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业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爱舍伦IPO:实控人张勇亲属控制多家企业,是否存在同业竞争遭问询
搜狐财经· 2025-03-24 15:56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要从事康复护理与医疗防护领域一次性医用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涵盖康复护理产品及手术感控产品 包括医用护理垫、医用冰袋、手术衣等[3]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保持稳定 分别为5.73亿元、5.74亿元和5.75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9987.99万元、6280.24万元和6693.69万元[3] - 实际控制人张勇通过直接持股及控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88.69%股权 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3] 股权结构与关联企业 - 持股5%以上股东任涛(实际控制人张勇姐姐之子)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6.39%股权 其家庭控制多家企业包括张家港志益、苏州志益等[4][5] - 报告期内任涛家庭控制或参股的企业包含两家已注销企业(苏州尤尼佳2023年注销、张家港亚志2025年注销)以及志宇机械(已删除医疗器械经营范围)[5][6] - 公司实际控制人历史上存在股权代持情形 北交所要求说明关联企业是否存在同业竞争[4] 同业竞争问题与应对措施 - 公司明确表示主营业务不涉及口罩业务 未来也无相关计划 而张家港志益与苏州志益从事口罩业务 与公司主营业务无替代性或竞争性[6] - 2020年公司收购任涛家庭控制的张家港志益及苏州尤尼佳的非口罩业务资产 以解决同业竞争和规范关联交易[7] - 经核查认定所有关联企业与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 不会对持续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6]
被自家董事长起诉!A股骨科龙头突然内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9 10:03
文章核心观点 凯利泰董事长起诉撤销董事会回购议案,管理层与“涌金系”就利格泰股权回购及董事会改选存在分歧,公司内斗受市场关注且股价下跌,此前高溢价投资带来商誉减值和业绩波动问题 [2][5][16] 董事会改选之争 - 凯利泰第二大股东欣诚意法定代表人、实控人董事长袁征起诉撤销2月28日董事会回购议案,称表决方式违反公司章程 [2] - 2020 - 2021年凯利泰对利格泰两轮投资共约7945万元,触发回购条件,管理层与股东方就是否行使回购权分歧大 [7] - 涌金投资认为不及时回购忽视股东利益、有法律风险,袁征控制利格泰与凯利泰存在同业竞争 [8] - 董事王正民反对回购,认为利格泰业务将持续增长,贸然回购不利公司市值稳定;王冲认为利格泰与上市公司同业竞争,回购或挽回损失 [9] - 欣诚意和涌金投资增加非独立董事候选人,3月19日临时股东大会将进行“非独立董事8选4”“独立董事6选3”争夺,揭晓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和公司控制权归属 [4] - 凯利泰股权分散无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涌金投资为第一大股东持股6.99%,欣诚意及其一致行动人截至2024年三季度持股5.66%,2025年欣诚意累计增持0.72%,未来还将增持或反超涌金投资 [10][11] 关联企业成隐忧 - 2020年凯利泰高溢价投资亏损企业,如利格泰、赛立维、上海脊光,袁征在多家关联企业任职或持股 [13][14][15] - “涌金系”认为关联公司与凯利泰业务相似,存在利益输送和同业竞争嫌疑,高溢价投资致2019 - 2021年计提商誉减值约5.24亿元,影响公司财务和业绩 [16] - 2020年后凯利泰业绩波动,全球骨科市场外资企业垄断,国内市场集中度低,凯利泰在椎体成形手术细分领域是国内龙头 [17]
天士力(600535) - 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修订稿)(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5-02-28 21:33
权益变动信息 - 华润三九受让天士力418,306,002股股份,占天士力总股本的28%[15] - 本次权益变动尚需取得华润三九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必要批准或核准[6] - 本次权益变动后,华润三九成为天士力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为中国华润[50] - 华润三九在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的12个月内无继续增持计划,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得转让本次收购股份[44] 公司架构与持股 - 华润医药控股持有华润三九63.02%股份,为控股股东[18,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润三九持有昆药集团28.05%股份[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润医药控股持有东阿阿胶33.49%股份[36] - 中国华润合计持有多家公司不同比例权益,如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61.73%等[28] 财务数据 - 2023年总资产401.48亿元,较2022年的271.23亿元增长约48.03%[31][113] - 2023年总负债158.87亿元,较2022年的95.89亿元增长约65.67%[31][113] - 2023年净资产242.62亿元,较2022年的175.33亿元增长约38.37%[32][114] - 2023年营业收入247.39亿元,较2022年的180.79亿元增长约36.83%[32][115] - 2023年净利润31.73亿元,较2022年的24.97亿元增长约27.10%[32][116] 交易相关 - 《股份转让协议》于2024年8月4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于2025年2月27日签署[15] - 每股转让价格为14.85元,原转让总价款为6,211,844,129.70元,调整后可能为60.74亿或59.90亿元[54][77][78] - 华润三九需支付1亿元意向金至共管账户,协议解除/终止或完成首期款支付后退返[57] - 股份转让款分三期支付,比例分别为35%、55%、10% [58,59] 未来展望 - 未来12个月暂无对天士力主营业务重大调整计划[84] - 交易完成后五年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85][96][98] - 权益变动完成后将推荐董事、监事和高管候选人[86]
