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国
搜索文档
青岛银行:金融强国背景下的服务升级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7-05 14:02
公司发展历程 - 青岛银行成立于1996年11月,是山东省首家主板上市银行、全国第二家"A+H"股上市城商行 [1] - 2001年海尔集团出资5亿元入股,使濒临破产的青岛市商业银行获得生机 [2] - 2008年更名为青岛银行,海尔集团持股24.95% [2] - 2024年连续九年获得全球服务领域最高荣誉"五星钻石奖" [1] 服务战略转型 - 2009年底提出服务差异化战略方向,从标准化入手提高服务质量 [1] - 2010年6月成立服务监督中心,将服务管理部门设为一级部门 [4] - 2012年网点标准达标率超过95%,完成标准化服务目标 [6] - 打造"青馨"服务品牌,实现从标准化向温馨化升级 [10] - 建立服务评审会、内控评审会机制,优化周期缩短至一季度 [11] 业务发展成果 - 2023年绿色信贷余额达261.35亿元,增速24.9% [15] - "普惠e融"产品使业务办理效率提升100%,客群增长50%以上 [14][15] - 推出20余款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包括国内首创"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 [17] - 养老金融领域推出"院易融"和"诊易融"专属产品 [16] 创新业务模式 - 2014年7月成立科技支行,专注科技企业服务 [13] - 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合作探索蓝色金融新模式 [15] - 建立"贷早贷小贷科技,助研助创助上市"的科技金融发展理念 [13] - 采用"多维渠道、单一产品、多个场景"的数字化普惠金融模式 [14] 管理机制创新 - 实施"本周我巡视、今天我发现"晨会制度 [6] - 推行"关爱文化"支撑员工贯彻服务标准 [5] - 对服务过程中"谢谢"的使用方式进行六次以上讨论优化 [9] - 建立扁平化、专业化的科技金融管理架构 [13]
中国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快讯· 2025-07-02 20:19
中国证监会党委扩大会议 - 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 [1] -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期间对金融工作做出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 [1] - 会议认为习近平同志的金融论述深刻把握金融的本质、定位、规律、功能等重大问题 [1] - 习近平同志的金融理念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前后承启贯通 [1] - 这些论述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和重要遵循 [1] - 对于新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1]
稳居全球银行百强,南京银行排名攀升至86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8:43
全球银行排名 - 南京银行在"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排名第86位 较上一年度上升5位 稳居全球银行百强行列 [1] - 近5年来南京银行全球银行排名累计提升23位 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末南京银行资产规模超2 5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3 25% [1] - 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502 73亿元 同比增长11 32% 增速领跑万亿规模上市银行 [1]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突破2 7万亿 营收 净利同比分别增长6 53%和7 06% [2] - 一级资本充足率和净息差等资产质量主要指标持续稳定在较好水平 [1] 业务发展 - 对公贷款余额10181亿元 总量规模首次突破万亿 较年初增长8 75%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扩大 [2] -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持续擦亮科创银行 投资银行 财富银行 交易银行 数字银行五张名片 [2] - 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服务商 [2] 股东动态 - 2024年法国巴黎银行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大股东累计增持超70亿元 增持金额在A股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 [2] - 2025年紫金信托和东部机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增持公司股份7713万股和17272万股 [2] - "南银转债"触发强制赎回条款 将高效推动转股 充实核心一级资本 [2] 行业地位 - 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被视为衡量全球银行综合实力的权威标尺 [3] - 公司作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持续助推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3]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萌发孕育和价值启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7-02 06:19
习近平金融思想与实践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1] -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的金融论述与实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承启贯通,具有深远内涵[2] 金融扶贫与农村金融创新 - 创新推广"五户联保、每组不超过5500元"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帮助农民形成互助共同体[3] - 开发"巧妇贷""村村贷"等金融产品,支持农村妇女脱贫和连家船民上岸[3] - 提出政府、保险公司、农民共同出资的"三家抬"模式,推动农村保险落地[3] 市场化与法治化金融发展 - 创新提出以树苗未来收益为抵押的"活立木贷款",解决林业融资难题[4] - 强调尊重市场规律,不干预银行正常金融活动,注重健全市场法规和信用文化[4] 金融体制改革与服务实体经济 - 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出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5] - 灵活运用国际贷款(如科威特政府1800万美元贷款)支持厦门航空和机场建设[6][7] - 通过银团贷款(8家金融机构参与)解决闽江三桥建设资金问题[7] 金融开放与合作 - 