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市场

搜索文档
25年首次“大砍价”,打工人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6-10 22:37
星巴克降价事件分析 核心观点 - 星巴克入华25年来首次大规模降价,非咖啡饮品最高降6元,最低23元起,涉及星冰乐、冰摇茶等品类[1][2][9] - 降价背后是市场竞争加剧、业绩增长乏力及下沉市场扩张需求的三重压力[12][19][34] -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689亿元,远超现磨咖啡市场,公司试图通过降价抢占非咖赛道增量[17][18] 价格调整细节 - 大杯冰摇红莓黑加仑从31元降至26元,大杯白桃星冰乐从41元降至35元,大杯红茶拿铁从35元降至29元[9] - 三大王牌品类大杯平均降幅达5元,叠加平台优惠后部分消费者实付可低至14元[5][11] 市场竞争环境 - 喜茶、奈雪主力产品价格下探至20元区间,瑞幸通过9.9元优惠券抢占轻乳茶市场[13] - 蜜雪冰城单杯价格仅需几元,库迪咖啡3年扩张至10050家门店,幸运咖6个月新增500家门店[13][38][39] 业绩表现与市场挑战 - 2024财年全球营收361.76亿美元同比微增0.56%,中国区收入30.08亿美元较2021年高点缩水18%[27][31] - 2025财年中期净利润同比暴跌35.16%至11.65亿美元,下沉市场门店数虽达1000个县级但面临本土品牌围剿[22][30][37] 战略意图与执行难点 - 通过非咖饮品降价适配县域市场消费者午后甜饮偏好,但35元价格仍相当于蜜雪冰城8杯柠檬水[23][24][35] - 组织架构动荡包括中国区管理层变更及股权出售传闻,叠加性价比认知转型困难[40][36]
星巴克入华25年首降价,更多调整在路上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21:34
店里一位工作人员说,当天早上客流量不错,点非咖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她预计下午单量提升会更显著,通常早上以咖啡类消费为主,下午则是非咖饮 品的消费高峰。 此次星巴克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系列产品实施降价,最高降幅达6元。调整后,多款饮品价格进入20元区间。星巴克希望以价换量,打开下 午茶市场,并适配下沉市场开店战略。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指出,咖啡茶饮行业"内卷"已十分严重,星巴克不得不被动卷入竞争。但作为头部品牌需维持形象,因此选择先对非咖啡产品降价,这 是相对体面的价格调整方式。他预判,未来星巴克很可能会对咖啡产品进行降价。 首次产品直降 6月10日是星巴克非咖产品降价的首日,这也是星巴克进入中国25年来首次主动下调产品价格。 早上9点多,北京望京凯德MALL商场尚未正式营业,商场一层的星巴克门店已有不少顾客。工作人员在询问点单需求时,会主动提及非咖产品降价信息, 并帮助顾客累计积分、查看优惠券。 6月10日,星巴克中国门店的价签迎来历史性变化: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系列共10款产品集体降价,以大杯规格计算,消费者平均每杯能省下5元。 这是星巴克入华25年来首次直接下调产品价格,打破以往仅通过 ...
山姆代购成潮流,为啥实体店还需要弄代购?
36氪· 2025-06-09 15:45
山姆代购成潮流 - 2023年以来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涌现大量山姆代购创业者,形成山姆代购实体店、山姆代购店等话题 [3] - 三四线城市及县城出现"山姆甄选店""山姆优选"等实体店,采用会员店同款商品和类似店面设计,形成"县城分姆"现象 [3] - 代购实体店分为三类:专营单一品牌商品的专卖店、集合多品牌的综合店(如山姆+胖东来+盒马)、传统店铺兼营代购业务 [3] - 湖北省仅武汉有3家山姆会员店,但县级市京山(人口不足60万)两个月内开出至少5家"县城山姆" [3] - 代购商品种类达几千种,涵盖食品、饮品及日用品,商家通过跨城采购加价销售 [4] 实体店代购兴起原因 - 三四线城市购买力提升,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需求增长,但山姆等会员店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代购成为连接供需的桥梁 [6] - 山姆、盒马、胖东来等新零售企业开发出网红商品(如山姆瑞士卷、盒马海鲜、胖东来自有品牌食品),吸引下沉市场消费者但受限于地域 [8] - 代购本质是套利行为,利用三四线城市市场空白,通过批量采购和加价销售赚取差价,规模扩大后可优化成本提高利润 [9] - 长期来看,若山姆等企业直接下沉布局三四线城市,代购模式生存空间将缩小 [11]
下沉市场餐饮新机遇,鱼你在一起加盟策略解析
新浪财经· 2025-06-09 01:35
