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泡沫
icon
搜索文档
银华基金和玮:知行合一 将持有人体验放在首位
中国证券报· 2025-10-27 09:01
基金经理和玮的投资理念 - 追求理想的产品状态是让投资者“偶尔会想起来,但大部分时间会忘记”,注重客户持有体验[1] - 投资决策核心是“风险收益比”与“客户持有体验”,不刻意追求排名极致或迷恋泡沫期喧嚣[1] - 投资终极目的是希望持有人能安心托付资产,经历时间沉淀,收获稳健回报[1] - 凭借对“知行合一”的恪守,力争成为投资者资产组合中的守护者[1] 基金经理和玮的从业背景 - 拥有硕士学位,曾就职于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 - 于2010年3月加入银华基金,历任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投资经理等职[3] - 现任银华沪深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3] 投资框架与策略 - 投资思路天然带有“左侧”与“逆向”基因,持股周期更长,很多重仓股持有三年左右时间[4][5] - 构建“宏观长期视角”与“中观行业分析”相互验证的决策体系,从长周期上获得长期确定性[5] - 非常看重买入股票的价格,估值是决定风险收益比的关键一环[5] - 倾向于以长期、综合视角评估估值,考察静态和动态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以及合理市净率位置[5] - 警惕行业景气高点时看似低廉的市盈率估值,以及估值很高、交易很拥挤的赛道标的[5] - 最看重股票能否赚钱,而非故事或空间,对估值安全边际的执着构成抵御下行风险的重要缓冲垫[6] 对市场与行业的看法 - 从长期维度看好A股,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曾被严重低估,中国资产安全性非常高[9] - 认为国际资本未来将趋势性提高中国资产配置比例,市场大概率长期向上[9] - 提醒投资者需适应短期市场的结构性行情和可能加大的波动[9] - 近三年核心关注有色金属方向,判断源于对美元信用体系长期下行的展望[9] - 认为黄金需求非常稳健,是各国央行首选储备资产,对金价有长期强劲推动力[9] - 看好铜和铝,认为其与新能源紧密相关,各领域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结构长期向好[10] - 对现阶段部分科技股保持警惕,将当前人工智能浪潮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类比[10] - 在组合中对科技类资产保持较低参与度,通过配置其他板块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回报[10]
AI泡沫警报响起!投资者重启互联网泡沫时期“生存策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15:29
投资策略转向 - 投资者重启互联网泡沫时期的经典策略,从被炒作过度的热门AI股票撤出,转向寻找潜在的“下一波赢家” [1] - 策略核心是寻找尚未被市场发现的最高增长机会,包括软件公司、机器人产业以及亚洲科技板块 [2] - 部分投资者计划逐步从“美股七巨头”中退出,但希望在AI领域保持多元化布局 [2] 历史经验与市场比较 - 当前市场环境与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相似,有太多公司花费数万亿美元争夺尚未存在的市场 [3] - 互联网泡沫期间,对冲基金通过灵活操作,在1998年至2000年间每个季度平均跑赢市场约4.5% [3] - 即便在2000年泡沫顶部,反应敏捷的投资者仍能获得可观利润 [4] 潜在受益行业与公司 - 看好IT咨询公司及日本机器人企业,这些公司有望从AI巨头获得新收入 [4] - 铀成为看好的新型AI主题投资标的,因耗电巨大的AI数据中心可能大量依赖核能 [5] - 增持中国台湾的家登精密,该公司为包括台积电在内的AI芯片制造商提供晶圆载具 [5] 市场风险与担忧 - 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类似当年电信行业的光纤电缆扩张泡沫 [5] - 市场中存在“泡沫的雏形”,尽管主要AI公司如微软、亚马逊、Alphabet当前业绩依然强劲 [5] - 泡沫的顶点通常只有事后才能判断出来,在破裂之前市场环境仍类似于1999年 [7]
