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天津和平:“内涵式发展”模式见效 上半年经济增速领跑
中国新闻网· 2025-09-12 05:24
产业发展与绩效 - 现代服务业为立区之本,构建“3255”现代都市型产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升级[3] - “十四五”以来形成万亿金融、千亿商贸及人力资源、科技信息、航运服务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3] - 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位列全市优秀等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2万元[3] - 202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增速全市第一[3] 创新与科技发展 - 发展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打造天津市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创新社区[3] - 人工智能社区于2024年8月开园,企业入驻率已超75%,涵盖医疗、教育、金融、法律等核心领域及算力、数据、训练、评测全产业链[3] - 预计到2024年底人工智能社区营收可达5亿元[3] 空间资源利用与城市更新 - 围绕街区、楼宇、洋楼等载体资源引入新场景、新业态、新产业[4] - “十四五”以来建成五大道公园、民园1920街区、“津塔”观光厅,打造航运、金融等主题楼宇11座[4] - 累计盘活和平印象城、大理道樘院等存量资源超75万平方米[4] 区域协同与对外开放 -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在产业承接、项目衔接、资源对接上探索实践[4] - “十四五”以来引进京冀企业1700余家、总投资200亿元[4] - 在党建共建、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与京冀两地形成一批合作成果[4] - 将借势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机遇加强对外合作交流[4]
机器人上演“十八般武艺”,唐山成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1 19:57
机器人产业发展 - 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600平方米 提供工业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一站式展示体验和购销服务 目前参展企业50家 展品130余件[3] - 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汇聚1000余名技术人才和800台智能设备 为京津冀中小企业提供非标零件加工 样机试制到共享仓储物流一站式服务[3] - 共享工厂模式服务200余家企业 带动产值2亿元 有效缩短研发周期15% 降低单位成本8%[4] 特种机器人技术突破 -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消防灭火机器人消防水炮最大流量每秒80升 射程达85米 相当于8名消防员工作量[4] - 煤矿作业机器人可代替井下工人执行巡检 喷浆 异物分拣任务 水下机器人下潜深度达300米[4] - 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融合北京机器人感知控制规划技术 天津新能源技术及唐山制造基地场景适配能力 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5] 钢铁产业转型升级 - 首钢京唐公司实现手持iPad炼钢操作 通过四个确认按钮完成整炉钢冶炼 降低人力成本并改善作业环境[5] - 公司完成铁路进码头项目 实现铁海多式联运 成品码头成为河北地区钢材下水量最大单体码头[6] - 与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首钢股份合作开发高性能汽车底盘用钢技术 实现高耐蚀长寿命汽车底盘用钢国产化[6] 区域协同创新模式 - 唐山成为科技成果转化承接地 融合北京研发资源 天津制造基础与河北场景空间[6] - 百川共享工厂工作人员加强天津办事处区域合作 车底智能吹扫机器人服务京津乃至全国地铁系统[6] - 特种机器人产业成为京津冀协同特色代表产物 形成三地优势互补的完整产业链条[5][6]
硬核!原来这些纵横天地间“大国重器”是天津制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1 14:18
天津"十四五"发展规划 - 天津开展"十项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科教兴市人才强市 港产城融合发展等专项行动[1] - 国务院2023年8月印发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强化其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战略支点的作用[3]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天津制造海底勘探节点采集装备"海脉"部署700米深海床 为海洋油气勘探提供高清数据支撑[3] - 中交天航局研发亚洲最大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浚"轮 舱容达4万立方米 应用于全球航道疏浚和港口建设[3] - 天津研发配备人工智能的无人机 应用于自助巡检和消防应急领域[3] 航空航天产业 -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在天津完成制造总装测试 "十四五"期间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 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4] - 天津完成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的总装测试工作 在距地球400公里太空组建首个太空家园[4]
从“津”彩生活“瞰见”锚定“十五五”宏伟蓝图 天津展现新作为
央视网· 2025-09-11 14:02
天津"十四五"发展成果 - 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985个 惠及居民近50万户 [6] - 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7.3万个 建成街镇级养老服务综合体180个 [6] - 新建提升口袋公园270个 开设老人家食堂1852家 [6] 重大事件影响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 为改革开放注入新动力 [1][3] -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发表 [4] 民生改善成效 - 市民反馈城市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包括交通便利性和环境改善 [9][10][11][12][13] - 外籍人士评价天津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4]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将深化京津冀硬联通和软联通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 [16] - 发挥天津港硬核优势 加速港产城融合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 [16] -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16]
廊坊“数智”浪潮奔涌不息,“产业”引擎强劲轰鸣,协同发展再谱新篇!
