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

搜索文档
招商银行一季度营收利润双降,财富中收回暖成亮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21:37
文章核心观点 - 招商银行2025年一季报营收利润双降但有积极变化,财富中收回暖、活期存款占比上升,股价年初至今震荡上行 [1] 净息差与活期存款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招行净息差1.91%,同比降11个基点、环比降3个基点,受LPR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拉低净利息收益率 [1][2] - 招行抓住利率市场化调整机遇推动存款成本改善,部分抵消资产收益率下降影响 [2] - 招行客户存款中活期存款占比51.80%,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50.46%,较上年全年升0.12个百分点,主要因2024年9月末政策出台后市场低迷态势缓和 [2] - 招行副行长称虽有变化但不能得出定期化趋势出现拐点结论,资本市场企稳向上利于活期存款占比上升 [3] 财富中收情况 - 2025年一季度招行非利息净收入307.55亿元,同比降10.64%,占营收36.72%;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96.96亿元,同比降2.51%,降幅较2024年年报明显收窄 [4] - 招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7.83亿元,同比增10.45%,增速由负转正,其中代销理财、代理基金、代理证券交易收入增长,代理保险收入下降 [4][5] - 招行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6.07亿元,同比降16.60%,托管业务佣金收入增长;银行卡手续费、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下降 [5] - 招行其他净收入110.59亿元,同比降22.19%,受市场利率上升影响,债券和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下降,全年有可能企稳 [6] - 招行副行长称银行业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普遍承压,招行目标是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企稳回升,需资本市场整体企稳向上 [5][6] 股份增持与ROE情况 - 招行一季报显示沪股通账户增持1.28亿股,H股股东账户增持49.7万股 [7] - 招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1%和14.13%,同比分别降0.14和1.95个百分点 [7] - 招行管理层表示ROE受外部环境影响,目标是保持在同业领先水平,需平衡ROE与资本充足率关系,对此持审慎态度 [7] 市值管理情况 - 3月招行审议通过《招商银行市值管理制度》,董事长表示市值管理是增强盈利能力、风控能力和创新能力 [7]
Financial Institutions(FISI)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9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净利息收入较第四季度增长超12%,同比增长17%,净利息收益率分别扩大44和57个基点 [4] - 非利息收入为1040万美元,公司拥有的人寿保险组合改进和投资咨询收入增加等因素,抵消了与去年同期相比保险收入的缺失 [5] - 资产质量指标改善,净冲销在金额和占平均贷款的年化百分比方面,均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下降 [5] - 效率比率为59%,符合全年低于60%的目标;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10个基点,平均股权回报率为11.82% [5] - 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69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81美元 [16] - 成本资金下降9个基点,平均贷款收益率下降8个基点 [18] - 第一季度非利息支出为3370万美元,低于季度指导的3500万美元 [20] - 第一季度信贷损失拨备为290万美元,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率为1.08% [22][23] - 第一季度净冲销率为21个基点,低于全年指导范围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商业贷款 - 本季度增长1.7%,由工商业和商业房地产贷款推动,与第四季度增长率持平 [7] - 商业企业贷款本季度增长6.6%,同比持平;商业抵押贷款本季度增长1.3%,较2024年3月31日增长9% [8] 消费者贷款 - 间接贷款余额较12月31日增长近1%,同比下降7%;消费者间接净冲销和不良贷款较可比前期有所改善 [10][11] - 住宅贷款较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均下降1%,信贷质量良好,净冲销较低 [12] 存款业务 - 较2024年末增长5.3%,受季节性公共存款余额增加和经纪存款增加推动;与2024年3月31日相比基本持平,下降0.4% [12] 财富管理业务 - 财富管理子公司Career Capital的资产管理规模增至31.7亿美元,较12月31日增加约7200万美元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纽约上州市场因政治和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行业前景面临挑战;高竞争和住房库存紧张影响住宅贷款业务;有限的公共交通使消费者重视可靠交通,可能影响消费者间接贷款表现;关税可能影响供应链和新车供应,二手车价格预计上涨 [7][11][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内部效率提升,控制可控制因素,在信贷扩展和管理上保持纪律性 [7] - 继续致力于核心市场存款收集,发展基于关系的账户 [14] - 评估次级债务融资选项 [15] - 2025年业绩目标聚焦盈利能力和信贷纪律性贷款增长 [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面临政治和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但公司对2025年保持增长势头和实现盈利有信心 [6][7] - 贷款增长预计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季度,下半年因经济不确定性能见度受限 [7] - 维持全年净冲销预期在平均贷款的25 - 35个基点,有效税率预期在17% - 19% [23][24] 其他重要信息 - 4月中旬,公司利用公开募股所得资金赎回2015年4月发行并于本月重新定价的1000万美元固定至浮动次级债务 [14] - 3月公司迎来新高管Eric Marks,他将助力零售网络客户增长和服务提升 [25] - 本月公司提交2025年代理声明,董事Angela Panzarella和新提名董事Bob Schrader将参与选举,股东还将对长期激励计划修正案进行投票 [26][2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贷款增长展望是否保守,为何认为贷款增长应前置? - 公司对贷款增长指引感到满意,过去半年多团队专注业务拓展,第一季度成果显著。但自选举以来,政治和经济环境变化使客户因不确定性暂停投资计划,公司将与客户保持沟通,但目前客户普遍持观望态度 [30][31] 问题2: 实现全年净利息收益率指引的杠杆有哪些,未来九个月到期定期存款的平均成本是多少? - 推动净利息收益率改善的杠杆包括12亿美元的现金流滚动、存款重新定价以及未纳入指引的利率变化。未来九个月约有5亿美元定期存款到期,加权平均成本约为4.5%,这些定期存款是2024年提供的短期特别定期存款,利率在4% - 5%之间 [33][34][37] 问题3: 公司拥有的人寿保险(COLI)预期收入在未来几个季度的节奏如何,正常化后是否高于2024年季度水平? - 第二季度COLI收入将略有增加,之后趋于平稳。公司通过出售部分低绩效普通账户并向独立账户COLI增加保费,提高了收益率。目前约7300万美元的现金退保价值尚未收回,预计6月收回,这导致短期COLI收入增加。正常化后,COLI收入将高于2024年季度水平 [42][43] 问题4: 如果下半年贷款增长放缓,信贷拨备是否会下降? - 公司预计全年贷款损失准备金与平均贷款比率将维持在107 - 108个基点左右 [45]
苏州银行(002966):2024年度报告暨2025年一季报点评:信贷维持双位数高增,可转债转股增厚股本
光大证券· 2025-04-29 20: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州银行发展与本地经济同频共振,规模扩张节奏快,未来展业空间大,对公业务平台优势鲜明,零售潜在财富客群庞大,中收增长空间可期,存量风险持续压降,新增风险可控,资产质量对业绩拖累减轻,资本安全边际较厚,现金分红比例高,配置性价比较高,但行业贷款利率下行压力大,息差承压,非息收入增长有不确定性,调整2025 - 26年EPS预测并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1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28日苏州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营收122亿同比增3%,归母净利润51亿同比增10.2%,全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7%同比降0.3pct;1Q25营收32.5亿同比增0.8%,归母净利润15.5亿同比增6.8%,1Q25年化ROAE为12.4%同比降0.9pct [3] 点评 - 营收盈利增长韧性强,净利息收入负增幅度收窄,2024/1Q25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8%、1.6%/5.9%、10.2%/6.8%,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 - 6.8%/-0.6%、27.6%/3.3%,1Q25规模、营业费用、非息为主要贡献分项,息差降幅收窄、营业费用负向拖累转正向贡献为提振因素,非息收入增速放缓等为拖累因素 [4] - 规模稳步扩张,信贷维持双位数增长,对公“压舱石”作用突出,1Q25末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3.2%、12.7%,2024年全年新增贷款400亿同比少增28亿,1Q25单季新增295亿同比多增11亿,2024年对公、零售分别新增455、 - 55亿,1Q单季分别新增281、14亿,2024年信贷投放集中在制造业、租赁商服领域,绿色、普惠小微贷款年末增速分别达36.6%、13.8% [5] - 非信贷类资产方面,金融投资、同业资产2024年全年/1Q单季分别新增148/31亿、92/62亿,1Q25末二者合计占生息资产比重较上年末降1.3pct至39.4% [6] - 存款维持较高增速,对公客群基础持续夯实,1Q25末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0.2%、12.6%,1Q单季存款新增460亿同比少增12亿,对公、个人存款分别新增245、216亿,市场类负债占付息负债比重较上年末降4pct至28% [6] - 1Q25净息差降幅同比收窄,2024年公司NIM为1.38%,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3.63%、3.9%,付息负债、存款成本率2.18%、2.09%,1Q25公司NIM为1.34%,资产端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24%,负债端付息负债成本率测得1.96% [8] - 