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需求

搜索文档
低基数下社融提速,信贷靠前投放后回落
华创证券· 2025-05-16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预期未来 3 - 6 个月内该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 5%以上 [4][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低基数下社融超预期提速至 8.7%,政府债延续支撑;信贷需求整体走弱,主要是企业贷款靠前投放后回落,居民部门短贷增长有所承压;4 月 M1 增速走低,M2 增速环比上升至 8%;建议重视银行板块配置机会,银行整体仓位有望提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数据情况 - 2025 年 4 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1.16 万亿元,同比多增 1.22 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 8.7%,连续三个月上升,较年初上升 0.7pct,为近一年以来的最高单月社融增速 [2][7] - 4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2800 亿元,同比少增 4500 亿元 [2][7] - 4 月 M1 增速环比下降 0.1pct 至 1.5%,M2 环比提升 1pct 至 8%,M2 - M1 剪刀差走阔至 6.5pct [7] 社融各部分情况 - 直接融资中,政府债高增支撑,同比多增 1.07 万亿,企业债有所改善,同比多增 633 亿,股票融资同比多增 205 亿元 [7] - 社融口径人民币信贷 4 月仅新增 884 亿元,同比少增 2465 亿元,受地方化债、一季度银行靠前投放消耗储备、贸易摩擦影响 [7] - 表外融资减少 2873 亿元,同比少减 1386 亿元,主要是未贴现票据在低基数下同比少减 1696 亿元 [7] 信贷各部分情况 - 企业端:4 月企业贷款新增 6100 亿,同比少增 2500 亿,其中企业短贷/票据分别同比少增 700/40 亿;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 1600 亿 [7] - 居民端:4 月居民贷款减少 5216 亿元,同比少增 50 亿元,其中居民短贷减少 4019 亿元,同比少增 501 亿元,居民中长贷减少 1231 亿元,同比多增 435 亿元 [7] 存款情况 - 4 月居民存款、企业存款分别同比少减 4600、5428 亿元,而非银存款则同比多增 1.9 万亿元 [7] 投资建议 - 重视银行板块配置机会,银行整体仓位有望提升,建议一揽子配置:关注国有大行(A + H)+稳健股份行如招商银行(A + H)、中信银行(A + H)、兴业银行+区域优质且有较高拨备覆盖率的中小行如江苏银行、成都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关注低估值股份行 ROE 提升的空间和机会,如浦发银行 [7] - 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关注客群扎实、风控优秀的银行基本面和估值弹性,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重庆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平安银行 [7]
银行行业:财政前置发力支撑社融同比多增,信贷受隐债置换和3月冲高回落影响
东兴证券· 2025-05-16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社融同比新增体现财政政策积极前置发力;1 - 4月银行信贷投放力度较大,4月单月信贷新增受3月冲量后回落和隐债置换影响,结构上以票据融资为主,反映有效信贷需求仍不足;居民按揭贷款需求需楼市企稳支撑,对公贷款增长受隐债置换影响,企业融资需求待观察,预计下半年反映稳增长政策效果 [3] - 银行信贷增长较平稳,存款增速回升,但量平价降对净利息收入增长有压力;后续银行规模扩张有望稳定,净息差继续收窄幅度缩小,对业绩拖累减小;非息收入增速有望改善,资产质量整体平稳,拨备或释放反哺利润;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建议关注业绩稳定性强的高股息标的和具备区位优势的优质区域行 [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与点评 - 5月14日央行发布2025年4月社融与金融数据,4月末存量社融同比+8.7%;M2同比+8.0%、M1同比+1.5%;人民币贷款同比+7.2%、存款同比+8.0%;前四月人民币贷款+10.06万亿元,人民币存款+12.55万亿 [3] 社融情况 - 4月社融新增1.16万亿,同比+1.2万亿,主要因政府债券融资同比约+1.1万亿,体现财政政策积极、力度加大、节奏前置;后续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和1.3万亿支持“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社融增长有支撑,存量社融同比增速8.7%有望平稳;4月企业债券融资2340亿,同比+600多亿,因4月债券利率下行利于企业发行债券 [4] 信贷情况 - 4月人民币贷款单月新增2800亿,同比 - 4500亿;前四个月累计新增6.14万亿,同比仅少增2300亿;受隐债置换和3月冲量后回落影响,4月信贷新增回落,但银行投放力度仍大 [4] - 