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资产配置
icon
搜索文档
清盘潮又起,一批公募FOF规模大考临近
第一财经· 2025-05-18 21:34
FOF基金清盘情况 - 5月以来至少有7只公募FOF发布清盘提示公告,年内已有6只完成清算[1] - 发起式FOF清盘主因是成立满三年后规模不足2亿元,契约开放型FOF因连续20个工作日规模低于5000万元[2] - 华夏均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FOF最新规模仅1294万元,已暂停申购业务[3] - 年内已清算的两只养老FOF(国投瑞银积极养老五年持有和永赢养老目标2040三年持有)均因三年后规模低于2亿元[3] 规模萎缩原因 - 权益市场长期震荡和轮动加速是FOF规模萎缩主因[2] - 鹏华易诚积极3个月FOF成立初期规模12.9亿元,一季度末已不足5000万元,但A/C类收益率分别达13.53%和12.93%[4] - 华宝积极配置三个月持有FOF成立规模4.54亿元,一季度末不足5000万元,最新仅2689万元[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募FOF总规模1510.79亿元,创近一年新高,单季增幅13.5%[7] - 截至5月18日总规模达1598.52亿元[7] - 2025年FOF总数514只,资产净值1598.52亿元,较2024年(499只/1331.5亿元)显著增长[8] 新发市场动态 - 2025年新成立24只FOF,合计发行208亿元,较2024年全年123亿元增长近一倍[10] - 6只产品发行超10亿元,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达60亿元募集上限[10] - 南方稳见3个月持有、招商稳健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前海开源康悦稳健养老混合FOF分别募集36.26亿、29.71亿和22亿元[10] 行业发展建议 - 需通过多元资产配置提升产品吸引力,布局黄金、海外、REITs等与A股低相关资产[10][11] - 应回归资产配置本源,提供符合养老投资和绝对收益需求的一站式方案[11] - 需提升核心投研能力,完善多资产策略,加强投资者教育[10]
猛降155个基点!发生了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5-18 18:40
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 - 5月7日以来超百只银行理财产品宣布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调降幅度高达155个基点[3] - 兴业银行天天万利宝稳利1号B款业绩比较基准上限从4.05%下调至2.5%,降幅155个基点[3] - 全市场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水平为2.62%,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3] 市场环境与资产配置策略 - 央行降准释放约1万亿元流动性,推动市场利率下行,短端利率下行更明显[4] - 债券收益率走低导致投资难度加大,机构建议缩短组合久期,关注短债投资机会[3] - 行业逐步形成多元化配置共识,权益、另类和海外资产进入银行理财视野[4] 理财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 - 多家理财公司实施降费措施,如民生理财销售费率从0.5%降至0.1%,渤银理财降至0[6] - 建议推出含权产品和"固收+"策略,配置权益类或另类资产提升收益潜力[7] - 机构应优化产品货架,提供低波、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特色主题理财产品[7] 投资者策略建议 - 普通投资者应结合风险偏好选择适配产品,通过多元化配置分散风险[8] - 建议持续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投资组合[8] - 机构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理性看待业绩基准下滑,增强产品透明度[7]
全球新变局!最新解读
中国基金报· 2025-05-18 17:22
中美关税谈判影响 - 中美双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和反制关税,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 [1] - 中国对美出口预计显著恢复,有利于出口板块和整体经济平稳运行 [1][4][6] - 出口导向型企业压力减轻,未来三个月可能出现"抢出口"局面,出口增速有望保持较高水平 [5] 资本市场变化 - 资本市场情绪提振,风险偏好修复,前期回调较深的权益类资产和顺周期商品受益 [2][8][9] - 出口链板块如电力设备、消费电子和小家电基本面受益最大 [9] - A股市场向稳定繁荣方向推进,高质量公司和高新科技板块表现更出色 [9] 债市行情展望 - 债市可能转向震荡行情,中长期国债仍具配置价值 [12] - 债券利率保持区间震荡,呈现缓慢下行趋势,债市偏向缓慢牛 [12][13] - 短期利率债或存在压力,信用债机会更大,可关注中短久期信用债 [12] 全球资产配置 - 中国资产估值便宜,港股或成外资配置"主战场" [2][15] - 非美货币如日元、欧元、韩元、港元将受益于本国资本回流 [15]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可对冲权益风险敞口 [17][18] 行业与板块机会 - 出口链相关板块短期有望大幅反弹,自主可控与"反制"板块或略显弱势 [9] - 与外需关联度较低的行业更受资本市场关注 [10] - 新兴产业领域有望实现超越5%的增长表现,成长类行业值得关注 [23] 投资策略调整 - 多元资产配置原则可避免单一资产集中化风险 [2][22] - 低配A股出口链相关权益资产,增配中短债、现金等流动性较强资产 [22] - 红利类资产仍值得配置,重点关注成长类行业和公司 [23]
每次都是朋友圈涨停,做好投资到底需要几步?
