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木浆行业产业链、产量及消费量分析:纸业扩张与废纸限令共驱木浆需求,国产增量仍需进口补位[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4 09:32
行业概述 - 木浆是以木材为原料制成的纸浆,占纸浆总用量的90%以上,核心成分为纤维素纤维,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包装等领域 [2] - 木浆按制浆方法分为化学浆、机械浆和化学机械浆 [2] - 2024年中国木浆产量为2626万吨,同比增长13.58%,消费量为5139万吨,同比增长4.22%,国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高度依赖进口 [1][12] 行业发展历程 - 起步阶段(1950-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造纸企业为主,技术落后,产能有限 [4] - 缓慢发展阶段(1979-1999年):改革开放后引入外资和技术,但受限于木材短缺和环保意识薄弱 [4] - 快速增长阶段(2000-2010年):加入WTO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化学机械浆技术普及,漂白硫酸盐浆成为主流 [4] - 结构调整阶段(2011-2020年):环保政策趋严推动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5] - 转型升级阶段(2021年至今):"双碳"目标下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成为核心,非木浆替代和生物质精炼技术发展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针叶木和阔叶木,生产设备包括削片机、蒸煮器等 [8] - 中游:木浆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于生活用纸、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特种纸等 [8] - 2024年中国木材产量为1.3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18%,为木浆行业提供稳定供应 [10] 行业现状 - 国产木浆消费量为2595万吨,同比增长15.49%,进口木浆消费量为2544万吨,同比下降5.22%,行业正从"进口依赖"向"国产主导"转变 [14] - 龙头企业如晨鸣纸业、亚太森博通过"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提升产能和优化生产流程 [14] - 行业呈现"寡头竞争+区域集中"格局,亚太森博、晨鸣纸业、太阳纸业等五家企业合计市占率较高 [16]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晨鸣纸业:拥有430万吨木浆产能,国内首家实现制浆与造纸产能平衡,2024年化学浆营业收入为15.19亿元,同比增长175.29% [18][19] - 太阳纸业:2024年浆产量为144万吨,同比下降2.04%,浆销售量为146万吨,较往年持平 [20] - 亚太森博:年产木浆220万吨,拥有"浆纸纤一体化"生产能力,累计环保投资70亿元 [18] 行业发展趋势 - 绿色转型:生物质燃料和高效设备应用,目标到2030年木浆替代能源比例提升至15% [22] - 技术创新:连续蒸煮工艺普及,数字化生产系统将木材利用率提升至95%,高附加值产品如纳米纤维素添加剂市场份额提高 [23] - 全球化布局:通过"一带一路"在东南亚、非洲布局原料基地,进口依赖度下降 [24]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高新区发力绿色工厂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4 07:20
绿色工厂名单发布 - 青岛市2025年度绿色工厂名单发布 青岛高新区7家企业入选 包括博宁福田 冠捷科技 相变能源科技 盘古智能 科捷机器人 奥瑞金 欧博方医药 [1] - 入选企业覆盖智能交通 显示科技 相变储能 风电润滑 机器人 金属容器 医药等多个领域 [1] - 青岛高新区将绿色工厂培育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支持 [1] 企业绿色实践案例 - 冠捷科技投资4200万元建设五大节能减排项目 年节能340万度电 减排二氧化碳3300吨 [2] - 相变能源科技研发相变储能材料及系统 助力电网削峰填谷 [2] - 盘古智能将绿色设计贯穿风电润滑系统全生命周期 减少风电运维碳排放 [2] - 奥瑞金采用热能回收系统 年节约能源费用超千万元 [3] 高新区绿色制造体系 - 青岛高新区累计拥有国家绿色工厂7家(占全市10.3%) 山东省绿色工厂4家(占全市8.5%) 青岛市绿色工厂23家(占全市12.2%) [3] - 绿色工厂广泛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 [3] - 高新区通过能源数据监测 培训会 政策讲解等方式支持企业绿色转型 [2][3] 绿色制造发展目标 - 青岛高新区推动AI 物联网 大数据与绿色制造融合 支持龙头工厂制定碳中和路线图 [4] - 计划培育零碳/近零碳工厂试点示范 打造绿色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高地 [4] - 以绿色工厂为支点推动产业生态向绿色化 低碳化 高端化全面升级 [4]
“与中国合作,就是投资未来”(见证·中国机遇)
人民日报· 2025-07-24 06:03