天士力(600535)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修订稿)之财务顾问核查意见
2025-02-28 21:32
权益变动 - 华润三九协议受让天士力28%股份,共计418,306,002股,转让总价款6,211,844,129.70元[13][70][71][72] - 天士力集团转让351,619,489股,占比23.5362%,转让价款5,221,549,411.65元[70][72] - 天津和悦等多家公司转让部分股份[70][72] - 标的股份每股转让价格14.85元[71][72] - 华润三九分三期支付股份转让款,比例分别为35%、55%、10%[76] - 天士力董事会席位登记日后增加至十五席,华润三九提名董事不少于九名,董事长由其提名人员担任[79] - 登记日后天士力集团放弃所持5%股份表决权,使其控制表决权比例不超12.5008%[80] 财务数据 - 2023年总资产401.48亿元,2022年271.23亿元,2021年245.42亿元[31] - 2023年资产负债率39.57%,2022年35.36%,2021年35.72%[31] - 2023年营业收入247.39亿元,2022年180.79亿元,2021年155.44亿元[31] - 2023年净利润31.73亿元,2022年24.97亿元,2021年20.99亿元[31] - 2023年净利率12.83%,2022年13.81%,2021年13.50%[31]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86%,2022年15.15%,2021年14.14%[31] 公司架构 - 华润医药控股持有华润三九63.02%股份,为控股股东,中国华润为华润三九的实际控制人[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润医药控股注册资本为185.07亿元,中国华润注册资本为191.4244亿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润三九持有昆药集团28.05%股份等[27][36] 未来展望 - 华润三九在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12个月内无增持天士力股份的具体计划[19] - 收购完成后18个月内,不得转让本次收购所获股份[19] - 承诺方承诺自交易完成后五年内解决与天士力的同业竞争问题[52][61] - 截至核查意见出具日,信息披露义务人暂无对上市公司已有资产和业务出售、合并等计划[53] - 权益变动完成后,信息披露义务人将推荐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候选人[54] 同业竞争 - 天士力医药零售连锁业务与华润医药集团零售连锁业务、右佐匹克隆片与华润三九佐匹克隆片存在同业竞争[61] - 自交易完成后五年内解决现存同业竞争问题[61] 其他 - 本次权益变动已获华润医药控股、中国华润审议通过,尚需华润三九股东大会审议通过[48][50] - 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华润三九及其子公司向天士力及其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为5148.45万元[92]
开开实业(600272)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上海开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一)
2025-02-28 17:46
申报与发行调整 - 申报基准日从2024年6月30日调整为2024年9月30日,报告期调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4] - 2025年2月28日审议通过调整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等议案[27] - 发行价格由8.17元/股调整为8.13元/股[30] - 调整后发行股票数量为19,651,945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159,770,312.85元[31] 业绩数据 - 2024年1 - 9月,29家门店和5家电商平台“雷允上”相关业务收入7868.20万元,收入占比10.56%,毛利1538.56万元,毛利占比11.44%[11] - 2021 - 2023年,29家门店和5家电商平台“雷允上”相关业务收入、毛利及占比各有不同[11] - 2024年1 - 9月主营业务收入72,469.04万元,营业收入74,492.54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7.28%[72] - 2021 - 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及占比各有不同[72] 门店与商标 - 截至报告期期末,雷西公司下属尚在经营门店数量调整至18家[20] - 雷西公司已取得第29、30、31、42、44类部分群组“雷允上”商标[20] - “上雷”自主品牌滋补系列产品超300个品规,年销售规模超亿元[20] 财务与投资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财务性投资规模为10,695.22万元,占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17.29%[46] - 2024年1 - 9月公司向控股股东开开集团出售上海静安甬商汇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10%股权,转让价格为948.452万元[10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其他应收款合计为682.13万元,其他应付款合计为12370.55万元[132] 关联交易 - 2024年1 - 9月向开开集团提供劳务关联销售金额为5.82万元,2023 - 2021年金额各有不同[97] - 2024年1 - 9月向静安制药采购商品关联采购金额为172.44万元,2023 - 2021年金额各有不同[98] - 2024年1 - 9月向开开集团支付房屋建筑物租金463.34万元[100] 证照与资质 - 截至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之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持有17项药品经营许可证[73] - 截至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之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持有17项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76] - 截至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之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持有17项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76] - 截至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之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持有15项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凭证[78] 房产与合同 - 截至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有39处自有不动产,较之前减少1处[117] - 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衬衫总厂租赁黄沈合作社土地年使用费575,000元[11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已签署且履行的重大采购、销售、借款合同情况部分未变,合同合法有效[129] 人员与管理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刘光靓于2024年8月16日辞去上海静安甬商汇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职务[95] - 2024年1 - 9月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为126.54万元,2023 - 2022年薪酬各有不同[101] 其他 - 报告期内35类3509群组“雷允上”商标相关业务收入、毛利占比低,非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15] - 2013年苏雷公司、雷西公司申请第35类3509群组“雷允上”商标,2023年雷西公司因申请晚不予注册[1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有168项境内注册商标、6项已授权专利等,补充核查期新增10项境内注册商标、7项作品著作权,续期1项域名[121]
上海雅仕(603329)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关于上海雅仕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补充法律意见书(一)(修订稿)
2025-02-27 17:16
业绩数据 - 2024年1 - 9月湖北南方集团营业收入506,721.67,净利润2,286.73,注册资本17,796.05[14] - 2024年1 - 9月武汉金宇综合保税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89,378.15,净利润 - 5,241.57,注册资本41,754.39[14] - 2024年1 - 9月湖北国贸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000,617.98,净利润3,652.10,注册资本60,000.00[14] - 2024年1 - 9月湖北国贸金属矿产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61,133.41,净利润719.91,注册资本5,000.00[14] - 2024年1 - 9月厦门汉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53,232.13,净利润1,513.11,注册资本20,000.00[14] - 2024年1 - 9月发行人煤炭销售量35.89万吨,市场份额0.01%;聚酯切片销售量0.25万吨,市场份额0.03%;铜杆销售量1.49万吨,市场份额0.14%[21] - 2024年1 - 9月湖北国贸煤炭销售量576.41万吨,市场份额0.13%;聚酯切片销售量6.71万吨,市场份额0.68%;铜杆销售量1.04万吨,市场份额0.09%[21] - 2024年1 - 9月发行人偶发性竞争品种业务收入合计2408.50万元,占比0.79%,毛利合计68.74万元,占比0.50%[24] - 2023年发行人偶发性竞争品种业务收入合计2200.27万元,占比0.88%,毛利合计21.73万元,占比0.10%[24] - 2024年1 - 9月发行人持续性竞争品种业务收入合计122544.54万元,占比40.16%,毛利合计766.89万元,占比5.03%[28] - 2023年发行人持续性竞争品种业务收入905.83万元,占比0.36%,毛利10.73万元,占比0.05%[28] - 2024年1 - 9月湖北国贸控制的部分企业煤炭营业收入490547.08万元,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160.76%;毛利额8305.46万元,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54.50%[31] - 2024年1 - 9月湖北国贸控制的部分企业聚酯切片营业收入41097.12万元,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13.47%;毛利额138.31万元,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0.91%[31] - 2024年1 - 9月湖北国贸控制的部分企业铜杆营业收入61244.87万元,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20.07%;毛利额357.47万元,占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2.35%[31] - 