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500辆小米YU7正运往全国门店,雷军再透露YU7价格:大家一定觉得合理
新华网财经· 2025-06-25 18:14
小米YU7发布信息 - 小米首款SUV YU7将于6月26日晚19:00正式发布 [1] - 工厂自6月20日起开始拖运500辆展车,计划在6月26日前完成 [1] - 北京经开区小米汽车工厂停车场内已有少量覆盖车衣的YU7 [1] - 工厂正陆续向全国未覆盖展车的地区发车,每日下线数量不等 [3] 生产与产能规划 - 现有YU7车型在小米汽车工厂一期生产 [3] - 紧邻工厂的二期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即将投产,专为YU7建设 [3] 产品配置与版本 - YU7分为三个版本:标准版(后驱,CLTC续航835km)、Pro版(四驱+闭式双腔空簧,CLTC续航770km)、Max版(顶配高性能四驱,CLTC续航760km) [6] - 提供9种配色,已公布5种:宝石绿、熔岩橙、钛金属色、寒武岩灰、流金粉 [6] 定价策略与市场定位 - 雷军否认标准版比SU7贵2-3万元的猜测,强调其配置对标友商Max/Ultra版 [15] - 标准版搭载激光雷达、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算力)、大际屏等高配 [15] - 雷军称YU7与SU7目标用户群体不同(轿车vs SUV),不担心相互影响销量 [16] 展会与宣传 - YU7将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6号馆小米展台亮相 [8][11]
竞争加剧+品牌声誉受损 特斯拉(TSLA.US)欧洲销量连续五个月下滑
智通财经· 2025-06-25 14:30
不过,电动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注册量分别增长了 26.1%、15%和19.8%。 5月份,欧盟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乘用车注册量的58.9%,高于 2024年5月的48.9%。 特斯拉(TSLA.US)5月份在欧洲的新车销量同比下降27.9%,尽管该地区的全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 27.2%。这家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改良款Model Y仍未显示出能重振其品牌声誉的迹象。 ACEA的数据显示,5月份欧盟、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协会的新车销量上升至111万辆,而4月份的销量 下降了0.3%。 中国上汽集团(600104)和德国宝马的新车注册量分别增长22.5%和5.6%,而日本马自达的新车注册量 则下降了23%。 仅在欧盟,今年迄今为止汽车总销量就下降了0.6%。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显示,欧洲汽车总销量增长1.9%,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替代燃 料驱动汽车的增长最为强劲。 由于消费者转向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以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政治立场引发争议,特 斯拉在欧洲的销量已连续五个月下滑。 今年5月,特斯拉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
又暴跌28%!特斯拉欧洲销量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华尔街见闻· 2025-06-25 13:39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表现 - 特斯拉5月份在欧洲的新车销量同比暴跌27.9%,连续第五个月下滑 [1] - 特斯拉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8%大幅收缩至1.2% [1] - 客户转向中国电动汽车,部分消费者对马斯克的政治立场表示抗议 [1] - 改款Model Y未能扭转颓势,传统汽车制造商和中国竞争对手的攻势加剧 [1] 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整体趋势 - 欧洲电动汽车销量整体大幅增长27.2%,但特斯拉表现相反 [1] - 欧洲整体汽车销量5月份同比增长1.9%,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替代燃料汽车表现强劲 [1] - 欧盟、英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5月新车销量达111万辆,扭转4月0.3%的下滑 [2] - 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注册量分别增长26.1%、15%和19.8% [2] - 欧盟BEV、HEV和PHEV综合销量占5月乘用车注册量的58.9%,高于去年同期的48.9% [2] 竞争对手表现 - 中国上汽集团注册量激增22.5%,德国宝马增长5.6% [2] - 日本马自达注册量下降23% [2] 主要市场表现 - 西班牙和德国新车销量分别增长18.6%和1.2% [2] - 法国和意大利销量分别下降12.3%和0.1% [2] - 英国市场注册量增长1.6% [2]