中德产业合作与巴伐利亚州经贸关系 - 巴伐利亚州是德国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的联邦州,中国是该州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海外最重要市场之一,约500家中国企业落户该州,超过2000家当地企业与中国保持经贸往来 [5] - 巴州是德国及欧洲的汽车、电子、化学和制药行业中心,许多德国跨国企业总部坐落于此 [5] -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在巴州投资最多的亚洲国家,双方合作涵盖移动出行、数字化、能源、生命科学、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14] 克劳斯玛菲集团案例 - 中国中化2016年收购克劳斯玛菲后推动结构性变革,包括战略制定、研发投入、生产线升级和全球市场拓展,在绿色制造、数字化运营和增材制造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11] - 克劳斯玛菲新总部采用智能化调度、无人化物流与节能建筑系统,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减少62%碳排放和85%废弃物排放 [10] - 公司将技术沉淀与中国市场需求结合,在中国建设工厂和技术中心,实现大部分产品本地化生产,中国市场成为业务增长重要引擎和全球技术革新主战场 [11] - 德中合作案例:为日本客户定制的系统由德国团队设计、中国团队落地整合,项目在嘉兴、名古屋和慕尼黑三地同步推进 [11] 蔚来汽车在巴州发展 - 蔚来在巴州建成5座换电站(全德共20座),换电技术为当地电动汽车生态注入新活力,获政商界高度关注 [13] - 蔚来2015年起在慕尼黑建立全球设计中心,员工超350人,与大陆、博世、采埃孚等德国企业合作推动前沿技术和供应链融合 [13][14] - 换电站实现几分钟自动换电,提升通勤与商用效率,同时落地用户社区和绿色出行理念 [13] 宝马集团在华布局 - 宝马集团总部位于慕尼黑,在华沈阳绿色工厂为全球标杆,上海研发中心主导"新世代"电动车中国版本开发 [14] - 宝马强调开放对话、自由贸易和全球协作是应对地缘政治风险和供应链挑战的唯一路径 [14] 巴州投资环境与政策支持 - 巴州拥有完善基础设施、顶尖科研资源和多样化产业生态系统,中企看重其高素质人才、强大中小企业网络及优越营商环境 [14] - 巴州与山东、广东、四川结成友好省州关系,在青岛、深圳、成都设代表处,定期举办商业对话活动促进中德企业对接 [14]
智能焊 铸未来——搅拌摩擦焊全场景服务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3 15:12
展会概况 - 第十九届上海国际压铸暨有色铸造展于7月16-18日举办,总展出面积达49200平方米,汇聚全球583家顶尖企业,展示压铸与有色铸造全产业链最新技术与趋势 [1] - 万宇科技在展会中展示搅拌摩擦焊全场景解决方案,凸显其在智能焊接领域的技术积淀与创新实力 [1] 技术发展论坛 - 万宇科技吕宗亮博士在论坛上针对压铸行业六大搅拌摩擦焊挑战提出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涵盖飞边毛刺、内部隧道缺陷、焊缝减薄、焊接效率低等问题 [3] 展品亮点 50桥式动龙门FSW设备 - 专为铝铸件焊接设计,占地仅2 5×2 0米,最大可实现10mm铝材焊接,集成恒扭矩、恒压力功能,适用于铝铜液冷板、3C结构件、Busbar等领域 [5] 智能无损检测机器人 - 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开发,实现FSW焊缝百检,精度优于X射线,攻克内部隧道型缺陷识别难题,解决常规气密检测无法识别的风险 [7] 压铸镁合金FSW焊接方案 - 通过持续研发与客户联合打样,成功实现镁合金铸造件从实验室到量产的跨越,重点展示飞行汽车镁合金控制器壳体及三维曲面焊接镁合金自行车架 [9] 核心焊具技术 - 万宇科技拥有独立搅拌头事业部,累计开发1000多种搅拌头,建立丰富焊接耗材工艺数据库,针对压铸件焊接痛点实施多元化降本策略,大幅降低单件生产成本 [11] - 公司十周年之际推出搅拌头优惠活动,包括以旧换新断针再用等 [11] 行业趋势 - 展会通过"铸件嘉年华""企业群英汇"等活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中国压铸行业在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融合下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支撑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等战略领域 [1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汽车冷却液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展望: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推动汽车冷却液规模超百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3 09:29
汽车冷却液行业概述 - 汽车冷却液是内燃机循环冷却系统的关键介质,由防冻剂、缓蚀剂、消泡剂等组成,确保发动机在最佳温度运行 [3] - 主要功能包括散热、防腐蚀、润滑密封,通过循环流动带走发动机热量并在散热器中交换 [5] - 按成分分为酒精型、甘油型、乙二醇型、丙二醇型等 [3] 行业发展历程 - 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早期用水冷却,1927年乙二醇冷却液成为划时代产品 [7] - 20世纪60年代乙二醇水溶液成为主流,1976年后因致癌风险转向无胺冷却液研发 [7] - 21世纪初瑞士、美国、中国推广丙二醇型冷却液 [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汽车冷却液市场规模从2016年96.28亿元增至2024年28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52% [1][14] - 2024年销量达187.93万吨,同比增长8%,新能源汽车渗透推动需求增长 [13] - 