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去年入境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77.8%—— 外国游客为何爱上“中国购”
经济日报· 2025-05-31 05:57
行业趋势 - "China Shopping(中国购)"在海外社交平台迅速升温,物超所值且新奇有趣的中国商品成为外国游客青睐对象 [1] - 去年中国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1] - 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中国GDP比重约为0.5%,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仍有差距,增长潜力巨大 [5] 商品供给升级 - 从传统丝绸、茶叶到现代按摩仪、无人机,"中国制造"商品品类丰富、选择多元,产品质量、技术革新和设计能力显著提升 [2] - 北京红桥市场的丝绸化妆包和床上用品因价格实惠、纹饰漂亮受到外国游客欢迎 [2] -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外国游客购物后办理离境退税笔数较去年上半年增长67%,服装、儿童玩具、箱包、手机等品类销售情况良好 [2] - 商户反馈外国游客对中国制造的数码产品和小家电特别感兴趣,相机、耳机、充电宝、筋膜枪等产品很受欢迎 [2] 消费便利性提升 - 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921.5万人次,同比增长40.2%,其中免签入境657万人次 [3] - 支付便利性不断提升,大型商圈、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样化支付方式,支付机构提供"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等服务 [3] -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放宽退税商店备案条件 [4] 市场拓展建议 - 建议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提高国际主流支付方式覆盖率,提升商品和服务标准化水平,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 [5] - 建议在热门商圈、知名景区开设更多体验店,让外国游客亲身感受产品 [5][6] - 建议借助导游、博主的视角,利用旅途中的各个环节扩展外国游客对中国商品的了解 [6] - 建议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6] 文化产品受欢迎 - 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深受外国游客喜爱,浙江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万多人次,文创产品广受欢迎 [6]
舱位荒背后的中国锚白银多空决战
金投网· 2025-05-28 10:33
今日周三(5月28日)亚盘时段,现货白银目前交投于33.33一线上方,今日开盘于33.33美元/盎司,截至 发稿,现货白银暂报33.26美元/盎司,上涨0.04%,最高触及33.38美元/盎司,最低下探33.19美元/盎 司,目前来看,现货白银盘内短线偏向震荡走势。 【要闻速递】 面对美企"抢购潮",上海的港口、货代及外贸企业却显得从容冷静,其底气在于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 中的竞争力,让上海企业选择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面对订单回升,外贸企业也表现淡定。有的企业表示,美国客户一直在与他们沟通,"暂停"只是权宜之 计,从未取消订单。这来源于美国客户对关税下降抱有预期,更在于他们对中国制造的产品难以割舍。 一些高科技企业和药企更是表示,即使面临关税壁垒,凭借其技术和产品优势,美国客户"加价也要 买",企业业务基本盘较为稳固。 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不仅在于价格优势,更在于包含创新的技术、稳定的品质、成熟的供应链以及 长期合作形成的深厚信任。这些因素,是中国企业从容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重要依托。 【最新白银现货行情解析】 银价在触及两天低位后加速下行0.70%,但多头动能仍维持在50日均线上方。当前价格在32.77美 ...
“中国购”蔚然成风的启示
经济日报· 2025-05-28 06:40
中国购物热潮 - 外国游客在华消费趋势显著提升 本土商超、潮流文创、特色美食占比增加 [1] - 退税政策升级推动消费 退税率11%扣除手续费后 消费1万元人民币可节省900元人民币 [1] - 便利服务优化消费体验 免签政策放宽、退税商店增多、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 [1] 中国制造竞争力 - 中国制造业在质量、技术创新和设计水平方面进步显著 产品全球吸引力增强 [1] - 国产卫浴产品智能化升级 智能马桶具备健康监测功能 花洒集成娱乐功能 [2] - 中国卫浴行业从跟随到定义标准 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2] 消费市场与开放政策 - 中国消费市场与全球"购物车"双向互动 体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2] -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进口博览会举办 离岛免税试点等政策推动市场开放 [2] - 2024年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0.5% 低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 [2] 未来发展趋势 - 经营主体需捕捉外国消费者需求 提升产品品质、种类和设计 [2] - 中国品牌全球化潜力大 营商环境优化和市场开放将推动品牌国际影响力 [2]
新华时评丨从“中国游”“中国购”看中国经济热力
新华社· 2025-05-28 03:09
