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雄安首颗自造卫星下线 破解算力能源动力难题
央视新闻· 2025-10-22 13:20
产业里程碑 - 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于10月22日完成生产下线 [1] - 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从0到1"的重大跨越 [1] - 将推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企业加速聚集 [1] 技术创新点 - 核心研制任务聚焦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 [3] - "白泽"破解算力瓶颈,"赤羽"破解能源约束,"金乌"破解动力效率难题 [3] - 技术创新推动通信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方向迈进 [3] 产业发展影响 - 为我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3]
多只通信相关ETF涨超6%丨ETF基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10:46
证券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日内上涨1.36%,收于3916.33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上涨2.06%,收于13077.32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上涨3.02%,收于3083.72点 [1] 股票型ETF整体市场表现 - 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为1.52% [2] - 规模指数ETF中博时中证科创创业50ETF收益率最高,为4.86% [2] - 行业指数ETF中嘉实国证通信ETF收益率最高,为4.71% [2] - 策略指数ETF中中金MSCI中国A股国际质量ETF收益率最高,为2.4% [2] - 风格指数ETF中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ETF收益率最高,为4.6% [2] - 主题指数ETF中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收益率最高,为6.76% [2] 股票型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最高的三只ETF为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6.76%)、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6.4%)、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6.2%) [4] - 涨幅前十的ETF中有六只与人工智能主题相关,例如华宝创业板人工智能ETF(5.59%) [5] - 跌幅最大的三只ETF为国泰中证煤炭ETF(-1.23%)、汇添富中证能源ETF(-0.56%)、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0.43%) [5]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的三只ETF为国泰中证煤炭ETF(流入5.33亿元)、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流入5.02亿元)、华夏中证A500ETF(流入3.74亿元) [6] - 资金流出最多的三只ETF为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流出8.1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流出7.57亿元)、富国中证A500ETF(流出6.25亿元) [7] 股票型ETF融资融券概况 - 融资买入额最高的三只ETF为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7.1亿元)、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5.23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4.88亿元) [8] - 融券卖出额最高的三只ETF为华泰柏瑞沪深300ETF(6175.99万元)、南方中证500ETF(2919.43万元)、南方中证1000ETF(2179.16万元) [9] 通信行业前景与主线 - 通信行业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 [9] - 受益于全球AI基建,光模块、通信设备、液冷等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9]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光模块、液冷等板块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9] - 2025年通信行业三条主线为算网传导分化、卫星产业强化、景气周期优化 [11] - 算网主线涉及AI推理主导、算力方案多元化及液冷技术渗透 [11] - 卫星通信产业催化密集,终端直连卫星将带动天线射频/芯片等增量 [11]
久之洋跌2.05%,成交额7855.8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22.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04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5%,报38.28元/股,成交额7855.83万元,换手率1.13%,总市值68.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22.09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289.57万元,大单净卖出732.5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3.39%,近5个交易日上涨1.73%,近20日上涨1.86%,近60日下跌1.09%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7.58%;归母净利润943.00万元,同比减少43.74%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红外热像仪55.88%,光学系统28.62%,激光测、照产品14.81%,其他0.69%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9828.00万元 [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10月20日股东户数为1.66万户,较上期减少0.14%;人均流通股10819股,较上期增加0.14%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5.30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8.77万股;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概况与行业属性 - 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于2016年6月2日上市,主营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仪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小盘、海洋经济、短报文概念、军民融合、卫星互联网等 [1]
振华风光(688439.SH):目前产品体系中已有30余款产品完成商业卫星相关试验,并通过客户验证,可满足卫星应用环境
格隆汇APP· 2025-10-21 15:51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在商业卫星领域持续推进产品验证和市场拓展 [1] - 公司产品体系中已有30余款产品完成商业卫星相关试验并通过客户验证 可满足卫星应用环境 [1] - 公司正紧密跟踪用户需求计划 确保交付能力 [1] 市场与战略 - 公司将持续把握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机遇 [1] - 公司计划深化技术创新与客户合作 以巩固市场竞争力 [1] 信息澄清 - 公司未在公开披露信息中提及“单星50万元的价值量目标”相关表述或调整计划 [1]