电池产业政策转向, 远景北美战略的“张驰之道”
搜狐财经· 2025-06-24 19:01
美国清洁能源政策转向对电池产业的影响 - 新一届美国政府上台后清洁能源政策快速转向 叠加关税政策影响 美国电池产业面临巨大挑战 [2] - 特朗普政府叫停电动汽车扶持政策 导致动力电池需求不确定性增加 电池制造商开始收缩在美投资 [5] - 根据Rhodium Group统计 2024年一季度美国市场有超过60亿美元的电池工厂投资被取消 [5] 远景动力在美战略调整 - 主动提速储能业务 田纳西工厂储能产线已于2024年4月投产 成为北美首个投产的储能电芯工厂 [3][8] - 暂缓动力电池项目 审慎评估南卡罗来纳州电池工厂建设进度 通过全球产能调度保障客户交付 [3][7] - 原定南卡工厂供货宝马的46系大圆柱电池改由全球供应链提供 首批产品已从无锡江阴工厂运至美国 [7] 美国储能市场机遇 - 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储能市场 远景动力田纳西工厂产品将交付头部储能集成客户 [8] - 公司已累计交付超40GWh储能电芯 覆盖20多个国家300多个场站 2024年海外市场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三 [8] - 储能电芯技术领先 是全球最早量产300+Ah和500+Ah产品的企业 并保持零重大安全事故纪录 [8] 欧洲市场成为战略重心 - 欧洲电动化转型提速 2025年1-4月纯电动车市场份额达15.3% 销量55.8万辆同比增长26.4% [10] - 远景动力法国杜埃工厂投产 首期年产能10GWh 可为20万辆电动车配套 成为公司全球第九座投产工厂 [10] - 六家中国头部电池企业已公布欧洲建厂规划 远景动力在西班牙工厂已开工 英国二期工厂即将投产 [11] 技术布局与产能规划 - 46系大圆柱电池采用高镍正极+掺硅负极材料 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沧州工厂新产线预计2024年下半年量产 [7] - 公司计划确保南卡罗来纳州和肯塔基州两座新建工厂的产能实现 肯塔基政府对其电动化转型前景表示期待 [8][9]
TDK宣布,收购射频公司
半导体芯闻· 2025-06-24 18:03
公司收购与业务整合 - TDK株式会社收购QEI株式会社电源业务相关资产,QEI专注于半导体生产中关键等离子体处理的先进射频功率发生器和阻抗匹配网络[1] - 此次收购巩固TDK在快速增长的半导体设备市场地位,并增强其对AI生态系统的贡献[1] - TDK凭借直流电源已在半导体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通过QEI的射频电源解决方案形成互补产品组合[1] 市场与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等技术发展推动半导体器件需求激增,进而带动先进制造设备需求增长[1] - 射频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TDK通过整合QEI技术有望打开该市场[2] 公司战略与高管表态 - TDK-Lambda美洲区总裁Jeff Boylan表示,QEI的射频技术与TDK的直流产品结合将提供先进、高质量的电源解决方案[2] - TDK全球销售、支持和服务网络将加速扩展产品线的增长[2] - QEI总裁Alex Nazarenko对TDK领导下的未来发展表示乐观[2] 推荐阅读 - 推荐阅读内容涉及半导体行业投资、芯片公司市值变化及技术趋势[4][5]
“革命正发生!日印汽车不再独霸斯里兰卡,中国车来了”
观察者网· 2025-06-24 11:29