4月非金企业贷款新增6100亿,同比少增2500亿,短贷减少4800亿,中长贷新增2500亿,票据贴现新增8341亿,以票据融资为主,反映企业有效信贷需求未显著回暖 [5] - 居民短贷新增受监管整改影响,环比大幅下降且同比下降约500亿;居民中长贷环比下降但同比多增435亿,按揭早偿有所改善,后续增长取决于楼市回暖情况 [5] 货币供应量情况 - M2同比增8.0%,增速回升因上年手工补息致非银存款流失的低基数影响,4月非金融机构存款新增1.57万亿,同比多增1.9万亿;M1同比增1.5%,增速维持低位;4月存贷款增速差回正,是隐债置换贷款、上年同期存款增速走低和当前信贷需求未显著回升综合体现,银行债券配置需求取决于有效信贷需求改善情况 [5] 投资策略 - 银行信贷增长平稳,存款增速回升,但信贷投放利率走低,存款定期化趋势未扭转,量平价降对净利息收入增长有压力 [6] - 后续银行规模扩张受特别国债发行和地方政府工作重心转变推动有望稳定;净息差继续收窄幅度缩小,对业绩拖累减小;非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增速有望改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或有波动但前期浮盈兑现支撑业绩;资产质量局部风险上升但整体平稳,拨备或释放反哺利润 [10] - 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因利率中枢下行资产荒矛盾存在,银行股息高且业绩稳定;资金面政策鼓励中长线资金入市,相关机构对银行板块有配置需求;建议关注国有大行等高股息标的和具备区位优势的优质区域行 [10]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48家,占比1.06%;行业市值143787.67亿元,占比14.78%;流通市值99319.03亿元,占比12.56%;行业平均市盈率6.75 [6] 相关报告汇总 - 包含多份行业普通报告和公司普通报告,如《银行行业:降准降息落地,兼顾支持实体、稳定息差》《江苏银行(600919.SH):量价双优、净利息收入高增,资产质量保持优异—2025年一季报点评》等 [25]
信贷需求,似变未变
华西证券· 2025-05-15 10:43
金融数据情况 - 4月新增社融11591亿元,同比多增12249亿元,但低于市场预期12638亿元;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7644亿元[1] 新增社融不及预期原因 - 3月新增社融、贷款高增,超越预期幅度均超7000亿元,短期透支4月需求;4月新增实体贷款仅884亿元,同比少增2465亿元,非标规模同比少增310亿元[1][2] 信贷结构特征 - 4月金融机构口径新增贷款高于社融口径1684亿元,新增非银贷款1634亿元,新增贴现票据融资8341亿元,银行或用票据冲量,信贷需求弱[2] 居民信贷需求 - 4月居民新增贷款-5216亿元,刷新近十年同期低点,短贷、中长贷分别下降4019、1231亿元;1 - 4月累计新增居民贷款5185亿元,为近十年新低[3] 企业信贷需求 - 3月企业部门新增贷款28400亿元,4月仅6100亿元,同比少增2500亿元;五因子综合融资指标4月读数5958亿元,同比下降276亿元,创2016年来新低[4][5] M2 - M1剪刀差 - 4月M1同比增1.5%,低于预期3.0%,M2同比增8.0%,高于预期7.5%,剪刀差扩大或与居民存款理财行为及低基数有关[7] 信贷需求对比 - 4月住户贷款减少与去年同期差别不大,居民杠杆率从61.9%降至61.5%;企业新增贷款低于去年同期,约60%置换债(1570亿)可解释中长期贷款降幅[8] 市场表现与展望 - 4月金融数据落地后,长端利率持平或小幅下行;若信贷需求不足持续,长端利率调整幅度不大;资金利率考验通过,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或靠拢1.65%、1.85%[9] 风险提示 - 货币政策可能因国内经济放缓或海外政策变化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可能因国内经济数据超预期变化[10]
信贷需求待提振,政府债再发力
华泰证券· 2025-05-15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社融自24年4月低基数同比多增,但信贷需求仍有待提振,政府债延续同比多增,为本月社融主要支撑;近期一揽子政策落地,驱动经济修复,增量资金持续流入可期,有望支撑板块行情;个股推荐公募显著低配的股份行如招行AH、兴业,稳健大行如交行AH,质优个股如成都、上海、渝农AH、重庆AH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同比少增,需求有待提振 - 4月贷款新增2800亿元(Wind一致预期7644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4月贷款存量同比增速+7.2%,较3月末-0.2pct;4月为贷款传统淡季,叠加Q1信贷超预期,信贷“靠前发力”对后续投放造成一定透支 [3] - 居民贷款减少5216亿元,同比多减50亿元,其中短贷、中长贷分别同比多减501亿元、少减435亿元;4月商品房成交有所走弱,居民消费需求仍待复苏 [3] - 企业贷款新增6100亿元,同比少增2500亿元,其中短贷、中长贷、票据融资分别同比多减700亿元、少增1600亿元、少增40亿元;Q1央行货政例会重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票据融资冲量强度弱于去年同期 [3] 直融同比多增,政府债再发力 - 