中国卫星跌2.05%,成交额16.6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4:2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1日公司股价盘中下跌2.05%,报收37.27元/股,成交金额16.62亿元,换手率3.69%,总市值440.7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3亿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0.98亿元(买入1.46亿元,卖出2.44亿元),大单净卖出0.55亿元(买入4.12亿元,卖出4.67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6.57%,近60日上涨33.49%,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61% [1] - 今年以来公司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日,当日龙虎榜净卖出1.07亿元(买入总计3.01亿元,卖出总计4.08亿元)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宇航制造和卫星应用,该业务贡献主营业务收入的97.01%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1亿元,同比增长28.00%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49.15万元,同比大幅减少458.67%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13.8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8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63万户,较上期减少5.05%,人均流通股增至9364股,较上期增加5.3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845.58万股,较上期增持704.19万股 [3] - 多只指数基金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增持377.61万股)、南方中证500ETF(增持119.08万股)、国泰中证军工ETF(增持108.73万股) [3] - 诺安成长混合A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59.08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航天装备Ⅱ-航天装备Ⅲ [2]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中字头、一带一路、卫星互联网、MSCI中国、空间站等 [2]
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准备阶段,可用于大型星座组网
央视新闻· 2025-10-21 09:16
朱雀三号火箭技术进展 - 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首飞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 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 [1] - 试验覆盖火箭整箭水平转运及起竖、推进剂加注、发动机点火及牵制、推进剂泄出等全流程操作 相当于首飞前的一次“彩排” [2] - 第二阶段任务以入轨发射为主要目标 同步开展一子级回收试验以验证相关技术能力 [2] - 火箭一二级箭体直径4.5米 整流罩直径5.2米 全箭长66.1米 起飞质量约570吨 起飞推力超过750吨 [3] - 火箭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 可在执行轨道发射任务后自主高精度返回 在回收场实现软着陆并重复使用 [3] 商业航天行业前景 - 卫星互联网成为商业航天核心赛道 依托低轨卫星低时延、低成本优势 通过规模化组网实现全球覆盖 [4] - 频轨资源“先登先占”规则下 截至2024年底低轨卫星申报量超7万颗 Ku/Ka频段趋饱和 倒逼企业加速组网发射 [4] - 商业航天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科创板拓宽融资渠道 国内商业航天产业第二个十年正式启程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商业航天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 标志着行业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4] -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迎来转型升级期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 [4]
中概指数涨超2%;“十五五”规划即将拉开帷幕,深地经济获关注;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09:0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均上涨超过1%,纳斯达克指数涨1.37%,道琼斯指数涨1.12%,标普500指数涨1.07% [1] - 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涨,苹果公司股价上涨约4%创历史新高,奈飞涨超3%,英特尔和Meta涨超2%,特斯拉、谷歌、亚马逊涨逾1%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39%,中概股多数上涨,爱奇艺涨超8%,蔚来涨近5%,金山云涨超4%,阿里巴巴涨近4% [1] 商品及欧洲市场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前高,盘中最高触及4381.49美元/盎司,收盘上涨2.46%至4355.69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上涨3.82%至4374.30美元/盎司 [1] - 国际油价收跌,美油主力合约下跌0.38%至56.9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报60.9美元/桶 [1]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上涨,德国DAX指数涨1.8%至24258.8点,法国CAC40指数涨0.39%至8206.0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52%至9403.57点 [1] 商业航天行业 - 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段,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92亿元暴增至2024年的3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增速为全球水平的5倍 [2] - 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卫星互联网产业建设正在提速 [2] 机器人技术突破 - 科研团队提出全球首个“力位混合控制算法的统一理论”,该算法无需依赖力传感器,任务成功率较只使用位置控制的策略提高约39.5% [3] - 搭载新算法的机器人可在无传感器条件下完成六类操作,具备“感知-响应”的实时交互能力,相关论文获国际机器人杰出论文奖 [3] - 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起点,随着零部件性能升级和成本降低,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3] 深地经济发展 - 深地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含深地资源开发、深地空间利用、深地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等多个方面 [4] - “十五五”期间将加快抢占深海、深地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标准化制高点,深地经济预计将获得政策大力支持 [4][5] - 向地球深部要资源、要空间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RTU(远程测控终端系统)是深地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设备 [4][5]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鼎阳科技多名股东拟询价转让公司股份318.4万股,占总股本的2% [6] - 深深房A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1011.66万股,辽宁能源持股5.41%的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322.02万股(比例不超过1%) [6] - 香农芯创持股5.13%的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463.77万股,浙矿股份实控人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300万股 [6][7] - 梦天家居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70.41万股(占总股本0.77%),隆华科技持股5.86%的大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000万股(占总股本0.97%) [7] - 新天药业控股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705万股(占剔除回购股份后总股本的2.9962%),保龄宝持股7.11%的大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141.7万股(占总股本3%) [7] - 嘉泽新能持股8.6%的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8737.97万股(占总股本3%),怡合达实控人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1268.41万股(占总股本2%) [8] - 易天股份控股股东及实控人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合计转让公司股份700.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8]
