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新周期 新技术 新生态丨2025(第十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锂电金鼎奖颁奖典礼&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12月18-19日,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11-21 18:35
2025(第十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锂电金鼎奖颁奖典礼&起点研究十周年庆典 2025起点用户侧储能及电池技术论坛 时间: 2025年12月18-19日 地点:深圳 活动背景及意义 一 电池方面: 1)2025年初,宝马宣布大圆柱电池2026年即将装车,引发行业加速布局46系大圆柱电池热潮;2)2025年3月,工信部发布《电动 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新国标),引发行业对动力电池性能广发讨论;3)多家企业2025年全极耳圆柱电池已开始 量产,全极耳的高倍率、长寿命优势未来有望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等领域;4)固态电池其高安全性、高能 量密度优势,被誉为下一代新型电池,2025年热度持续维持在高位; 储能方面: 1)2025国家取消强制配储政策,引发业内对储能电池未来需求的担忧;2)314Ah逐步替代280Ah成为主流电芯,同时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发布500Ah以上容量电芯,储能电芯逐步往大容量趋势发展;3)2025年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全球储能行业造成一 定冲击; 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 2025年年初宇树机器人在春晚的 ...
A股五张图:这行情,一天还有5个题材,这对吗?
选股宝· 2025-11-21 18:31
1、行情 连续多日墨迹回调后,今日市场迎来了集体重挫。 题材方面,OCS概念发力,赛微电子涨近12%,德科立、腾景科技、光库科技等盘中均集体大涨; 军工(船舶)爆发,龙溪股份、久之洋(20CM炸)、中船防务涨停,江龙船艇、天海防务、昆船智能等盘中涨超10%,晨曦航空、新余国科、 国瑞科技、国科军工、捷强装备、中船汉光、长城军工等盘中均集体大幅脉冲; 光刻胶此后也随之跟涨,国风新材涨停拿下3连板,凯美特气、高盟新材双双直线拉板但午后均炸板,上海新阳、彤程新材、南大光电、容大感 光上午收盘前均逆势拉升; 上午收盘前,人形机器人板块带动反弹,安培龙、斯菱股份、浙江荣泰、长盈精密、中大力德、三花智控、五洲新春等集体大幅拉升; 午后,AI应用迎来局部大反弹,易点天下(20CM)、视觉中国、久其软件涨停,富春股份、福石控股、浪潮软件、掌阅科技、万兴科技等集体 大涨。 此外,水产养殖、3D打印等盘中有局部异动,锂电池、磷化工、存储等重挫。 截至收盘,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2.45%、3.41%、4.02%,市场超5000股下跌,仅300余股上涨。 2、军工 上海新阳、彤程新材、南大光电、容大感光上午收盘前均逆势拉升 ...
星源材质:公司与杭州慧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目前顺利推进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1 18:29
星源材质(300568.SZ)11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的锂离子电池隔膜 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航天航空、3C数码及医疗环境等领 域。杭州慧感作为公司参股企业,深耕柔性传感技术,近五年迭代开发了多款机器人柔性电子皮肤,为 人机交互的安全性、柔顺性以及机器人具身智能迭代开发提供了感知基础及数据支撑。后续将在工业机 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具有手臂结构的人形机器人领域落地应用和探索。公司与杭州慧感智 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目前顺利推进中。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董秘你好!公司的超级薄膜技术世界领先,请问公司 的超级薄膜有没有在人形机器人的电子皮肤上布局和研发?目前在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方面,有没有落 地的实质性项目? ...
