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盘前必读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良品铺子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
第一财经· 2025-07-11 07:31
市场动态 - 机构认为指数突破整数关口后有望延续震荡上攻形态 [1][13] - 道指涨0.43%至44650.64点 纳指涨0.09%至20630.66点 标普500涨0.27%至6280.46点 均创收盘新高 [2][3] - 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特斯拉涨4.7% 奈飞跌超2% 英伟达涨0.7%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3] - 比特币概念股Coinbase涨超4%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9% 阿里巴巴涨超2% [3]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2.7万人 低于预期的23.5万人 [3] 政策与监管 - 2025年起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上调2% 覆盖2024年底前退休人员 [4] - 中国对锑和镓实施出口管制 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行动 [5] - 中美经贸团队保持密切沟通 落实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成果 [5] -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将于2025年7月17日生效 [6] - 特朗普敦促美联储降息 考虑任命"影子主席"施压 [6] 行业数据 - 7月1-6日新能源车零售13.5万辆同比增21% 渗透率56.7% [6] - 同期新能源批发12.5万辆同比增31% 渗透率53.6% [6] - 广期所调整多晶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至9% 投机保证金11% [6] - 光伏行业密集召开供给侧改革会议 关注产能出清进度 [13] - CIPS规则修改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利好银行跨境业务 [13] 公司公告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股票停牌不超过2日 [8] -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捐赠405万股股份已完成过户 [9] - 赛力斯预计上半年净利27-32亿元同比增66.2%-96.98% [9][10] - 药明康德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63.15亿元同比增44.43% [10] - 科大讯飞预计上半年净亏2-2.8亿元 研发投入占营收20% [11] - 中国船舶预计上半年净利28-31亿元同比增98.25%-119.49% [12] - 利民股份实控人拟减持不超3%股份 [13]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跨境人民币贷款:赋能中巴“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证券时报· 2025-07-11 02:32
项目概况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助力中广核巴西公司完成LAGOINHA光伏发电建设项目跨境人民币商业贷款[1] - 项目位于巴西塞阿腊州,为中广核在巴西首个光伏绿地项目,年发电量预计4.2亿千瓦时,可满足24万户家庭用电需求[1] - 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万吨,推动巴西绿色能源发展[1] 融资优势 - 跨境人民币贷款期限5年,较巴西雷亚尔直接融资显著降低财务成本[1] - 人民币直贷业务在融资成本、汇率管理、资金安全方面具备多重优势[2] 政策支持 - 2023年中巴签署双边协议,确立贸易与融资领域本币结算机制,规避第三方货币汇率波动风险[1] - 协议推动巴西企业跨境融资决策结构性转变[1] 银行服务 -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联合巴西子行定制跨境金融解决方案,整合境内外资源推动项目落地[2] - 提供配套当地汇率服务,减少货币兑换流程,提升资金周转效率[3] 战略意义 - 项目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活力,丰富人民币在巴西应用场景[3] - 交通银行将继续发挥跨境集团化优势,支持企业"走出去"金融需求[3]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细则近期有望公布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16
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进展 - 香港证监会与内地监管机构积极合作推动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实施细则将近期公布 [1] - 港交所2023年6月19日启动"港元—人民币双柜台"模式 首批24家蓝筹股增设人民币柜台 包括腾讯控股 阿里巴巴等 [1] - 首批24只双柜台证券人民币柜台累计成交额达501 16亿元(2023年6月19日至2025年7月10日) [1] 降低跨境投资门槛 -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后 内地投资者可直接用人民币交易港股 无需港币中间兑换 [2] - 截至7月10日 港股通标的有550只 累计总市值66 36万亿港元 2025年新上市的宁德时代 赤峰黄金等8只股票已被纳入 [2] - 现行港股通交易以港币计价人民币结算 涉及0 2%至0 3%换汇损耗 人民币柜台可规避汇率波动损失 [2][3] 南向资金与投资者便利性 - 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4 46万亿港元(截至7月10日) 2025年净流入7644 77亿港元 达2024年全年的九成 [3] -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三大优势 汇率成本归零 操作无缝衔接 风险对冲简化(未来配套人民币国债期货工具) [3]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中国证监会与港交所明确表态推进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 2025年5月证监会主席吴清提及"稳步推进" 6月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强调互联互通机制优化 [4] - 该举措将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作用 实现计价场景扩容 AH股价差有望收窄 增强全球定价一致性 [4] - 需配套系统对接 印花税制度改革 流动性优化(如引入做市商机制) 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将持续发挥试验场作用 [4]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意义深远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16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机构扩容 -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新增券商、保险公司、理财及资产管理公司等四类非银行金融机构 [1] - 该举措有助于解决内地金融机构面临的资产配置困境,对非银机构发展和两地债券市场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1] 对非银机构的影响 - 为非银机构提供新的海外债券投资渠道,替代此前依赖的QDII额度(审批周期长、额度稀缺) [2] - 显著提升全球化资产配置能力,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8% vs 香港10年期政府债2.99% vs 美国10年期国债4.34% [2] - 缓解"优质资产荒",增强资产负债匹配能力和经营韧性 [2] 对内地债券市场的影响 - 内地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187.2万亿元(截至5月末),但部分基准债券利率持续下行反映优质资产供给不足 [3] - 扩容相当于安装"减压阀",通过5000亿元等值人民币年度额度分流内地债市需求压力 [3] - 香港市场的港元债、离岸人民币债、G3货币债可对内地同类券种形成替代效应 [3] 对香港债券市场的影响 - 引入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增强二级市场流动性和融资吸引力 [4] - 非银机构多元策略提升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与交易活跃度 [4] - 扩容将吸引更多主体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壮大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4]
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与首钢集团董事长赵民革举行工作会谈
快讯· 2025-07-10 18:51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中国银行与首钢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中国银行将统筹境内外、商投行资源,对接首钢集团金融需求 [1] - 合作领域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个人金融、贸易结算、境外项目融资、人民币国际化、投行、租赁、供应链融资等 [1] - 首钢集团与中国银行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近年来在园区建设开发、跨境资金结算、资本市场等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1] 合作方向与目标 - 中国银行将助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动能 [1] - 首钢集团希望双方在债券、人民币国际化、跨境结算、海外项目投资、产融结合等重点领域探索创新合作路径 [1] - 双方将加强总对总统筹对接及机构协同联动,实现互利共赢 [1]
创投行业迎来超级LP
FOFWEEKLY· 2025-07-10 18:18
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亚投行战略合作 - 香港金融管理局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将共同投资专注于亚洲新兴市场的风险投资基金 [1] - 亚投行管理资产规模达1000亿美元,此次合作标志着该机构首次以LP身份进入创投市场 [1] - 合作目标包括支持亚洲新兴经济体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及基建发展,具体领域涵盖科技应用方案、商业模式创新等 [1]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合作将整合双方资源、知识及网络优势,加速区域普惠性发展并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与科创中心地位 [1]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陈茂波在与内地官员会晤中提出支持国家在香港扩大人民币国债发行 [1] - 香港正通过提升人民币流动性、丰富投资产品及金融基建等措施构建离岸人民币业务生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 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及「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筹备启动,聚焦中国资本力量 [3] - 当前一级市场关注管理费调整压力及上市公司参与并购基金的热潮 [3]
高股息猛攻! 红利低波(512890)最新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
新浪基金· 2025-07-10 16:22
市场表现 - 7月10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重返3500点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收盘涨0.57%至1.230元,成交额3.21亿元,换手率1.59% [1] - 近5日净流入6.28亿元,近20日净流入17.53亿元,流通规模达203.43亿元,为A股唯一超两百亿红利低波主题ETF [1] ETF数据 - IOPV(基金份额参考净值)1.2276元,溢折率0.20%,升贴水率0.68% [2] - 近120日净值涨幅9.43%,250日涨幅2.41%,52周涨幅16.15% [2] - 重仓股包括成都银行(持仓占比2.81%)、雅戈尔(2.54%)、兴业银行(2.53%)等,前十大持仓合计占基金净值25.05% [4] 政策动态 - 央行拟修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重点健全参与者管理机制,提升规则前瞻性 [2]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修订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助力银行拓展跨境业务空间 [3] - 华西证券指出银行板块市净率0.6倍,处于近10年32%分位,长期资金配置吸引力显著 [3] 产品信息 - 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成立于2018年12月,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基金经理柳军 [4] - 提供联接基金(A类007466、C类007467等)供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参与 [4]