AI投资吵翻天,IMF警告与互联网泡沫“如出一辙”
搜狐财经· 2025-10-24 08:56
市场观点分歧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示AI领域投资热潮正朝25年前互联网泡沫水平迈进,市场估值出现非理性繁荣迹象,若突然回调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1] - 英国央行警告美股前五大科技公司(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市值占比高达约30%,创近50年最高集中度,AI预期降温易引发剧烈震荡 [1] - 高盛发布报告指出AI投资不仅没有过热,还处于早期阶段,当前投资规模与AI潜在经济回报相比仍然较小 [1] 市场表现与历史对比 - 过去一年美股上涨主要由AI概念推动,英伟达股价在过去半年近乎翻番,微软、亚马逊和谷歌母公司市值屡创新高,纳指屡创历史新高 [1] - 标普500前瞻市盈率约为22至23倍,高于长期约17倍的平均水平,市场再次被生产力革命叙事所支配 [1] - 互联网泡沫时期,标普500指数在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两年半时间里下跌了50% [1] AI经济潜力评估 - 高盛预测若AI实现广泛普及,有望为美国经济增加约20万亿美元,其中约8万亿美元以资本收入形式流入企业 [2] - 当前AI投资占全球GDP比重不到1%,远低于铁路、电气化等技术革命高峰期2%-5%的占比 [2] - AI带来的长期生产力提升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将远超其前期投入成本 [2] 行业现状与投资建议 - AI产业正处在技术憧憬与商业落地的交叉口,短期部分公司估值可能偏高,但长期在生产力提升和行业变革方面的潜力坚实 [3] - 建议通过指数化投资布局AI产业链龙头企业,如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和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夏,覆盖全产业链优质企业 [4] - 投资策略应保持理性,选择适合工具,分批布局并放眼长远以抓住科技浪潮 [4]
AI狂飙!巨头烧钱近千亿,2026美国经济是“支柱”还是“泡沫”?
搜狐财经· 2025-10-22 20:16
最近总能听到"AI"这俩字母在耳边嗡嗡响?从硅谷到华尔街,再到咱们老百姓的饭桌上,人工智能这事儿是彻底火了。特别是美国那些科技巨头,一个个跟 打了鸡血似的,疯狂地往AI里砸钱。 这架势,搞得全球人民都盯着看:这股AI投资热潮,到底是能把美国经济这艘大船稳稳托住的"定海神针",还是迟早要破裂的"海市蜃楼"?更要命的是,这 场烧钱大戏,到了2026年,还能不能继续演下去? 说实话,要弄明白这事儿,咱们得先扒一扒这AI投资的真面目。过去咱们总觉得,美国经济能跑得这么欢,主要靠的是老百姓花钱消费,毕竟消费在他们 的GDP里占了大头。可今年上半年,数据一出来,把不少人都惊呆了!AI相关的投资,竟然给经济增长贡献了整整1个百分点!这数字,几乎快赶上居民消 费的贡献了。 更让你意想不到的是,AI现在简直成了股市的"发动机"!那些在AI上大把砸钱的巨头公司,它们的资本开支占了标普500指数的近三分之一,而这些公司的 股价,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涨了将近四倍!你说说看,这钱砸得越猛,股价飞得越高,这巧合背后,藏着啥秘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根看似坚挺的"顶梁柱"啊,其实多少也掺了点"水分"。你想想,美国搞AI,得买各种高科技设备 ...
多家投行预警!这个领域投资过热!