洲明科技(300232) - 2025年11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21 18:28
投资者关系与股东回报 - 近三年分红总额为3.31亿元,近三年回购总金额为0.67亿元 [3][8] - 2025年完成2024年年度分红总额为2.61亿元 [3][8] - 第二期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上限为1亿元,正稳步推进 [1][5][8] 员工激励与持股计划 - 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终止后推出第二期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资金上限1亿元 [1] - 股权激励股份来源为定向增发,合伙人持股计划通过二级市场购买 [4] - 股权激励业绩考核结合公司现状与战略规划,设定科学合理 [4] 经营与财务管理 - 第三季度净利润表现不佳,公司构建事前防控+事后多维追收的应收款项管理体系 [2] - 公司坚持汇率风险中性原则,开展外汇衍生品投资规避汇率风险 [2] - 公司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合法合规编制会计报表 [2] 实控人减持与股价管理 - 实控人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份,但前期减持计划未实施 [1][5] - 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及持股计划等措施维护投资者利益 [3][8] - 公司重视市场反馈,将长期可持续发展与股东利益结合 [1][8] AI与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与智谱华章、元客视界合资设立智显机器人科技公司,布局AI智能终端 [5][6] - 三方协同构建算法模型+硬件终端+感知交互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5][6] - 技术融合推动智能体在教育、会议、文旅等场景的显示具身化落地 [5][6]
福然德:以积极姿态布局新赛道、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挖掘新兴行业发展机会
证券时报网· 2025-11-21 18:25
据了解,2025年福然德汽车及家电等行业客户需求情况保持稳定,公司主业来源于汽车行业,公司通过 努力提升已合作主机厂汽车板材加工和配送的市场份额,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量为166.95万吨,同比增 长16.95%。 目前公司与奇瑞及其配套商合作开展顺利。2025年公司与奇瑞拓展业务包括铝压铸、热成型、激光拼焊 等。铝压铸业务于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和送货,热成型业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进入试生产和送样 阶段,另公司芜湖生产基地新采购激光拼焊线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试生产。 "未来,在面对下游汽车销量可能出现下滑趋势的情况,公司将努力提升已合作主机厂汽车板材加工和 配送的市场份额,并积极拓展新客户;公司近年来新投资的汽车轻量化业务,如铝压铸、铝挤压、热成 型、激光拼焊陆续将为公司贡献营收和利润,同时公司亦将积极做好降本增效工作,为增收增利不断努 力。"福然德表示。 福然德(605050)11月21日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公司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进行了回答。 福然德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30亿元,同比增长5%;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量为166.95万 吨,同比增 ...
人形机器人路在何方?顶刊重磅综述,北航、国创中心、浙大等全景解析人形机器人技术现状与趋势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21 18:06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爆发期,大模型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深度融合正推动其从“硬件系统”演变为“软件赋能的具身智能体”[7] -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格局呈现“国际基础扎实,AI赋能”与“国内需求导向,百花齐放”的双轨发展模式,国内企业在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已实现与国际“并跑”[9][10][11] -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其技术体系复杂,涵盖本体设计、核心零部件、环境感知、运动控制、具身智能及人机交互等六大关键模块,未来发展面临软硬件协同、感知融合、智能泛化等核心挑战[14][43][46] 人形机器人发展历程与现状 - 技术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发展(1969-2000)、高度集成发展(2000-2015)、高动态运动与智能化发展(2015-2022)、快速发展的爆发期(2022年至今)[7] - 