汽车保有量从2017年2.17亿辆增至2024年3.53亿辆,年复合增长率7.2%,新能源车保有量同期从154万辆增至314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53.84% [11]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水、防冻剂、缓蚀剂等原材料,下游覆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 [9] - 新能源车冷却液需满足电池组、电机等更高导热效率和绝缘要求 [9]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包括壳牌、嘉实多、埃克森美孚,国内品牌有长城润滑油、昆仑润滑油、统一润滑油等 [17] - 本土企业如龙蟠科技、康普顿、德联化工通过技术升级推动国产化进程 [19] 重点企业 - 康普顿2024年防冻液营收3684.8万元,旗下品牌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21] - 龙蟠科技2024年车用精细化学品业务营收19.31亿元,产品涵盖新能源专用冷却液 [23] 未来趋势 - 环保化:生物基冷却液(丙二醇、甘油衍生物)及无硼配方成为研发重点 [25] - 高效化:纳米流体、低电导率冷却液满足新能源车高功率密度需求 [26] - 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和AI实现冷却液参数实时监测与定制化解决方案 [27]
TCL科技:以绿色产业链筑牢化学品安全防线,加码绿色制造与合规运营
环球网· 2025-07-21 13:59
化学品安全管理 - 公司设立专责部门负责化学品全流程风险识别与管控,严格执行有害物质管理要求,确保产品在各环节的安全性 [1] - TCL华星建立覆盖全品类的危险化学品清单,系统梳理化学品危险性质及泄漏应急处理方法,2024年推进特气化学品FMEA机制分析,覆盖40种特气、46种零散化学品,识别风险4160项,形成192张分析表单,整改隐患240项 [1] - 通过双人双锁管理、强制防护装备穿戴、气体侦测报警装置等措施,结合应急演练与培训,实现2024年化学品泄漏事故零发生,ISO45001生产基地获证100%覆盖 [1] 绿色供应链管理 - 公司致力于打造净零、循环且可信赖的绿色产业链,协同上下游探索低功耗、无害、可再生材料应用,联合客户开发绿色产品并引入第三方认证 [4] - 严格遵循RoHS、REACH、TSCA等法规及客户要求,制定《CSOT有害物质管理规范》,要求供应商签署《有害物质声明书》,确保产品符合绿色产品(GP)要求 [4] - 截至2024年底,面板生产基地100%取得IECQ QC 080000认证 [4] 有害物质管控系统 - GPMS系统可进行前瞻性排查并规划汰换策略,向供应商推送有害物质法规、行业动态及公司最新要求,其GP模块已深度嵌入产品研发与采购流程 [5] - 2024年依托GPMS应对ECHA新增7项SVHC(清单扩至242项),对供应商开展REACH SVHC调查,收到400家供应商反馈信息用于完善管理体系 [5] - 持续优化GPMS功能,内置化学物质数据库和环保管控要求数据库,支持查询追溯材料成分及调研供应链中REACH、SVHC、PFAS等物质状况 [8] 有害物质替代与淘汰 - 制定《CSOT产品及材料有害物质管理规范》,目标尽快淘汰有害化学物质或替代为更安全物质 [7] - 针对全球PFAS禁令趋严的监管环境,2024年向供应商传达禁用PFAS政策及执行时间表,启动替代材料调查与验证工作 [7] - 计划到2026年底前确保各产品线均有不含PFAS的材料可供量产使用 [7]
量质并举!解码上半年中国产业经济三大结构性亮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7-20 11:04
产业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产业经济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创新活力 [1] - 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呈现一产快、二产稳、三产热的态势 [2] 第一产业表现 - 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粮食意向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2] - 农业生产总体形势良好,粮食安全根基牢固 [2] 第二产业表现 -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高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运行在合理区间 [2] - 工业产能利用率、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等指标保持稳定,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边际改善 [2] 第三产业表现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 [2] - 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9%,为2024年以来最高值,服务业处于加快发展复苏通道 [2] 工业升级动能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快于规上工业3.1个百分点 [3]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 [3] - 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达77起,应用场景从"走跑跳"向家庭应用、商业服务升级 [3] 工业绿色转型 - 重点工业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4] - 风电发电机组产品、高性能化学纤维等绿色低碳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2.0%、36.6% [5] - 