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

搜索文档
生物医药救“市” | 2025年5月产业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6-04 17:34
观点指数 政策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支持生物医药跨越周期报告期内,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共录得8起政策出台,主要聚焦在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5 月16日,北京通州出台《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鼓励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其表示将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实体化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 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医药健康产业是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加之目前对医疗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医药健康产业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 和发展空间。 规上工业增加值略有放缓,一季度营收同比两极分化宏观指标数据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2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增加值 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来看,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22%。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 增长10%以上的行业明显少于2025年前3个月,且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增长情况也低于前几个月。一季度样本企业业绩方面,仅 有东湖高新、市北高新、外高桥、张江高科、陆家嘴的营收同比上升,其余样本企业则营收承压。 生物医药园区投资加速,产业基金占大头报告期内,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 ...
武汉千亿级投资“加速跑” 前4个月完成年度目标超四成
长江商报· 2025-06-04 14:39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武汉市575个市级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达2978亿元 前4个月完成投资1206亿元 完成年度目标40.5% 超时序进度7.2个百分点 [1][2]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7% 连续1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增速创近五年新高 其中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38.2% 汽车制造投资增长27.6% [2] - 集中开工项目达423个 保持每月举行重大项目推进活动的节奏 [2] 重点产业与项目动态 - 江夏区海康威视武汉智慧产业园二期工地建设加速 东西湖区小鹏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智造基地上千名建设者进行钢结构吊装作业 [1] - 长江沿岸崛起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车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走廊 光谷科创大走廊集聚3个国家实验室 [3] 战略布局与规划 - 全年推进2400个亿元以上项目 1050个10亿元以上项目 90个百亿元以上项目 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930个 [3] - 围绕重大科技设施引领 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 先进制造业强基等重点领域布局 开展民间投资项目推介不少于100场 [3] - 分区分行业建立重点跟踪项目清单 解决用资 用地 用能等需求 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3]
一场攻坚战重塑呼和浩特经济版图国企改革的“青城样本”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10:33
市场化改革成效 - 呼和浩特市属国企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利润总额增长2.57倍,负债率下降10.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从2014年的500.6亿元增至2024年的2265.7亿元,10年增长352.6% [1][6] - 36户"小散弱"企业重组为十大专业化集团,清退非主业、非优势子企业59户,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 [3] - 研发投入强度年平均增速达6.8倍,培育出4个创新联合体 [4] 业务转型与创新案例 - 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布局"地铁+绿电"项目,实施5个地铁光伏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2][3] -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划归文旅投集团后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入园人数达50.91万人次(同比+37.6%),营收超1658.74万元(同比+69%) [5] - 审图中心转型数据运营型企业,数字资产首批入表金额超2000万元 [7] 混合所有制与资本运作 - 市属国企混改项目民营资本占比超50%,合作民企资金达35.4亿元 [8] - 青资公司打造全国首个乳业现货平台,青城乳业交易中心开市57天交易额破亿,半年突破10亿元 [8] - 智慧青城公司入选自治区数字转型服务商和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 [7] 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 - 市属国企拥有22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培养高级技术人才757人,与8所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突破169项关键技术 [9] - 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不受限"政策和"揭榜挂帅"机制 [9][14] - 审图中心与华为成立联合实验室 [15] 新兴产业布局 - 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城市大脑"实时处理129亿条数据,呼和浩特成为"东数西算"战略支点,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 [10] - 中和新能源公司参与70兆瓦风电项目,与地铁光伏协同发展 [11] - 2025年重点项目中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占比达66%,涉及492个项目 [15] 制度创新与考核机制 -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绿色转型成效"纳入"一企一策"考核 [4][14] - 实施"三个集聚"战略:资本向新兴产业集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政策向创新领域集聚 [13] - 差异化考核机制推动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14]
A股多指数样本“更新” 指数化投资再掀热潮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27
本报记者 田鹏 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 市场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整体来看,深市方面,深证成指将更换20只样本,调入主板、创业板公司各10家;创业板指将更换8只样本,创业板50将 更换5只样本,深证100将更换3只样本,调入主板公司1家,创业板公司2家。沪市方面,上证50将更换4只样本,上证180将更 换18只样本,上证380将更换38只样本,科创50将更换1只样本。 从调整结果来看,相关指数样本愈加契合资本市场结构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对市场代表性进一步增强。 以沪市为例,调整后,相关指数样本质量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发挥市场表征、投资引领的作用。具体来看,上证50、上证 180指数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提升0.6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提升1.4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股息率分 别达到3.5%、3.2%。同时,信息技术等"新经济"行业权重有所提升,体现上市公司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加速的趋势。 在董忠云看来,本轮沪深两市多维度指数样本调整,本质上是政策引导与市场演进的协同映射,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的重要实践。从政策导向层面看,此次调整与《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发展新质生产 ...