天天基金网· 2025-05-14 19:34
投资行为分析 - 投资理论简单但实践困难 表面看只需"低买高卖"等基础原则 实际操作中却鲜有人能持续盈利 [3] - 互联网使信息获取便捷 自媒体传播导致市场充斥翻倍案例和"股神"现象 营造赚钱容易的假象 [3] 投资难点根源 - 人性弱点主导决策 情绪化操作如恐慌抛售、贪婪追涨造成实质性亏损 与"市场先生"对抗失败是普遍现象 [4] - 媒体加速信息噪音 骇人标题刺激情绪 诱发非理性交易行为 [5] - 缺乏独立投资哲学 多数投资者依赖二手信息 陷入从众行为模式 [6][7] 投资框架构建 - 明确目标与纪律 需设定具体投资目的(抗通胀/退休规划等) 并预先建立止盈止损标准 [10] - 全球化资产配置 股债商品与跨市场组合成为趋势 需具备全球视野进行比例分配 [11] - 精细化品种筛选 当前超1万只基金产品中 需从管理人历史业绩、板块估值等多维度鉴别优劣 [12] 策略执行要点 - 动态管理机制 每年至少一次组合再平衡 确保资产配置符合初始预期 [13] - 情绪管控体系 需建立对抗市场噪音的方法 避免波动中的频繁操作 [14] 行业服务现状 - 理财教育平台已覆盖280+金融机构与10万+理财经理 提供基金测评、营销策划等解决方案 [1]
坚持多元资产配置 关注确定性因素
中国证券报· 2025-04-28 05:02
文章核心观点 余浩作为天弘基金养老金投资部FOF基金经理,管理天弘永裕平衡养老产品时秉持“长期不亏”原则,通过多元资产配置、严格基金筛选、挖掘“估值干净”标的等策略实现长期稳健增值,且其管理表现得益于天弘基金团队支持和平台赋能 [1][2][6] 个人养老金行业现状 - 2022年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产品供给日益丰富,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推广至全国,首批85只指数基金纳入产品目录,但近年来权益市场低迷,养老FOF产品面临收益兑现与风险控制压力测试 [1] 余浩投资理念与策略 多元资产配置 - 养老投资应立足长远,通过资产配置平衡长期收益与短期波动,将波动率控制在合理范围,让投资者承受适度波动获取长期稳健回报 [2] - 资产配置框架需研究各类资产长周期历史表现,分析推动原因,判断可持续性,筛选有长期投资价值资产并根据市场调整配置比例 [2] - 大类资产配置通常将50%左右仓位投资债券类资产作底仓,少量投黄金,剩余投权益资产,根据产品和市场灵活调整 [3] - 应对风险要将波动率控制放首位,坚持股债风险平价理念,严控泡沫资产参与,具备多资产配置理念,通过资产低相关性降低组合波动 [3] 基金筛选 - 偏好长期业绩稳健、收益来源清晰基金作底仓,辅以量化基金增强弹性,筛选标准包括基金经理经历完整牛熊周期、收益来源方法论清晰、通过量化模型评估近期表现 [4] - 对债券基金关注投资框架完整性和团队分工精细度,对权益基金看重投资理念一致性,避免风格漂移 [4] - 成功投资在于经过长期验证的有效方法论,需通过严格评估体系区分“真知”与“运气”,重点配置核心策略 [4] 权益投资 - 权益投资理念从“纯粹数学思维”演变为“市场现实认知”,形成“简单题优先”风格,在能力圈内做高胜率投资 [5] - 明确“Beta的重要性远超Alpha”观念,注重中观行业选择,先选赛道再找选手 [5] - 寻找“估值干净”标的,即定价由基本面驱动的行业或企业,避开热门赛道,在冷门行业找机会,赚取企业经营改善的钱 [6] 天弘基金支持与赋能 团队优势 - 养老金投资部汇聚多领域人才,人才结构多元复合,成员背景涵盖多学科,有主观基本面研究员和量化专家,确保投资策略全面性 [7] - 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宏观研究员提供宏观指导,基金分析师筛选基金,量化分析师优化资产配置比例,相互配合搭建投研框架 [7] 平台优势 - 天弘基金是“固收 + 指数 + QDII(互认)大厂”,固收团队“五周期分析理论”指导债券和权益投资,指数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代理多种互认基金,降低投资成本 [8] - 天弘固收部门债券投研能力助团队认知股债性价比,余浩基于股权风险溢价指标判断市场拐点调整仓位,如2024年9月加仓权益资产后市场反弹 [8] 考核机制 - 对养老团队实行“双维度”评价,既看业绩排名,也关注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引导团队控制波动,契合养老资金风险偏好,公司看重长期品牌建设,给予团队实践空间 [9]