金融时报· 2025-10-22 13:07
市场估值与风险警示 - 美股估值达到20年来峰值,去年股市上涨主要驱动力来自估值扩张而非基本面改善 [1] - 标普500指数中排除前七大科技股后,估值上升贡献了近一半的回报率 [1] - 美国家庭股票持仓占金融资产比例达到45%,创历史新高,超过互联网泡沫破裂前水平 [2] 市场集中度 - 七大科技巨头(谷歌母公司、亚马逊、苹果、元宇宙、微软、英伟达和特斯拉)贡献了今年标普500指数约41%的涨幅 [2] - 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占标普500指数市值的44% [3] - 30只AI相关股票过去一年令美国家庭财富大幅增长逾5万亿美元 [3] 人工智能投资影响 - 摩根大通分析显示,AI股票价值下跌10%将导致美国家庭财富减少2.7万亿美元,消费减少约950亿美元 [3] - 摩根士丹利认为AI支出热潮将很快收回成本,到2028年巨额资本支出可能对公司收入产生积极影响 [4] - 摩根士丹利技术团队认为AI支出周期仍处于早期阶段,高昂价格不一定会吓到投资者 [4] 历史比较与市场观点 - 高盛首席执行官将当前市场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的技术狂热相类比,指出市场往往会跑在实际潜力前面 [1] - 高盛首席执行官苏德巍认为某些板块可能存在泡沫且估值过高,严谨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2] - 凯投宏观指出即便AI热潮推动股市短期继续上涨,也必须对现象敲响警钟 [2]
苏宁金融研究院:历史上的两次黄金大牛市,结局都很惨
搜狐财经· 2025-10-21 21:55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都市现场) 近期国际金价强劲上扬,势如破竹。短短两个月内,接连突破多个重要整数关口。伦敦现货黄金最高触及4380美元/盎司,纽约期货黄金最高升至4392美 元/盎司。 一、弟一轮黄金大午巾邓何终结? 第一轮黄金大牛市始于1968年,伦敦现 货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起步,持续 上行,于1980年触及850美元/盎司的 历 史 峰 值 , 期 间 累 计 涨 幅 高 达 2328.57%。然而,在创出该高点以 后, 金价 随即便迅速回落, 当月收于 653 美元 ⁄ 盎司, 月度涨幅由 51.92% 收 窄至27.54%。 此后,尽管金价分别在1983年2月和 1987年12月出现阶段性反弹高点,达到 509.25 美 元 / 盎 司 和 499.75 美 元 / 盎 司,但在1980至2000年的二十年间整 体处于长期下行通道。至1999年8月,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最低下探至 251.95 美 元/盎司,较8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 已经跌去了70.36%。 一轮黄金大牛市; 器: Wind. 星图全融研 黄金自1968年步入牛市,核心诱因在于 以美元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难以 维系。 ...
历史上的两次黄金大牛市,结局都很惨……
36氪· 2025-10-21 08:19
近期金价表现 - 国际金价近期强劲上扬,伦敦现货黄金最高触及4380美元/盎司,纽约期货黄金最高升至4392美元/盎司 [1] - 金价在历史高位波动加剧,出现技术性回调,10月17日伦敦现货黄金单日下跌75.03美元,跌幅1.73%,纽约期货黄金下跌36.7美元,跌幅0.85% [1] 第一轮黄金大牛市(1968-1980) - 牛市始于1968年,伦敦金价从35美元/盎司起步,于1980年触及850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累计涨幅高达2328.57% [1] - 牛市终结后金价进入长期下行通道,至1999年8月最低下探至251.95美元/盎司,较峰值下跌70.36% [2] - 牛市核心诱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及美元信誉受损,而终结的直接诱因是美联储的紧缩货币政策,决定性因素是美国经济根本性好转 [6][7] 第二轮黄金大牛市(2001-2011) - 牛市始于2001年,伦敦金价从272.50美元/盎司开启上行,于2011年触及1921.15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累计涨幅达605.01% [8] - 见顶后金价深度调整,至2015年12月最低下探至1045.54美元/盎司,较峰值下跌45.58% [8] - 牛市受到互联网泡沫破裂、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事件推动,其终结并非由流动性直接收紧导致,流动性预期收紧是潜在暗线,美国经济根本好转仍是决定性因素 [11][12] 第三轮黄金大牛市(2022年至今)及前景 - 本轮牛市始于2022年,伦敦金价从1614美元/盎司开启上行,目前最高达到4380.79美元/盎司,累计涨幅171.42% [13] - 支撑本轮牛市的核心逻辑是全球对美国和美元体系的信任持续弱化,具体驱动因素包括美国财政赤字高企、美联储政策独立性受质疑、美元储备资产功能被政治化使用 [17] - 人工智能被视为重塑美国经济领先地位和美元信心的关键,但技术落地和盈利转化尚需时间,预计本轮牛市远未到达终点,价格上涨幅度下限接近第二轮牛市的605.01%,更可能看齐第一轮牛市的2328.57%甚至超越 [18] - 在牛市周期中,金价上行并非一帆风顺,需警惕因上涨斜率陡峭、美联储政策动向或地缘冲突引发的技术性回调风险 [19]
两头“灰犀牛”来袭!350000亿美元蒸发?
