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

搜索文档
港股收盘(10.03) | 恒指收跌0.54% 核电股逆市走高 大众公用(01635)一度涨超30%创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6:53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54%或146.2点,收报27140.92点,全周累计上涨3.88% [1] -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68%,收报9658.34点,全周累计上涨3.82%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9%,收报6622.85点,全周累计上涨6.9% [1] - 全日成交额为1347.81亿港元 [1] 蓝筹股表现 - 阿里巴巴-W逆市上涨1.09%,收报185.1港元,成交额104.71亿港元,贡献恒指30.27点 [2] - 翰森制药上涨1.58%,贡献恒指1.12点;中芯国际上涨1.39%,贡献恒指8.82点 [2] - 华润万象生活下跌2.54%,拖累恒指1.11点;理想汽车-W下跌2.35%,拖累恒指5.26点 [2] 核电与铀产业 - 核能概念股涨幅居前,中核国际大涨21.3%,中广核矿业涨6.23%,上海电气涨14.19%,东方电气涨6.61% [3]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德国政府通过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 [3] - 现货铀价从76.03美元攀升至83美元,Sprott现货天然铀基金在过去22个交易日中有18天成功融资 [4] - 预计四季度为铀采购旺季,下游核电业主或陆续进场采购,人工智能将在长期推动核电结构性需求增长 [4] 加密货币相关 - 比特币价格突破12万美元大关,以太坊一度突破4500美元/枚 [5] - 花旗银行上调以太坊和比特币未来12个月目标价至5400美元和18.1万美元 [5] - 摩根大通认为比特币价格可能在年底前攀升至16.5万美元 [6] - 加密货币概念股表现强势,欧科云链涨13.24%,金涌投资涨11.69% [4] 黄金板块 - 黄金股普遍回落,潼关黄金跌4.17%,灵宝黄金跌3.53%,赤峰黄金跌2.71% [6] - 黄金价格曾跌破3820美元/盎司,较最高点回落约80美元 [6] - 紫金黄金国际符合恒生综合指数快速纳入规则要求,将于2025年10月16日起被纳入 [7] 热门异动股 - 大众公用上涨22.99%,创上市新高,公司参股深创投,深创投持有宇树科技股份 [8] - 双登股份上涨13.36%,AIDC能耗增长10倍意味着备电需求也大致增长10倍 [9] - 力勤资源上涨9.52%,创下新高,国内钴价单日大幅攀升29000元/吨 [10] - 云锋金融上涨6.16%,公司与Anthea达成协议,探索基于区块链的保险产品 [11] - 东风集团股份上涨4.71%,旗下岚图品牌已向联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2]
港股突发,这一股猛涨
证券时报· 2025-10-03 13:07
大众公用股价表现 - 10月3日港股市场整体下跌 香港恒生指数下跌0.87%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4% [1] - 大众公用(01635 HK)股价逆市大涨 盘中涨幅一度超过30%达31.55% 最高触及4.92港元/股创历史新高 [1][2] - 截至午间收盘 大众公用涨幅仍超过28% 市值报181亿港元 最近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接近70% [2] 大众公用业务与投资 - 公司是公用事业和金融创投双轮驱动的投资控股型企业 [1][3] - 公司参股深创投10.7996%股权 是深创投第四大股东 [2] - 深创投及其基金持有宇树科技股份 并投资了GPU企业摩尔线程 [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6亿元 同比下降5.80% 但归母净利润3.33亿元 同比增长172.62% [4] 摩尔线程IPO进展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申请已于9月26日通过上交所上市委会议审议 [1][3] - 公司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销售 已推出四代GPU架构 [3] - 2025年上半年摩尔线程实现营业收入7.02亿元 同比增长238.71% 环比增长203.44% 归母净利润亏损2.71亿元 亏损额同比环比均减少 [3] 核能概念股表现与行业动态 - 10月3日港股核能概念股集体大涨 中核国际一度涨超20% 上海电气一度涨超16% 东方电气一度涨超8% [1][6] - 近期核能领域利好消息频传 安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6] - 田湾核电基地累计安全发电突破5000亿度 等效节约标准煤1.5亿吨 减排二氧化碳约4亿吨 [6] - 招银国际研报指出 2026-2030年核电需求可能出现超预期上涨 人工智能将长期推动核电结构性需求增长 [7]
赛晶科技涨超8% 自研IGBT芯片业务收入高增 子公司此前获核聚变相关订单
智通财经· 2025-10-03 11:33
股价表现 - 赛晶科技股价上涨8.47%至2.05港元,成交额2581.32万港元 [1] 核聚变行业动态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 [1] - 民生证券建议关注IGBT开关领域的赛晶科技 [1]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在脉冲功率领域有25年专业积累,展现出独特技术优势 [1] - 公司为全球80多个项目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是可控核聚变等领域的重要技术供应商 [1] - 公司瑞士子公司Astrol与核聚变领域创新企业展开合作,为其尖端系统提供功率开关解决方案 [2] 输配电业务与订单 - 公司为国产输配电元器件龙头供应商,在手订单充足,相关收入稳步增长 [2] - “十五五”期间特高压项目以柔性输电技术为主,输配电元器件国产化率提升有利于支撑毛利率 [2] IGBT芯片业务 - 公司自研IGBT芯片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 [2] - 公司受益于国产功率半导体渗透率提升 [2]