4月直接融资1.25万亿元,同比多增1.15万亿元;政府债券融资9762亿元,同比多增1.07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2340亿元,同比多增63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92亿元,同比多增206亿元;政府债延续同比多增趋势,为本月社融主要贡献 [4] - 4月表外融资-2873亿元,同比少减1386亿元;委托贷款-3亿元,同比多减92亿元;信托贷款-77亿元,同比多减219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2793亿元,同比少减1697亿元 [4] M1增速略有放缓,存款同比少减 - 4月M1、M2同比增速分别1.5%、8.0%,较上月分别-0.1pct、+1.0pct;M1 - M2剪刀差较3月末-1.1pct至-6.5%;24年4月开始手工补息整改,形成较低基数,但宏观经济外部不确定性上升,M1增速边际略有放缓 [5] - 存款减少4400亿元,同比少减3.48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同比少减460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同比少减5428亿元,财政存款同比多增2729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90万亿元;4月为传统税收大月,财政多收少支,财政存款同比多增 [5] - 4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3%,比3月低0.12pct [5] 社融同比多增,把握银行机会 - 4月社融自24年4月低基数同比多增,但信贷需求仍有待提振,政府债延续同比多增,为本月社融主要支撑 [6] - 公募改革落地,强化主动权益长期考核导向+业绩基准约束力,利好较基准明显欠配的银行板块;被动基金持续扩容,银行在主要指数中权重较高,有望充分受益;政策积极引导险资入市,银行经营长期稳健、股息优势突出,是保险公司OCI账户配置较优选择 [6] 重点推荐公司情况 |股票名称|股票代码|投资评级|最新收盘价(当地币种)|目标价(当地币种)|市值(百万)|2024 EPS(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7E EPS(元)|2024 PE(倍)|2025E PE(倍)|2026E PE(倍)|2027E PE(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招商银行|600036 CH|买入|44.81|54.44|1,130,101|5.68|5.70|5.91|6.15|7.89|7.86|7.58|7.28| |招商银行|3968 HK|增持|49.30|53.93|1,243,338|5.68|5.70|5.91|6.15|8.02|7.99|7.70|7.40| |兴业银行|601166 CH|买入|22.93|25.60|476,355|5.20|3.72|3.76|3.86|4.41|6.16|6.09|5.95| |交通银行|601328 CH|增持|7.72|9.63|573,308|1.26|1.28|1.34|1.41|6.13|6.01|5.76|5.48| |交通银行|3328 HK|买入|7.20|9.94|534,692|1.27|1.29|1.31|NA|5.25|5.17|5.08|NA| |成都银行|601838 CH|买入|18.36|20.02|77,818|3.03|3.24|3.52|3.85|6.05|5.66|5.22|4.76| |上海银行|601229 CH|买入|11.13|11.93|158,121|1.66|1.72|1.82|1.92|6.71|6.46|6.13|5.79| |渝农商行|601077 CH|增持|7.27|8.14|82,565|1.01|1.08|1.15|1.24|7.17|6.73|6.30|5.88| |重庆农村商业|3618 HK|买入|6.49|7.55|73,707|1.01|1.08|1.15|1.24|5.91|5.55|5.20|4.85| |重庆银行|601963 CH|增持|11.40|12.31|39,610|1.47|1.57|1.68|1.82|7.74|7.26|6.78|6.27| |重庆银行|1963 HK|买入|8.02|8.89|27,866|1.47|1.57|1.68|1.82|5.03|4.72|4.41|4.07|[40]
社融符合预期,政府债有力支撑
中信建投· 2025-05-15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去年同期“挤水分”致低基数,叠加今年政府债靠前发力,4月社融稳定较快增长;4月是传统信贷淡季,受外部关税政策和化债置换存量贷款影响,对公、零售信贷同比少增;目前信贷需求未明显改善,需观察宏观经济预期变化;5月一揽子政策表明政策端积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发力,预计25年信贷增速保持在7%-8%左右,期待经济预期好转以改善银行基本面和板块估值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5月14日央行发布2025年4月金融数据,4月社融新增1.16万亿,同比多增1.22万亿,存量社融增速8.7%,环比上升0.3pct;人民币贷款新增0.28万亿,同比少增0.45万亿;M1增速1.5%,环比下降0.1pct;M2增速8.0%,环比上升1pct [2] 简评 - 去年同期“金融挤水分”叠加政府债有力支撑,社融同比多增符合预期。2025年4月社融新增1.16万亿,同比多增1.22万亿,主要靠政府债发行靠前发力,同比多增1.07万亿贡献;24年4月政策拉低去年同期社融基数;前四月累计社融新增16.34万亿元,同比多增3.61万亿元;存量社融增速环比3月上升0.3pct至8.7% [3] - 传统信贷小月和地方债务置换影响,4月信贷同比少增。