搜狐财经· 2025-09-11 08:13
"这条生产线专供北京奔驰新能源汽车,平均每4秒就能生产一根线束。"公司工艺工程师刘炎捷介绍,一辆汽车的安全行驶离不开遍布车身的精密导线系 统,从供电、信息显示到故障诊断,至少需要1500条导线。2022年起,公司组建研发团队,专注新能源汽车线束品类。经过四年发展,研发团队已超百 人,研发费用从每年千万元增至2024年的1.2亿元。如今,莱尼线束产品从单一的汽车低压线束发展为低压、高压线束及零部件,成为北京奔驰、小米汽 车等知名品牌的供应商。 走进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恒温恒湿的机房内,一排排数据中心机柜整齐排列,每秒超过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数据洪流在此奔涌。中心总经理赵紫铜介 绍,算力是数字时代的核心资源,如同工业时代的电力。该中心总规划算力300P,采用"鲲鹏+昇腾"多元算力架构,为京津冀乃至全国的企业、高校和科 研院所提供普惠算力服务。 目前,中心已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研发"天佑大模型",通过AI技术检测轨道缺陷,大幅提升运维效率;与河北数智联合孵化的智能档案助手已应用于实际 档案管理系统,结合DeepSeek大模型后,效率提升至少30%。"我们已服务超百家企业,算力正从技术概念转化为生产力工具。"赵紫铜说。 ...
瓣瓣同心京津冀 携手前行处处新
央广网· 2025-09-10 15:51
海空枢纽与物流网络 - 天津港2024年1-7月货物吞吐量达2.96亿吨(同比增长1.29%),集装箱吞吐量1448.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24%),铁水联运完成89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7%)[2] - 天津滨海机场2025年1-8月完成运输架次9.9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355.6万人次,新开加密至上海、昆明及东京、大阪、首尔等国内外客运航班[3] - "津港通"平台整合大宗散货与滚装货服务功能,天津西站航站楼实现高铁与航空无缝衔接[5] 文旅资源协同发展 - 京津冀推出20条旅游直通车线路串联三地重点景点,包括唐山宴—河头老街景区等"微度假"目的地[6][7] - 2025年初三地文旅部门联合发布10条历史文化主题游线路,五一假期开业的武清运河不夜城距北京大兴机场仅1小时车程[11] - 北京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主,天津融合近代遗存与市井文化,河北侧重山岳草原自然景观,形成互补型文旅格局[10] 汽车产业链协同 - 一汽-大众天津工厂生产线整合京津冀供应链:变速箱/座椅(天津)、地毯/蓄电池(河北)、玻璃升降器(北京)[12] - 2024年京津冀工业增加值合计2.6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56.5%),天津超12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北京整车供应链[14] - 两届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签约重点项目200余个,总投资额近1500亿元,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14] 教育资源共享 - 北京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落地北辰校区,教师团队在北京完成跟岗培训,实现课程资源本土化移植[15] - 246所京津优质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省370所学校开展跨省办学合作,三地高校共建16个高校联盟[17] - 京津9所高职院校在河北省跨省单招招生3260人,通武廊地区推进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17]
以传承为“纸”、创新为“笔” 书写高质量发展“京”彩答卷
央视网· 2025-09-10 14:14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 -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于2024年成功申遗,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案例[1][3] - 中轴线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城市脊梁,连通古今,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1][3]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及北京经开区构成“三城一区”,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载体[6]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怀柔科学城,使其成为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6] - 北京经开区正聚集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高精尖产业,加速创新转化并形成产业链[6] 生态环境建设 - 温榆河公园通过生态修复,从废弃沙地与低端产业区转变为北京城区最大生态“绿肺”,有880余种动植物栖居[10] - 大运河畔原污染严重的化工集聚区已转变为集生态修复、休闲娱乐、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12] 文化中心建设 -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成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大运河博物馆三大文化建筑,是“十四五”期间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成果[14] - 三大文化建筑融合艺术魅力、知识力量及历史记忆,为城市注入持续文化活力[14] 区域协同发展 - 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以“京帆”造型链接“轨道上的京津冀”,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16] - 交通枢纽设计寓意京津冀协同发展扬帆起航,引领区域协同发展“加速度”[16] 城市综合发展 - 从中轴线申遗到“三城一区”科创建设、生态环境蝶变、文化引领及交通互联,共同描绘北京“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19] - 卫星轨迹展现出北京在传承与创新中谱写的新时代发展篇章[19]