非息收入增长放缓,占营收比重稳定在35%附近,1Q25非息收入11.4亿(YoY + 3.3%),净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亿(YoY + 23%),净其他非息收入6.5亿(YoY - 7.8%) [9] - 不良率低位运行,风险抵补能力强,2024年末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83%、0.88%,1Q25末分别为0.83%、0.68%,1Q25季内信用减值损失2.7亿同比持平,季末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72%、447% [10] - 资本安全边际较厚,可转债转股增厚股本,1Q25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11.6%、14.5%,今年3月17日可转债摘牌,截至3月6日,50亿可转债累计转股46.5亿,累计转股数8.04亿股,转股后总股本增厚至44.7亿股 [11]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调整苏州银行2025 - 26年EPS分别至1.19、1.25元(前值1.59/1.75元),新增2027年预测1.29元,当前股价对应PB估值分别为0.75、0.69、0.64倍,对应PE估值分别为6.79、6.49、6.28倍 [13]
有上市银行净息差低至0.8%,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又要降了?
第一财经· 2025-04-29 19:17
银行业净息差现状 - A股市场近8成银行净息差低于1.8%警戒线,最低为上海银行的1.17% [1][2] - 港股上市银行中盛京银行净息差降至0.8%,未上市城农商行如山西银行净息差低至0.57% [2] - 36家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均下行,平安银行降幅最大达51BP,交通银行和中信银行降幅最小为1BP [3] 行业分化与趋势 - 近8成上市银行净息差降幅收窄,但城农商行因利率下行冲击滞后降幅扩大 [3] - 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最低点从2023年的1.28%降至2024年的1.17%,低于1.8%警戒线的银行从21家增至27家 [3] - 净息差2%以上的银行从2023年末的9家减少至2024年末的2家(常熟银行2.71%、长沙银行2.11%) [3] 港股与地方银行表现 - 港股上市银行中泸州银行净息差最高为2.49%,盛京银行最低为0.8% [4] - 盛京银行净息差从2019年的1.76%持续降至2024年的0.8%,净利差2023年下降26BP至1.14% [4] - 非上市商业银行中约10家净息差低于1%,主要为农商行,包括四川天府银行和山西银行(0.57%) [5] 政策与市场预期 - 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降准降息",市场预期存款利率调整将优先中小银行 [6][7] - 广发证券预计降准降息近期落地,优先调整中小银行存款挂牌利率以缓解大行负债压力 [7] - 招联首席研究员认为需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资金成本,短期内LPR下行可能性较低 [7][8] 银行经营影响 - 盛京银行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14.6%至85.77亿元,利息净收入下行拖累业绩 [5] - 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44%、1.61%、1.38%、1.73%、4.11% [6] - 银行业研究人士指出0.8%为净息差"红线",低于此水平需引起重视 [6]
成都银行(601838):2024年度报告暨2025年一季报点评:规模扩张动能强劲,息差降幅同比收窄
光大证券· 2025-04-29 16: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成都银行营收增速略降但业绩维持较强韧性,规模稳步扩张,息差降幅同比收窄,资产质量优异,风险抵补能力较强,结合年报及一季报信息调整盈利预测后维持“增持”评级 [4][8][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28日成都银行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营收230亿、归母净利润129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1Q25营收58亿、归母净利润30亿,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8% [3] 点评 - 营收、拨备前利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9%/3.2%、7.1%/3.6%、10.2%/5.6%,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4.6%/3.7%、11.7%/0.5%;1Q25规模为主要贡献分项,息差降幅趋缓拖累减轻,扩表节奏放缓、非息增长降速贡献减弱 [4] 规模扩张 - 1Q25末生息资产、贷款同比增速10.7%、16.9%,2024年全年新增贷款1169亿,1Q25单季新增649亿;对公(含贴现)、零售贷款1Q25单季分别新增626、23亿;行业投向聚焦传统领域并开拓重点领域 [5] - 非信贷类资产中金融投资、同业资产1Q25单季分别新增198、 - 22亿,二者合计占生息资产比重较上年末降1pct至35.3% [6] 存款情况 - 1Q25末付息负债、存款同比增速12.6%、15.4%,单季存款新增784亿;活期、定期存款分别新增407、417亿,定期占存款比重季末降1.2pct至67%;市场类负债中应付债券、金融同业负债分别新增 - 195、224亿,二者合计占付息负债比重22%,较上年末降1.3pct [7] 息差表现 - 