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
搜索文档
手机市场量价齐升态势可期!消费电子ETF下跌0.50%,领益智造上涨6.19%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2:1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盘中下跌0.16% 消费电子ETF下跌0.50% [1] - 消费电子成分股领益智造上涨6.19% 德赛西威上涨4.07% 和而泰上涨3.70% [1] - 胜宏科技下跌3.68% 汇顶科技下跌3.40% [1] - 综合/美容护理/传媒板块涨幅靠前 房地产/钢铁板块跌幅居前 [1] 行业数据 - 7月智能手机产量94.32百万台 同比增幅收窄6.40个百分点至2.00% [1] - 智能手机产量三个月滚动同比增幅扩大2.80个百分点至2.90% [1] - 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6% [1] 产品与技术创新 - 下半年新品手机密集上市 端侧大模型/折叠屏/智能影像等技术加入 [1] - 新技术应用有望带动智能手机均价提升 [1] 政策与市场预期 - 下半年以旧换新资金及传统旺季(开学+国庆+双11)将带动智能手机销量提升 [1] - 消费电子ETF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 覆盖50家A股消费电子产业公司 [2] - 投资标的集中于电子制造/光学光电子等主流板块 [2]
iPhone计划连续三年大改版
北京商报· 2025-08-25 23:17
苹果产品更新计划 - 公司计划从2025年9月iPhone 17系列开始为期三年的重大外观革新周期 以强化旗舰产品吸引力 [3] - 革新计划将以每年推出一款创新产品的节奏对iPhone进行连续重大重新设计 [3] - 根本动因在于应对iPhone设计创新疲态 希望重新激发消费者购买兴趣和热情 [5] iPhone 17系列更新细节 - iPhone 17 Air将取代iPhone 16 Plus 采用类似MacBook Air设计理念 强调轻薄便携 预计厚度约5.5毫米 [3] - 为实现轻薄目标可能缩小电池容量 移除实体SIM卡槽 减少后置摄像头数量 [3] - 采用横向大尺寸矩阵式镜头模组设计 摄像头模块形似环形跑道 可能采用钛合金材质边框 USB-C接口位置更接近背面上方 [3] - iPhone 17 Pro和Pro Max外观变化有限 主要在摄像系统 背板设计上调整 并新增橙色版本 [3] 未来产品路线图 - 2026年有望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形态接近三星书本式折叠屏 展开后为小型平板 预计配备四摄像头系统 [4] - 折叠屏iPhone将回归Touch ID指纹识别技术 搭载苹果第二代自研调制解调器芯片C2 [4] - 供应商已开始为折叠机型备货 计划2026年初量产以确保秋季发布 初期仅提供黑白两种配色 [4] - 2027年iPhone问世20周年时将推出以曲面玻璃机身为核心的玻璃化iPhone 彻底告别平直边框风格 [4] - 旗舰机型有望实现无开孔全屏幕设计 将Face ID系统和自拍摄像头集成到显示屏下方 [4] 市场表现与竞争环境 - 在截至2025年6月29日的第三财季 iPhone营收为402.6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5] - iPhone贡献公司近一半收入 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换机周期延长 消费者支出趋于谨慎 [5]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出货量960万台 排名第五 同比下降1.3% [6] - 2022-2024年中国高端手机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分别为75% 64% 54% [6] - 面临来自中国厂商的竞争加剧 iPhone销量在过去两个季度连续下滑 [5] 创新挑战与人才流失 - AI团队过去两个月连续失去六名核心成员 包括AI基础设施总监和模型团队负责人 几乎清一色跳去Meta新成立的AI实验室 [8] - 工程师抱怨苹果在AI上节奏太慢 产品落地比对手晚半拍 [8] - 正积极与外部AI公司合作 包括OpenAI 谷歌 Anthropic等 部分任务将直接调用外部模型如Gemini或ChatGPT [8] - 折叠屏产品面临三星 华为 小米 vivo OPPO等厂商的激烈竞争 [7] - iPhone国行版尚未引入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引入后是否能比其他国产手机具备更多差异化特点仍是未知数 [7] 投资者反应与市场预期 - 2025年以来苹果股价上涨超过12% 部分得益于市场对AI整合的期待 [8] - 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在趋于饱和的市场中持续再造奇迹 [8] - 2025年不是iPhone的革命之年 但为2026年和2027年的重大转变奠定了基础 [8]
安洁科技涨2.11%,成交额2.1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20.3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2: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15.50元/股 成交额2.16亿元 换手率3.60% 总市值102.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420.32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603.51万元(占比2.79%)卖出113.01万元(占比0.52%) 大单买入3895.49万元(占比18.00%)卖出3965.68万元(占比18.32%) [1] - 年内股价下跌1.4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31%/12.48%/20.3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16日 2011年11月25日上市 总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1] - 主营业务为智能终端零组件研发生产销售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一体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信息存储设备等领域 [1] - 收入构成:智能终端功能件和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类产品55.99% 新能源汽车类产品32.89% 信息存储类产品9.51% 其他1.61% [1]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概念板块包括折叠屏/智能音箱/荣耀概念/MR混合现实/无线耳机等 [2] - 截至7月18日股东户数4.93万户 较上期减少0.80% 人均流通股8019股 较上期增加0.81% [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1.89亿元 同比减少9.36% 归母净利润6186.59万元 同比减少64.61%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8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4.65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35.68万股(较上期减少352.48万股)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持股417.01万股(数量不变)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305.91万股(较上期增加58.76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179.34万股(新进股东) 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 [3]
星星科技涨2.18%,成交额3.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36.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18%至4.68元/股 成交额3.04亿元 换手率4.02% 总市值106.1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36.39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81.35万元 大单净卖出355.04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8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90%/12.50%/19.69%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视窗防护屏、触控显示模组及高精密结构件的研发制造 [1] - 收入构成:电动自行车22.67% 触控显示类17.59% 结构件类17.40% 电动摩托车16.01% 视窗防护屏类14.48% 电动车配件7.82% 其他4.05%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28亿元 同比增长68.29% [2] - 归母净利润-728.01万元 同比收窄75.16%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1.93万户 较上期增加4.08% [2] - 人均流通股13771股 较上期减少3.9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92.72万股 较上期增持195.16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2] - 概念板块涵盖:全面屏 智能眼镜 折叠屏 指纹识别 智能穿戴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241.93万元 [3] - 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高伟电子(1415.HK)】1H25 业绩高速增长, CCM份额提升+多元IoT新品拓展值得期待——1H25业绩点评(付天姿)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8-25 07:05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业绩表现强劲 营收同比增长132%至13.60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20%至0.67亿美元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3] - 公司在摄像头模组领域相比韩国LG Innotech具备显著毛利率优势 1H25毛利率达11.4% 高于对手的5.0% 为后续订单获取奠定基础 [4] - 2H25将受益于iPhone 17系列光学升级 包括潜望式长焦从12MP升级至48MP以及超广角镜头搭载范围扩大 [5] - 中长期增长动力明确 涉及折叠屏iPhone主摄切入、可穿戴设备摄像头供应、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合作拓展 [6] 财务表现 - 1H25营收13.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32% 主要受益于iPhone后摄超广角和长焦量产以及iPad后摄份额提升 [3] - 1H25毛利率11.4% 基本与2H24旺季的11.5%持平 显示价格压力环境改善 [3] - 研发及管理费用规模同比增长20.5%至0.7亿美元 主要为2026-2027新项目提前投入 [3] - 1H25归母净利润0.67亿美元 对应净利率5.0% 较1H24的2.7%提升2.3个百分点 [3] 竞争优势 - 公司毛利率显著高于竞争对手 LG Innotech光学解决方案业务1H25毛利率仅5.0% 而公司同期为11.4% [4] - 2023-2024年公司毛利率保持在11.7%-13.8%区间 而LG Innotech同期从7.9%下滑至7.2% [4] - 产品良率管控与全链条成本优化能力突出 使公司在后续订单获取中占据主动 [4] 短期催化剂 - iPhone 17 Pro系列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将从12MP升级至48MP 带动产品ASP提升 [5] - iPhone 17 Pro系列的超广角摄像头将同时搭载于基础款 带动超广角搭载量增长 [5] - 公司有望在后摄超广角+长焦领域获得更多份额 iPad后摄份额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5] 中长期增长动力 - 2026年有望布局折叠屏iPhone摄像模组 2027年切入iPhone后摄主摄赛道 [6] - 可穿戴设备领域将成为苹果TWS耳机、智能眼镜、AR/VR头显等产品的摄像头核心供应商 部分产品2026-2027年量产 [6] - 机器人及智能驾驶领域已与速腾聚创合作布局激光雷达 并与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合作实现出货 [6] - 获得大客户桌面机器人订单 产品或将于2027年上市 [6]
