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懂王关税大棒乱舞,半导体税率或达300%!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54
关税政策调整 - 特朗普政府宣布扩大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50%关税的范围 新增407个产品编码至《美国协调关税表》[2] - 半导体关税或于两周内公布 初始税率较低但后续可能升至200%或300% 采用递进式策略以推动产能转移至美国[2] - 美印贸易谈判延期 原定8月25日至29日的访问计划取消 双边贸易协议再度陷入不确定性[2]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制造业面临生产成本攀升和关税压力双重打击 可能导致结构性短缺局面[2] - 印度因购买俄罗斯原油遭美国高额关税"惩罚" 贸易关系迅速恶化[3] - 全球贸易可能因关税扩大措施而进一步动荡[2]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下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极高 市场预计年底前至少再降息一次[4] - 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萨默林和泽沃斯均主张大幅降息 泽沃斯强调应积极采取宽松措施防止劳动力市场放缓[4] - 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将召开 鲍威尔最后一次以主席身份出席 讲话可能保持利率选项开放但强调数据依赖性[4] 货币政策框架评估 - 美联储可能淡化疫情期间推出的"灵活平均通胀目标"政策 回归传统通胀目标设定[5] - 货币政策框架评估为每五年进行一次 本次调整备受市场关注[5]
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特朗普取消制裁服软,欧洲3国未获邀请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50
华盛顿的贸易迷局:昔日剧本已失效 在2025年8月一个闷热的深夜,前总统特朗普再次成为焦点,他在社交媒体上向中国发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呼吁——将美国大豆的年度采购量提升至惊人的 8800万吨,是原有2200万吨的四倍。这个数字如同一个不切实际的白日梦,几乎相当于美国大豆全年出口量的两倍,暗示着中国需要吞下美国根本无法供应 的巨量库存。 然而,现实却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中国港口,800万吨的美国大豆如同一座座沉默的山丘,无人问津。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额仅为可怜的300万 吨,同比暴跌88%,跌至20年来的冰点。美国未售出的大豆库存高达4200万吨,足够中国消费一整年。 昔日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豆农们,如今却陷入了绝望。曾经,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占据其出口量的60%。如今,来自中国的订单几近归零,中西部 农业州一片萧条景象,破产潮蔓延。在爱荷华州,一位农场主望着堆积如山、无人问津的大豆,绝望地咒骂道:"当初投票给特朗普?我真是后悔死了!" 原因很简单:选择多了。中国早已改变了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2025年1月至6月,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飙升至3186万吨,独占中国市场七成份额。阿 根廷则更加精明 ...
继稀土之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中国卡脖子,法国人一脸的嫉妒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49
自今年四月初爆发的中美关税战以来,美国似乎凭借一系列激烈的措施和强硬态度,赢得了短期的表面利益,但实际上,却一次次把自己推向了更深的困 境。先是中国利用稀土资源在贸易中对美国形成威胁,现在,美国又在另一个领域栽了跟头。面对这种局面,特朗普不得不向我们提出了一些"不情之请"。 作为一位二度上台的总统,特朗普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做事风格极为多变,经常让人怀疑他是否能担起国家领导人的重担,尤其 是他发起的关税战,甚至让许多美国人都感到困惑。若关税战产生了预期效果,那倒也可以算是他的"功劳"之一,但现实却是,即便他们折腾了几个月,既 未能从中国获得什么实质性的让步,反而自食其果,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就像在今年8月初,特朗普威胁称如果中国不停止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他将加大 对中国的关税力度。然而,这番话还没说完,特朗普就立马转变了态度,笑嘻嘻地表示要与中国开展合作。如此的反复无常,似乎也只有特朗普才会让人觉 得这并不令人惊讶。 其实,特朗普并不是愿意向我们低头,而是美国的情况实在是非常紧张。中国在这一轮较量中,精准地锁定了美国的大豆这一关键领域。很多人可能还记得 20多年前,中美之间也曾发生过一场激 ...