银行股活跃上涨,红利低波100ETF(159307)红盘上扬,有望实现8连涨,银行跨境业务发展获重要支持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37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930955)上涨0 67% 成分股民生银行(600016)上涨7 59% 工商银行(601398)上涨3 44% 招商银行(600036)上涨2 86% 华夏银行(600015)上涨2 73% 平安银行(000001)上涨2 65% [2] -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上涨0 47% 冲击8连涨 最新价报1 08元 近1周累计上涨1 90%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5 [2] - 红利低波100ETF近1年净值上涨16 88%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15 11% 最长连涨月数为2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为5 84%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 47% 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 00% [4] 流动性与规模 - 红利低波100ETF盘中换手1 09% 成交1111 65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1731 12万元 居可比基金前2 [2] - 红利低波100ETF近1月规模增长3454 03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5 [3] - 红利低波100ETF近3月份额增长84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5 [3] 资金与杠杆 - 红利低波100ETF最新资金净流出1178 66万元 近22个交易日内有12日资金净流入 合计"吸金"1744 64万元 [3] - 红利低波100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174 77万元 最新融资余额达1553 15万元 [3] 风险与收益指标 - 红利低波100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1 88% 排名可比基金1/4 [4] - 红利低波100ETF近1年夏普比率为1 10 排名可比基金1/4 [4] - 红利低波100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6 18% 相对基准回撤0 10% 回撤后修复天数为36天 [4] 费率与跟踪精度 - 红利低波100ETF管理费率为0 15% 托管费率为0 05% 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红利低波100ETF今年以来跟踪误差为0 055% 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较高 [4] 指数构成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选取100只流动性好、连续分红、股息率高且波动率低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采用股息率/波动率加权 [5] -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0 14% 包括冀中能源(000937)、山西焦煤(000983)、厦门国贸(600755)等 [7] 政策影响 - 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修订方向为健全参与者管理机制 确保规则前瞻性与科学性 [2] - 规则修订有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助力银行跨境业务发展 优化银行参与跨境人民币支付与金融市场业务空间 [3]
稳定币规定持续推进,银行板块大涨!金融ETF(510230)涨超1%
搜狐财经· 2025-07-10 11:35
稳定币发展前景及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 稳定币使用规模持续上升 美国可能将稳定币与美债结合以处理国债问题 中国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推出人民币相关稳定币 这些因素将极大拓展稳定币未来发展空间 [1] -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成本和速度优势明显优于传统银行 其发展将冲击银行跨境支付业务 [1] - 银行若自行发行稳定币可能促使传统存款向稳定币转移 一方面降低负债端成本并扩大净息差 另一方面利用区块链技术可减少合规成本支出 [1] - 在中国金融环境下 银行仍是金融稳定核心 稳定币发展大概率在银行体系内推进 这将促进银行体系进化并提升整体板块竞争力 [1] 金融ETF及180金融指数 - 金融ETF跟踪180金融指数 该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 从沪深两市金融行业选取规模大、流动性好的180只股票作为成分股 [1] - 指数覆盖银行、保险、证券等子行业 反映金融行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1]
架设跨境资本高效通途
金融时报· 2025-07-10 11:16
债券通八周年发展成果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吸引70个国家和地区1169家国际投资者 境外机构持有在岸债券规模达4.35万亿元 近5年年均复合增速12% [1] - 债券通"北向通"2024年总交易额10.4万亿元创新高 2025年前5个月成交额4.66万亿元 同比增加205亿元 [3] - 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持仓中的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可作为"北向互换通"抵押品 2025年1-5月境外机构银行间市场现券交易7.9万亿元 [7] 三项对外开放优化措施 - 扩大"南向通"境内投资者范围至券商/基金/保险/理财四类非银机构 突破原有仅限银行类金融机构和QDII/RQDII的限制 [3][4] - 优化离岸回购业务机制 交易币种扩展至美元/欧元/港币等多币种 取消回购质押券冻结 简化CMU OmniClear账户开立流程 [5] - 完善互换通机制 推出30年利率互换合约和LPR利率互换产品 建立报价商动态管理机制 调整每日交易净限额 [5][6]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角色强化 - "南向通"年度资金净流出额度5000亿元 每日额度200亿元 香港债市具备发行货币多元/利率中枢高等特点 [4] - 香港金管局提出新措施将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证监会计划三策并举扩大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 [8] - 债券通公司强调将继续推动在岸离岸人民币产品生态圈多元化发展 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8] 衍生品市场发展动态 - "北向互换通"已吸引82家境外机构入市 累计成交超12000笔 名义本金总额6.9万亿元 日均成交规模数倍增长 [7] - 30年利率互换合约上线有助于境外机构执行更丰富交易策略 提升持有人民币债券意愿 [6] - 市场期待更丰富的利率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及便利的结算/税收机制安排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