领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 将根本性重建产业底层逻辑 重塑产品价值模式 重筑科技创新范式 重构用户体验生态 [5]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表示 人工智能 大模型等技术让汽车从移动工具转变为第三生活空间 未来汽车将成为“超级大脑”和“物理身体”融合的具身智能体 具备“自主”“共情”“融合”新特征 [5] -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冬生表示 智电融合是创新下半场的真正开端 全球汽车工业正从“单点创新”转向整车智能下的“系统创新” 汽车将成为能源网络 智能体网络 用户体验网络的交汇点 [9]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3.0》预判 未来5—15年 共性支撑技术将向智能化 集成化 跨域融合转型 智能底盘 电子电气架构 汽车芯片 车用操作系统等技术将向融合化方向发展 [9][10]
车展观察|从颜值控到实用派,女车主渐成新能源车市“半边天”
齐鲁晚报· 2025-09-07 12:11
文章核心观点 - 女性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崛起 购车偏好呈现实用主义倾向 聚焦性价比 智能化体验和整车安全性 推动车企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策略全面转向她视角 [4][8][19] 女性消费者行为特征 - 女性购车意向者占据半壁江山 涵盖初入职场年轻人和携家带口宝妈群体 [8] - 选车标准超越颜值 更关注灵活性 360度全景影像 停车便利性等实用功能 [8] - 偏好智能配置丰富车型 自动泊车 语音控制成为刚需功能 [8] - 购车决策理性细致 会反复确认续航 质保条款和售后政策 [14] - 25-40岁女性占比达53.7%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呈现年轻化趋势 [9] - 对SUV和MPV需求增强 空间宽敞车型比例同比增长 [9] 车企销售表现 - 比亚迪海洋网女性消费者占比达60%-70% 较往年同期增长约30% [10] - 长安汽车女性用户同比增长10% 以40岁以下青年女性为主 [14] - 特斯拉Model 3女性车主增长超20% 青睐极简设计和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14] - 理想 华为 吉利 奇瑞等品牌女性消费者比例稳步提升 成为销量增长重要动力 [14] 产品定位与价格区间 - 女性消费者集中选择7万-15万元中端市场车型 追求设计 功能与性价比平衡 [10] - 车企推出银河E5 领克Z20 ICAR V23 零跑B10等符合女性审美新车型 [15] - 外观设计采用柔和色系和流线型车身 内饰材质 储物空间 驾驶舒适度细致优化 [15] - 智能系统重点打造语音助手交互 一键自动泊车等贴心功能 [15] 行业发展趋势 - 女性经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配置竞争 续航竞争转向用户思维 [19] - 需求特征推动情感化设计 人性化科技及无缝服务体验升级 [19] - 建议车企邀请女性设计师 工程师参与产品定义 通过大数据分析把握通勤 家庭出行等场景核心需求 [19] - 行业需要从产品供应商进化为用户生活方式伙伴 [19]
同比下滑30% 比亚迪二季度净利润首次下滑
犀牛财经· 2025-09-05 15:4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009.2亿元 同比增长14% 环比增长17.9% [2] - 第二季度净利润63.6亿元 同比下滑29.9% 环比下降30.6% 为2022年以来首次季度利润下滑 [2] - 上半年营收3713亿元 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亿元 增长13.8% [2] - 上半年毛利率18.01% 较去年同期18.78%下降0.77个百分点 [2] 成本费用结构 - 营业成本3044.15亿元 同比增长24.47% 增速高于营收增速 [3] - 销售费用124.11亿元 同比增长17.09% 主要因职工薪酬和广告展览费增加 [3] - 管理费用103.86亿元 同比增长34.97% 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 [3] - 财务费用-32.47亿元 同比大幅改善 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 [3] - 研发投入308.8亿元 同比增长53.05% 主要因职工薪酬及物料消耗增加 [3][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18.33亿元 同比增长124.52% 主要因销售商品收款增加 [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4.96亿元 同比扩大33.33% 主要因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96.58亿元 同比改善501.81% 主要因配售H股收到款项 [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74.6亿元 同比改善113.74% [3] 盈利能力分析 - 第二季度单车利润4800元 较第一季度8800元环比下降45.5% 为2022年一季度以来最低点 [4] - 汽车业务毛利率18.7% 较第一季度24%环比下降5.3个百分点 [4] - 第二季度单车成本11.2万元 环比增加1万元 [4] 业务发展状况 - 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 公司自4月下旬实施降价策略并提供车辆返利 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4] - 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增加单车制造成本 但销量未跟上 未能覆盖新增成本 [4]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上半年海外销量46.43万辆 同比增长128.25% [4] - 新能源车进入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 在欧洲新车注册量同比激增3倍 [4] 研发投入 - 第二季度研发费用154亿元 环比增加12亿元 [5] - 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309亿元 同比增长53% 为同期净利润的2倍 [5]
比亚迪Q2毛利率大幅下降,大摩提问:海外销售这么强,利润贡献呢?