市场格局变化 - 斯里兰卡汽车市场长期由日本(丰田、日产、铃木)和印度品牌主导,但中国品牌(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北京汽车制造厂等)近期强势进入,引发市场巨变 [1] - 未来五年内,斯里兰卡每10辆车中可能有3-4辆是电动汽车,其中超半数为中国品牌 [1][9] 进口与需求增长 - 斯里兰卡乘用车进口额从2025年1月的300万美元飙升至4月的1.07亿美元,占该国当月进口总额的6.4% [2] - 比亚迪4月开启首批新能源汽车交付后,五菱、BAW和深蓝汽车5月陆续进入市场 [2] - 比亚迪预定量超5000辆,5月注册量达799辆,仅次于丰田的1345辆 [4][6] 消费者偏好驱动 - 经济危机导致的燃油短缺和高油价促使消费者转向电动汽车,尽管初始成本更高,但长期经济效益显著 [5] - 消费者注重电动车设计(如比亚迪ATTO 3的旋转中控屏)、空间、安全配置及环保属性 [4] 中国品牌竞争优势 - 提供最长8年质保,完善的维修和零件供应体系(对比特斯拉未设官方经销商,上月仅注册4辆) [6] - 技术领先于传统车企(如日本和印度品牌),总拥有成本低于燃油车且二手车保值能力强 [8] - 深蓝汽车推出后订单远超预期,市场反响热烈 [8] 经济与产业影响 - 斯里兰卡每年进口化石燃料支出约45亿美元,其中25%用于乘用车,电动车普及将减少外汇消耗 [8] - 比亚迪2025年已进口2600辆汽车,7月计划再进口2700辆 [8] - 未来中国品牌可能考虑在斯里兰卡本地组装以进一步扩大市场 [9]
不惧美国阻力,福特坚持建电池厂:采用宁德时代技术
凤凰网· 2025-06-24 09:48
福特电池工厂建设 - 公司坚持在密歇根州马歇尔建设耗资30亿美元的电池工厂,距离底特律以西约100英里 [1] - 工厂采用宁德时代授权的电池及制造技术,计划明年投产并创造1700个就业岗位 [1][2] - 工厂将生产锂铁磷酸盐电池,成本低于含镍钴的电池,但续航里程满足需求 [2] 政策与税收抵免影响 - 公司原计划依赖《通胀削减法案》的联邦税收抵免抵消部分成本,但可能因共和党政策法案失去支持 [1] - 美国国会共和党人拟禁止对使用中国技术或材料的电池工厂提供联邦支持,特朗普支持该举措 [1] - 公司高管表示,失去税收抵免将对工厂财务状况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1] 技术与成本优势 - 锂铁磷酸盐电池技术最初由美国开发,但目前由中国企业宁德时代主导商业化 [2] - 该电池不含昂贵的镍和钴,成本更低,适合福特等车企的续航需求 [2] 关税与供应链挑战 - 工厂制造设备从中国进口,面临特朗普政府征收的更高关税 [2] - 公司高管强调,税收抵免是决定在美国建厂的关键因素之一 [2] 行业与劳工影响 -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认为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将损害制造业工人利益 [3]
美国袭击伊朗核设施,市场风险偏好再受冲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7:55
美股市场表现 - 标普500指数自4月低谷回升至历史新高附近但围绕6000点徘徊两周 截至上周五收盘标普500指数跌0.22%报5967.84点 纳指跌0.51%报19447.41点 道指涨0.08%报42206.82点 从一周表现来看标普500指数跌0.15% 纳指涨0.21% 道指涨0.02% [1] - 美股波动性或加剧 因美联储鹰派冲击尚未消散且地缘冲突又起 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 [1]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至4.50%不变 点阵图显示2025年年底前将降息两次 6月有7位美联储官员支持年内"不降息" 支持"降息两次"的官员数量从3月的9位减少至8位 [2] - 美联储预计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将恶化 到2025年年底美国通胀率将升至3%(3月预测为2.7%) 失业率将升至4.5%(3月预测为4.4%) 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1.4%(3月预测为1.7%) [2] - 美联储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在关税不确定性影响下美联储可以等待形势进一步明朗化 [2] 市场流动性及风险 - 美联储报告指出国债、企业债、市政债和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仍处于历史低位 4月初国债市场流动性跌至2023年初以来的低点 之后有所改善但仍对贸易政策消息敏感 [3] - 47%的基金经理认为贸易战可能引发全球衰退 这是市场面临的最大尾部风险 其他尾部风险包括美联储加息对抗通胀及美债收益率"无序"上升引发的信贷问题 [5] 美股前景及全球市场比较 - RBC警告中东冲突可能将标普500指数拉低至4800~5200点区间 意味着跌幅可能高达20% 若冲突导致中东供应中断油价上涨可能引发通胀并限制美联储降息 [4] - 美银6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基金经理认为未来五年国际股市前景比美国股市更乐观 仅23%投资者认为美国股票将是表现最好的资产 [5] - 过去三个月仅有30%的资金流向以美元计价的股票(占全球股票基金市值的近70%) 法国兴业银行预计今年资金从美国市场转向国际市场的重新配置具备"重大轮转"特征且仍处于初期阶段 [6] 其他市场机会 - 景顺亚太区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为投资者提供分散投资至不同地区及资产类别的机会 中国股市应会受益于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估值仍处于合理水平 投资者聚焦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及机器人等领域 [5]
