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聚酯数据日报-20251020
国贸期货· 2025-10-20 11: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PTA博弈加剧,情绪与基本面共振,供给端收缩,但加工费延续低迷,行业利润受制于产能过剩,后期开工率或下滑,且受原油价格下行影响难走出独立行情 [2] - 乙二醇华东港口库存低位,到货量有限,海外进口预计下滑,国内装置投产使价格承压,聚酯旺季结束且原油基本面下行,预计聚酯偏弱运行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综述 - INE原油行情偏弱震荡,利空PTA市场,PTA行情下跌,华东220万吨PTA装置计划外降负荷,PTA现货基差微幅反弹 [2] - 张家港乙二醇市场不同月下商谈价格有别,今日乙二醇期货震荡下行,现货价格跟随回调,基差商谈略有走强 [2] 指标变动 |指标|2025/10/16|2025/10/17|变动值| |----|----|----|----| |INE原油(元/桶)|443.8|432.6|-11.20| |PTA - SC(元/吨)|1230.9|1258.3|27.39| |PTA/SC(比价)|1.3816|1.4002|0.0186| |CFR中国PX|786|783|-3| |PX - 石脑油价差|237|246|-9| |PTA主力期价(元/吨)|4456|4402|-54.0| |PTA现货价格|4355|4340|-15.0| |PTA现货加工费(元/吨)|143.8|136.0|-7.8| |PTA盘面加工费(元/吨)|244.8|208.0|-36.8| |PTA主力基差|(85)|(85)|0.0| |PTA仓单数量(张)|36978|38620|1642| |MEG主力期价(元/吨)|4089|4003|-86.0| |MEG - 石脑油(元/吨)|(100.86)|(109.05)|-8.2| |MEG内盘|4120|4115|-5.0| |MEG主力基差|67|74|7.0| [2] 产业链开工情况 - PX开工率84.62%,较前一日无变动 - PTA开工率77.58%,较前一日下降0.63% - MEG开工率65.84%,较前一日下降0.66% - 聚酯负荷89.38%,较前一日无变动 [2] 产品价格及现金流变动 |产品|价格变动|现金流变动|产销变动| |----|----|----|----| |POY150D/48F|6480→6465,-15.0|126,无变动|67%→42%,-25%| |FDY150D/96F|6655→6610,-45.0|(199)→(229),-30.0|未提及| |DTY150D/48F|7745→7765,20.0|191→226,35.0|未提及| |1.4D直纺涤短|6385→6370,-15|381,无变动|84%→81%,-3%| |半光切片|5500→5485,-15.0|46,无变动|188%→51%,-137%| [2] 装置检修动态 华东一套220万吨PTA装置小幅降负,恢复时间待跟踪 [3]
特朗普宣布中美贸易战开始,美国扬言以34敌1,对我们加税500%
搜狐财经· 2025-10-20 07:22
中美贸易战态势 - 美国宣布与中国进行贸易战,威胁对华加征500%关税,并考虑终止部分对华贸易[1][3] - 美国财长要求中国在推迟稀土出口管制与延长关税休战期、或承受美国严厉惩罚之间做出选择[3] - 中国方面回应称要谈大门敞开,要打奉陪到底,展现出临危不乱的姿态[1][9] 美国具体报复措施 - 85名美国参议员准备授权对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500%关税[6] - 美国政府计划通过产业政策加强对稀土、半导体、制药和钢铁等战略性行业的控制[6] - 美国意图拉拢包括G7、欧盟及印太盟友在内的33个国家,组建“稀土产业联盟”以对抗中国[6][9] 稀土领域竞争格局 - 中国在稀土加工设备和技术上拥有全球独有的优势,使西方国家被卡脖子[14] - 美国联合盟友在稀土领域对抗中国的举措被评估为难以成功,暴露出其技术短板[14] - 中国亮出“稀土”手段后,西方出现抱团倾向,但美国主导的联盟被认为无法撼动中国的地位[3][14] 中美经济依存与反制能力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为美国商品建立多元化供应链,例如大豆可从其他国家购买[12] - 中俄能源合作使用本币结算,脱离了美元体系,使美国针对中国购买俄石油的加税威胁效力大减[12] - 美国对华贸易脱钩的威胁被认为会先损害美国自身利益,美国民众可能首先不答应[12]
IMF总裁:特朗普无法阻止国际贸易