两种穿越周期的投资方法论
雪球· 2025-04-24 15:53
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了两种适合普通个人投资者的长期投资策略:"有择时的定投"和"多元资产配置",强调通过简单、清晰、有效的方法穿越市场周期 [5][31][32] - A股市场由于政策路径清晰且存在"类平准基金"干预,波动性低于美股,为投资者提供了流动性充裕环境下的交易机会 [4] 有择时的定投 - 该方法源自格雷厄姆的"美元成本平均法",核心是寻找具备长期上涨预期和明确估值中枢的优质资产 [7][9] - 银行板块符合标准:中证银行指数近十年PB估值中枢稳步上涨,总市值达13.9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14%),且价格存在均值回归特性 [10][13] - 银行ETF(512800)规模达79.97亿元,是国内36只挂钩中证银行指数的公募产品中断层领先者 [14] 多元资产配置 - 达利欧的全天候策略以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通过配置不同宏观环境下表现优异的资产类别(股票30%、中长期国债55%、大宗商品+黄金15%)实现风险分散 [16][17][20] - A股中可复制该策略:300现金流指数(跟踪产品300现金流ETF/562080)筛选沪深300中经营质量好、分红能力强的个股,近期实现5连阳 [21][22][25]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规模13.12亿元,均衡配置通信(49.3%)与计算机(42.1%)行业,覆盖AI全产业链硬件/软件/应用领域 [26][28] 策略有效性 - 两种策略均要求投资者弱化短期博弈,重视长期保值增值效果,避免因信息/资金劣势导致的期望为负的亏损 [31][32] - 雪球三分法进一步通过资产、市场、时机三大分散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33]
两种穿越周期的投资方法论
雪球· 2025-04-24 15:53
市场波动与投资策略 - 美股近期受特朗普Truth Social平台言论影响,权重指数出现±10%宽幅波动 [5] - A股因宏观政策清晰及中央汇金等"类平准基金"介入,流动性充裕且波动相对平滑 [5] - 市场短期方向难测,建议从长期视角采用"有择时的定投"和"多元资产配置"方法论 [5] 有择时的定投 - 格雷厄姆"美元成本平均法"需资产具备长期上涨预期及明确估值中枢,本土化改良为"有择时的定投" [7][9] - 中证银行指数近十年PB估值中枢稳步上涨,总市值13.9万亿元占A股14%,银行ETF(512800)规模达79.97亿元 [11] - 银行板块因金融体系基石属性及稳定估值中枢,符合长期定投标的筛选标准 [9] 多元资产配置 - 达利欧全天候策略以经济增长/通胀为指标,划分四种宏观状态配置资产,2024年底配置为30%股票+55%国债+15%大宗商品 [17] - A股中高股息板块具"类债"属性,周期板块与大宗商品关联,建议同时配置强现金流和成长风格标的 [18] - 300现金流ETF(562080)跟踪沪深300优选的现金流指数,近期5连阳;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规模13.12亿元,均衡配置AI产业链 [20][23] 行业与产品数据 - 中证银行指数覆盖50只银行股,36只公募基金挂钩该指数 [11]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均衡配置通信/计算机行业,硬件、软件、应用领域穿透布局 [23] - 标普红利ETF(562060)、港股互联网ETF(513770)等产品与全天候策略框架适配 [23] 长期投资理念 - 雪球三分法通过资产、市场、时机分散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 [27] - 普通投资者应聚焦简单清晰策略,避免高波动市场中的短期博弈 [25][26]
美国紧盯中国美债抛售,没想中国增持黄金,美元霸权地位岌岌可危
搜狐财经· 2025-04-23 17:38