雷军又藏价了!参数直逼百万级豪车,小米YU7这次想卖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6-22 12:29
小米YU7产品信息 - 满配版YU7谍照曝光 方向盘、中控台、后视镜、机盖和尾翼均采用碳纤维材质 搭配21英寸锻造轮圈 [3] - 四驱双电机配置 最大功率690马力 峰值扭矩866牛·米 零百加速3.23秒 [11] - 配备101.7度三元锂电池 官方续航760公里 支持5.2C超级快充 宣传15分钟补能620公里 [11] 小米YU7配置与功能 -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700TOPS算力辅助驾驶芯片、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及"天际屏"全景显示 [14] - 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实际表现需验证 需与华为、小鹏等厂商方案对比 [14] - 实验室数据与实际使用存在差异 续航可能打八折 充电速度受充电桩条件限制 [12] 市场竞争与定位 - 直接竞品包括特斯拉Model Y、智界R7、智己LS6、蔚来ES6等车型 [15] - SUV市场竞争较轿车更激烈 消费者需求更务实 仅靠外观和参数难以复制SU7成功 [17] - 小米SU7成功因素包括产品力、新鲜感及创始人流量加持 [17] 发布时间与营销策略 - 计划6月底发布 7月正式上市 展车已陆续到店 [9] - 公司否认23.59万元传闻 价格信息将在发布前揭晓 采用与SU7相同的营销策略 [9] 产品体验关键点 - 需验证实际空间表现、后排舒适性及底盘调校等日常使用指标 [19] - 碳纤维装饰和加速性能等宣传点需回归实用本质 [19]
Prediction: 2 Stocks That Will Be Worth More Than NuScale Power 10 Years From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6-17 08:50
核能行业与NuScale Power - 核能行业近期受到热捧 NuScale Power市值达110亿美元 过去12个月股价上涨360% 主要受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需求激增推动 [1] - NuScale Power目前尚未产生收入 所有收入来自产品规划合同 无法覆盖成本 预计2030年前不会产生实质性收入 [11][12] - 公司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尚未被证明在经济性或性能上优于大型反应堆 犹他州项目已因延误和成本超支取消 [12][13] 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 - 火箭实验室市值与NuScale Power相当约110亿美元 但已实现实际收入 当前年收入4.66亿美元 [2][5] - 公司已完成59次成功发射 目前有31个计划任务 是除SpaceX外唯一能持续为客户提供有效载荷火箭发射服务的公司 [3] - 正在开发Neutron火箭系统 体积大于现有Electron火箭 预计将带来更高单次发射收入 当前产品积压订单超过10亿美元 [5] - 除发射业务外 公司还开发太空系统包括通信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和有效载荷运载工具 长期计划建立自己的卫星星座 [4] Rivian Automotive - Rivian当前股价较历史高点下跌92% 主要因产品定位高端 起售价超过10万美元 限制了市场规模 年交付量低于5万辆 [6][7] - 计划明年推出售价4.5万美元的中型SUV R2 预计将大幅提升年交付量 当前年收入约50亿美元 [8][9] - 公司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为负18.6亿美元 规模化后年收入有望达到150-200亿美元 按5%利润率计算年利润可达10亿美元 [8][9] 长期前景比较 - 火箭实验室通过Neutron火箭系统推出和太空系统业务扩展 未来几年收入有望大幅增长 市值可能超过NuScale Power [5] - Rivian若成功实现产品大众化转型并达到规模效应 长期市值有望超越NuScale Power [9] - NuScale Power作为无收入公司 其高市值建立在概念预期上 实际产品商业化进程屡次推迟 长期发展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