国际产业由美国、日本和欧洲引领,科技公司如Tesla、Figure AI与AI巨头OpenAI、NVIDIA共同推动技术迭代,知名学府提供基础理论支持[9] - 国内产业起步较晚但创新型企业众多,形成企业与高校并行的“双轨制”发展模式,政策支持精准,在运动控制算法、具身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开源程度较高[10][11] - 国内代表性产品密集发布,例如优必选Walker S1(41个自由度,76 kg)、傅利叶GR-2(53个自由度,63 kg)、智元远征A2(40余个主动自由度,时速7 km)等,凸显“百花齐放”景象[11][13] 人形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 - **本体与核心零部件**:本体设计面临高强度、紧凑、灵活和轻量化挑战,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实现平衡,如Tesla Optimus总重控制在57kg以内;核心零部件包括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高性能控制器和仿人灵巧手,其技术挑战集中在材料耐久性、热管理、计算能力和操作稳定性[17][21] - **高精度环境感知与场景理解**:依赖传统传感器(视觉、力觉等)和新型传感器(视触觉、电子皮肤等),核心挑战在于多模态信息融合,当前决策延迟在200~300 ms,而达到人类操作水平需低于100 ms[24] - **运动控制与平衡**:包括双足步态控制、上肢灵巧操作和全身协调运动三大模块,研究重点从稳定性转向全身协调运动与上肢操作的交互优化,通过多模态感知技术实现动态平衡下的复杂任务[25][28] - **具身智能与大模型**:定义为智能体通过物理形态与环境互动来感知、决策和执行的能力,发展路径包括通用大模型(如Google的PaLM-E)和垂直大模型(如字节跳动的GR-2模型),全球协作项目如DeepMind的RT-X和NVIDIA的Project GR00T推动技术落地[27][31][32] - **人机协同与共融交互**:关键技术包括柔顺控制、动作与意图交互、情感共融,情感理解是实现“人本智造”以人为本的核心需求[33][36] - **操作系统与工具链**:操作系统需具备数据互联、分布式协同等特征,生态繁荣度是未来核心竞争力;仿真平台如NVIDIA Isaac Sim支持大规模虚拟训练,虚实融合是新发展趋势[36][37] 人形机器人典型应用 - **特殊服役环境**:在国防军工、应急救援等场景具备类人结构和高自由度运动优势,能执行其他机器人难以完成的任务[39] - **智能制造**:在汽车制造领域展现灵活移动性和对产线变化的适应能力,例如优必选机器人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合作,宇树科技机器人在蔚来汽车工厂进行自动拣料配送[40] - **民生服务**:在家庭服务、社会服务、医疗健康和教育培训等领域有巨大潜力,但当前应用多为示范性验证,面临续航、操作精度和高成本等挑战[42] 人形机器人挑战与难点 - 整机软硬件需加强协同化创新设计,早期需统筹机-驱-控-算的指标分配与实时性约束[43] - 复杂任务尚需高精度环境感知与多模态融合,现有传感难以全面覆盖复杂环境变量[43] - 强思维链高泛化性具身智能仍处在起步阶段,大模型对底层控制的直接介入有限,动态环境建模能力待增强[43] - 动力系统的驱动高效性与续航持久性未达需求,电池能量密度与充电效率是限制因素[45] - 标准规范与安全保障体系亟需加强,需完备技术、性能、安全测试标准[45] 人形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从大语言模型交互向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为主的多模态交互过渡[46] - 端到端多模态大模型提升自主操作技能,通用与垂直大模型两种发展路线并行迭代[46] - 大规模仿真训练平台助力高效迭代,虚实融合仿真成为新趋势[46] - 算力算法升级推动技术快速融合创新,新一代通信技术、云-边计算、新能源等技术将与人形机器人深度融合[46] - 人机环共融与安全伦理逐步规范,构建人机智融新范式[47]
一台人形机器人106.286公里的“流浪计划”,与它无法走入的白天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21 18:06
文章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公司的“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完成了全球首次跨省行走,全程106.286公里,无关机、零摔倒,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1] - 此次挑战并非实验室原型测试,而是使用无改装量产机完成,证明了产品已具备稳定可靠的基线能力,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的“公开成人礼” [3][4] - 挑战暴露了当前技术瓶颈与基础设施缺失,但同时也标志着人形机器人“身体”已初步成熟,商业化落地的临界点已至 [6][17][22] 技术能力与测试验证 - 机器人成功应对了106.286公里的复杂路面,包括柏油路、砖石地、砂石路,并在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展示了其可靠性和强壮程度 [1][3] - 公司的技术底气源于3500小时的真机高强度测试,覆盖全场景,通过“暴力测试”哲学提前暴露并解决小故障和耗材问题 [6] - 