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份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同宇新材: 公司财务报表及审阅报告(2025年1-3月)
证券之星· 2025-06-27 00:52
公司基本情况 -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四会市大沙镇马房开发区,法定代表人为张驰 [1][2] - 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由苏州乾润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和纪仲林共同出资设立,分别持股88%和12% [3] - 经过股权变更和股份制改制后,公司股东包括张驰、苏世国、纪仲林等七名股东,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本仍为人民币3,000万元 [3]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1284MA4UKXQJ1F [4]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专用材料、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化学原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具体产品包括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苯并噁嗪树脂等,同时经营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业务 [5] 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5] - 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6] - 公司采用税前利润总额5%作为重要性水平判断标准 [6] 合并财务报表政策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子公司和结构化主体 [7]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包括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享有的所有者权益份额 [9] - 对于报告期内增减子公司,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10] 金融工具会计政策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等三类 [21]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等 [24] - 金融工具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分为三个阶段计量 [28][29] 存货管理政策 - 存货包括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等,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 [42] - 资产负债表日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3]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领用时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 [45] 固定资产管理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12-20年,机器设备3-10年 [47] - 在建工程转固标准包括主体工程完工、验收合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等 [49] 研发支出管理 - 研发支出归集范围包括研发人员薪酬、材料费、检测费等直接相关费用 [53] - 开发阶段支出在满足技术可行性、意图、资源支持等条件时资本化 [53] 职工薪酬政策 -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等 [56] - 短期薪酬在实际发生时确认,离职后福利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59]
新恒汇: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6-18 21:23
公司上市概况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6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简称为"新恒汇",证券代码为"301678" [2][19]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59,888,867股,全部为新股,发行价格为12.80元/股 [3][5] - 发行后总股本为239,555,467股,其中无限售流通股为45,512,773股 [19][20] - 公司选择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5,000万元,2023年和2024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54.58万元和17,268.08万元 [21] 行业与估值 - 公司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9",行业最近一个月静态平均市盈率为37.99倍 [5] - 本次发行市盈率为17.76倍,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37.99倍和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静态市盈率57.86倍 [5][6] - 可比上市公司2024年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平均静态市盈率为57.86倍 [6]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包括智能卡业务、蚀刻引线框架业务以及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 [21] - 智能卡业务是传统核心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69.28%,柔性引线框架市场占有率达32%,智能卡模块产品市场占有率约13% [9][10] - 蚀刻引线框架业务是近年重点投入的新业务,2024年销售收入达19,380.37万元,产品良率稳定在85%左右 [10] - 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尚处于市场开拓阶段,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5.96% [11][12]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各期营业收入分别为68,380.71万元、76,672.61万元和84,180.64万元 [12] - 报告期各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80.47万元、14,854.58万元和18,597.02万元 [12]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17,268.08万元 [21]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虞仁荣和任志军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发行前合计持股比例分别为31.94%和19.31% [23][24] - 任志军因收购股权负债1.16亿元,计划通过分红和股份转让偿还,可能导致持股比例从14.48%降至11.80% [13][14] - 公司设立多个员工持股平台,包括共青城志林堂、共青城恒汇宏润等,涉及股份支付费用 [27][28][29] 风险因素 - 智能卡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全球年出货量约95亿张,增长空间有限 [9][10] - 新业务拓展存在技术攻关和市场开拓风险,蚀刻引线框架业务尚处发展早期 [10][12] -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41.54%,对紫光同芯销售收入占比11.49% [12][13] - 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40%左右 [13]