推动厦门成立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整合华侨资本[8] - 促进台资银行、保险、券商等机构落户厦门,深化两岸金融合作[8] 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 - 采取果断措施遏制宁德"标会"乱象(涉及2万人、金额过亿元),维护社会稳定[9] - 分类清理农村基金会等机构,避免十几亿元损失,不搞"一刀切"[9] 金融机构与市场建设 - 提出构建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地方金融机构为补充的特区金融体系[17] - 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和主业[17] - 提升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加快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18] 金融基础设施与人才 - 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16] - 健全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16] - 加强金融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复合型金融人才队伍[19]
“学习强国”线下学习空间北京国贸金地中心站启动仪式 暨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
搜狐网· 2025-06-27 17:31
线下学习空间概况 - "学习强国"线下学习空间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1号金地中心B座31层,占地1000多平方米,是一个集党建学习、思想交流、行业研讨、项目路演与沉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2] - 空间以"红色精神为引领、科技创新为驱动、文化自信为根基",设有八大主题展区,包括学习强国展区、强国金融展区、强国品牌展区、强国城展区、强国医生展区、城市会客厅、强国会议室和强国茶室 [2] - 功能涵盖理论学习、金融咨询、品牌展示、产业推广、医疗健康服务、城市文化宣传、智能会议及茶文化交流等,并配备智能设备和互动体验区 [2] - 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9:00至18:00 [2] 活动内容与签约仪式 - 活动现场举行了立保科技与明亚保险、南银法巴、深圳沛喆等多项签约仪式 [6] - 南银法巴华北区总经理郭晓辉探讨金融机构如何服务实体经济,主题为"绿色金融,金融强国" [6] - 深圳沛喆总经理何桃分享了AI机器人在银发经济领域的创新应用 [6] - 梅花创投合伙人高翔从投资视角出发,分析AI技术爆发前的机遇与挑战 [6] - 牛牛帮科技副总裁张萌强调财税合规对企业稳健成长的基石作用 [6] - 禁毒题材院线电影《河清海晏》制片人卓天祺在会议现场发布了全民召集令 [6] 主办与承办单位 - 本次活动由北京立保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北京牛牛帮科技有限公司、强国医生健康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承办 [7]
【人民日报】“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金融论述和实践启示
证监会发布· 2025-06-24 13:41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国民经济的血脉,从2019年首次提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到2023年明确金融强国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日益完善[1][3] -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进行前瞻性金融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如首创"借外债搞基建"模式争取科威特政府1800万美元贷款支持厦门机场建设,协调金融机构担保向波音租借2架飞机解决厦航资金短缺[5] - 推动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金融活水滋养下厦门航空机队规模从初创几架发展到超过210架[5][6] 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 金融与经济是共生关系,习近平同志强调"为经济活动量体裁衣设计金融服务工具",1996年推动成立福州城市合作银行(现福建海峡银行)服务地方经济[25] - 1990年代组织银团贷款解决闽江三桥等基建项目资金问题,支持福宁高速、马尾隧道等重点项目建成[26] - 1991年现场协调解决人行福州分行大楼改建审批难题,三天完成26个章审批,优化金融发展环境[25] 科技金融与产业创新 - 福州高新区从5平方公里扩至196平方公里,产值从1亿元增至1295亿元,聚集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近百家金融机构[29] -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目前高新技术企业获贷率达57.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81万亿元[30][31] - 2000年习近平同志指出商业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高科技产业投入,2022年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29][30]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宁德下党乡通过信用社4万元贷款支持农家乐发展,福建省农信联社现有67家法人行社、1900个网点、1.1万个农村普惠服务点[32][33] - 宁德创建23个海上信用渔区,累计提供信贷超36亿元,农业银行"海上社区"服务为养殖户审批100万元贷款改造渔排[36] - 我国普惠金融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为养老产业提供近90亿元授信支持护理院改造[35][36] 金融改革创新 - 厦门国际银行作为中国首家中外合资银行,支持了厦门首个外资企业、首座跨海大桥等项目建设[37] - 1987年习近平同志强调金融体制改革重要性,提出"金融七条",2000年指出解决金融深层次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39][40][41] - 当前银行业总资产全球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债券和保险市场规模均居全球第二[31] 金融文化建设 - 福建海峡银行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等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融入发展基因,倡导"以清为美,以廉为荣"[44] - 2002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倡导信用文化塑造信用社会,2024年强调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升金融软实力[44]
苏军良正式接棒兴业证券董事长!