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5] 工业智能化发展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6]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等行业快速增长 [6] - 国内"灯塔工厂"数量达85家,占全球总数的45%,智能制造水平全球领先 [6] 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9.1%,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0.2% [7]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和9.6% [7] - 电子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规上企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7]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深入,支撑制造业服务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8] - 邮政、电信、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多月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7] 生活性服务业表现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达到45.5% [8] - 文化旅游、直播电商、智慧养老等发展态势良好 [8] - 国产电影《哪吒2》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苏超"成为现象级赛事 [8]
工行北海分行:深耕制造业金融 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9 19:28
制造业信贷支持 - 工行北海分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49亿元,较年初增长6.95% [1] - 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0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46.17%,占制造业贷款总额比例提升至41.52% [1]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贷款余额突破20亿元,较年初净增超6亿元,增幅超46% [1] 重点产业与集群发展 - 集中优势资源支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医药制造业贷款余额实现稳定增长,精准满足相关企业融资需求 [1] - 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双百双新"产业项目开辟信贷绿色通道 [3] 普惠金融服务创新 - 普惠型小微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2亿元,较年初增幅超46%,覆盖电子元件、医疗器械等高成长领域 [2] - 新发放小微制造业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超85%,有效缓解轻资产科创企业融资压力 [2] - 依托"经营快贷"等线上化产品,满足小微制造企业"短、频、急"融资需求 [2] 融资成本与渠道拓展 - 2025年上半年新发放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实现较大下降 [2] - 制造业表外融资余额超2亿元,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跟单信用证和保函等业务品种 [2] - 提供多元、便捷的贸易结算与融资支持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按照"一群一策"思路创新制造业集群服务模式 [3] - 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3] - 持续支持北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
【环时深度】四条供应链解锁中国市场“韧性密码”
环球网· 2025-07-19 06:50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链博会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吸引75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机构参与 [1] - 国际参展商占比达35%,包括英伟达、施耐德、路易达孚等新参展企业 [1] - 展会设置先进制造业链、智能汽车链、数字科技链、绿色农业链四大主题馆区 [1] 先进制造业链 - 空客携10家中国伙伴企业参展,展示与中国产供链的紧密联系 [2] - 湖北航宇嘉泰2018年进入空客供应商目录,2023年获"空客优质供应商"称号,产品100%准时交付 [2] - 浙江西子航空2013年加入空客供应链,产品从A350金属件扩展到A320、A220部件 [2][3] - 江苏亨睿展示"绿色可循环复合材料生态体系",回收技术保持原材料95%机械性能,碳排放降至原生材料4.7% [5] - 空客将在中国落地第二个总装线,计划打造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 [5] - 沈飞民机与全球20国500余家供应商合作,形成国内三大供应链集群 [6] 智能汽车链 - 贝特瑞发布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 [7] - 