消费电子进入新品发布旺季,板块估值重塑可期
国盛证券· 2025-08-24 14:57
好的,我将为您总结这份行业研报的关键要点。报告主要观点是消费电子进入新品发布旺季,板块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消费电子进入传统旺季,各大终端将密集发布AI手机、AR眼镜等新品,产业链稼动率将迅速提升[1] - 关税引发的市场情绪已经反映到股价中,市场之前担心的短期风险点落地,有助于板块估值重塑[1] - 消费电子板块中长期成长逻辑依然稳固,AI创新产业趋势明确,端侧AI落地有望加速手机等终端换机周期[4] 苹果业绩与创新 - 苹果FY25Q3创下营收新高,达到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 iPhone收入达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Mac收入为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 大中华区收入为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实现反弹[2] - 苹果大幅增加AI投资,承诺投资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2] - 苹果计划入局折叠屏手机,采用"动态张力系统"与填充聚合物工艺,有望把折痕问题降到最低[3] - 2024年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9%,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部,同比增长30.8%[13] AR/智能眼镜市场 - Meta首款面向消费市场的AR眼镜Celeste有望于今年9月发布,采用Lcos+全彩反射光波导技术[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同比增长高达110%,AI眼镜细分市场年增长超过250%[21] - AI智能眼镜出货量占总出货量78%,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个百分点[21] - Meta在全球智能眼镜市场份额持续攀升至73%,Ray-Ban Meta AI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200%[22] - 小米AI眼镜成为全球第四大畅销机型和AI眼镜品类第三大畅销产品[23] 板块估值与前景 - 截至2025年8月21日,申万消费电子板块PE(TTM)为36.9倍,较2025年4月7日回升46.9%[1] - 相对全体A股的估值溢价率为71.2%[1] - 消费电子公司对应2025年的平均PE为27倍[52] - 端侧AI落地驱动消费电子板块估值提升,仍处于历史低位,有望迎来重塑机会[49]
多概念炒作走出5连板 科森科技拿什么“拯救”巨亏业绩
第一财经· 2025-08-21 21:27
股价表现与概念炒作 - 公司因机器人、AI眼镜等消费电子概念实现5连板涨停 股价在8月21日达到13.87元 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60% 创2025年新高 [2][3] - 主力资金连续5日大幅净流入 8月21日单日净流入1.81亿元 净占比15.83% [3] - 2024年8月因折叠屏概念曾录得10连板 股价涨至14.53元 累计涨幅达185% 但随后5个交易日内暴跌超80% [3][4] 业务结构与营收状况 - 消费电子结构件业务为核心营收来源 2024年该业务收入25.96亿元 同比增长30.26% [3][6] - 新能源与医疗业务规模较小 2024年营收分别为3.58亿元和2.74亿元 医疗业务毛利率达34.55%但营收占比仅8% [7] - 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47.57% 主要依赖苹果、华为等大客户 [6]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营收33.82亿元(同比增30.26%)但净利润亏损4.77亿元 连续三年净利润下滑 [6] - 2024年消费电子结构件业务毛利率仅0.97% 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 [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9000万至1.22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36亿至1.68亿元 [5] 经营风险与现金流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347万元 账面现金3.7亿元无法覆盖短期债务(短期借款8.57亿元+一年内到期负债3.67亿元) [7] - 应收账款高达11.43亿元 占当期营收的165% [7]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24年达2.37亿元(同比增29%)但未能有效转化为利润 [7]
多概念炒作走出5连板,科森科技拿什么“拯救”巨亏业绩
第一财经· 2025-08-21 21:04