中国停止进口美国大豆?特朗普要求被拒绝,中国将订单转交他国,“大赢家”已浮出水面
搜狐财经· 2025-08-18 11:14
据报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炸了个响雷,发文呼吁中国"尽快将美国大豆订单增至四倍",还拍着 胸脯保证给"快速服务"。但咱中国压根没接这茬,转头就把新订单稳稳给到了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 家。这消息一出,美国中西部的豆农们可坐不住了——仓库里堆着的2200万吨大豆眼看就要砸手里,滞 销的愁云直接笼罩了整个美国大豆产业。 说起来这事儿一点不意外。早在2018年特朗普抡起关税大棒对华开打贸易战时,这场"豆争"的结局就埋 下了伏笔。那时候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大豆赫然在列。咱中国哪能被动挨打?当年就 把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砍了近一半,从那会儿起,中国就没打算再把鸡蛋放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这六年里,中国把"鸡蛋"分到了不少新篮子里。巴西成了最大赢家,2024年咱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飙升。 这可不是凭空来的,巴西大豆不仅免税,价格还比美国的低10%-15%,运输时间也更短。有做大豆贸易 的经理说,当年几乎一夜之间就调整了采购策略,南半球的大豆成了香饽饽,刚好巴西那年还丰收,这 不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巴西,阿根廷也后来居上。2024年从阿根廷进口的大豆达到410万吨,同比暴涨110%,直接成了第 三大供应国。俄罗斯 ...
部分本土钢企被迫停产,扩大钢铝关税清单令美企面临打击
环球时报· 2025-08-18 08:00
美国扩大钢铝关税范围 - 美国商务部宣布将数百种钢铝衍生产品纳入需缴纳50%进口关税的清单,新增407个税号,新规将于8月18日生效[1] -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将钢铁和铝关税从25%提高至50%,旨在提振美国生产商,但引发供应链中断和成本上升担忧[1] - 钢铝被广泛用于制造啤酒罐、办公用品、汽车等产品,进口税翻倍可能导致美国市场这些产品价格上涨[1] 芯片关税计划 - 特朗普表示将在未来几周宣布芯片进口关税税率,初始税率较低以吸引企业在美国建厂,随后将大幅提升[2] - 此前特朗普曾声称芯片关税税率可能高达100%,最新表态称可能达到200%-300%[4] 本土钢铁行业困境 - 受钢铝关税影响,美国大型钢铁生产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停产三处设施,2025年第二季度亏损4.7亿美元[3] - 钢铁分销商、加工企业、设备制造商和终端用户在此轮关税调整中承受不成比例冲击[3] - 美国存在约500万吨板坯的结构性供给缺口,6月仍从巴西进口75.2万吨钢铁产品,尽管面临50%高关税[3] 制造业供应链问题 - 美国缺乏足够成品钢板供应满足造船需求,板坯短缺导致钢板产能无法释放[4] - 美国钢铁制造商依赖巴西钢铁,特别是半成品板坯来填补供给缺口[3] 通胀压力加剧 - 50%钢铝关税导致单车钢材成本激增2000美元,50%铜关税导致电子产品与基建项目价格飙升[4] - 25%汽车进口关税和50%钢铁关税迫使汽车制造商在2025年将价格提高5%-7%[5] - 药品关税推高药品价格,胰岛素和仿制药价格出现两位数涨幅[5] - 巴克莱银行预计关税将导致美国整体价格水平累计上涨0.8%,至少3/4的价格上涨影响尚未显现[6] 行业连锁反应 - 钢铝关税适用范围扩大给供应链带来新冲击,上下游产业面临成本大幅上升[5] - 反复关税调整使贸易伙伴认为与美国做生意存在风险,可能导致潜在进口短缺[5] - 半导体和药品分别面临100%和200%的关税,这些行业投入成本增速已超过收入增长[4]