“十四五” 宁河蝶变:京津冀协同结硕果 “生态 +”路径开新局
中国经营报· 2025-09-06 23:06
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 - 累计引入北京项目50余个 落地京冀实体项目115个 协议总投资超203亿元 [1][2] - 与中核集团 中国通用等央企建立长期合作 中国民航大学新校区 北京红星酒业天津分公司迁建等标志性项目落地 [2] - 建成京津冀首个露天焚烧高架视频监控系统 联合开展水流域巡查和水污染应急演练 [3] 区域交通与民生建设 - 滨玉公路 梅丰公路等省际接口路建成通车 多条断头路贯通 G112拓宽改造等跨区域工程加快推进 [3] - 实现企业登记秒批秒办 异地迁移进一扇门办两地事 与河北六地签订跨省通办协议 [3] - 教育领域深化津冀教学交流 医疗领域实现异地就医门诊住院结算全覆盖 [3] 生态+科创产业发展 - 与北京大学 通州区 民航大学等合作 形成风电光伏 低空经济 智能制造三大科创产业集群 [5] - 组建区属国企农发集团 整合百余个农业品牌 打造津沽七里海区域公共品牌 [6] - 品牌收入增长643.65% 在新加坡举办农产品推介品鉴会 [6] 生态+文旅产业建设 - 高标准建设七里海乡村旅游重点片区 打造20余处生态文旅点位 [7] - 文旅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05% [7] - 上半年接待游客294万人次 增长128% 综合收入3.13亿元 增长427% 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全市第一 [7] 生态+赛事品牌打造 - 建成全国第二座 亚洲第三座国家级竞赛标准轮滑场地 [8] - 50余天建成5万余平方米麒麟足球主题公园 举办19场国家级赛事活动 [8] - 七里海半程马拉松成为华北地区最抢手生态马拉松 [8]
天津宁河区“十四五”落地京冀实体项目115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5 18:10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展 - 宁河区依托京冀三处飞地及2025年纳入的京津合作示范区深化区域协同 通过跨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并共建反向飞地 推动产业转移与技术共享 形成功能互补和要素互通的跨区域招商网络 [1] - 累计落地京冀实体项目115个 总投资达177亿元 [1] 产业合作成果 - 构建政策支撑加机制保障加平台承载全链条体系 累计引入北京项目50余个 协议总投资超203亿元 [3] - 与中核集团和中国通用等央企建立长期合作 中国民航大学新校区建设及北京红星酒业天津分公司迁建等标志性项目落地 中国和平集团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签约 形成签约一批和落地一批和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3]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构建多节点和网格状交通网络 滨玉公路与梅丰公路等省际接口路建成通车 多条断头路贯通 与飞地间公交实现无缝衔接 [3] - G112拓宽改造等跨区域工程加快推进 为产业协同打通发展动脉 [3] 民生服务一体化 - 推行企业登记秒批秒办及异地迁移进一扇门办两地事 与河北邯郸和廊坊等6地签订跨省通办协议 打破政务服务地域限制 [4] - 教育领域深化津冀教学交流 医疗领域实现异地就医门诊住院结算全覆盖 文化领域举办音乐节和非遗展览等活动 [4] 生态协同治理 - 坚持一地超标和三地共治 连续7年实施大气污染五控联动 建成京津冀首个露天焚烧高架视频监控系统 [3] - 联合开展水流域巡查和水污染应急演练 助力宁河获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和世界自然城市 [3] 示范区建设推进 - 成立工作专班与滨海高新区保持日对接 理顺86项管理事项并达成移交备忘 [4] - 新津汉路7月16日开通 中央公园正式开园 达顺路宁河段完成踏勘与设计与投资测算 樾香郡项目研究市场化盘活路径并力争10月前复工 [4]
河北山东两地同时启动,雄商高铁全线进入铺轨阶段
新京报· 2025-09-02 16:41
项目概况 - 京港台通道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全线正式进入铺轨阶段 [1] - 正线全长552公里 设计速度350公里/时 [1] - 河北段258公里 山东段269公里 河南段25公里 [1] 工程进展 - 铺轨工程从河北段河间铺轨基地和山东段郓城铺轨基地同步启动 [1] - 全线铺轨施工标志着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1] - 为后续联调联试及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1] 战略意义 - 属于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港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1] - 项目建成后将完善京津冀轨道交通网络 [1] - 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并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