行业背景 - 下沉市场伴随城镇化进程加速、城乡消费能力增强以及消费理性化回归焕发全新活力 [1] - 2024年餐饮下沉市场以超过8%增速领跑行业 贡献全国餐饮消费增量重要份额 [1] 公司业务规模 - 截至2024年7月底全球加盟门店突破2500家 [1] - 覆盖全球2500+加盟门店的全局供应链系统 [5] - 85%核心食材由9大仓储中心从源头工厂直供门店末端 [5] 加盟策略优势 - 采用高效率加轻资产双轮加盟策略 [3] - 轻资产运营加盟模式从源头降低加盟成本 [3] - 后厨制作和服务出餐标准化运营流程 店铺经营全程数智化大幅压缩人工成本 [3] - 通过低投资轻步跑方式让加盟店铺实现高效运营 [3] 供应链管理 - 规模化采购降低食材与物流成本 [6] - 为下沉市场和县区门店更好输血 确保所有门店菜品口感一致 [6] - 不断增加用户粘性 [6] 市场扩张战略 - 2017年品牌成立后立足快餐化市场扩大 聚焦一线城市核心商圈 [6] - 主打职场白领和办公族消费群体 门店多布局商场综合体及写字楼周边 [6] - 2021年推出千城万店计划 针对不同市场制定差异化方案 [6] - 国内一二线城市主推外卖mini店以线上运营为主降低租金成本 [6] - 乡镇市场打造市井风门店利用亲民价格和烟火气设计吸引当地客群 [6] - 海外市场通过调整口味迎合不同市场饮食需求 [6] 品牌定位 - 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菜品帮助打开知名度 [6] - 真正洞察市场需求以创新策略应对挑战 [8] - 成熟加盟策略为加盟商带来宝贵发展机遇 [8]
县城可能是抖音本地生活的竞争洼地
虎嗅APP· 2025-06-07 11:05
抖音本地生活在县城市场的机会分析 庞大的市场体量与未被充分开发的本地需求 - 抖音月活跃用户达10.01亿,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54.7%(5.48亿),下沉市场增长显著 [3][7][9] - 抖音月人均使用时长达46.54小时(日均1.55小时),县城用户使用时长可能更高 [7] - 美团与抖音用户重合度81%,但抖音内容驱动模式更适配县城非计划性消费需求 [9][10] - 县域经济占全国GDP38%,县城消费者具备"有闲有钱"特征,消费力不逊于大城市 [12][13] 县城本地商家运营能力薄弱 - 县城商家线上化率极低,例如某县城23家台球厅仅3家上线抖音团购(13%) [15] - 商家线上运营存在"不知道、不愿、不会"三重障碍,竞争处于洼地状态 [16] - 早期上线商家效果显著:某台球厅通过抖音团购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美发店售出600单 [15] 县城市场的"微创新"红利 - 商家仅需掌握L2级能力(挂团购+基础发布)即可超越80%同行,运营成本趋近于0 [20][21] - 核心运营策略:1)门店挂车入驻 2)日更店铺视频+LBS定位 3)公域转私域建用户粘性 [23] - 本地生活服务渗透率仅38.4%,仍属增量市场,窗口红利期预计持续10-18个月 [3][22] 县城消费行为特征 - 兼具高性价比与"面子消费"需求,抖音内容能高效引领本地潮流(如乔氏台球案例) [12] - 熟人文化使"有人感"商家更受欢迎,方言短视频传播效果突出 [12] - 刚性支出占比低(房价为大城市的1/3-1/10),娱乐消费意愿强 [12]
县城可能是抖音本地生活的竞争洼地
虎嗅· 2025-06-06 07:48
抖音本地生活在县城市场的机会分析 市场体量与用户基础 - 抖音月活跃用户达10.01亿,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54.7%(5.48亿)[4][8] - 抖音月人均使用时长达46.54小时(日均1.55小时),县城用户使用时长更长[6] - 美团与抖音用户重合度81%,但抖音内容驱动模式更适合县城非计划性需求[9][10] - 县域经济GDP占全国38%,覆盖2800个县城,消费潜力未被充分开发[16][17] 县城消费特征 - 兼具高性价比与"面子消费"双重属性,抖音内容能高效引领本地潮流[13] - 熟人文化使方言短视频传播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货架平台[14] - 县城居民刚性支出占比低(如房价仅为大城市1/3-1/10),消费意愿更强[15] - 台球等业态价格持平北京,部分项目县城定价甚至更高[16] 竞争格局与商家现状 - 样本县城23家台球厅仅3家上线抖音团购,上架率13%[21][22] - 美团在县城渗透不足,因"打开美团购券"的心智未成熟[9] - 80%县城商家处于"不知/不愿/不会"线上运营的原始阶段[25][26] - 仅掌握L2级能力(挂团购+基础发布)即可超越80%县城同行[28] 运营方法论与红利窗口 - 关键三板斧:门店挂车(免费入驻)、日更带定位视频、公域转私域[34] - 本地生活服务用户渗透率仅38.4%,仍属增量市场[32] - 商家只需微创新(如拍视频赠时长)即可形成竞争壁垒[27][28] - 内容创作粗糙度容忍度高,转化导向优于播放量指标[34] 数据验证案例 - 新开台球厅未导流情况下,抖音团购上线当天售出2单[3] - 最早开通抖音团购的台球厅已成当地规模最大门店[22] - 某县城美发店通过抖音售出600单,餐饮类目效果更显著[22]