挑战采用“半自主”模式是出于现实考量,因机器人缺乏明确路权和社会接受度,技术上的全自主能力已基本成熟可行 [8][9] 当前挑战与技术瓶颈 - 电池是核心瓶颈,机器人站立续航约3小时,行走续航约2小时,最终历经56小时、15次换电才完成挑战 [12][13] - 为室内场景设计的机器人需加装GPS等“室外感知的眼睛”以拓展应用边界,而“走台阶”等动作仍是商用级挑战 [16] - 社会基础设施缺失是重大挑战,例如缺乏机器人专用补给点、合法停靠点以及明确的交通规则,挑战被限制在夜间进行 [9][11] 商业化应用与市场前景 - 挑战的核心价值在于将可靠性从抽象参数变为可感知的事实,建立用户心智,让客户敢于高频使用 [17] - 当前商用落地聚焦三大场景:泛语言工作(如展厅接待、讲解)、文娱表演以及制造工厂 [19] - 未来应用场景将向多极拓展,包括一两年内有望实现的自主买菜,以及煤矿、消防等特种作业 [19] 行业展望与公司目标 - 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赛道被视作能提振信心、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的领域 [20] - 公司对行业融资热潮保持冷静,秉持“共同把蛋糕做大”的心态,认为探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对整个行业有利 [20][22] - 公司为2026年设定了两个清晰技术目标:实现“准零维护”(机器人能自己换电充电)和突破“作业能力”(提升完成任务的成功率与泛化性) [22]
快讯|智元A2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Figure 02停产;LG宣布加大押注美国机器人技术等
机器人大讲堂· 2025-11-21 18:06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智元远征A2完成106.286公里跨省行走挑战 创下人形机器人行走最远距离吉尼斯世界纪录 全程未关机连续运行[2] - 远征A2成功得益于快速热插拔换电系统 保障了长距离续航能力[2] 人形机器人工业应用与迭代 - 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已正式停产 其在宝马工厂部署期间帮助生产超过30,000辆汽车并装载超过90,000个钣金零件[3][5] - Figure 02执行钣金零件放置任务周期为84秒 其中装载时间37秒 精度保持在99%以上 公差5毫米[5] - 机器人累计运行时间超过1250小时 在工厂内行走约200英里 实行每天10小时轮班制 证实可承受工业负荷长期运转[5] - Figure 02退役为Figure 03大规模部署扫清障碍[5]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预计到2032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38亿美元 2024年至2032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50.2%[8] - 市场增长由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技术进步推动 在医疗保健、教育、太空探索和服务等行业应用广泛[8] 科技巨头战略布局 - 谷歌DeepMind聘请波士顿动力前高管Aaron Saunders担任硬件工程副总裁 其拥有22年机器人开发经验[11] - 此次聘用被视为将人工智能模型Gemini集成到机器人中的核心步骤 谷歌已推出可在无网络环境下运行的Gemini Robotics[11] - LG集团投资美国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 预期形成供应合作关系 LG Innotek可能为其提供视觉模块[14] - LG与英伟达合作推进物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基于Isaac GR00T模型开发自有AI模型并利用英伟达平台进行仿真[14]
金帝股份: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
新浪财经· 2025-11-21 17:10
金帝股份公告,近日,公司与东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确认双方有意就人形 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总成及其关键零部件相关业务进行合作。 ...
金帝股份:拟与东培股份就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总成及其关键零部件相关业务进行合作
新浪财经· 2025-11-21 17:10
【金帝股份:拟与东培股份就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总成及其关键零部件相关业务进行合作】智通财经 11月21日电,金帝股份(603270.SH)公告称,公司与东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 双方有意就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总成及其关键零部件相关业务进行合作,并探讨建立合资或其他合作 架构的可行性。该意向书不涉及具体金额,相关具体合作项目将另行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转自:智通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