报考港股上市的迈威生物:董事长刘大涛被立案,其年薪超300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11 23:35
公司动态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3] - 调查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调查 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 - 刘大涛在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证监会工作 [3] 上市与融资 - 公司于2022年1月18日在科创板上市 IPO发行价34.8元/股 发行9990万股 募资总额34.77亿元 净额33亿元 [3] - 上市首日即破发 开盘价32元/股(较发行价跌8.05%) 收盘价24.5元/股(跌幅29.6%) [4] - 截至2025年5月9日股价报收19.99元/股 市值约80亿元 [4] - 2024年12月宣布拟赴港交所主板上市 [4] - 2025年1月6日正式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计划募资用于核心产品9MW2821临床试验及其他管线研发 [5] 资金使用 - 科创板募资33亿元中 累计使用14.83亿元 8.24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5]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1000kg抗体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16.02亿元 募资12亿元)、抗体药物研发项目(投资10亿元 募资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7.8亿元) [4] 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自主开发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药物的商业化阶段制药公司 [5] - 管线产品组合包含10个以上药物资产 覆盖肿瘤、免疫、眼科、骨科等领域 [5] - 核心产品9MW2821为靶向Nectin-4的ADC药物 其他ADC候选药物包括7MW3711(B7-H3靶向)、7MW4911(CDH17靶向) [5] - 已上市三款产品:君迈康®、迈卫健®R(肿瘤)、迈利舒®(骨科) [7]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1.28亿元 2024年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56.28%) [8] - 2023年净亏损10.59亿元 2024年净亏损10.44亿元 [7][8] - 2024年前10个月营收1.6亿元 净亏损8.64亿元 [7] - 2025年Q1营收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 净亏损2.92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2.06亿元) [9] - 2024年研发投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4.49%) [10] 公司治理 - 成立于2017年5月 注册资本4亿元 [6] - 主要股东包括朗润(深圳)股权投资基金(持股35.18%)、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中骏建隆投资(持股5.01%)等 [7] - 董事长刘大涛2023年薪酬总计3178.8万元(含股份支付2938.2万元) 2024年前10个月薪酬2704.8万元(含股份支付2504.4万元) [10][11]
年薪超800万元?零跑汽车董事长:仅8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5:00
5月7日晚间,针对近日网传的"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2 0 2 4年薪8 11 . 9万元",朱江明在个人视 频号发布了一段接受采访的视频。 视频中, 朱江明称自己当前年薪为8万元,仅用于每月缴纳社保, 与网传年薪8 11 . 9万元信息 不符。 朱江明还透露,从创立零跑到现在, 自己总共领的薪酬可能不到2 0 0万元。 图 / 朱江明个人视频号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理想汽车的董事长、CEO也因天价薪酬引发关注。 有 媒 体 梳 理 国 内 部 分 车 企 2 0 2 4 年 年 报 , 总 结 了 车 企 高 管 的 薪 酬 水 平 。 其 中 , 理 想 汽 车 董 事 长、CEO李想的"年薪"为6 . 3 9亿元 ,远超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马东辉与首席财务官李铁 等其他高管。该数据一出,随即引发行业热议,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李想6 . 3 9亿元的"年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2 6 6 . 5万元的年薪,另 一部分是因公司在2 0 2 4年达到交付5 0万辆的目标而触发的期权激励,产生超6 . 3 6亿元的激励 费用。 | 最新价:105.900 涨跌幅:0.00% | 87 ...
IPO上市精选37个问答(建议收藏)
搜狐财经· 2025-04-29 13:57
3. 什么是股票市场? 2. 什么是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由各种融资活动组成,按融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证券市场和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公司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不动产抵押贷款和 金融衍生工具等。在通常意义上,资本市场主要指证券市场。我国目前已经形成涵盖股票和债券等融资工具的资本市场市场体系,建立了包括深沪主板、创 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什么是直接融资?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这种 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包括知情权、资产收益权(收取股息、取得股份转让差价等)、公司重大决策参与权(参加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提案权、质询 权等)、监督权以及求偿权等。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给者通过与资金需求者协商或在资本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者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直接提供给资金需求者使用的融资方式。企 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企业之间、个人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均属直接融资。目前,我国企业的直接融资 ...