2024年NIM为1.66%,较年中、2023年分别降0bp、15bp;2024年生息资产、贷款收益率分别为3.84%、4.36%,付息负债、存款成本率2.22%、2.16%;2024年净息差较2023年下行18bp,1Q25较2024年下行5bp,降幅同比收窄7bp [8] 非息收入 - 1Q25非息收入10亿(YoY + 0.5%),占营收比重17.4%,较2024年降2.3pct;净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亿(YoY - 32.4%),净其他非息收入9亿(YoY + 6.8%) [9]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率、关注率分别为0.66%、0.43%,1Q25末分别为0.66%、0.41%;1Q25季内信用减值损失8.6亿,同比少增0.3亿;季末拨贷比、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01%、456%,较年初分别降15bp、23pct [10] 资本情况 - 1Q25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8%、9.5%、13.5%,较年初分别降22bp、26bp、43bp;季末风险加权资产增速16.1%,较年初提升5pct;2月6日可转债摘牌,80亿可转债累计转股79.95亿,转股后总股本增厚至42.4亿股 [11]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调整公司2025 - 26年EPS预测为3.16、3.27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为3.3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B估值分别为0.84、0.76、0.69倍,对应PE估值分别为5.61、5.42、5.3倍,维持“增持”评级 [12]
投资收益骤降近10亿元,长沙银行2024年业绩增速创近十年来最低
华夏时报· 2025-04-29 16:14
投资收益与营收关系 - 2023年投资收益大增19.60%带动营收增速达8.46%,2024年投资收益缩水24.18%导致营收增速放缓至4.57% [2] - 2024年投资收益31.10亿元,同比减少9.92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269.62%至9.71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投资收益大幅反弹至17.17亿元,同比增幅123.57% [8] 投资收益结构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投资收益减少32.13%(减少12.93亿元至27.31亿元),摊余成本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减少106.53%(减少1.21亿元至-744.5万元) [6]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1105.17亿元(同比下降8.68%),其中基金占比73.6%(增加50.77亿元),债券占比15.5%(增加83.65亿元) [6][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主要来自债券及债券型基金估值浮盈增加 [4] 财务表现与战略 - 2024年营收259.36亿元(+4.57%),净利润79.09亿元(+0.72%),创近十年新低 [4] - 利息净收入205.64亿元(+2.6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92亿元(-9.15%) [4] - 资产总额11467.48亿元(+12.42%),净息差2.11%(较2023年下降0.20个百分点) [9] 季度业绩波动 - 四季度归母净利润16.40亿元,显著低于前三季度(均超20亿元),主因拨备计提增加及业务管理费支出22.10亿元(含年终奖) [9][10] - 股价表现强劲:过去1个月/3个月/12个月涨幅分别达5.8%、7.1%、37.4% [10] 行业背景 - 中小银行普遍通过金融投资增利应对净息差收窄及国有大行普惠金融挤压 [5] - 公司将金融投资列为八大战略重点之一 [5]
苏州银行(002966):2024年报暨2025年一季报点评:拨备覆盖率高位,净息差降幅收窄
国信证券· 2025-04-29 15: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上调至“优于大市”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苏州银行业绩维持较好增长,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22.2亿元和32.5亿元,同比增3.0%和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亿元和15.5亿元,同比增10.2%和6.8%,2024年营收增速提升和2025年一季度放缓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影响 [1]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同比降幅明显收窄,规模延续较好扩张态势,2024年净利息收入同比降6.8%,2025年一季度同比降0.6%;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日均净息差分别为1.38%和1.34%,同比降30bps和18bps;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0.73万亿元等,较年初有不同程度增长,零售信贷呈小幅改善态势 [2] - 资产质量较为优异,拨备覆盖率处于高位,2025年3月末不良率0.83%较年初持平,关注率0.88%较年初降16bps;2024年末逾期率1.04%整体仍处较低水平;2024年不良生成率0.60%同比升28bps但低于行业整体;2024年末拨备覆盖率降至484%,2025年3月末降至447%,风险抵补能力强且不良压力逐步缓解 [3] - 维持盈利预测基本不变,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54/60/66亿元,同比增速6.9%/10.0%/10.7%,当前股价对应PB为0.76x/0.70x/0.64x,对应股息率为4.93%,分红率逐年提升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866|12,224|12,564|13,598|14,976| |(+/-%)|0.9%|3.0%|2.8%|8.2%|10.1%| |净利润(百万元)|4,601|5,068|5,416|5,956|6,591| |(+/-%)|17.4%|10.2%|6.9%|10.0%|10.7%| |摊薄每股收益(元)|1.20|1.32|1.41|1.55|1.72| |总资产收益率|0.84%|0.80%|1.02%|0.74%|0.72%| |净资产收益率|12.8%|12.7%|12.0%|12.4%|12.7%| |市盈率(PE)|7.9|7.2|6.7|6.1|5.5| |股息率|3.9%|4.5%|4.9%|5.3%|5.9%| |市净率(PB)|0.92|0.83|0.76|0.70|0.64|[5]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每股指标:EPS分别为1.25、1.32、1.41、1.55、1.72元;BVPS分别为10.77、11.46、12.44、13.53、14.75元;DPS分别为0.39、0.43、0.46、0.50、0.56元 [10] - 利润表:营业收入分别为11.87、12.22、12.56、13.60、14.98十亿元等多项数据 [10] -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分别为601.8、693.7、783.9、889.7、1,005.4十亿元等多项数据 [10] - 资产质量指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4%、0.83%、0.83%、0.82%、0.80%等 [10] - 业绩增长归因:生息资产规模、净息差等指标在不同年份有不同变化 [10] - 资本与盈利指标:ROA分别为0.84%、0.80%、1.02%、0.74%、0.72%等 [10]
青岛银行(002948):息差逆势提升,业绩突出、不良再降
信达证券· 2025-04-29 15: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青岛银行“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青岛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高,资产负债规模增速提升,净息差逆势增长,不良率下降,资产质量向好,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5%、18.52%、19.98%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4月28日晚青岛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47亿元,同比增长9.69%;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增长16.4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23%,比上年提高1.72pct [2] 点评 - 资产负债规模增速再提升,公贷支撑贷款增长,截至2025Q1末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同比增长14.46%,贷款总额3591亿元,同比增长13.27%,负债总额6672亿元,同比增长14.76%,一季度贷款、存款增加额超上年同期且占比提高 [3] - 净息差逆势提升,营收增速较上年再提升,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47亿元,同比增长9.69%,主要因利息净收入Q1同比增长11.97%,非息收入中投资净收益高增188.64%,净息差1.77%,较2024年提升3BP [3] - 不良率下降1bp,资产质量进一步向好,截至2025Q1末不良贷款率1.13%,较2024年末下降1BP,拨备覆盖率251.39%,较2024年末提升10.17pct,2025Q1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等有所下降,但资本使用效能提升 [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5%、18.52%、19.98%,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88元、1.04元、1.24元,维持“买入”评级 [4]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472.28|13,497.53|14,601.15|16,052.25|17,936.86| |增长率YoY %|7.11|8.22|8.18|9.94|11.7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548.60|4,264.12|5,095.78|6,039.35|7,246.00| |增长率YoY%|15.11|20.16|19.50|18.52|19.98| |EPS(摊薄)(元)|0.61|0.73|0.88|1.04|1.24| |市盈率P/E(倍)|5.00|5.30|5.23|4.41|3.68| |市净率P/B(倍)|0.54|0.60|0.60|0.54|0.49|[6]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等 - 展示了2023A - 2027E会计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盈利及杜邦分析、业绩增长率、基本指标、驱动性因素、资本状况等多方面财务数据 [19]
净息差1.98%居上市股份行首位!招商银行息差“保卫战”如何打?