部分本土钢企被迫停产,啤酒汽车产品价格上涨,扩大钢铝关税清单令美企面临打击
环球时报· 2025-08-18 06:50
钢铝关税扩大范围 - 美国商务部宣布将数百种钢铝衍生产品纳入需缴纳50%进口关税清单 新增407个税号 关税将于8月18日生效 [1] - 钢铝关税从2月的25%提高至5月的50% 导致供应链中断和成本上升担忧 广泛影响啤酒罐、办公用品、汽车等产品价格 [1] - 美国6月仍从巴西进口75.2万吨钢铁产品 显示存在约500万吨板坯结构性供给缺口 需依赖进口填补 [3] 芯片关税计划 - 特朗普表示将在几周内宣布芯片进口关税税率 初期税率较低以吸引企业建厂 随后大幅提升 [2] - 此前曾声称芯片关税可能达100% 最新表态称可能提高到200%-300% [4] 本土生产商困境 - 美国大型钢铁生产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因需求疲软和财务损失 停产三处设施 2025年第二季度亏损4.7亿美元 [3] - 钢铁分销商、加工企业和终端用户承受不成比例冲击 部分竞争力较弱钢厂被迫停产 [3] - 美国缺乏足够成品钢板供应满足造船业需求 板坯短缺制约产能释放 [4] 行业成本压力 - 50%钢铝关税使单车钢材成本激增2000美元 50%铜关税推高电子产品与基建价格 [4] - 汽车制造商因25%汽车关税和50%钢铁关税 在2025年将价格提高5%-7% [5] - 药品关税导致胰岛素和仿制药价格出现两位数涨幅 [5] 通胀影响 - 关税导致美国整体价格水平累计上涨0.8% 目前至少3/4价格上涨影响尚未显现 [6] - 与需求驱动型通胀不同 关税引发结构性通胀 限制美联储应对工具 [5] - 供应链冲击和成本上升可能导致进口短缺 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5]
对华加征200%关税?G7国家全部反对,欧盟不跟,美只能拿印度撒气
搜狐财经· 2025-08-17 12:37
G7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提议的反应 - 美国财政部长贝斯特在G7会议上提议对中国商品加征200%关税 但遭到其他领导人的沉默回应 [3] - 欧洲国家因经济考量不愿支持该提议 中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数千亿欧元 [3] - 德国汽车工业 法国奢侈品行业 意大利机械制造业都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3] 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的影响 - 中国商品已深入欧洲日常生活 包括智能手机 家用电器 服装家具等领域 [5] - 对中国商品加征高关税将推高欧洲生活成本 导致通货膨胀 [5] - 欧盟决策需要多国共识 此前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税的争议已引发内部激烈辩论 [5] 美国对华贸易战的影响 - 美国自2018年发起的对华贸易战未达预期目标 [9] - 中国凭借产业链核心地位和稀土资源掌控顶住压力 2024年收紧稀土出口政策重创美国高科技产业 [9][10] - 美国消费品价格上涨远超工资增长 民众生活压力增大 [10] 欧盟的对华政策立场 - 欧盟在部分领域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 但整体坚持合作与对话 [12] - 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欧洲需实现战略自主 不盲从美国 这一观点获欧盟内部认同 [12] 美国转向印度的策略 - 在对华贸易战受挫后 美国转向对印度商品征收高额关税 [13] - 印度在国际事务中日益独立 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 美国施压策略可能适得其反 [13]
此次异常低调的对华谈判,为何成关税战的真正拐点?