2024年1 - 9月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合计23489.45万元,云南祥丰占比97.44%[62] - 2023年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合计34086.66万元,云南祥丰占比98.11%[62] - 2022年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合计29871.17万元,云南祥丰占比98.04%[62] - 2021年向关联方销售金额合计34426.16万元,云南祥丰占比95.28%[62] - 2024年1 - 9月、2023年、2022年、2021年公司向关联方采购金额分别为2254.95万元、4261.74万元、5095.40万元、3492.75万元[69] - 2024年1 - 9月、2023年、2022年、2021年关联采购占各期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0.78%、1.86%、1.91%、1.53%[6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前次募投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487.93万元,主要来自基地仓储总包业务和供应链执行贸易收入,项目处于运营初期,暂无法计算内部收益率[148] 股权与控制权 - 2024年2月5日,湖北国贸受让雅仕集团41,280,000股公司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6.00%取得控制权[18]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33,519,553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192,275,748股,湖北国贸持股74,799,553股,占比38.90%[95] 同业竞争与业务调整 - 湖北国贸对部分大宗商品业务转移调整,过渡期间与发行人特定贸易产品经营业务存在同业竞争[20] - 湖北国贸相关贸易产品业务将转移至上海雅仕,湖北国贸聚焦钢材、农产品等业务[33] - 湖北文旅及湖北国贸承诺不晚于湖北国贸取得上海雅仕控制权之日起36个月完成业务转移或调整,期满后停止特定贸易产品经营业务[35][36][37][38] - 2024年2 - 5月,湖北国贸梳理大宗商品贸易业务,将煤炭、聚酯切片等注入发行人体系[54] 关联交易 - 报告期内,公司向关联方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金额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28%、9.67%、13.53%和7.68%[8] - 公司与连云港港口集团、云南天马、昆明海联存在关联采购,交易价格具有公允性[77][78] 借款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向控股股东湖北国贸多次借款,拆借金额分别为5000万元、15000万元、5000万元、5000万元、10000万元、10000万元[80] - 2024年公司获批向控股股东申请5亿元借款额度,截至10月28日已使用完毕,后又获批增加3.5亿元借款额度[81] 募投项目 - 2021年4月公司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25900万元,用于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连云港)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13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连云港)项目承诺投资18200万元,累计投入18217.87万元,投资进度100.10%[13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7160.21万元,累计投入7160.21万元,投资进度100.00%[134] - 2021年8月公司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阿克套基地项目,计划投资总额2000万美元[157] - 阿克套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3月竣工投入使用[159,160,163] 整改与监管 - 公司针对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采取整改措施,截至补充法律意见书出具日未再发生类似问题[114][115][116][117][118] - 公司及其董监高、控股股东最近36个月内无证券监管部门行政处罚,除已披露监管措施外无其他监管措施[128]
A股IPO审核问询重点问题集锦
梧桐树下V· 2025-02-13 17:50
2024年A股IPO市场概况 - 2024年A股IPO市场新增100家企业,同比2023年减少68.05% [1] - 年内超430家企业IPO折戟,创近年来新高 [1] 《A股IPO审核笔记》内容概述 - 涵盖股东核查、同业竞争、收入/成本/毛利率、资金流水、股份支付、研发费用、内控制度、现场检查/现场督导等八大核心问题 [4] - 全文超过17万字,共334页,包含丰富实操案例和细节知识点 [39] 股东信息核查 - 第一章从核查规则入手,解读股东穿透的适用范围及底层逻辑,包括证监会与交易所规则差异 [6] - 重点解析股权代持及不同类型股东的穿透核查标准 [8] 同业竞争分析 - 第二章以生物医药公司为案例,探析同业竞争的核查范围与认定方式,分析三种特殊上市场景 [8] - 案例深度解析审核问询回复逻辑及关键通过/否决因素 [10][12] 收入/成本/毛利率核查 - 第三章通过模拟财务底稿,列示10个关键底稿设置要求,提供详尽模板 [14] - 以C产品为例(毛利率61%),分析收入占比提升(51%→57%)对综合毛利率的影响(44%→5%) [16][17] 资金流水核查 - 第四章梳理核查范围、程序及8项注意事项,解析2个IPO案例 [19] - 指出中介机构常见疏漏(如未交叉复合、账户遗漏等),提出"三看"原则(金额、用途、交易对手) [19][20] 股份支付要点 - 第五章探究适用情形、公允价值确定及等待期考量因素 [22] - 案例覆盖实控人增资、顾问获股等场景,明确监管关注点 [24] 研发费用归集 - 第六章对比三种归集口径,通过3个案例解析审核常见问题 [25] - 案例问询解析涵盖研发费用归集遗漏或不足的方面 [27] 内控制度与现场检查 - 第七章讲解内控12要素及缺陷整改方法 [28][30] - 第八章以创业板17家企业为例,披露现场检查问题(如成本核算不一致)及处理方式 [32][35][37] 学习包构成 - 包含纸质资料、线上课程《A股全面注册制详解》、电子版交易所业务指南及定制笔记本 [2][3]