股价表现与概念炒作 - 因机器人 AI眼镜等消费电子概念 公司股价于8月21日实现5连板 收盘价达13.87元 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60% 创2025年新高 [2] - 主力资金连续5日大幅净流入 8月21日净流入1.81亿元 净占比15.83% [3] - 2024年8月26日至9月6日曾因折叠屏概念实现10连板 股价涨幅达185% 期间多次澄清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 [3] 财务表现与经营困境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9000万至1.22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1.36亿至1.68亿元 [2][5] - 2024年营收33.82亿元 同比增长30.26% 但净利润亏损4.77亿元 同比下滑69.44% 陷入增收不增利困境 [5] - 消费电子结构件业务2024年营收25.96亿元 同比增长30.26% 但毛利率仅0.97% 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 [5] 业务结构与发展挑战 - 消费电子行业营收占比重大 2024年手机及平板电脑结构件业务营收25.96亿元 占总体营收比重约76.7% [3][5] - 新能源业务营收3.58亿元 医疗业务营收2.74亿元 医疗业务毛利率达34.55% 但营收占比仅8% [6]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47.57% 主要依赖苹果华为等客户 业绩易受大客户订单波动影响 [5] 研发投入与财务状况 - 2024年研发投入2.37亿元 同比增长29% 主要投向新能源电池屏蔽盖等领域 [7]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2347万元 账面现金3.7亿元 [7] - 短期借款8.57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67亿元 应收账款11.43亿元 占营收比重165% [7]
今年出货或达1980万台!折叠屏手机,为啥越卖越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0:42
市场前景与预测 - 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980万台 [1] - 2025年折叠屏手机市场渗透率约为1.6% [1] 产品发展趋势 - 轻薄化是厂商重要发力方向,例如荣耀Magic V5折叠状态下厚度仅8.8mm,重量轻至217g,堪比直板机 [2] - 电池续航是用户核心痛点,48.65%的消费者希望折叠屏手机改进待机时间 [2] - 为提升续航,电池容量在变大,电池技术持续进化 [3] 技术创新与应用 - 2025年手机品牌战略聚焦于AI实用化、影像突破、折叠屏形态创新及生态协同 [3] - AI技术使折叠屏手机能通过语音指令协助用户完成写文案、打车、做PPT等任务,提升效率 [3] - 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例如在荣耀深圳坪山智能产业园,生产一台折叠屏手机仅需28.5秒 [4] 消费者体验与价值主张 - 产品体验持续进化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2] - 结合轻薄设计、AI功能与长续航的折叠屏手机被视为高效生活的新答案 [5]
恒铭达(002947)2025年半年报点评:大客户模切主业驱动25Q2高速增长 数通业务成长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8-21 18: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44亿元 同比增长32.18%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43.01%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 同比增长38.88%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1% 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18.9%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96亿元 同比增长15.38%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26亿元 同比增长34.96%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31.14%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31.95% 同比提升0.79个百分点 [1]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率21.27% 同比提升3.12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消费电子主业精密柔性结构件2025年上半年营收10.31亿元 同比增长38.6% [2] - 精密金属件业务(华阳通)2025年上半年营收1.95亿元 同比增长5.34% [2] - 消费电子业务成为公司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 [2] - 华阳通业务已拓展至充电桩 服务器 储能等领域 [3] - 华阳通为华为合格供应商 服务国内头部服务器客户 [3] 行业发展机遇 - 大客户加速AI终端布局 叠加折叠屏预期驱动新一轮成长周期 [2] - 算力芯片和存储升级带动散热 屏蔽等模切件需求增长 [2] - 终端换机与产品升级驱动模切行业新一轮增长 [2] - AI服务器对精密金属框架提出严苛要求 推动高密度布局需求 [3] - 公司精密金属结构件已广泛应用于算力服务器等数通终端设备 [3]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2018年跻身苹果全球前200核心供应商名单 [2] - 公司成为谷歌等国际知名客户供应商 [2] - 公司构建覆盖多区域的产能协作网络 可灵活调整生产节奏 [2] - 公司与大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模切业务进入收获期 [2] - 华阳通在金属件领域拥有深厚积累 平台型供应商地位凸显 [3] 业绩展望 - 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多年布局进入收获期 [3] - 华阳通数通 充电桩 储能等业务拓展顺利 进入业绩成长期 [3] - 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7亿元 [3] - 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9.45亿元 [3] - 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12.29亿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