政策推动 - 中国对43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近期新增巴西等南美5国免签入境 [2] - 外卡POS机覆盖率提升,支付宝、微信支付支持"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实现便捷支付 [2]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包括推广"即买即退"全国覆盖、下调起退点、增加退税商店布局 [2] - "五一"假期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增长43.1%,境外来华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244.86%和128.04% [2] 制造业升级 - 外国游客购物清单从服装、食品扩展到手机、智能穿戴、无人机等高技术产品 [3] - "中国制造"在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提升,推动电子产品成为"反向代购"热品 [3] - 消费品市场品类丰富,涵盖平价日用品到高端奢侈品,吸引国际消费者 [3] 文旅融合 - 国潮、文创产品及科技好物成为外国游客新宠,文旅业态升级推动跨界融合 [4] - 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增加,如北京中轴线、西安汉服、云南民族风情、深圳科技园区等 [4] - 中国文旅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提升国际游客对现代化发展的认知 [4] 经济影响 - 产业升级、消费生态多元化和对外开放扩大共同推动"中国游"成为全球流量密码 [5] - "中国游"和"中国购"促进中外经贸人文交流,实现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 [2][5]
【中国制造新观察】理性看待富士康的出与进
经济日报· 2025-05-27 17:19
国际产业转移的本质与动态 -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市场选择,调整动力来自效率和成本因素 [2][3] - 产业链有进有出是正常现象,企业会根据全球生产能力布局主动调整 [3] - 中国成功吸引外资成为"世界工厂"和当前部分产业链外迁都是符合产业规律的正常现象 [3]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优势 - 中国制造已形成生产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双重优势,拥有最完整的产业体系 [4] - 超大规模市场能大幅摊薄制造业成本,产业链集群和配套环境形成新优势 [4] - 苹果转移10%产能需约8年时间,证明中国产业链生态完善、工人专业 [4] - 产业集群能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形成"搬不走的产业" [4] 产业链外迁的原因与影响 - 产业链外迁主因是中国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失去劳动密集型行业比较优势 [3] - 低端产业转移反映中国制造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3] - 近年外资更多投向中国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3] 富士康案例与产业转移启示 - 富士康在郑州投资约10亿元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 [2] - 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出货量跌出前五,印度组装质量合格率仅约50% [2] - 不应过度解读产业链外迁,中国制造仍具不可替代优势 [4] - 跨国公司扩大在华投资不代表可以忽视短板和风险 [5]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制造正以新质生产力为目标,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4] - 需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5] - 应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先进制造业,掌握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5] - 加快产业国内梯度转移,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竞争力 [5]
同款商品Temu美国售价是国内7倍,中国制造优势明显
第一财经· 2025-05-26 19:15
美国制造与中国制造的成本对比 - 美国制造的高成本使中国制造难以被替代 一位美国宠物用品企业老板表示 在美国制造犬用胸背带定价114 29美元 而从中国购入仅需33 5美元 成本差异显著 [1] - 同类产品在Temu美国站售价是中国市场的2-3倍 例如120cm*60cm宠物狗床美国售价16 07美元(约115元人民币) 国内仅50元人民币 [1] - 自动猫砂盘清理机在美国站点最低价160美元(约1148元人民币) 而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区间为500-600元 [1] 跨境电商的价格优势 - 中国产品在叠加物流 仓储等成本后海外售价仍具竞争力 例如一款国内售价19元的产品海外定价19美元(约7倍) 但相比美国同类产品仍有市场优势 [3] - 阿里国际站在美国关税调整后订单量显著增长 5月14日关税从145%降至30% 当天行业订单同比增速达双位数 环比增速超三位数 [4] 制造业回流的现实挑战 - 美国企业尝试本土替代面临成本和质量问题 Goodfit公司寻找本土供应商报价是现价三倍且无法达到中国同行标准 [4] - 美国制造业回流受环保合规成本 人力成本等制约 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消费者难以承受 为中国制造保留战略空间 [4]
“中国制造”巨无霸发往美国
苏州日报· 2025-05-25 06:43