2025年IPO实务手册
梧桐树下V· 2025-02-11 18:24
市场数据与排名 - 2024年A股IPO上市公司省份排名前三为广东、浙江、江苏[2] - 沪深主板2024年新上市公司2023年净利润中位数为1.93亿元,最低为8508万元[2] - 创业板2024年新上市公司2023年净利润中位数为1.2亿元,最低为5111万元[2] - 科创板2024年新上市公司2023年净利润中位数为1.74亿元,最低为3105万元[2] - 北交所2024年新上市公司2023年净利润中位数为4748万元[2] - 北交所开市三周年上市公司数量省份排名中江苏位列第一[2] - 科创板开市五周年上市公司数量省份排名中江苏位列第一[2]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国务院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以IPO成功为条件给予发行人或中介机构奖励[2] - 证监会明确自2026年起IPO企业可不设监事会或监事[2] - 证监会要求增强发行上市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并加大银发经济直接融资支持力度[2] - 深交所制定创业板IPO审核指南,涉及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九个细分行业[2] - 证监会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3] - IPO随机抽签检查比例由5%调升至20%[4] - 新版《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实施,对“一查就撤”的企业要“一查到底”[4] - 证监会修订IPO辅导监管规定,强调“关键少数”的口碑声誉[4]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对在审企业要成倍大幅增加现场检查覆盖面[4] 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 招股书需说明上市目的,关键少数承诺上市后业绩下滑超50%的需延长股份锁定期[4] - 新《科创属性评价指引》发布,与征求意见稿存在一处差异[4] - 沪深交易所新增发行上市负面清单,明确突击式分红监管[4] - 审核关注股东特殊权利条款处理、国有股东认定、控制权稳定性及实际控制人认定等问题[4] - 投资机构为第一大股东时的控制权论证思路受到关注[4] - 董监高或股东失信对拟IPO公司存在影响[5] 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 - 发布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系列文章,涵盖认定、审议程序、担保及跨境监管比较等[5] - 新公司法关联交易规则的理解与适用成为焦点[5] - 国有拟上市公司及全面注册制下同业竞争的认定与处理标准被详细解析[5] - 分拆上市中的同业竞争问题被列为审核关注要点[5] 财务核查与内部控制 - 新《公司法》对IPO出资事项核查产生影响[5] - 全面注册制下各板块财务审核关注要点被对比分析[5] - 财务造假检测关注异常收入、毛利率、现金流及资产异常增长等迹象[5][6] - IPO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在不同阶段的特点被详细阐述[5][6] - 医疗器械等特定行业的收入确认、销售模式及合规管理受到关注[5] 业务合规与知识产权 - 企业IPO过程中的网络数据合规、反垄断合规及环保合规成为审核重点[6] -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企业的数据合规审核受到特别关注[6] - 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利转让的合规要点被详细分析[6] - 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科创属性评价及合作研发合规问题被重点探讨[6][7] - 注册制下创新型企业IPO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策略被提出[7] 股权激励 - 拟IPO公司股权激励的税务处理、股份支付及审核要点被详细研究[7] - 新公司法时代下股权激励的应对与调整策略被分析[7] - 激励对象适格性、资金来源及争议解决等具体问题被深入探讨[7] 行业IPO实务 - 军工、人工智能、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特定行业IPO关注要点被梳理[8] - 新《公司法》对IPO的影响,包括类别股设置、董监高责任等被分析[8] - 不同生产策略制造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及报告环节的IPO关注要点被详细说明[8] - 创新药企业的上市选择、民爆及军工企业IPO审核事项被重点关注[8] 红筹回归与境外上市 - 红筹回归的架构拆除、外汇登记、税务考量及审核要点被详细解析[9] - 中概股回归A股的路径、挑战与前景被分析[9] - 港股上市路径选择、H股与红筹架构比较及港交所规则优化被探讨[9] - 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备案新规、路径选择及重点问题被回顾与解读[9]
净利润4.86亿元,北交所IPO!深科技“分拆”,净利占比一度逾50%
梧桐树下V· 2024-12-04 17:18