港股异动 | 赛晶科技(00580)涨超8% 自研IGBT芯片业务收入高增 子公司此前获核聚变相关订单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1:32
公司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8.47%至2.05港元,成交额2581.32万港元 [1] 核聚变领域进展与公司业务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1] - 公司凭借25年专业积累,在脉冲功率领域展现独特技术优势,为全球80多个项目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1] - 公司瑞士子公司与核聚变领域创新企业展开合作,其功率开关解决方案将用于控制尖端核聚变系统中的电流 [2] 公司业务与行业前景 - “十五五”期间特高压项目以柔性输电技术为主,公司作为国产输配电元器件龙头供应商,在手订单充足,相关收入稳步增长 [2] - 输配电元器件国产化率提升有利于支撑公司毛利率,同时受益于国产功率半导体渗透提升 [2] - 公司自研IGBT芯片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 [2]
港股异动 | 上海电气(02727)涨超13% 近一个月股价累涨超四成 市场追捧其多重概念
智通财经网· 2025-10-03 10:40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单日上涨13.02%至4.86港元,成交额2.06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过40% [1] 海外业务进展 - 公司在罗马尼亚签约帕劳二期342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 [1] -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罗马尼亚承接四个光伏项目,总容量达549.4兆瓦,其中两个项目已完成,一个在建 [1] 核聚变技术突破 - 安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 [2] - 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并将交付CRAFT项目、BEST项目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2] 市场传闻 - 市场上有关上海微电子“借壳”传闻再度发酵 [2] - 公司的母公司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上海微电子第一大股东 [2]
拆盲盒行情来袭:10月每天一个爆点,机构已潜伏这些板块
搜狐财经· 2025-10-03 10:14
流动性与政策环境 - 银行于10月9日进行1.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覆盖当月8000亿元到期量后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2] - 该操作被视为明确的数量型政策加码信号,旨在为政府债券发行和企业信贷铺路 [2] - 7月至8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新增超过3万亿元,居民储蓄正成规模流向股市 [2] - 美联储9月降息落地,全球流动性宽松,外资回流A股和港股迹象明显 [2] 科技行业 - OpenAI开发者大会推高市场对算力产业链预期,带动国产算力板块从芯片代工到硬件设备全线躁动 [5] - 中芯国际14纳米以下制程营收在2025年预计暴涨68%,订单能见度已排到2026年 [5]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20%至30%,在出口管制升级背景下替代进程加速 [5] - 兆易创新在9月股价翻倍,光模块、液冷、PCB等硬件环节因算力需求爆发而订单激增 [5] 高端制造行业 - 全球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量至2030年预计达到200万台,产业正处在从0到1的突破前夜 [5] - 小鹏科技日将亮相第五代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预计2025年进入小批量生产 [5] - 国际核聚变能源大会使高温超导材料、核心设备厂商成为焦点,一个被称为BEST反应堆电源的项目将在9-10月启动招标,金额超过10亿元 [5] 新能源行业 - 储能板块在9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拿下14个涨停 [8] - 10月9日至11日举行SNECES+国际储能大会,光伏装机数据在9月同比增长32.4% [8] - 供给侧改革推动利润修复,鹏辉能源、科华数据等储能系统集成商成为资金围猎对象 [8] 消费行业 - 消费板块押注国庆假期数据,短途高频、长线品质成为旅游新特征 [8] - 西域旅游、中国国航等标的被机构列为弹性品种 [9] 市场事件与预期 - 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当前科创板预喜率仅48%,高估值科技股面临业绩验证压力 [10] - 美联储10月28日议息会议成为全球流动性风向标,市场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若超预期降息50个基点可能拉升科技、黄金、人形机器人板块 [11] - 券商判断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但结构性分化加剧,9月芯片、机器人、新能源板块上涨而船舶、银行、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不佳 [12]