消费日报网· 2025-04-29 15:28
存款利率调整 - 招商银行"灵动存"1年期、2年期产品年利率为1.60%、1.70%,起存金额1000元,3年期、5年期年利率分别为1.50%和1.55%,起存金额50元 [1] - 行业普遍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出现定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2] - 招商银行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和5年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为0.80%、1.00%、1.10%、1.20%、1.50%和1.55% [9] 净息差表现 - 2024年招商银行净息差1.98%,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在上市股份行中排名首位 [3][8] - 9家上市股份行净息差集体下滑,降幅从0.01%至0.51%不等,其中招商银行降幅0.17个百分点 [7][8] - 2024年招商银行净息差下降幅度逐季收窄,从一季度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收窄至四季度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9] 存款业务 - 2024年末招商银行客户存款总额9.0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4%,其中零售存款余额3.83万亿元(同比增长15.43%),公司存款余额4.95万亿元(同比增长8.67%) [4][5] - 2024年招商银行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从1.62%下降至1.54%,但零售客户存款成本率升至1.44% [5] - 2025年招商银行存款计划新增7%-8%,将加强对高成本存款管控,推动低成本存款 [9] 贷款业务 - 2024年末招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3.58万亿元,同比增长6.06%,占贷款总额54.64% [10] - 公司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58%,增速高于零售贷款 [13] - 零售贷款平均收益率从5.02%下降至4.58%,公司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0.35个百分点至3.4% [10][14] 业务结构 - 2024年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营收1968.35亿元,同比上涨1.29%,优于同业表现 [11] - 零售客户数超2亿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接近15万亿元 [10] - 2024年新增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客户872.91万户,同比增长10.78%,以线上轻型获客为主 [10] 行业趋势 - 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挂牌存款利率已降至2%以下 [9] - 9家上市股份行中有6家净息差跌破1.80%监管合意水平,4家低于股份行平均水平1.61% [8] - 行业普遍加大对公贷款投放,平安银行对公贷款增速达12.4%,浙商银行对公贷款余额是零售贷款的近3倍 [13]
江苏银行(600919):2025年一季报点评:净息差亮眼,规模维持高增
国信证券· 2025-04-29 14: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江苏银行盈利能力维持高位,营收223.0亿元同比增长6.21%,归母净利润97.8亿元同比增长8.16%,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6.5%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 [1] - 其他非息收入下降拖累营收,净利息收入高增,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1.9%,非息收入同比下降22.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1.8%,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33% [1] - 规模高增,期末资产总额4.46万亿元、贷款余额2.26万亿元、存款余额2.46万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12.8%、8.0%和13.8%,对公是投放主要领域 [2] - 净息差表现亮眼,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1.9%,生息资产同比增长24.3%,预计净息差同比仅微降且较2024年四季度单季有所上行 [2] - 资产质量稳健优质,期末不良率0.86%较年初下降3bps,关注率1.33%较年初下降7bps,逾期率1.11%较年初下降1bp,拨备计提充足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74,293|80,815|88,494|98,196|108,758| |(+/-%)|5.3%|8.8%|9.5%|11.0%|10.8%| |净利润(百万元)|28,750|31,843|35,417|40,219|45,519| |(+/-%)|13.3%|10.8%|11.2%|13.6%|13.2%| |摊薄每股收益(元)|1.57|1.74|1.93|2.19|2.48| |总资产收益率|0.93%|0.89%|1.15%|0.87%|0.87%| |净资产收益率|15.8%|14.9%|15.1%|15.3%|15.6%| |市盈率(PE)|6.5|5.8|5.2|4.6|4.1| |股息率|4.6%|5.1%|5.7%|6.5%|7.3%| |市净率(PB)|0.88|0.80|0.72|0.64|0.58|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每股指标:EPS分别为1.57、1.74、1.93、2.19、2.48元;BVPS分别为11.47、12.73、14.14、15.75、17.57元;DPS分别为0.47、0.52、0.58、0.66、0.74元 [9] - 利润表:营业收入分别为74、81、88、98、109十亿元等 [9] - 资产负债表:总资产分别为3,403、3,952、4,505、5,114、5,778十亿元等 [9] - 资产质量指标:不良贷款率均为0.89%,信用成本率分别为1.17%、1.01%、0.97%、0.95%、0.90%,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90%、350%、329%、335%、337% [9] - 资本与盈利指标:ROA分别为0.93%、0.89%、1.15%、0.87%、0.87%,ROE分别为15.8%、14.9%、15.1%、15.3%、15.6%等 [9] - 业绩增长归因:生息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14.2%、17.2%、16.4%、11.9%、13.2%,净息差增速分别为 -13.5%、 -10.9%、 -6.6%、1.8%、1.5%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