4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844亿元,同比少增2505亿元;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4月是传统信贷投放淡季,银行一季度开门红储备充裕后4月信贷投放季节性回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推进拉低信贷增速;今年1 - 4月对应置换贷款规模约2.1万亿元,还原后4月人民币贷款增速仍维持在8%以上;目前企业观望情绪仍存,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未明显改善,预计2025年信贷增速保持7%-8%左右 [4] - 积极财政政策导向下,政府债持续发力支撑社融增速回升。4月政府债新增9762亿元,同比多增1.07万亿,其中地方债新增2646亿元,专项债新增2097亿元;今年政府债发行节奏加快,财政赤字率提高至4%预计新增政府债近12万亿元,2025年政府债还有较大发行额度未落地,还有近2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待使用;4月表外融资减少2873亿元,同比少减1386亿元;4月直接融资规模增长2732亿元,同比多增839亿元,企业债发行小幅增加或与4月企业债券收益率走低有关 [10] - 信贷需求未明显改善,对公、零售两端均同比少增。4月信贷新增2800亿元,同比少增4500亿元;对公信贷增长6041亿元,同比少增2340亿元,主要是专项债化债置换存量贷款拖累企业中长贷增长,企业信贷需求未明显改善;零售信贷减少5250亿元,同比多减66亿元,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是零售中长贷边际改善形成支撑 [11] - 季节性效应和化债置换存量信贷拖累企业中长贷增长,但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未减。4月对公信贷增量靠票据冲量,实体经济信贷需求改善趋势待观察;4月企业短贷减少4800亿元,同比多减700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500亿元,同比少增160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341亿元,同比少增40亿元;4月是传统信贷投放淡季,一季度银行业靠前投放使中长贷需求季节性下降,化债进程中专项债置换企业贷存量拖累企业中长贷增长,还原置换口径后企业中长贷有望稳定增长;信贷资源投向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消费服务等政策支持领域;企业短贷受4月美国关税冲击,企业观望情绪影响短贷投放;5月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出台,预计2025年对公信贷增量至少保持相对稳定 [12] - 零售短贷小幅少增,按揭等中长贷继续边际改善。4月零售短期贷款减少4019亿元,同比多减501亿元,零售中长期贷款减少1231亿元,同比少减435亿元;中长贷与提前还款规模下降和房市降幅企稳有关,LPR多次调降使提前还款现象减轻,有利于按揭贷款存量稳定;短贷受3%利率自律底线要求和部分银行压降资产质量承压零售贷款影响,但拉动内需政策有望带动零售短贷投放边际向好;预计2025年零售信贷增量较24年好转 [13] - M1增速保持稳定,低基数下M2增速环比回升。4月M1增速为1.5%,季度环比小幅下降0.1pct;M2增速环比提升1pct至8%,M2 - M1剪刀差上升至6.5%;M1基本平稳,M2增速环比提升因去年低基数效应,去年4月政策使存款向理财搬家,存款规模下降拖累M2增速,今年债市利率低位波动使存款向理财流出趋势减弱,4月存款仅小幅减少4400亿元,同比少减3.5万亿元,对M2增速上拉约1pct;还原去年低基数效应后,4月末M2增速保持上月平稳增长水平;存款增量结构上,居民存款减少1.39万亿元,同比少减4600亿,企业存款减少1.33万亿元,同比少减5428亿元,财政存款、非银存款分别增长3710亿元、1.57亿元,分别同比多增2729亿元、1.9万亿元 [14][16] 投资观点 - 4月传统信贷小月,政府债靠前发力支撑社融多增符合预期;去年同期“金融挤水分”低基数效应叠加今年政府债支撑,4月社融稳定较快增长;4月是传统信贷投放淡季,银行一季度靠前发力使对公、零售信贷同比少增,对公中长贷受化债置换存量影响,实际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定,对公短贷受美国关税冲击,按揭零售中长贷边际改善;目前实体信贷需求未明显改善,需观察宏观经济预期变化;5月金融一揽子政策表明政策端积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预计2025年对公贷款增量相对稳定,零售信贷增量较24年好转,2025年信贷增速保持在7%-8%左右;期待信贷需求和经济预期好转以改善银行基本面和板块估值 [17] 板块配置 - 银行业实际经营和预期底部夯实,配置型需求安全边际提升;经济预期无向上拐点前,板块内部难全面切换至顺周期品种,看好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股息率策略;公募基金改革使银行板块明显低配,部分欠配银行有望获增量资金注入,估值有提升空间;海外银行板块重点推荐港股国际大行渣打集团、汇丰控股;内资银行板块重点推荐国有大行H股、A股,无再融资摊薄风险、股息率高且扎实的标的如招商银行、沪农商行、渝农商行等,再融资摊薄风险有限、能通过利润释放回补且有顺周期属性的攻守兼备品种如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等,关注估值受股息率制约严重、分红率提升后估值修复空间大的顺周期基本面优质个股如常熟银行、宁波银行等 [18]
