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觉
icon
搜索文档
天准科技(688003)每日收评(06-17)
和讯财经· 2025-06-17 16:37
股价与主力成本分析 - 当日主力成本45 55元 [1] - 5日主力成本46 61元 [1] - 20日主力成本47 90元 [1] - 60日主力成本48 75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 跌停0次 [1] 北向资金动态 - 北向持股量31 83万股 占流通股0 16% [1] - 昨日净买入0 17万股 增仓比0 001% [1] - 5日增仓比0 02% 20日增仓比-0 033%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47 57元 短期支撑位46 14元 [2] - 中期压力位52 72元 中期支撑位45 45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 短线需观望 [2] - 中期趋势不明朗 需等待主力资金方向选择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89 25万元 占总成交额-21% [2] - 超大单净流出1330 32万元 大单净流出1158 93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5 83万元 [2] 财务数据 - 每股收益-0 168元 营业利润-0 43亿元 [2] - 销售毛利率30 439% [2] - 净利润-3239 28万元 [2] 行业板块表现 - 通用设备板块下跌0 09% [2] - 机器视觉板块上涨0 13% [2] - 边缘计算板块下跌0 06% [2] - 人工智能板块下跌0 16% [2]
从“幕后”到“台前”,乐动机器人研发开支下降营销开支涨三倍
北京商报· 2025-06-16 22:36
公司概况 - 乐动机器人成立于2017年,2024年首次量产割草机器人并赴港递交上市申请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4亿元、2.77亿元、4.6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7313.2万元、6849.1万元和5748.3万元 [1] - 2024年以视觉感知为核心的智能机器人领域全球市场份额1.6%,排名第一 [2] 财务表现 - 毛利率逐年下滑:2022年27.3%、2023年25.7%、2024年19.5% [2][9] - 销售成本占比持续上升:从2022年72.7%升至2024年80.5% [2][9] - 研发开支从2022年9670万元降至2024年9485.7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从41.4%降至20.3% [2][10] - 销售及营销开支大幅增长:2022年1391.2万元→2023年2127.2万元→2024年3142.7万元(同比+323%) [2][10] 产品结构 - 视觉感知产品(传感器+算法模组)占营收主导:2022-2024年占比分别为97.8%、99.1%、94% [3] - 传感器产品线: - 营收占比从2022年46.5%升至2024年72.9% [3] - 销量从2022年133.89万台增至2024年695.83万台 [5] - 毛利率维持在15-18.6%区间 [4] - 算法模组产品线: - 营收占比从2022年53.5%降至2024年27.1% [3] - 销量从2022年77.15万台增至2024年100.45万台 [5] - 毛利率维持在31.3-37.4%区间 [4] 新业务发展 - 割草机器人业务: - 2023年推出首代产品售出23台(营收6.3万元),2024年销量1.01万台(营收2327.2万元) [6] - 2024年毛利率33.6%(2023年为49.2%) [9] - 全球市场空间61亿元(2024年销量38.35万台) [6] - 潜在业务拓展: - 清洁机器人市场2024年规模59.8亿美元,大于割草机器人市场 [7] - 现有客户中清洁类机器人企业占比显著(如客户A贡献2022年28.3%营收) [6] 行业背景 - 视觉感知是智能机器人核心系统,激光雷达赋能85%以上智能机器人且渗透率持续提升 [3] - 传感器价格区间16-800元,算法模组价格区间70-240元 [4] - 营销模式以直销为主,2024年营销团队57人,通过展会及社交媒体开展活动 [10]
马斯克: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不能共用!
半导体芯闻· 2025-06-16 18:13
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之争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认为人工智能、数字神经网络与摄像头结合是最适配道路系统的方案[2][6] - 国内新势力如华为、理想则主张激光雷达的必要性,强调其在雨雾天气的安全性优势[6][7] - 小鹏汽车支持视觉+大模型方案,认为激光雷达在远距离探测中存在信息密度低、易受干扰等缺陷[8][9][10] 激光雷达技术局限性 - 激光雷达远距离探测时能量密度呈平方反比衰减,192线激光雷达在200米外的信息获取能力弱于800万像素摄像头[10] - 多径效应导致复杂地形下信号失真,主流激光雷达帧率不足摄像头一半,影响高速移动物体识别[10] - 近红外光波长特性使其易受雨雪雾干扰,几米内形成噪点,穿透性弱于毫米波雷达[11] 视觉方案技术优势 - 高分辨率摄像头可更有效区分远距离目标(如塑料袋与电瓶车)[10] - 摄像头帧率更高,配合大模型能减少高速场景下的识别误差[10] - 特斯拉补充麦克风用于识别紧急车辆声音,增强环境感知维度[6] 行业技术路线对比 - 华为强调激光雷达对安全性的不可替代性,认为摄像头存在致盲风险[6][7] - 小鹏指出激光雷达"看得远"是伪命题,实际应用中受物理定律限制[9][10] - 特斯拉认为多传感器冲突可能导致系统自相矛盾,纯视觉方案更符合道路设计原理[6]
陶琳分享马斯克智驾路线观点 现有车型具备加入Robotaxi车队硬件条件