超级赛道重磅不断,又有关键突破
证券时报· 2025-10-02 20:35
项目技术进展 - 中国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的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交付安装,该底座直径约18米、高约5米、总重400余吨,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1][5] - BEST装置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将首次在国际上演示核聚变发电,项目总装工作已于2025年5月启动,预计两年后建成并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目标2030年点亮第一盏灯[5][6] - 德国政府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目标在德国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站,计划到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资助相关研究[2][7] 商业化进程与资本投入 - 2025年被业内称为中国核聚变商业化元年,核聚变概念受到一二级市场资本热捧,Wind核聚变概念指数月涨幅超过3%,部分概念股月涨幅超过15%[2][3] - 诺瓦聚变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8月1日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创国内民营核聚变公司单笔融资新高[2][9] - 美国核聚变初创企业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在8月28日获得8.63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英伟达,公司累计融资约30亿美元,占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融资总额约三分之一[9][10] 企业战略与行业展望 - 中国聚变公司在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目标2050年实现聚变能源商用,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7] - 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向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拓展,例如网达软件拟3000万元参设基金投资核聚变产业链项目,西子洁能表示将聚焦核岛关键设备研发并加快向可控聚变等领域布局[11] - 行业政策信号明确、融资规模提升、装置建设加速,基于大国竞争视角,行业长期成长趋势确立,国际及国内装置加速建设下,零部件企业订单有望得到充分释放[8][11]
利好!超级赛道,重磅不断!又有关键突破→
证券时报· 2025-10-02 20:33
项目与技术进展 - 中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在10月1日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直径约18米、高约5米、重400余吨)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1][3] - BEST装置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采用紧凑高场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演示核聚变发电,预计在建成后于2030年点亮第一盏灯[3][4] - 德国政府于10月1日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计划到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旨在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核聚变发电站[1][5] 融资与资本动态 - 中国民营核聚变公司诺瓦聚变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8月1日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国内民营核聚变公司单笔融资新高[1][7] - 美国核聚变初创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CFS) 在8月28日获得8.63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英伟达旗下NVentures,公司累计融资约30亿美元,约占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8] - 多家投资机构参与核聚变领域投资,例如网达软件拟3000万元参设基金投资核聚变产业链项目[8] 商业化进程与行业展望 - 2025年被业内称为中国核聚变商业化元年,行业商业化进程明显加快[1][5] - 中国聚变公司在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目标在2050年实现聚变能源商用,并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HL-4)”[5] - CFS的聚变示范系统已完成约65%,预计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里程碑,为其商用核聚变电厂开发铺平道路[8] 市场表现与产业链布局 - 截至9月30日收盘,核聚变概念指数月涨幅超过3%,部分概念股月涨幅超过15%[1] - 西子洁能表示在2025年将加大核电产业布局,重点向三代核电、四代核电、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拓展[9] - 券商观点认为,国际及国内装置加速建设下,零部件企业订单有望得到充分释放,对可控核聚变行业坚定看好[6][9]