财富FORTUNE· 2025-10-19 21:07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美贸易冲突持续升级,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实施100%的报复性关税[2] - 尽管全球不确定性增加,但贸易并未消亡,而是像水流一样遇阻绕行,寻找新路径[3] -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1个成员国中有188个未采取报复措施,而是选择与区域合作伙伴加强贸易[3] 中国贸易数据表现 - 9月中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3%,创下今年新高,主要受与欧盟贸易强劲增长推动[3] - 当月中国对美出口下降27%,标志着对美贸易连续半年出现两位数下滑[3] - 东南亚和海湾地区成为贸易转移的典型例证,中国也从贸易多元化中获益[3] 企业领袖的角色与机遇 - 在逆风时期,企业领袖是稳定局势的锚点,因其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4] - 私营部门比政府更具主动性和适应性,在许多存在强力政府干预的国家展现出更强主动性[4] - 女性企业领袖被特别强调需预判最坏情形并做好应对准备,以在危机降临时从容应对[4]
当着全世界的面,坎贝尔突然发声,微妙时刻,王毅在北京会见另一位美国客人,事情果然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10-19 19:36
中美高层外交动态 - 美国外交人物坎贝尔预测特朗普可能在明年年初访问北京 [1] - 美国财政部成为对华外交主角 显示特朗普政府倾向于从做生意角度看待中美关系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毅会见美国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苹果公司CEO库克 [3] 中美商业与沟通渠道 - 中国在微妙时刻选择会见美国商界举足轻重人物 表明中国谈的大门敞开的立场未变 [3] - 王毅表示中美脱钩断链不现实 对抗只会两败俱伤 双方需要好好沟通管好分歧 [3] 贸易博弈关键领域 - 中方在贸易战中打出稀土牌 直指美国现代军工和高科技产品的关键供应链 [5] - 贸易战外溢导致荷兰政府强行接管被中企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公司 搅乱全球产业链 [5] 未来关系走向观察点 -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即将在韩国召开的APEC会议 中美元首能否实现会晤是判断贸易战走向的关键风向标 [5] - 有分析猜测美方因在稀土等问题上感到巨大压力 可能被迫做出务实选择 [5]
中方点燃“地狱火”,美方高官:美国无法接受中国获得“否决权”
搜狐财经· 2025-10-19 15:53
关税措施及其影响 - 美国威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关税直接翻倍,即加征100%关税,这将导致商品价格翻倍[1] - 2018年贸易战期间,美国对华平均关税从3%升至19%,中国对美平均关税从8%升至21%[3] - 关税上调已对具体商品产生影响,例如美国电商平台上的中国产充电宝价格已因关税预警上涨20%[3] - 美国港口协会表示,加收中国船只港口费面临操作复杂和码头工人短缺的困难[7] 稀土及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 - 中国于10月15日生效稀土出口新规,对镓、锗、钕等关键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出口许可证申请量环比下降40%[3][8] - 中国控制全球95%的精炼镓产能,美国军工体系(如F-35战斗机供应链)因此受到冲击[3] - 出口管制措施明确,军事用途将受限制,民用不受影响[3] - 美国能源部7月拨款2000万美元研究本土稀土冶炼,但效果微乎其微[3] 潜在反制措施与行业影响 - 中国商务部表示已准备好“必要措施”进行反制,潜在领域包括光伏硅片、锂电池和原料药[3] - 中国光伏产业占据全球97%市场份额,若受反制,美国本土建厂将面临长达三年的环评流程[3] - 美国90%的抗生素原料依赖中国进口,原料药断供将对美国医疗体系造成冲击[3] - 若美国加征100%关税,iPhone成本可能上涨200美元,中国光伏板出口价格可能上涨10%[5] 市场与资本反应 - 美国上市的光伏ETF在10月连跌三天,而中国的稀土永磁板块股价则出现上涨[5] - 华尔街分析师警告,若中国反制清单包括稀土,美国科技股可能大幅下跌[5] 企业层面影响 - 外贸订单受到严重干扰,美国客户要求明确关税承担方,中国工厂则要求预付定金且不退还[5] - 中间商利润受到严重挤压,例如义乌圣诞装饰商每箱货利润从3元变为倒贴0.5元[7] - 美国采购商面临超市货架补货难题,中国出口商则面临订单取消风险[5][7]
加拿大外长还没到中国,卡尼先收到一个要求,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19 15:53