公司概况 -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开发科技",代码873879)申报北交所IPO于2023年12月12日获受理,拟募资10.17亿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2023年1月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同年9月调至创新层,注册资本10,040万元 [3]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通过深科技持股69.72% [4] 财务表现 - 2023年净利润4.86亿元,2024年预测净利润逾5.4亿元 [5] - 2021-2023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96.90%、87.70%、82.27%,2024年1-6月回升至92.15% [5] - 2024年1-6月毛利率达38.06%,较2021年的21.60%显著提升 [6]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的36.83%降至2024年6月的24.88% [6]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1年73.87%降至2024年1-6月42.86% [6]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计量终端及AMI系统软件,全球智能电表领域先行者 [5] - 前身为深科技计量系统事业部,2005年设立专注国际电表业务 [7] - 2016年公司化运营,2017年后深科技智能计量业务全部由公司开展 [8][9] - 与深科技重叠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1年19.19%降至2024年1-6月10.14% [6] 募投项目 - 拟投资10.17亿元用于: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33.66%)、研发中心改扩建(28.16%)、全球销服中心(8.68%)及补充流动资金(29.50%) [39][40] - 生产线建设项目将新增年产能800万只,2023年总产能为765万只 [40] 同业竞争 - 与同属中国电子控制的武汉中原在集中器产品存在相似业务,但收入占比仅1.92% [30] - 已出具承诺:除已中标订单外将不再从事国内集中器业务,武汉中原相关业务收入/毛利占比不超30% [32][34][36] 分拆上市考量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占深科技比例达52.60%,2024年1-9月为49.76% [23] - 扣除偶发因素后占比降至34.20%和42.97% [26][27] - 深科技其他业务板块2021-2023年收入均超100亿元,占比超80% [16][28]
华虹公司:华虹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7-30 17:46
发行情况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407,750,000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3.76%,发行后总股本1,715,897,031股[7][62][65] - 每股发行价格52.00元,发行市盈率34.71倍,发行市净率2.19倍[62][63] - 募集资金总额2,120,300.00万元,净额2,092,067.70万元[63] 财务数据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437,430.04万元,同比增长14.90%[54] - 2023年1 - 3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0,130.55万元,同比增长68.93%[54] - 预计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85.00 - 87.20亿元,同比增长7.19% - 9.96%[59] - 预计2023年1 - 6月归母净利润12.50 - 17.50亿元,同比增长3.91% - 45.47%[5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资产4,943,625.98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3.26%[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负债1,888,103.35万元,较2022年末下降7.15%[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3,055,522.63万元,较2022年末增长10.95%[51]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分别为73,930.73万元、51,642.14万元和107,667.18万元[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1195人,占总人数比例17.68%[82] - 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233240.05万元[82] 市场与风险 - 2021年台积电占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约50%份额,公司工艺节点55nm,与国际龙头有差距[31] - 半导体行业有周期性,公司业绩可能受宏观经济和下游市场波动影响[29][30] - 公司面临技术迭代、坏账损失、存货减值、汇率波动等风险[27][111][112][117] 募集资金用途 - 拟募集资金180亿元,华虹制造(无锡)项目用125亿元,占69.44%[42] - 8英寸厂优化升级、特色工艺技术创新研发、补充流动资金分别用20亿、25亿、10亿元[42] 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华虹集团持股51.59%,仪电集团持股13.67%[163][1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泰君安持有10,000股,上海国际间接持股4.88%[6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通证券关联方上海国盛间接持股4.88%[60] 战略配售 - 初始和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均为20387.5万股,占发行总数量50%[65]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获配股数48334249股,金额2513380948元[65] - 国泰君安证裕和海通创新获配股数均为8155000股,金额424060000元,跟投比例2.00%[66][69] 子公司情况 - 上海华虹宏力2022年总资产4,886,695.72万元,净资产2,879,618.40万元[166][168] - 华虹无锡2022年总资产3,141,854.59万元,净资产1,570,579.77万元[169][171] - 无锡置业2022年总资产116,983.40万元,净资产 -1,726.43万元[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