峰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9 10:40
主要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股份支付费用为1693万元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426万元 同比增长2966%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8110万元 同比增长3808% [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适用 但未列举具体项目及金额 [4] 股东信息 - 未披露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 [5] -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 [5] 财务报表 -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3][6] - 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均以人民币为单位 未经审计 [6] - 本期及上期均未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6] 其他事项 - 无需提醒投资者关注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 [6] - 2025年起未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或准则解释等涉及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的财务报表 [6]
此薪酬非彼薪酬——“贝壳”天价“薪酬”事件解析
和讯网· 2025-04-21 21:56
高管薪酬争议 - 董事长彭永东2024年财报显示薪酬总额达4亿元,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占比超97%,实际现金薪酬不足200万元,仅占0.5% [1][5][12] - 股份支付费用源于港股上市时授予的7182.4万股限制性A类股,按会计准则分5年摊销计入薪酬成本,属于非现金账面数字 [5][6] - 限制性股票价值与股价深度绑定,未解锁部分可能因市场波动大幅缩水,存在"纸面富贵"与实际变现的差异 [6][12] 股权架构设计 - 公司采用同股不同权架构,A类普通股1股1票,B类普通股1股10票,管理层通过B类股放大投票权 [7][8] - 彭永东团队持有7.7%股本但控制32.1%投票权,其中彭永东个人持股5%却拥有22.1%投票权 [9] - 该设计为满足港股上市合规要求,需管理层持股≥10%经济利益,同时避免创始人离世后的治理真空 [7][8] 行业对比分析 - 房地产中介行业基层收入低(年均约8万元),与高管账面薪酬形成5000倍差距,加剧公众对分配公平性质疑 [1][11] - 相比"特斯拉"业绩对赌型薪酬,"贝壳"限制性股票授予源于上市合规而非业绩目标,缺乏明确合理性锚点 [11] - 公司选择详细披露高管薪酬,而"京东"、"小米"等通过豁免或特殊设计降低敏感度 [11] 投资者分析框架 - 需区分薪酬现金含量(0.5%)与股权激励(99.5%),后者价值取决于未来股价表现 [12] - B类股投票权与任期强绑定,离职即转为A类股,形成"权力倒计时"机制制约长期独裁风险 [12] - 房地产行业特性易引发"暴利"联想,基层收入透明度与高管会计处理差异激化舆论矛盾 [12][13] 资本市场规则 - 超30%港股新经济公司采用AB股架构,平衡创始人控制权与公司长期发展 [13] - 联交所允许同股不同权但要求管理层持股≥10%,公司通过限制性股票补足经济利益缺口 [5][8] - 会计规则将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按解锁期分摊,导致财报数字与公众认知存在鸿沟 [5][6][14]
A股IPO审核问询重点问题集锦
梧桐树下V· 2025-02-13 17:50
《A股IPO审核笔记》学习包 1.纸质资料《A股IPO审核笔记》 2.线上课程《A股全面注册制详解》 3.电子资料《沪深京交易所业务指南》 4.梧桐定制笔记本1个 扫码限时7.7折 《A股IPO审核笔记》从中介机构角度,梳理了企业在A股上市过程中被审核机构重点关注的八个方面问 题,分别涉及股东核查、同业竞争、收入/成本/毛利率、资金流水、股份支付、研发费用、内控制度、现场 检查/现场督导等内容。 第一章股东信息核查是从核查规则入手,解读了股东核查的适用范围以及其中涉及的底层逻辑。例如哪些主 体必须穿透?哪些可以不穿透?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规则之间存在哪些差异? 2024年A股IPO市场共新增100家企业,同比 2023年 减少68.05%。同时,A股市场年内超430家企业IPO折 戟,创近年来新高。 在IPO审核趋严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我们围绕IPO审核关注点,推出了这本超赞的 ——《A股IPO审核笔记》! 并重点解析了股权代持及存在不同类型股东的情况下, 企业上市需要注意的股东穿透核查标准。 第二章主要以十几个生物医药公司为案例,探析了同业竞争的核查范围与认定方式,除此外,还分析了三种 特殊 ...
A股IPO审核重点关注8个共性问题!
梧桐树下V· 2025-01-15 20:23
第一章股东信息核查是从核查规则入手,解读了股东核查的适用范围以及其中涉及的底层逻辑。例如哪些主 体必须穿透?哪些可以不穿透?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规则之间存在哪些差异? 在IPO审核趋严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我们围绕IPO审核关注点,推出了这本超赞的 ——《A股IPO审核笔记》! 《A股IPO审核笔记》学习包 1.纸质资料《A股IPO审核笔记》 2.线上课程《A股全面注册制详解》 3.电子资料《沪深京交易所业务指南》 4.梧桐定制笔记本1个 扫码领券,立减50元 《A股IPO审核笔记》从中介机构角度,梳理了企业在A股上市过程中被审核机构重点关注的八个方面问 题,分别涉及股东核查、同业竞争、收入/成本/毛利率、资金流水、股份支付、研发费用、内控制度、现场 检查/现场督导等内容。 2024年A股IPO市场共新增100家企业,同比 2023年 减少68.05%。同时,A股市场年内超430家企业IPO折 戟,创近年来新高。 并重点解析了股权代持及存在不同类型股东的情况下, 企业上市需要注意的股东穿透核查标准。 案例也不是浅浅地过一遍审核机构的问询问题,而是真正把案例公司针对问询的回复,以及相关问题背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