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同日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9-22 21:16
2025.09. 22 本文字数:3371,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金融圈的目光再次聚焦!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将齐聚"高质 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过去5年金融业的发展成就。 尽管这是一场关于"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发布会,但市场的期待值已被拉满。从时间线来看,距 离去年9月24日的重磅新政即将满一周年,市场热切期盼着是否还会有利好政策出台。回顾去年,9 月1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后,9月24日的发布会便推出一系列利好。今年9月18日,美联储刚宣布降息 25bps,这无疑让大家对此次发布会充满遐想。 金融发展破浪前行 过去五年金融市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复杂深刻变化,外部输入性风险挑战风高浪急,国内部分领域风 险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国金融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一边持续输送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 济,一边以"监管铁军"姿态筑牢风险防线。 金融业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为服务实体奠定坚实基础。发布会上,潘功胜、金融金融监管总局 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等详细介绍了过去几年金融支持实体以及风险处置所取得的成绩。 ...
\十四五\筑基提质,\十五五\质效跃升
华福证券· 2025-09-22 20:59
华福证券 策略点评 2025 年 9 月 22 日 "十四五"筑基提质,"十五五"质效跃升 事件: 9 月 2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 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 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 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主要政策解读: (1)"十四五"多维突破筑基石。证监会主席吴清用一系列数据直观体现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在开放深化、韧性提升、制度完善与功能优化等维 度实现的突破性进展。 (2)金融体系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央行行长潘功胜和央行副 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系统阐述了"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体系取得 的重大成就,凸显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 展、金融体系总体稳健等核心亮点。 (3)保险资金中长期入市提速。"十四五"期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在规模 扩张、服务实体、风险防控与监管优化上多维突破,既巩固了金融体系支柱 作用,更通过资源精准投放与机制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监管环境的 持续优化为保险资金入市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结: 本次发布 ...
中国继续减持美债、增持黄金!为啥越来越多国家“不买账”了?
搜狐财经· 2025-09-22 20:45
最近,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的消息频频登上财经热搜。根据美国财政部2025年7月发布的数据,中国 在当月就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债,折合人民币约1829亿元,持仓规模下降至7307亿美元。 这一数字不仅创下2009年以来的新低,也意味着中国如今已经退居美国第三大海外债主,排在日本和英 国之后。 要知道,从2022年开始,中国就开启了持续减持美债的节奏:2022年减持1732亿美元,2023年减持508 亿美元,2024年减持573亿美元。而到了2025年,减持的力度显然更猛。 更惊人的是,2025年,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总市值,首次超过了他们手中的美债市值,这是自1996年以 来头一回。如今黄金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央行储备资产,占比达到20%,仅次于美元的46%。欧元则以 16%排在第三。 中国的策略很明确:减持美债是为了降低风险敞口,增持黄金是为了提升资产安全性,同时也是为人民 币国际化铺路。毕竟黄金不受任何单边制裁的影响,是对冲美元风险的"压舱石"。 减美债、买黄金,中国打的是一盘怎样的棋? 那为什么中国要这么做?原因其实很清晰:首先,美国的债务问题越来越严重。到2025年,美国国债已 经突破了37万亿美元。信 ...
香港场外结算与上海清算所联手在“北向互换通”下新增LPR1Y利率互换合约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20:18
产品创新 - 香港场外结算公司与上海清算所合作推出以一年期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1] - 新增LPR利率互换合约将丰富境外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并满足多样化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1] - 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合约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以提升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2] 市场表现 - 业务首日31家境内外机构参与达成53笔交易,名义本金规模达64.6亿元人民币 [1] - 互换通自2023年5月上线后累计达成1.5万余笔交易,名义本金约8.15万亿元人民币 [2]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金融机构参与交易 [2] 战略意义 - 新合约推出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 - 互换通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渠道 [2] - 三方基础设施将继续丰富互换通产品并完善风险管理框架 [2]
金融监管巨头齐聚!“十四五”答卷亮眼:170万亿输血实体、3.4万亿外资持仓
第一财经· 2025-09-22 20:15
五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方式,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增资金达170万亿元。 金融圈的目光再次聚焦!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将齐聚"高质量完 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过去5年金融业的发展成就。 尽管这是一场关于"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的发布会,但市场的期待值已被拉满。从时间线来看,距离去 年9月24日的重磅新政即将满一周年,市场热切期盼着是否还会有利好政策出台。回顾去年,9月17日美 联储宣布降息后,9月24日的发布会便推出一系列利好。今年9月18日,美联储刚宣布降息25bps,这无 疑让大家对此次发布会充满遐想。 虽然投资者们期待着能有短期刺激政策出台,助力市场再掀波澜。但发布会刚刚开始,央行行长潘功胜 就明确表示,"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主要是从中长期视角回顾 和总结,不涉及短期政策的调整。关于'十五五'及下一步金融改革内容,将在中央统一部署后与大家进 一步沟通。" 梳理整场发布会内容来看,四大金融主管部门谈到了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金融业对 外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几个 ...