大连科天新材料开发陶瓷铝晶种技术,使汽车铝部件强度提升同时重量减轻 [7] - 力拓与宝武钢铁联合参展,提供汽车制造用铁矿石、铝矿石和铜矿石 [8] - 博世展示电桥和电池散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产业链因中国企业加入更丰富 [8]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而全且强,形成全球独特优势 [7] 数字科技链 - 苹果携欣旺达、山东创新、杰士德等中国供应商参展 [9] - 欣旺达展示磁悬浮输送产线,近5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30亿元 [10] - 杰士德开发APE机械手实现进口替代,4轴/6轴机械臂应用于点胶工序 [10][11] - 山东创新提供100%再生铝材料,覆盖苹果多系列产品 [11] - 苹果全球200家主要供应商中超80%在中国设厂,过去5年在华智能制造投资达200亿美元 [12] 绿色农业链 - 麦肯中国展示马铃薯本土培育种植实践,从种薯到加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3][14] - 路易达孚看重中国市场,中国人均肉类年消费量从2014年62公斤增至2024年72公斤 [15] - 路易达孚在江苏广东新建工厂提升大豆压榨产能,上海设全球研发中心 [15] - 中国农业政策放宽种业限制,扩大农产品进口来源,优化营商环境 [16]
创历史新高!北京上半年工业和信软业合计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
新京报· 2025-07-18 18:24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2%,创历史新高,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6% [1] - 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35万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7%,连续16个月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水平 [2] - 1-5月信息软件业实现营收接近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增长28.8%,规模、增速均居全市各行业首位 [2] 投资与市场活力 - 上半年工业重点产业完成投资463.3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 [2] - 信息软件业完成投资超千亿元,同比增长1.6倍,工业、信息软件业合计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100% [2] - 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在京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4.2%和95.9%,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逐月抬升 [2] 细分产业表现 - 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增加值上半年分别增长16.7%和24.6%,全市生产整车71.3万辆,同比增长24.8%,其中新能源汽车26.2万辆,同比增长1.5倍 [3] - 医药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7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9个AI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12家企业跻身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榜单 [3] - 制造业新增1家灯塔工厂、149家先进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累计建成212家,绿色企业比例达到27.2% [3]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9%和16.8% [3] 数字经济发展 - 在京人工智能企业突破2400家,累计备案上线大模型132款,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4] - 新增智算供给1.1万PFlops,百度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数字人 [4] -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新增数据产品241个,场内交易规模同比增长60.8% [4] - 新增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超200张,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版建成 [4] 国际合作与政策支持 - 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联合40余个国际核心城市 [5] - 高精尖产业资金累计支持金额接近20亿元,支持企业500家 [6] - 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00家,累计10483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 [7] - 专精特新专板企业股权融资总额超56亿元,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政策支持2000万以内的首次贷款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