利好!超级赛道,重磅不断!又有关键突破→
证券时报· 2025-10-02 20:26
核聚变技术进展 - 中国合肥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于10月1日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完成交付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新阶段 [1][6] - BEST装置的杜瓦底座直径约18米、高度约5米,总重量400余吨,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是国内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 [6] - BEST装置总装工作于2025年5月启动,预计两年后建成,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的目标 [7] 国际政策与投资动态 - 德国政府于10月1日通过“德国迈向核聚变发电站”行动方案,目标是在德国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核聚变发电站,计划到2029年累计投入超20亿欧元资助相关研究 [2][8] - 美国核聚变初创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在8月28日获得8.63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英伟达旗下NVentures,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融资约30亿美元,约占全球聚变能源行业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11][12] 商业化进程与市场反应 - 2025年被业内称为中国核聚变商业化元年,行业商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2][9] - 诺瓦聚变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8月1日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国内民营核聚变公司单笔融资新高 [2][11] - 截至9月30日收盘,Wind核聚变概念指数月涨幅超过3%,部分概念股月涨幅超过15% [3] 企业战略布局 - 中国聚变公司在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展示其技术路线及业务布局,目标在2050年实现聚变能源商用,并将在上海新建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四号” [10] - 西子洁能表示将加大核电产业布局,重点向三代核电、四代核电及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拓展 [12] - 网达软件拟投资3000万元参设基金,主要投资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所处的核聚变产业链项目 [12]
中国核聚变装置,取得关键突破!
上海证券报· 2025-10-02 20:04
BEST项目工程进展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于10月1日完成吊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 [1] - 杜瓦底座直径约18米、高约5米,总重400余吨,将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安装精度要求极高,表面水平高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落位位置偏差不超过2毫米 [3] - BEST装置总投资85亿元,总装工作于2025年5月初正式启动,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预计2027年完成建设并首次演示聚变发电,2030年有望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3] 全球与中国核聚变发展格局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于2010年启动,带动全球核聚变关注度提升,风险资本开始大规模布局民营聚变企业,技术验证进入关键阶段 [4] - 全球聚变研究处于“实验堆向示范堆过渡”阶段,中国凭借持续政策支持与工程化优势,正加速向“聚变能商用化”目标迈进,整体处于全球前列阵营 [4] - 投资核聚变的背后逻辑是能源安全为国家顶层设计,布局核聚变是争夺未来能源战略制高点,同时科技巨头为保障AI算力等业务发展,必须寻找稳定、巨大的清洁能源 [4] 国内核聚变商业实体与规划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亿元,控股股东为中核集团,将在上海基地投资120亿元建设“中国环流四号”聚变实验装置,瞄准2050年聚变能源商用目标 [5][6] - 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45亿元,预算超过100亿元,基于EAST装置 [5] - 民营企业多点开花,例如能量奇点目标5-79 Q>10,星环聚能目标2032年实现100MW,瀚海聚能计划2028年至2030年实现数十MW量级能量输出并启动能源商业化 [5] 产业链投资机遇 - 磁约束聚变核心部件包括超导磁体、低温系统、真空部件等,惯性约束聚变核心部件包括激光组件、燃料系统等,共同需求包括真空系统、电源、热管理、特种金属及软件等 [6] - 中国聚变公司建设HL-4装置将极大带动高温超导带材等发展,目前上海超导、东部超导、甚磁科技等公司的超导材料正在测试验证中,翌曦科技等公司将参与磁体部分研发 [6] - 高温超导材料处于产业化初期,原材料主要为钇钡、镁等,除核聚变外还可广泛应用于核磁共振、粒子加速器、磁悬浮列车等领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