加拿大对华贸易政策背景 - 加拿大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对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关税 [3] - 该政策被视为追随美国保护主义步伐,而非真正保护本国产业 [1][3] - 政策引发中国反制,对加拿大菜籽油、猪肉和海鲜加征关税 [3] 政策对加拿大产业的影响 - 加拿大汽车制造业高度依赖外部市场与零部件供应,关税政策破坏企业市场平衡,保护作用有限 [3] - 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第二大出口市场,去年出口额近50亿加元,反制措施导致出口成本飙升 [3] - 加拿大西部4万名油菜籽种植户人均损失数万美元,贸易损失达数十亿加元规模 [3] - 萨斯喀彻温省对华油菜籽出口在今年8月同比下降76% [4] 加拿大国内反应与压力 - 马尼托巴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省长公开要求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以缓解农业出口遭受的严重打击 [4] - 加拿大公众对电动车关税的支持率从去年63%下降至44%,社会情绪转向务实合作 [7] - 商界和地方政府倾向于务实合作,与部分政客的对华不信任情绪形成对比 [7] 中加关系与未来展望 - 中方要求加拿大提供公平、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作为互利共赢的基础 [6] - 加拿大难以在短期内为农产品找到替代市场,中国市场缺口无法由澳大利亚、欧洲或东南亚需求填补 [6] - 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成为缓解经济压力的现实问题,加外长访华成果对中加关系恢复正常至关重要 [9]
美国要对华加税500%,被俄罗斯嘲讽:加7000%也没用,谁更有底气
搜狐财经· 2025-10-19 13:20
政策提议与市场反应 - 美国财政部长提议对中国商品加征500%关税,将使100美元商品在美售价飙升至600美元[1] - 该提案得到85名参议员支持,但引发华尔街投资者恐慌,被分析师称为“自杀式袭击”[1] - 相关进口贸易企业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对政策表示不信任[2] 经济影响分析 - 关税超过100%将使几乎所有商品失去市场竞争力,500%的关税被指荒谬至极[1] - 过高关税将导致商品价格飞涨,加剧美国通货膨胀,消费者无法承受[3] - 华尔街金融精英不看好500%关税可行性,政策与市场出现背离[12] 行业与公司层面影响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超硬材料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5] - 稀土材料对现代工业至关重要,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几乎无可替代[5] - 美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面临巨大压力[5] 历史背景与政策演变 - 回顾今年4月关税对抗,美国在中國反制下最终妥协,政策发生大幅度调整[4] - 美方极限施压政策未取得预期效果,使自身陷入进退两难境地[8] 国际格局与长期趋势 - 美方极端政策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多国寻求美元体系外贸易结算方式[11] - 传统美国盟友积极探索替代方案,全球对美单边主义政策反感加剧[11]
中美闹得再凶,最后一步棋美国却始终不敢走,特朗普:我想帮中国
搜狐财经· 2025-10-19 12:48
中美贸易摩擦态势 - 美国对中国实施一系列强硬举措,包括禁止中国航班飞越俄罗斯领空、管控关键软件、下架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并威胁从11月起加征100%关税 [1] - 中国商务部表示不希望打贸易战但毫不畏惧,外界普遍担心两国全面对抗将影响全球经济走向 [3] - 美国贸易代表称已做好长期打贸易战准备并自认占据有利位置,但特朗普在某些场合又表示不希望伤害中国,关于加征100%关税要看中国反应 [5] 美国策略与实际困境 - 美国已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30%的关税,但与最初的145%相比显得力不从心 [7] - 特朗普试图利用中国与波音公司谈判采购500架飞机一事施压,威胁限制中国获得波音零部件,但此策略可能引起波音高层不满且不奏效 [5][7] - 美国大豆产业面临压力,去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2000多万吨,但今年几乎未购买,迫使特朗普寻求重新谈判,而阿根廷等国加大了与中国的农业合作 [8] 中国的反制手段与优势 - 中国推出稀土管制措施对美国军事和工业生产影响深远,一架F-35战机需要400公斤稀土,一艘核潜艇需要4600公斤稀土 [8] - 中国在医药、生物技术和化工领域拥有反制措施,若采取措施可能使美国经济面临严重瘫痪 [11] - 中国在博弈中拥有更多更强反制手段,美国虽有备选方案如与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稀土产业链,但仍面临巨大压力 [8][11] 贸易战的影响与前景 - 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使得两国无法轻易决裂,特朗普的强硬态度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呈现"雷声大雨点小"的特点 [10] - 美国可能已没有更多手段来进一步加剧贸易战影响,最有利的解决方式被认为是进行公平公正的贸易谈判 [10][11]