你说这局谁整谁?美国盯着咱们抛美债看得紧紧的,结果咱们悄悄地在背后搬砖——增持黄金了!这招让人措手不及,美元霸权的"铁饭碗"明显开始松动, 局势比你想得复杂多了。 别光盯着数字,咱得认真掂量掂量:2024年头几个月,中国美债是卖了点,但手里依然紧握7843亿美债。听起来咋样?像是握着一张"王炸",别看表面好像 松手了,其实随时能发力,折腾对手。就好比麻将桌上说要放炮,关键时刻又把牌握死,这套路太让华尔街坐立不安了。 最有意思的是——这不止是美债的问题。咱老早就开始悄悄囤黄金了,到3月末,黄金储备已经猛增到7370万盎司,连续五个月没停手。这动作有多重要? 相当于给人民币加了个超级保险,再怎么美元折腾,咱经济的"安全带"系得死死的。 ——"屯的黄金放哪都没用,哪有实体安全才算数。" 你别小看这步棋,黄金可不是随便囤囤那么简单,这背后折射的,是一场深远的金融角力。美国那帮人一面闹美债抛售一面狂推加息,结果自己债务成本跟 坐火箭一样上蹿下跳。利率高了,谁还敢买?美国自己踏进了"债务怪圈",加息越多,负担越重。咱们增持黄金,不光稳经济,还引得不少国家盯上这招, 全球对美元信心开始变脸。这哪是动摇霸权?简直像是给美元" ...
“降费降佣”推动财富管理行业深度洗牌 买方转型仍有难题待解 ——专访巴蜀养基场公众号联合主理人万幸
中国经营报· 2025-04-21 20:24
本报记者 罗辑 成都报道 近日,受"关税风暴"冲击,全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黄金、美债、A股等大类资产词条频上"热搜",居 民对财富管理的关注迅速攀升。 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财富持续积累,财富管理行业迅速成长。然而,面对不确定性激增的 全球经济、政治环境、居民越发多元的个性化财富管理需求,以及监管加码、降费降佣的政策环境,财 富管理行业过去的"卖方模式"已难以为继,深层次变革悄然发生。这其中,以独立客观立场提供专业服 务的买方投顾,成为了破解行业同质化竞争、重塑行业格局的重要"推手"。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巴蜀养基场公众号联合主理人万幸。作为有着7年公募基金从业 经历,并从事7年以上理财经理教育的财富管理行业参与者、一线观察者,万幸站在最贴近市场的角 度,解析当前行业转型的阵痛、困局和趋势,在财富管理行业悄然洗牌、格局激变的当下,谋求转型期 的"破局之道"。 《中国经营报》:4月以来,全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在这个特殊的时点,你如何看待财富管理行业的 挑战和机遇? 回到问题本身,近期全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主要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经济、政 治不确定性攀升所致。这背后反映的 ...
“这是一次历史性机会!”关税突袭,基金经理如何应“战”?
券商中国· 2025-04-14 07:17
市场反应与投资策略 - A股在特朗普"对等关税"事件后11天内迅速回温 走出V型反弹曲线 [1][2] - 基金经理普遍将市场波动视为"黄金坑"机会 科技自主可控方向成为重点布局领域 [3][6] - 4月7日至11日股票型ETF获1700亿元净流入 消费ETF(159928)单周规模突破160亿元 [8] 行业配置动向 - 半导体 国产算力 消费 国防等行业领涨反弹 多个个股收复4月7日跌幅 [7] - 科技板块配置逻辑转向"风险定价+产业趋势再校准"框架 关注人工智能 智能驾驶等创新领域 [9][11] - 消费ETF单周获超10亿资金净流入 显示内需相关资产受资金青睐 [8] 全球资产再定价 - 全球资产经历快速重新定价 前半周"股债汇商"齐跌 后半周黄金反弹/A股企稳 [11]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企业信心受挫 市场波动率将持续处于高位 [14] - 中国资产在全球横向对比中显现性价比优势 成为资金避险选择 [9] 投资方法论演进 - 基金经理强调"少预测多应对" 将情绪波动纳入风险管理体系 [9] - 多元资产配置策略受重视 通过降低资产相关性应对不确定性 [11][12] - 主动管理型基金注重从波动中捕捉超额收益 转化为组合进化动力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