央行行长潘功胜答《金融时报》记者问
金融时报· 2025-09-22 20:04
二是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不断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制度安排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扩大双边 本币货币互换。我们和很多国家中央银行合作中,双边本币互换合作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目前我们和32 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有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清算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推动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市场对人民币的内生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 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 第三。如果拉长一点周期来看,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是近20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特 征。 金融业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回答《金融时报》记者提问时介绍了"十四五"期间人民银行 在深化金融高水平开放方面取得的成效。 《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潘功胜表示,金融业开放是我国整体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时期,按照中央的决策部 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进展: 一是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我们会同各金融管理部门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开 ...
人民币外汇期货进展如何?央行行长潘功胜向21记者挥了挥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19:29
外汇衍生品市场的成熟程度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影响。6月18日,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中 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布八项重要金融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将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 易,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 9月2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 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 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近年来,外汇市场交易理性有序,稳健性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增 强,发挥了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企业外汇套期保值的比率已经由2020年的17%上升 到30%左右,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占比由16%上升到近30%,外汇市场韧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外汇 市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逐步健全,逆周期调节工具箱更加丰富。近年来面对高波动的国际市场环境,我 国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人民币汇率在主要货币中的表现比较稳健。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向央行行长潘功胜追问了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最新进展。听到问题后,潘功胜对记 ...
俄罗斯计划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你会选择购买吗?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12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半,俄罗斯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巨大,打仗是最花钱的,并且俄罗斯经济还被西方世界给制裁封锁了,没办法,普京只能把目光转向东 方。最近,普京已经连开两次紧急经济会议,直接原因都是因为俄罗斯经济"急剧放缓"。两天前的会议内容透露出,普京已经不再提"软着陆",而是暗示灾 难性困境。据西方媒体报导,俄罗斯政府已经将今年GDP预测从2.5%下调到1.2%,其中军事开支是冷战结束以来最高,占GDP的7.2%。 俄罗斯计划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俗称"熊猫债",是近期金融和地缘政治领域的一个重要动向。 从公开资料看,这次发债主体既有是俄罗斯财政部,也有俄天然气工业公司、俄国家原子能公司、欧亚开发银行等大型国企和机构,主权债券和大型企业债 同期推进,显示了俄罗斯迫切的融资需求。中证鹏元、大公国际等中国评级机构给予了上述俄机构AAA级最高信用评级,意味着俄企发行熊猫债已无障 碍。 为什么俄罗斯选择此时发行债券?答案只有一个,俄罗斯没钱了,真的没钱了。前些天俄罗斯杜马的高级财政官员就说:我们政府真的没钱了,俄罗斯可能 会再次解体。上次苏联解体不是因为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而是因为政府没钱了。 俄罗斯为何要来中国发债?大 ...
中国一次抛售257亿美债,关键时刻美国议员现身中国,想要稳定中美关系?
搜狐财经· 2025-09-22 18:20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的美债持仓从2013年的1.32万亿美元一路减至如今的7300亿美元,几乎削去了一半。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减持",而是 一场涉及国家利益的战略性撤退。换句话说,中国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金融战争,试图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分散投资风险。而在这背后,是中 国推行更为多元化的外汇储备布局的坚定决心。 与此同时,中美关系的紧张态势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政坛上的较量,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时期的贸易战,使得双方 在经济上的摩擦愈演愈烈。如今,随着美国总统选举的临近,特朗普在面对国内经济困境时,意识到必须稳定与中国的关系,以免影响选票。 在这一点上,美国国会议员的罕见访华便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试图通过此举来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藉此缓解美国日益增 长的经济压力。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最近,中国不仅抛售了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其持有规 模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新低。同时,美国国会议员组团访华,这一幕的背后,不仅是政治权谋的博弈,更是深厚的经济利益 考量。让我们一同深入分析这一切背后的真相与影响。 首先,我 ...
潘功胜:人民币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是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搜狐财经· 2025-09-22 17:51
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的开放合作,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以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金融高质量 发展,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谈及"十四五"期间金融开放进展,潘功胜表示,一是金融领域的制度性开放稳步深化。央行会同各金融 管理部门有序推进金融服务业和金融市场的高水平开放,拓展了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优化沪深港通、 债券通、互换通机制,便利更多投资者投资我国金融市场,提高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支持上海打造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会同有关 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上海设立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丰 富上海的金融市场业态,提高国际投资者的参与度。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上海区域中心,持续深 化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枢纽功能,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维护香 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第四,营商环境更加友好包容。统筹推进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改革,跨境贸易和投融资的便利化水平 大幅提升,不断提升跨境支付的服务水平。已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