低轨12组卫星发射成功,关注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机遇
长江证券· 2025-10-20 21:5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此评级 [9] 报告核心观点 - 我国于10月16日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标志着千帆星座在时隔7个月后大规模组网工作可能重启,有望带动相关产业链全面发展 [2][5][7] -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上游卫星制造及发射环节有望率先受益,通信网络建设设备和应用终端也将逐步落地 [2][7] - 建议关注产业链各环节的核心供应商,并重点关注卫星应用相关标的 [2][7] 事件描述与评论 - 10月16日,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5] - 此次是千帆星座的第六批组网卫星发射,使在轨卫星数量增至108颗,可能代表其组网工程再度启动 [7][12] 千帆星座发展规划 - 根据预期,千帆星座将冲击2026年年中在轨324颗、年底在轨648颗的目标;2027年在轨1296颗;2030年在轨15000颗的目标 [12] - 后续建设节奏有望呈现加速态势 [12] 政策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今年8月27日印发了《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完成了相关卫星的国内频率协调,为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 [12]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于今年9月获得工信部颁发的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可与中国电信一道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12] - 在政策保障下,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有望从星网建设逐步向商业化落地 [12] 技术发展与成本趋势 - 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在500公里高度轨道可承载不低于6.5吨的有效载荷 [12] - 2024年9月,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成功实现了十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三号预计于2025年12月完成首次入轨加海上回收飞行试验 [12] - 我国有望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使火箭发射成本大幅下降,从而进一步释放低轨卫星部署需求 [12]
力箭一号遥八发射成功,航空航天ETF(159227)高开高走,天奥电子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8:14
市场表现 - 10月2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反弹,航空航天ETF(159227)涨幅达0.88%,成交额为5688万元,稳居同类第一 [1] - 持仓股天奥电子开盘涨停,迈信林涨幅超过8%,海兰信、中国卫星、航宇科技、航天电子、华力创通等股跟涨 [1] 行业催化剂 -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9日11时33分,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2星、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共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自2025年7月底以来,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发射间隔从01-05组星的1-2个月缩短至05-07组星的3-5天,组网速度明显加快 [1] -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海南商发的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大型民营液体火箭将陆续首飞,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民营火箭企业开始IPO辅导 [1] 产品概况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其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为全市场军工纯度最高的指数 [2] - 该指数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成分股为军工领域头部企业 [2] - 产品涵盖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其中商业航天概念权重占比高达25.14% [2]
卫星ETF广发(512630)将于10月22日上市交易
搜狐财经· 2025-10-20 15:30
基金产品概况 - 广发中证卫星产业ETF于10月22日登陆上交所上市交易,基金代码512630 [1] - 该基金成立于10月13日,首发规模达11.71亿元 [1] - 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备选成分股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且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1] 指数构成与覆盖领域 - 中证卫星产业指数成分股汇聚了50家覆盖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1] - 指数囊括航天电子、中国卫星、北斗星通等产业龙头公司 [1] 卫星产业投资价值 - 卫星产业作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和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支撑,在政策强力推动与商业应用需求增长的共振下,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1] - 卫星ETF为投资者布局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共享卫星产业发展红利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指数化工具 [1] 卫星技术应用与商业前景 - 卫星技术作为现代通信的核心组成部分,有效弥补了地面网络在沙漠、远洋等偏远区域的覆盖短板 [1] - 核心商业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偏远地区通信、海洋作业及科考宽带、航空宽带和灾难应急通信等,将有力推动相关行业转型升级 [1] 政策与产业发展驱动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天地一体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卫星互联网等领域发展 [2] - 政策层面持续鼓励卫星网络建设及民营卫星企业准入,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增长引擎 [2] - 在政策支持与技术成熟度提升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卫星技术产业链条快速完善,商业化运营加速推进 [2] 全球产业格局与战略意义 - 放眼全球,低轨卫星部署成为科技强国布局重点 [2] - 卫星产业的加速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有望成为全球卫星产业的重要引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