搜狐财经· 2025-10-20 17:52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接连发声警告"灰犀牛": 这两个看似独立的警告,实则指向同一条暗流: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正在加深,而结果或是史诗级财 富大重置。 IMF对股票崩盘严重性的估算 IMF的"二把手"第一副总裁、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公开表示: IMF总裁"一把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私募信贷市场规模已突破2.3万亿美元,远超监管与数据监测能 力,是她"夜不能寐的风险之一"。IMF报告指出,私募信贷基金的高杠杆、低透明度,可能成为下一轮 信用紧缩的触发点。 同时IMF的"二把手"第一副总裁、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称美国股市如果崩 盘,将可能引发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更严重、更全球化的经济危机。并称如果出现类似2000年的崩盘, 美国家庭可能损失超20万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损失约15万亿美元。 若出现与互联网泡沫相当幅度的回调,可能会抹去美国家庭超过20万亿美元的财富,约相当 于2024年美国GDP的70%…… 全球层面的后果同样严峻。海外投资者可能面临超过15万亿美元的财富损失,约为世界其他 地区GDP的20%。 相 ...
两头“灰犀牛”来袭,350000亿美元蒸发?
虎嗅· 2025-10-20 17:47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接连发声警告"灰犀牛": IMF总裁"一把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私募信贷市场规模已突破2.3万亿美元,远超监管与数据监测能力,是她"夜不能寐的风险之一"。IMF报告指出,私 募信贷基金的高杠杆、低透明度,可能成为下一轮信用紧缩的触发点。 若出现与互联网泡沫相当幅度的回调,可能会抹去美国家庭超过20万亿美元的财富,约相当于2024年美国GDP的70%…… 全球层面的后果同样严峻。海外投资者可能面临超过15万亿美元的财富损失,约为世界其他地区GDP的20%。 相比之下,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海外损失约2万亿美元,按今日价值约4万亿美元,占当时世界其他地区GDP的不到10%。 虽然上面提到的数字非常吓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的这段话不是一个"预测",而是一个"情景分析"或更确切地说是"压 力测试": 其核心逻辑是:今天的市场规模和全球对美国资产的敞口远大于2000年,因此同等幅度的下跌将造成大得多的损失。 具体而言: 互联网泡沫破裂时(2000年~2002年),市场经历了巨幅下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NASDAQ)从高点到低 ...
两头“灰犀牛”来袭!350000亿美元蒸发?
华尔街见闻· 2025-10-20 17:24
开始正文前,见闻君先通告一个 福利活动 : 一年一度的见闻历上新2026版了,这次是 股神纪念版,99元早鸟价,不光得价值 139 元日历,还送大礼包 (Alpha 私享会 + VIP 月卡 + 大师课 抵用金) 。点击下方图片抢购! 另外,见闻君回馈粉丝,在本文 留言评论还有机会免费抽中一本 ,共三本。 本文首发于"见闻VIP"作者乐鸣,为见闻付费会员文章,现作为粉丝福利免费试读,欢迎订阅"见闻VIP"。 最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一把手和二把手 接连发声警告"灰犀牛" : IMF 总裁"一把手"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私募信贷市场规模已突破2.3万亿美元,远超监管与数据监测能力,是她 "夜不能寐的风险之一" 。IMF报告指出,私 募信贷基金的高杠杆、低透明度,可能成为下一轮信用紧缩的触发点。 同时IMF的"二把手"第一副总裁、前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称美国股市如果崩盘,将可能引发比2000年互联网泡沫更严重、更全球 化的经济危机。并称 如果出现类似2000年的崩盘,美国家庭可能损失超20万亿美元,外国投资者损失约15万亿美元。 这两个看似独立的警告,实则指向同一条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