项目与货物详情 - 荷兰籍货轮“白令海峡”号装载货值约6.5亿元的大型模块从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启航发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1] - 运送的大件设备包括10个国产MDI大型模块及2件配套设备,出口货物总重7171.56吨,体积达10万立方米,其中最大单体模块长37米、宽18米、高36米,净重超1300吨[1] - 该项目是全球最大化工模块项目,由江苏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为美国巴斯夫公司制造,用于MDI生产,共25个工业模块,分三航次出口[1] 港口运营与物流效率 - 为保障大模块顺利出运,相关单位制定“一船一策”,建立重大件货物监管服务机制,通过“抵港直装”和“船边监督”将通关时长压缩60%[1] - 作业期间,张靖皋长江大桥快反处置中心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监控和交通组织,并安排拖轮驻守待命以确保安全[2] - 今年以来,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发运大件设备船舶320余艘次,同比增长18.9%[2] 出口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发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船舶达120艘,载货73.48万吨,227.43万立方米,货值达130亿元[2] - 本次模块的顺利启航标志着项目全面收官,彰显“中国制造”的硬实力[1]
硬技术+强韧性 深圳民企“出海”成功的背后密码
央视新闻· 2025-05-24 09:16
深圳市进出口表现 - 深圳市4月进出口规模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 [1] - 民营企业表现亮眼 其中电助力自行车企业从10平方米创业小屋起步 现已出口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电助力自行车行业 - 深圳龙岗区某电助力自行车企业年出货量达6000-8000台(荷兰市场) [1] - 欧洲市场要求电助力自行车无油门设计 需靠脚蹬触发动力 [14] - 公司已布局欧美8个海外仓 缩短交付时间并降低物流成本 [14] - 2024年前4个月销量同比增长70.4% [14] - 公司拥有超100项核心专利 覆盖动力系统/智能控制/整车结构 [14] 3D打印行业 - 深圳某3D打印企业转型消费级光固化打印机 2019年成为该品类销量最佳机型 [17] - 当前单日最高产能达12000台 每2分钟可组装一台设备 [24] - 2024年3月海外发布新品后爆单 截至5月仍未完成订单交付 [15] - 通关效率提升40% 预计全年节省外包费用超百万元 [20] - 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用户愿主动承担部分关税 [19][22] 新型显示技术行业 - 深圳某企业研发的"飞天屏"刷新吉尼斯纪录 采用0.38毫米仿生透光膜技术 [30][32] - 产品测试期间尝试378种材料配比 完成216次结构优化 [30] - 2024年第一季度出口额同比翻4倍 远销89个国家和地区 [37] - 企业掌握100多项核心专利 涉及玻璃/显示屏/互动窗帘等多功能集成 [32][37] 企业战略布局 - 电助力自行车企业通过分散市场应对贸易摩擦 2018年起拓展欧洲/东南亚/日本市场 [8][10][12] - 3D打印企业选择差异化技术路径 以高精度光固化设备突破海外市场 [17] - 新型显示企业通过材料创新实现技术壁垒 形成不可替代性 [30][32]
木棉花下的“特货尖兵” 南航特货班组跨越山海守护“中国制造”
中国民航网· 2025-05-22 13:30
公司运营与安全管理 - 特货班组负责收运包括放射性物质、锂电池等在内的特种货物,强调安全标准 [1][2] - 班组在收运环节推行“五步检查法”,并通过“每日一练、每月一培训、每月一考核”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业务能力 [4] - 团队培养了2名民航局认可的危险品教员和3名活体动物运输内部教员,体现了专业资质建设 [4] 业务创新与效率提升 - 2024年5月,公司实现中国民航跨境电商带电货物包机运输“从0到1”的突破,创新使用一体化平台系统进行货物识读和检查 [3] -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子烟等特殊货物,公司研发定制化解决方案,使高价值货物通关时效提升35% [3] - 自成立以来,公司特货班组已安全顺利保障超过10万吨高精尖货物运输 [6] 团队文化与成就 - 班组平均年龄33岁,通过“心灵之约”茶话会等活动强化团队凝聚力,塑造“笃学、严谨、协作、创新、担当、幸福”的团队精神 [3][5] - 2024年10月,2名班组成员在“首届民航货运员技能大赛”中斩获个人三等奖和优秀奖 [4] - 班组荣获民航局“蓝天奖状”,其工作支持了珍贵文物跨国参展、救命药品紧急驰援等任务 [1][6] 行业影响与品牌形象 - 公司的创新举措打造了“南航通关速度”,支持“中国制造”如新款国货亮相国际 [3][6] - 特货班组被视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其专业服务保障了“Made in China”产品平安抵达全球 [6]
上证中国制造主题指数上涨0.1%,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重工等
金融界· 2025-05-21 17:31
指数表现 - 上证中国制造主题指数报1417.05点,单日上涨0.1%,成交额403.78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74%,近三个月下跌6.30%,年内累计下跌3.76% [1] - 指数基日为2012年06月29日,基点为1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样本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 [1] - 十大权重股包括万华化学(4.13%)、国电南瑞(3.56%)、隆基绿能(3.54%)、中国中车(3.43%)、中国船舶(2.72%)、金山办公(2.55%)、特变电工(2.32%)、联影医疗(2.2%)、中航沈飞(2.03%)、中国重工(1.95%) [1] - 全部样本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55.63%,信息技术占比16.96%,原材料占比14.03%,医药卫生占比11.77%,可选消费占比1.62%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