凤凰网· 2025-06-16 15:14
技术路线争议 - 公司明确质疑当前主流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路线 认为可能成为自动驾驶安全的潜在威胁 [1] - 公司坚持纯视觉方案 理论基础是全球道路系统围绕视觉感知能力构建 人工智能结合数字神经网络和摄像头是最匹配现有道路的解决方案 [1] - 公司批评激光雷达技术适用性 指出摄像头与激光雷达同时工作会导致信息冲突 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1] 商业化进展 - 公司Robotaxi服务将于6月底在得克萨斯州启动运营 首批车队由升级版Model Y组成 显示现有车型硬件已具备无人驾驶出租车技术条件 [2] - 公司策略显著区别于行业 其他自动驾驶公司通常需要专门设计和制造无人驾驶车辆 [2] 行业对比 - 公司纯视觉路线与行业主流形成鲜明对比 多数供应商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与摄像头结合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2] - 业内专家观点分歧 支持者认为纯视觉方案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有优势 批评者担忧单一传感器在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 [2] 技术验证 - 得州Robotaxi服务将成为验证纯视觉路线可行性的关键 成功运行将为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提供重要参考 [3] - 若出现安全问题 可能加剧行业对纯视觉方案可靠性的质疑 [3]
分割/识别/解说一个模型搞定!3B参数刷新视觉理解SOTA,图像视频全适配
量子位· 2025-06-14 16:32
PAM团队 投稿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可以输出语义的「分割一切模型2.0」来了! 一次交互,「分割+识别+解释+描述」全搞定,同时支持图像、视频和长视频,文本&Mask同时输出! 由港中文MMLab、港理工、北京大学等机构开源的 PAM (Perceive Anything Model)模型,能够在保留SAM2分割一切、追踪一切能力的 基础上,同时输出丰富的语义信息。 为了训练这样一个强大的模型,PAM团队还构建了一个超大规模高质量训练数据集:拥有 150万个图像区域+60万个视频区域标注 实验结果表明,PAM仅使用 3B参数 ,就在多个图像和视频理解基准上全面刷新或逼近SOTA,且具备更优的推理效率和显存占用,真正实现 性能与轻量的统一。 所有数据均已 完全开源 。 PAM:准确定位一键输出 SAM2拥有强大的分割能力,可以"分割一切物体",在视频中能够高效追踪 任意目标,表现惊艳! 但它也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无法提供定位目标的任何 语义信息 (比如物体是什么、有何功能、处于什么状态等)。 一些最新的 Video LLM 模型尝试结合VLM和SAM2的强大视觉提示能力,进行视频理解。然而: 这些 ...
中信证券:看好LIPO封装工艺的发展趋势
快讯· 2025-06-14 10:47
行业趋势 - 智能手机等显示设备持续追求更优良视觉体验 [1] - LIPO封装工艺发展趋势被看好 [1] 公司发展 - 抢先布局LIPO封装工艺的厂商具有发展潜力 [1] - 完成产线与客户拉通的厂商未来前景良好 [1]
刚刚,CVPR 2025奖项出炉:牛津&Meta博士生王建元获最佳论文,谢赛宁摘年轻研究者奖
机器之心· 2025-06-13 23:45
CVPR 2025大会概况 - 本届CVPR共收到13008份论文投稿,同比增长13%,最终接收2872篇,接收率22.1% [3] - 大会现场参会学者超过9000人,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 [7] - 图像与视频生成领域论文接收数量最多,基于多视角和单图像的3D领域接收率最高 [8] 最佳论文及荣誉提名 - 最佳论文VGGT由牛津大学和Meta AI联合提出,采用纯前馈Transformer架构实现通用3D视觉模型,推理速度达秒级 [14][17] - 荣誉提名论文MegaSaM来自Google DeepMind等机构,提出深度视觉SLAM框架,在动态场景中实现快速准确的相机姿态估计 [27][30] - 另一篇荣誉提名论文Navigation World Models由LeCun团队提出,采用条件扩散Transformer实现最先进视觉导航性能 [33] 3D视觉技术进展 - 3D Student Splatting and Scooping(SSS)改进了3D高斯泼溅技术,在质量和参数效率上优于现有方法 [37][40] - 论文实验数据显示,SSS方法在Mip-NeRF360数据集上PSNR达29.90,LPIPS为0.145,表现最优 [42] 视觉语言模型创新 - Molmo和PixMo论文提出开源视觉语言模型,72B参数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Claude 3.5 Sonnet等商业模型 [46] - 该方法创新性地使用PixMo数据集,无需依赖专有VLM合成数据 [46] 学生论文亮点 - 最佳学生论文提出首个基于物理的多视角动态光传播神经逆渲染系统,实现强间接光条件下的3D重建 [55] - 荣誉提名学生论文创新性地利用扩散时间步构建视觉语言,统一多模态理解和生成 [63][66] 行业重要奖项 - 年轻研究者奖授予Hao Su和谢赛宁,两人论文被引量分别超过12万和7.5万 [68][72][74] - Longuet-Higgins奖授予Inception架构和全卷积网络两篇开创性论文,引用量分别达6.7万和4.9万 [76][79][80][83] - Thomas S. Huang纪念奖授予德克萨斯大学Kristen Grauman教授,表彰其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贡献 [86]
元戎启行VLA模型三季度要量产,能否冲破市场+技术壁垒?