总规模500亿元!头部险企出手!
证券日报· 2025-06-03 21:44
基金发布 - 中国太保正式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两只基金 包括300亿元战新并购基金和200亿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2] - 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 首期规模100亿元 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 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响应国家扩大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改革试点号召 [2] 行业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 将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 [4] - 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完成备案 总规模200亿元 [4] - 泰康稳行完成备案 首期投资规模预计120亿元 [4] - 平安资管获批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 首期规模300亿元 [4] 公司战略 - 中国太保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普惠保险覆盖超2亿人次 绿色保险保障总额超360万亿元 绿色投资规模超2600亿元 [3] - 公司重点布局医疗健康 先进制造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服务企业超1万家 科技投资规模突破千亿元 [3] - 持续完善对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及科技型企业的保险服务供给 [3]
三瑞智能2024年营收超8亿 无人机动力系统领军企业冲刺创业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18:17
公司概况 - 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国泰海通证券担任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 是行业领先的无人机与机器人动力系统制造商 主营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2024年营收8.31亿元 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5.34亿元和8.31亿元 主营业务复合增长率达51.59% [2] - 2022年至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 归母净利润同步呈逐年增长态势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销售额统计 公司在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行业市场份额仅次于大疆创新 排名第二 [2] - 公司是国内产品线最丰富、业务布局最完善的专业无人机动力系统厂商之一 [2] - 每年为全球约1800家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2] 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13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 涵盖一体化动力模块集成技术、电磁设计及优化技术、热管理效率优化技术等 [3]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公司拥有已授权境内专利357项、境外发明专利4项 已登记软件著作权26项 [3] 产品矩阵 - 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领域拥有50余个系列300余款产品 涵盖电动动力系统全品类 [4] - 在机器人动力系统领域拥有10余个系列60余款产品 在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外骨骼及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4] - 积极布局eVTOL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4] 募资计划 - 拟募资7.69亿元用于无人机及机器人动力系统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以及信息化升级及智能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5] 行业前景 - 无人机与机器人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 [3] -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支持无人机应用在邮政快递物流、城市公共服务、应急救援、公共卫生等领域 [5] -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5] 未来规划 - 将持续拓展产品矩阵、增强产品性能 并积极培养和引进行业内的优秀人才 [6] - 在确保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技术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及业务拓展 [6]
这支基金“国家队”收获296个IPO
投中网· 2025-06-03 14:36
国投系基金发展历程 - 国投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承担国家战略在投资领域实施的重要使命[4] - 2009年设立第一只私募股权基金,成为较早探索以市场化模式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央企[4] - 2014年受托管理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创新开展产业扶贫[5] - 2016年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制造强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5] - 目前旗下在管基金超50只,管理规模超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规模超过2300亿元[2] 基金投资成果 - 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2] - 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 -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累计撬动社会资本超4000亿元,带动就业约800万人次,为地方政府贡献税收2000亿元[5] - 国投创合子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元,通过"母基金+直投"带动万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13] 重点投资领域 - 集成电路领域:278亿元重仓全产业链,投资336个项目包括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寒武纪等[8] -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298亿元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100家领军企业[9] - 生物医药领域:263亿元投资信达生物、迪哲医药等214个项目[10] - 生物制造领域:投资企业25家,总金额超过40亿元[10] 投资策略与方法 - 形成"四创"协同共进局面: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合、国投创业各司其职[6] - 坚持产业链投资思维,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核心技术、薄弱环节开展投资[11] - 采用"母基金+直投"模式,放大国家基金投资效能[13] - 将超过2/3的资金投向民营企业,形成国有资本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新格局[13] 典型案例 - 寒武纪:领投A轮和B轮超9亿元,成为最大机构投资人,助力其成为"AI芯片第一股"[8] - 比亚迪:2016年逆势领投15亿元,8年后以427万辆新能源车的年销量登顶全球市场[9] - 宁德时代:2016年领投早期轮融资,见证其成长为新能源电池领域龙头[2]