【古茗(1364.HK)】全品类货架型品牌,“结硬寨”践行长期主义——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陈彦彤/汪航宇/聂博雅)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5 21:36
行业概况 -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6000亿元 其中现制茶饮规模最大(超过3000亿元) 现制咖啡行业增速较快(24-28年CAGR预计18.5%) [4] - 低线市场增长潜力更大 预计三线及以下城市24-28年CAGR均超过20% 大众价格带产品增长势头最好(24-28年CAGR为20.8%) [4] - 供应链为现制茶饮企业最核心竞争力 [4] 公司定位 - 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 全价格带下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3] - 截至24年底覆盖全国17个省份200多个城市 拥有9914家门店 主要分布在二线及以下城市 [3] - 2023年平均季度复购率高达53% 门店经营利润率约20% 均领先行业 [3] 竞争策略 - 避开一二线城市激烈竞争 专注三线及以下城市、乡镇城郊和县域市场 [5] - 强大加盟体系成为下沉关键动力 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较高吸引大量加盟 [5] - 区域密集开店策略发挥供应链规模效应 [5] 供应链优势 - 强大供应链体系支撑门店运营 实现低价优质产品供应 [5] - 供应链能力支持快速上新 及时迎合市场需求变化 [5] 业务发展 - 24年加盟政策调整 取消扣点费用 加盟费和设备费改为分期支付 减轻加盟商资金压力 [6] - 25年计划净增2000家店 重点开拓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 [6] - 远期测算加密现有城市可达2万家门店 新进入城市开店空间广阔 [6] - 新增咖啡品类使门店销售额增长约10% 门店利润年增加数万元 [6]
新能源汽车下一仗,打到村里去了
和讯· 2025-06-05 18:16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规模与特点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首批共有33家主流品牌、124款车型参与,车型售价跨度覆盖5万至50万元,涵盖轿车、SUV、皮卡及MPV等多种车型[3] - 政策协同更紧密,延续车购税、车船税减免政策,叠加地方购车券、车企让利及以旧换新补贴,综合优惠幅度进一步提升[4] - 服务网络更下沉,要求车企、充换电企业、保险公司等在县域提供维修、救援、电池检测等全周期服务[4] 参与车企与车型趋势 - 自主品牌中比亚迪有11款车型、长安汽车(含阿维塔)15款、东风10款、吉利超10款车型参与下乡[5] - 新势力车企如零跑、小鹏、蔚来、理想均有车型加入,高端车型如Model 3、Model Y、理想L6首次出现在下乡推荐目录中[5] - 高端化、高价值新能源车型加速进入农村市场,蔚来、极氪、岚图等高端新势力部分车型位列其中[5] 农村市场需求与车型覆盖 - 车型覆盖范围广,包括普及型轿车、家用SUV、实用性皮卡及商用车型,如岚图梦想家高端新能源MPV[6] - 农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认知度和接受度稳步提升,为新势力高端产品推向县域市场创造有利条件[5] 活动成效与市场渗透 - 5年来下乡活动累计销售近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举办29场专场活动及上百场巡游巡展[7] - 农村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逐步消除对新能源汽车的疑虑,为市场持续渗透打下基础[8] - 2024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达87.1万辆,零售渗透率为51.57%,但增长未实现实质性飞跃[9] 下沉市场增长潜力 - 纯电动新能源乘用车在特大城市销量占比下滑4个百分点,未来增长动能将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10] - 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渗透率分别为46.5%、45.2%、40.6%,三线及以下城市渗透率递减至27.2%,市场空间巨大[10] - 下沉市场面临产品适应性不足(如通过性、载重能力)及充电基础设施短缺等核心痛点[11] 政策支持与车企响应 - 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如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范围、支持75个县开展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12] - 车企加速下沉战略,长安开发新能源微卡优化农具运输需求,吉利远程超级VAN支持灵活改装[12] - 理想启动"百城繁星计划",比亚迪、零跑增加县级门店,蔚来、小鹏推出面向三四线城市的品牌或车型[13] 当前挑战与改进方向 - 部分新能源汽车设计未充分满足农村复杂道路通过性需求,定制化开发有待加强[13] - 农村用户对新能源汽车认知水平与接受意愿需提升,需加大优惠政策宣传力度[13]