虎嗅APP· 2025-08-17 11:43
中美贸易协议实际执行问题 - 中美暂停24%加征关税90天 但特朗普政府与其他国家达成的协议存在执行不确定性 如欧盟承诺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 但美国去年能源出口总额仅3180亿美元 存在交付可行性疑问 [5] - 越南签署20亿美元农产品订单 但即便履约也无法弥补中国市场损失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对华农产品出口同比下降49% [6][15] - 多国承诺采购波音飞机 但波音生产能力不足 现有订单交付延误长达十多年 [6][16] 投资承诺与协议约束力缺陷 - 日本承诺年投资550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13%) 但90%利润归美国政府的说法被日方否认 实际仅1%-2%为投资 其余为贷款 [18] - 韩国3500亿美元投资承诺缺乏书面记录 具体条款和实施时间表不明确 [18][19] - 欧盟6000亿美元投资依赖私营部门执行 无强制约束力 [18] 关税政策负面影响 - 美国关税达近百年最高水平 导致家庭年均支出增加2400美元 [8] - 2023年7月美国工厂流失11000个岗位 4月以来累计流失37000个岗位 [8] - 新规针对间接输美产品加征40%关税 可能实际打击中国供应链 增加其他国家成本 [22] 地缘政治关系变化 - 欧盟寻求减少对美全方位依赖 日韩加强与中国合作 加拿大拓展欧洲关系 澳大利亚与中国达成绿色铁矿石协议 [25] - 墨西哥虽同意特朗普要求 半年内仍遭12次新关税威胁 [6][21] - 特朗普政策被盟友视为"敲诈勒索" 可能导致全球贸易规则制定权转移 [25][27]
游资主导A股独立走强,短期趋势重回向上
鲁明量化全视角· 2025-08-17 09:40
市场表现与仓位配置 - 主板和中小市值板块均建议高仓位配置 [2] - 市场风格判断为大盘占优 [2] - 短期动量模型建议关注汽车、通信、计算机行业 [5] 指数周度涨幅 - 沪深300指数周涨幅2.37% [3] - 上证综指周涨幅1.70% [3] - 中证500指数周涨幅3.88% [3] 中国经济基本面 - 7月经济数据整体降温 工业生产、地产销售、社零消费同比拐头或持续下行 [3] - M1货币供应因基数原因延续同比反弹 [3] - 经济1-4月反弹后5月开启回落 去年10月以来的回升包含中美贸易抢出口行为 当前窗口已关闭 [3] - 工业品囤积及PPI持续下探被视为康波萧条周期特征 [3] 美国经济与贸易影响 - 美国PPI及其他物价数据显著跳升 [3] - 工业产出小幅提升 工业商品价格大幅跳升 反映贸易战成本冲击 [3] - 7月财政赤字显著跳升 滚动年度财政赤字从1年前9%降至6% [3] - 就业市场持续走弱 经济走向衰退冲击 [3] 市场驱动因素与技术面 - A股上涨主因为资金面而非基本面 [4] - 游资活跃推动A股独立行情 周五A股中阳与港股中阴走势分歧 [4] - 短期见顶信号仅导致周中调整 周五再度强势上攻 [3][4] 历史策略与当前目标 - 2024年策略累计收益53.69% 2025年至8月17日累计收益7.07% [1] - 目标为周度方向预判胜率70% 主升浪保持中高仓位 主跌浪保持中低仓位 [5] - 参考2015年案例 牛市中涨幅落后15% 调整阶段上涨15% 全年策略收益50% [5]
与普京会晤后,特朗普称决定放中国一马,印度尴尬:我又成小丑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19:13
中美贸易关系 - 特朗普政府将对华石油关税加征计划暂缓,中国获得90天的关税豁免延期 [1] - 美国对华关税维持在30%,中国对美关税保持在10%,避免了双方关税飙升至三位数的贸易核爆 [3] - 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同比增长23%,美国大豆份额降至十年最低点 [3] -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体量达6906亿美元(2022年数据)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已恢复至贸易战前水平 [20] 中印贸易对比 - 印度对美出口的500亿美元商品被加征50%关税 [1] - 2024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高达992亿美元,在稀土、电子零件等关键领域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 [8] - 中国占据印度电子元件进口的60%以上,2023-2024财年向印度出口价值180亿美元的电子零部件 [16] - 印度GDP增速跌至5.1%,年轻人失业率飙升至23% [16] 科技与供应链 - 中国稀土出口数据显示,美国进口量同比反增12%,所谓"替代供应链"仍是纸上谈兵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进口量同比下降18%,国产芯片产能提升35% [15] - 英伟达被允许向中国出口H20芯片,条件是销售额15%上缴美国国库,但中国国产芯片供应充足 [13] - 莫迪政府悄悄放宽对华投资限制,允许中国手机企业与印企合资设厂 [18] 国际战略博弈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与能源采购、地区冲突挂钩,加剧了国际经贸秩序的不确定性 [18] - 中国产业链的韧性和庞大市场容量,使美国单边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20] - 印度中断五年的中印直航即将恢复,计划重启北京、上海航线 [15] - 莫迪将在天津峰会期间带来三个中印合作工业园区的选址规划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