央企战新产业发展提速,国企共赢ETF(159719)盘中翻红,大湾区ETF(512970)配置机遇备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6-03 11:33
国企共赢ETF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日11:17 国企共赢ETF(159719)上涨0.07% 最新价报1.52元 [1] - 近1周累计上涨0.66% 截至2025年5月30日 [1] - 盘中换手率2.19% 成交242.77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757.60万元 [1] - 跟踪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 包含100只成分股(80只A股+20只港股) 前十大均为"中字头"股票 包括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 中国建筑等 [5] 大湾区相关指数及ETF - 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上涨0.24% 成分股中稳健医疗涨10.23% 中科飞测涨6.42% 南网能源涨4.03% [3] - 大湾区ETF(512970)下跌2.87% 报价1.19元 但近1周累计上涨2.78% [3] - 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21% 包括比亚迪 中国平安 招商银行等 [5] 国有企业薪酬改革政策 - 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的通知》 强调技能岗位薪酬与岗位价值 技能等级双挂钩 [4] - 要求技能岗位起点薪酬不低于同级管理岗 设立技能人才专项津贴 实行能级津贴制度 [4] - 完善工资增长机制 集团需向技能人才倾斜工资总额 建立创新创造奖励制度 对技术攻关突出贡献者专项奖励 [4] - 探索中长期激励 鼓励多元化激励方式 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推动岗位互转机制 [4] 央企战新产业发展动态 - 央企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有资本以"耐心资本"深耕关键领域 战新产业投资占比显著 [5] - 国资委要求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央企通过精准布局 错位发展强化竞争力 [5]
央企练好“内功”精准布局战新产业
中国证券报· 2025-06-03 04:48
央企战新产业发展提速 -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2025年目标收入占比达35% [2] - 国家电投、中广核、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在新能源项目并网发电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如100兆瓦风电、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 [2] - 下半年央企有望进一步加大战新产业投资,新能源等领域或迎更多项目落地和资金投入 [2]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布局 - 中国诚通管理基金71%投向战新产业,新设100亿元科创投资基金重点布局新材料 [3] - 中国国新战新产业投资占比近80%,覆盖九大领域,已制定专项基金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3] - 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上市(科创板143家),将继续加大战新产业投资力度 [3][4] 政策导向与行业建议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央企从"铺摊子"转向"练内功" [5] - 专家建议精准划分战新产业边界,推动错位发展以减少无序投资,并通过专业化整合集中资源 [6] - 2025年央企战新产业进入1到10发展阶段,需在国资和国企规划层面推动资源集中 [5][6]
创业板年内首批受理企业出炉!背后创投机构云集→
证券时报网· 2025-06-02 18:19
创业板IPO受理情况 - 三瑞智能和宏明电子创业板IPO审核状态于5月30日更新为"已受理",成为2025年创业板首批获受理企业 [1] - 两家企业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1] 三瑞智能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行业领先的无人机与机器人动力系统制造商,主营业务为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及机器人动力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产品远销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2] - 2024年全球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市场份额为7.1%,排名全球第二 [2] 三瑞智能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2亿元、5.34亿元、8.31亿元 [2]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62亿元、3.21亿元 [2] 三瑞智能募资计划 - 拟募资7.69亿元投向无人机及机器人动力系统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信息化升级及智能仓储中心建设项目 [2]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无财务性投资计划 [3] 三瑞智能战略规划 - 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致力于将高品质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3] - A股上市将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全球业务拓展 [3] - 曾进行2轮融资,出资方包括达晨创投、凯复资本等 [4] 宏明电子业务概况 - 公司从事以阻容元器件为主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和精密零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7] - 拥有60多年电子元器件生产经验,产品在防务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7] - 电子元器件是支持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 [7] 宏明电子募资计划 - 拟募资约19.51亿元投向高储能脉冲电容器产业化建设、新型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生产、精密零组件能力提升等8个项目 [8] - 上市旨在提升研发实力、扩大产能、完善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 [8] - 曾进行2轮融资,出资方包括申万宏源长虹股权、九鼎投资等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