美股IPO· 2025-08-31 15:4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首度超越特斯拉但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8.78%下降至18.01% [3] - 第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至16.3% 为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3][5] - 第二季度净利润64亿元 环比下降31% 同比下滑30% 显著低于预期100亿元 [5] 盈利能力分析 - 汽车业务单车利润从第一季度8800元降至第二季度4800元 接近腰斩并回落至2022年一季度以来最低点 [3][5] - 利润率收缩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经销商返利政策、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增加制造成本、国内市场价格竞争持续 [5][6][7] 海外业务与盈利脱节 - 欧洲市场新车注册量同比翻三倍并持续超越特斯拉 [8] - 海外高增长未体现预期中的更高平均售价、有利汇率收益及规模效应 形成盈利谜团 [1][3][8] - 可能存在未披露一次性因素或集中计提负面成本 为第三季度成本削减做准备 [4][8] 市场影响与预期 - 港股股价从年内高点回调27% 但年初至今仍上涨29% [8] - 空头与多头拉锯战预计持续 未来催化剂包括季节性销量回升、新车型发布及海外利润复苏 [8]
比亚迪Q2毛利率大幅下降,大摩提问:海外销售这么强,利润贡献呢?
华尔街见闻· 2025-08-31 14:23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首度超越特斯拉但毛利率从去年同期18.78%下降至18.01% [1] - 二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3.8个百分点至16.3%创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新低 [1][2] - 二季度净利润64亿元环比下降31%同比下滑30%显著低于预测的100亿元 [2] 盈利能力分析 - 单车利润从一季度8800元降至二季度4800元降幅近50% [1][2] - 汽车业务单车利润回落至2022年一季度以来最低点 [2] - 利润率收缩主因经销商返利政策、智能驾驶系统推高成本及国内价格战 [2] 海外业务与盈利反差 - 欧洲市场新车注册量同比翻三倍并持续超越特斯拉 [3] - 海外高增长未体现于利润表形成盈利谜团 [3] - 汇率优势与规模效应未提振利润引发一次性因素猜测 [3] 市场表现与预期 - 港股股价从年内高点回调27%但年初至今仍上涨29% [4] - 空头与多头拉锯战预计持续短期 [4] - 未来关注销量季节性回升、成都车展新车型及海外利润复苏 [3]
比亚迪天神之眼累计销量突破120万辆,7月智驾车型市占率达87%
经济观察报· 2025-08-13 14:44
核心观点 - 比亚迪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20万辆 规模化应用进入新阶段 [2] - 7月单月辅助驾驶车型销量达228,215辆 占据国内市场份额87% 市场主导地位巩固 [2][4] - 公司通过多品牌矩阵实现7万至百万元级市场的全域智驾覆盖 并形成销量-数据-技术闭环 [4] 销量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底 搭载"天神之眼"系统车型累计销量强势突破120万辆 [2] - 7月单月辅助驾驶车型销量达228,215辆 [2][3] - 分品牌销量:王朝与海洋系列204,838辆 方程豹13,121辆 腾势9,936辆 仰望320辆 [4] 市场份额 - 7月单月辅助驾驶车型占国内市场份额87% [2] 数据积累与技术迭代 - 每日生成辅助驾驶数据超7,200万公里 为算法迭代提供海量场景支撑 [3][4] - 形成"销量-数据-技术"闭环 [4] 产品体系与功能配置 - "天神之眼"系统通过DiPilot 600(仰望)、DiPilot 300(腾势/比亚迪中高端)、DiPilot 100(比亚迪主流)三大版本适配多元需求 [4] - 系统整合高快领航辅助(HNOA)、自动紧急制动(AEB)、代客泊车(AVP)等全场景功能 [3][4] - 功能清单显示不同车型配置存在差异 部分功能需后期OTA升级 [3][4] 战略举措 - 推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承诺及全民智驾战略 推动高阶智驾从高端配置向全民标配转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