券商中国· 2025-06-24 11:30
兴业证券董事长变更 - 杨华辉因任职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及所有相关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 - 苏军良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被选举为新任董事长,并履行法定代表人职责 [2] - 苏军良此前已担任公司党委书记,接任董事长符合市场预期 [4] 新任董事长苏军良的发展规划 - 提出四项核心发展举措: 1) 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平衡功能性与盈利性,服务实体经济 [6] 2) 加强党的建设与公司治理融合,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 [6] 3) 强化董事会战略引领作用,推动公司在"金融强国"战略下的高质量发展 [6] 4) 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6] 杨华辉的贡献与回顾 - 杨华辉自2017年起担任董事长,推动公司集团化经营、合规风控和改革转型 [8] - 曾于1992年参与筹建兴业证券上海业务部,两段任职累计11年 [9] - 带领公司从区域性券商发展为全国性综合金融集团,表达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9]
“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 2025-06-24 05:50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国民经济的血脉,从2019年提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到2023年明确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金融篇日益完善 [1] -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对金融工作做出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源头活水 [1]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鲜明路标是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9][10][11] 金融支持经济发展 - 习近平同志在厦门首创"借外债搞基建"模式,争取科威特政府1800万美元贷款解决机场建设资金缺口,协调金融机构担保向波音公司租借2架飞机支持厦门航空发展 [2] - 宁德地区财政局认购兴业银行原始股300万元,兴业银行加快宁德地区机构开业布点,为宁德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3] - 金融活水滋养下厦门航空机队规模超过210架,从初创阶段利用国际贷款发展到今天规模 [2][3] 金融体制改革创新 - 习近平同志在厦门主持编制金融业发展战略,前瞻性提出"离岸金融业务""存款保险制度"等 [6] - 在闽东开创性提出"活立木贷款"构想,率先推行林权制度改革 [6] - 在福州"3820"战略工程中专章制定金融业发展规划,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建设 [6] - 1996年12月福州城市合作银行成立(后更名为福建海峡银行),在服务地方经济中不断发展壮大 [17]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习近平同志指示解决福耀集团资金周转难题,引外商注资和1亿多元农业银行贷款,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15] - 人民银行福州分行牵头组织银团贷款解决闽江三桥建设资金问题,支持福宁高速、马尾隧道、宁德桑园水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 [18] - 福州高新区从5平方公里扩大到196平方公里,产值从1亿元增长到1295亿元,1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近百家金融机构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 金融惠民与普惠金融 - 习近平同志指出"农村金融服务是脱贫致富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推动下党乡信用站升格为信用社,填补金融服务空白 [23] - 福建省农信联社辖有67家法人行社,营业网点近1900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近1.1万个,服务客户超3000万户 [24] - 宁德市将农村信用创建从陆地向海上延伸,累计评出23个海上信用渔区,提供信贷支持超36亿元 [26] 金融风险防范与文化 - 习近平同志果断治理宁德地区"标会"乱象,组织福建金融业"三项整顿",推动华闽公司债务重组 [34] - 福建是全国第一批实现高风险金融机构"清零"的省份,记录已连续保持5年 [35]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强调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 [35]
A股低开高走,有可能继续震荡
搜狐财经· 2025-06-23 15:14
A股市场表现 - 早盘A股表现强劲 在外围市场激烈波动环境下保持独立走势 [1] - 市场原本预期A股可能承压下行 但实际走势超出预期 [1] - 自2023年7月23日提出金融强国战略以来已过去整整两年时间 [1]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板块出现反攻行情 龙头公司股价基本回升至4月7日位置附近 [2] - 近期跌幅较大后的技术性反弹属于正常市场现象 [2] - 尽管板块有所表现 但结合大盘整体情况 投资吸引力有限 [2] 白酒行业 - 白酒板块再度大幅下跌 位居今日跌幅榜首位 [3] - 板块上周五短暂反弹 源于"吃喝不违规"的辟谣消息 但持续时间很短 [3] - 基本面表现疲弱 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3] - 某知名基金经理因重仓白酒板块导致净值持续下行 [3] 整车制造业 - 整车板块今日走势依旧疲弱 基本维持涨跌平衡状态 [4] - 整个板块总市值约3万亿元 其中2万亿元集中于比亚迪公司 [4] - 行业内部存在结构性分化 部分企业被类比为"车圈某大" 值得深入分析 [4]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相互赋能共促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35
上海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合作 核心观点 - 上海和香港作为中国金融"双枢纽",需推动错位发展与相互赋能以提升全球金融话语权 [1] - 两地合作重点包括资本市场互联、金融产品创新、监管协同及离岸金融互补 [2][3] - 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推出38条举措强化协同效应 [2] 资本市场合作 - 沪深港通机制是A股加入MSCI指数的关键条件,促进外资流入A股市场 [1] - H股募资效率提升对A股股价有正面影响 [1] - 未来或探索"IPO通"机制并丰富金融期货产品以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 [2] 金融产品与基础设施 - 两地将合作开发ESG相关ETF产品及离岸金融产品(如"上海自贸离岸债"和"点心债") [2][3] - 鼓励金融机构完善非居民账户体系,支持跨境电商及离岸经贸人民币结算 [3] - 推动沪港银行共建企业财资中心,优化全球资金管理 [3] 监管与制度协同 - 两地监管标准互认及沙盒框架可提升金融创新审批效率 [3] - 需加强跨境监管合作并制定统一风险管理框架 [3] - 目标建立全球资产配置高速路并防范系统性风险 [3] 战略互补性 - 香港定位为内地企业出海"超级联系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窗口 [3] - 协同优化离岸金融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 [2] - 合作提升国际标准助力国家"金融强国"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