南方都市报· 2025-06-13 23:04
公司动态 - 元戎启行宣布VLA模型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推向消费者市场 并预计在年内上车五款车型 [1] - VLA模型具备四大"超能力":盲区破解 异形障碍物识别 路标解析 语音控车 [1]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 自2018年成立以来专注于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 [3]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在城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供应商市场占据超15%份额 [6] - 2024年11月完成C1轮融资 获得一亿美元资金 [8] 技术突破 - VLA模型是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具备全程可求导特性 解决传统智能驾驶的"黑盒问题" [3] - 模型能将推理过程清晰展示给用户 增强系统可解释性 [4] - 在复杂城市道路中能精准解读潮汐车道 可变车道等复杂规则 [6] - 通过技术优化在100TOPS算力的骁龙SA8650平台上实现复杂场景运行 降低成本 [7] 市场挑战 - 行业已进入激烈竞争阶段 需要突破华为 地平线 Momenta等品牌的包围 [8] - 近期辅助驾驶事故频发 消费者对产品可靠性要求更高 品牌依赖度提升 [8] - 100TOPS算力是否足以应对所有复杂城市路况尚未经过大规模验证 [8] - 自动驾驶行业融资环境降温 公司面临资金压力 [8] - 从L4降维至L2赛道 转向量产导向的硬件压缩 属于"轻量化突围"策略 [9] 行业趋势 - 车企愈发看重系统稳定性和成本 可能导致企业降价竞争 利润空间压缩 [9] - 长期投入的底层技术创新面临资金断流风险 可能影响后续技术优化升级 [9]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产教融合研讨会举行
环球网· 2025-06-13 19:29
来源:中国网 2025年6月6日,由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思看科技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与三维 视觉技术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汇集众多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 家学者,共同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与三维视觉数字化技术的前沿应用两大核心议题展开 深入研讨。 会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推动人才培养体系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紧密衔 接,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高质量人才,赋能产业升级。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振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自2024年与思看科技共同设立"思 看杯"本科毕业设计展以来,双方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次研讨会与毕业设计展 的联动举办,形成了"上午实践展示+下午理论探讨"的良性互动模式,深度契合了"科技、文化、人 才"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理念。刘书记强调,智能测量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点方 向,学院将致力于将这一活动打造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年度品牌,拟定每年一度探讨技术与人才培养 新进展。 随后,刘振宇从学院发展脉络、学科建设成就、科研创新成果以及教育改革实践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现 了浙大机械工 ...
电子行业双周报(2025、05、30-2025、06、12):台系ODM厂月度营收同比高增,AI服务器出货动能充足-20250613
东莞证券· 2025-06-13 17: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鸿海、广达、纬创等主要台系ODM厂近月营收同比高增,受益于GB200服务器出货节奏加快 [2] - 今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达181.1万台,同比增长26.29%,搭载HBM的高阶AI服务器出货量将达108.8万台,同比增长40%以上 [2] - 建议关注海外算力产业链,特别是具备高端产能、业绩持续兑现的PCB/CCL板块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及估值 - 申万电子板块近2周(05/30 - 06/12)累计上涨0.67%,跑输沪深300指数0.20个百分点,排名第16名;6月累计上涨2.57%,跑赢沪深300指数1.21个百分点,排名第14名;今年累计下跌2.01%,跑输沪深300指数0.92个百分点,排名第23名 [2][9] - 截至6月12日,SW电子板块PE TTM(剔除负值)为42.23倍,处于近5年73.33%分位、近10年62.75%分位 [2] 产业新闻 - 华为Pura 80系列发布,全系采用第八代ISP,华为Pura 80 Ultra有独特长焦结构和大长焦传感器 [2] - 英伟达CEO黄仁勋透露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中心进展,计划在欧洲建20多个超大型人工智能工厂 [2] - OpenAI年度经常性收入达100亿美元,较去年55亿美元显著增长,每周活跃用户超5亿,有300万付费商业客户 [2] - 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超16.4万亿,较去年增长137倍,在中国公有云大模型服务调用量占比46.4% [2] - 苹果宣布视觉智能重大更新,可对iPhone屏幕内容搜索操作 [2] 公司公告 - 6月12日,广合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H股股票申请并刊登申请资料 [17][20] 行业数据 - 2025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05百万台,同比增长1.53% [21] - 2025年4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229万台,同比下降1.65% [21] - 2025年5月,32寸、43寸、50寸、55寸、65寸液晶面板价格分别为39、65、104、130和178美元/片,环比上月持平 [25] 周观点 - 建议关注海外算力产业链,特别是PCB/CCL板块,推荐关注立讯精密、鹏鼎控股、胜宏科技、工业富联、华勤技术、世运电路等公司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