一年干了400亿,“零食界拼多多”即将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05 17:33
公司业绩与上市动态 - 2024年门店零售额达555亿人民币 全年营收393亿元 门店数量突破14394家 [2] - 公司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于2024年合并成立 实现下沉市场布局与都市潮品选品的优势互补 [10] - 2023年12月获战略融资10.5亿人民币 投资方包括好想你、盐津铺子等 [1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零食零售市场规模预计达13596亿元 保持稳健增长 [3] - 细分品类增速差异显著:肉类零食增速10% 型信/ESIC增速达690%/790% 通辽/区定增速仅1%/3% [6] - 消费者需求驱动行业变革 健康、美味、便捷与高性价比成为核心诉求 [7] 商业模式与供应链 - 采用直采模式与2300家工厂合作 供应链成本压缩至18%-20% 商品价格为行业均价的54%-70% [14] - 全国布局36个仓库 门店距仓库300公里内可实现24小时配送 [15] - 自有品牌商品约30款 与《2024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50%企业有直接合作 [14] 门店运营与加盟策略 - 实施"下沉市场优先+全层级渗透"策略 58%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 覆盖1224个县域 [16] - 加盟政策包括免费加盟、开店补贴及全方位运营支持 加盟服务费收入占比不足0.5% [15][16] - 单店SKU不低于1800款 每月上新数百款产品 价格极具竞争力(如1.9元600ml无糖乌龙茶) [14] 渠道与营销创新 - 构建"小程序商城—实体店铺—网络旗舰店"三位一体全渠道 平均配送时效缩短至2小时内 [17] - 通过KOL种草、直播带货及跨界合作(如国潮IP、咖啡品牌联名)强化年轻消费者连接 [19][22] - 签约周杰伦为代言人 联合抖音开展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21] 行业趋势与启示 - 零售业从"网红逻辑"转向"产业思维" 供应链效率成为竞争核心 [25] - 下沉市场呈现需求分级特征 需同时满足小镇青年与都市白领差异化需求 [25] - 行业面临平衡供应链成本与价格竞争力、避免规模扩张导致"大而不强"的挑战 [25]
今年的618:即时零售成刚需,AI重塑供应链,人本零售定未来
证券之星· 2025-06-05 14:51
618活动新变化 - 美团首次参与618活动,为传统电商大促注入新活力[1] - 消费者行为趋向理性,市场环境变化催生新玩法与趋势[1] 即时零售崛起 - "小时达"成为消费体验基线要求,覆盖退烧贴、冷藏啤酒、手机充电线等场景[2] - 电商巨头加速布局即时零售,与线下商超、便利店、品牌专卖店深度合作,履约能力提升至30分钟-1小时达[2] - 美团闪购、京东小时达、饿了么新零售等平台强化O2O布局,淘宝提前上线"闪购"频道,京东整合"秒送"频道,美团推出"品牌闪购合伙人计划"[2] AI技术驱动效率提升 - AI覆盖电商全链条,智能化前置仓网络与动态补货系统优化供应链效率[4] - 淘宝天猫推出AIGC产品"图生视频",商家可自动生成20秒动态短视频,单商家月均节省成本超1,000元,压缩制作周期10天以上[4][5] - 京东云向POP商家开放五大免费AI工具,包括数字人直播、智能客服等,数字人提供180分钟免费合成时长[5] 消费决策双轨并行 - 消费者兼具"精算师"与情感驱动特质,商品参数与第三方测评数据与品牌故事、可持续理念共同影响决策[7] - 国潮IP联名款预售秒光,治愈系香氛、减压玩具销量猛增,科技品牌结合人文叙事,美妆品牌推出艺术礼盒[7] 增量市场挖掘 - "以旧换新"政策集中落地,京东大家电换新补贴最高2,000元,天猫设"绿色补贴通道",拼多多追加手机数码百亿补贴[8] - 下沉市场成增长主战场,县域消费者在家电、高端手机、品质家居类目增速领跑,品牌通过县域专卖店、小包装策略、方言直播优化触达[10] 行业竞争维度升级 - 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履约体验、情感共鸣、存量运营与增量触达,要求全渠道服务能力与长期战略定力[11] - 未来零售围绕"人本价值",需满足速度、温度、价值的复合需求,深耕广阔市场纵深[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