贸易战分真假?假的收尾了,WTO说真的持续到2026年,花钱稳着点
搜狐财经· 2025-10-19 10:52
全球贸易前景 - 真正的贸易冲击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此前数月的紧张局势被视为“虚假热身”[1] - 世界贸易组织将明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从1.8%大幅下调至0.5%,接近零增长[6] - 当前全球经济韧性部分源于企业提前进口,透支了未来的需求,真正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6] 宏观经济与政策风险 - 10月是关键风险窗口,积压的经济数据可能集中发布,叠加美联储利率决议及科技巨头财报,市场波动风险加剧[10][11] - 特朗普政府可利用行政命令调整关税,11月1日新的关税期限临近,构成潜在的“关税悬崖”[4][13] - 通胀报告将于10月24日发布,其结果是影响市场情绪的关键变量[10] 企业层面影响 - 美国小企业信心指数出现三个月来首次下跌,对未来六个月的商业状况预期下降11个百分点至23%[8] - 小企业面临运营成本上升和订单量下降的双重压力,盈利能力受到挤压[8] - 当前美国GDP增长和股市表现主要由人工智能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驱动,掩盖了中小企业的实际困境[8] 市场情绪与波动 - 衡量市场波动性的VIX“恐惧指数”升至5月以来最高点,表明投资者信心动摇[15] - 市场普遍讨论资产泡沫,担忧估值过高,这可能引发抛售并打破之前的稳定趋势[15] - 全球监管机构持续发出风险警告,提示市场面临重大调整风险[15]
印度将停止买俄油?特朗普称莫迪同意了,威胁对华征50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19 01:14
地缘政治博弈与能源贸易格局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印度总理莫迪同意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宣称中国也必须这么做 [1] - 美国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50%关税,使总关税达到50%,意在施压印度配合“能源去俄罗斯化”战略 [3] - 美国财政部长威胁对华加征500%关税,将能源博弈推向白热化阶段 [1] 印度能源进口动态 - 9月份俄罗斯仍是印度最大原油供应国,占比达34% [3] - 4-9月期间,印度日均进口175万桶俄原油,占总进口量的36%,较去年同期的40%有所下降 [3] - 同期印度对美原油进口同比增长6.8%,达到21.3万桶/日,占进口总量的4.3% [3] - 印度外交部强调“能源供应安全与价格稳定”的双重目标,提及与美国深化能源合作的长期意愿 [3] 美国政策战略意图分析 - 特朗普政策意图包括在中期选举前强化对俄强硬形象,62%美国人支持扩大制裁范围 [4] - 解决美国石油产业困境,美国作为最大产油国亟需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印度接盘以消化库存积压 [4] - 为后续对华极限施压做铺垫,形成“合纵连横”之势 [4] - 通过加征关税保护本土产业推动复兴,并制造贸易动荡促使资本涌入美国以缓解债务压力稳固美元地位 [4] 市场反应与多极化趋势 - 新一轮关税战引发全球市场恐慌,美元资产遭遇抛售,美股多次暴跌 [6] - 各国加速推进“去美元化”进程,联合意识增强 [6] - 中俄印等大国展现出更强战略定力,印度拒绝完全切断俄油供应,中国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 [9] - 变化预示着单极霸权时代的终结以及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加速形成 [9] 主要国家战略立场 - 美国试图通过霸权重构能源秩序 [7] - 俄罗斯以“向东转”化解西方围堵 [7] - 印度在战略自主与经济利益间摇摆 [7] - 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构建抗压体系,坚决反对美方滥施非法单边制裁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