中信证券:预计二季度社融增速将保持稳健
快讯· 2025-05-15 08:18
社融增速 - 4月社融增速继续走高 主要受去年政府债发行和信贷需求双低基数影响 [1] - 去年4月政府债净融资额为纳入社融统计以来最低值 手工补息叫停导致信贷基数偏低 [1] - 4月本身是社融和信贷小月 需持续观察以确认融资需求真实情况 [1] 信贷表现 - 信贷节奏出现阶段性回落 受季末前置放贷和传统信贷小月双重影响 [1] - 以房贷为代表的部分品种需求减弱 叠加外部关税因素扰动企业有效融资需求 [1] 存款动态 - M1增速再度走弱且低于市场预期 反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未明显改善 [1] - 私人部门加杠杆动力较弱 后续或需政策端进一步引导 [1] 未来展望 - 关税对经济负面冲击客观存在 但宽货币环境与财政发力提速将支撑二季度社融稳健增速 [1]
金融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5-01 05:57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以来金融保持对实体经济稳固支持力度,一季度主要金融数据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传递出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有力,货币政策仍有空间,金融部门将多方施策稳固金融支持力度助力经济向好 [1] 有效信贷需求回暖 - 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5.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万亿元,同比多增5862亿元 [2] - 3月经济回升向好,信贷需求回升推动贷款增长好于预期,叠加政府债券发行增多等因素,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上行 [2] - 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加速落地,大项目增多,某全国性银行西部地区重点项目开工进度加快,贷款需求走高,年初以来累计向当地重点项目发放贷款同比增长67% [2] - 3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助力信贷需求释放 [2] - 消费贷款增势向好支撑近期贷款增长,金融系统助力提振消费,银行加大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3] - 4月是信贷“小月”,叠加外部冲击加剧,部分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可能回落,但我国经济有韧性,政策支持力度大,下阶段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仍有支撑 [3] 加力支持重点领域 - 3月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6.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绿色贷款余额超40万亿元,比年初增长9.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约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普惠小微授信户数约6200万户,一季度增加93万户,比去年同期多增55万户 [4] - 央行将实施积极有为宏观政策,适时降准降息,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创设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 [4] - 精准加力稳就业,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 [5] - 精准加力稳外贸,指导金融机构保障中小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5] - 精准加力促消费,从服务消费供给侧发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服务消费供给提升和改善 [5] - 精准加力扩投资,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做好重点领域融资支持 [6] - 央行研究丰富政策工具箱,适时推出增量政策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6] 货币政策仍有空间 - 我国宏观政策有充足空间应对外部不确定性,超大规模市场有活力,产业结构转型,能应对外部干扰和风险冲击 [7] - 我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金融政策精准发力适应经济调控需求 [7] - 货币政策有充足空间,多次降准降息累积效应显现,市场流动性充裕,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有助于增强调控有效性 [7] - 面对外部扰动,我国宏观政策有空间和余力,将动态调整加强逆周期调节,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预计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年内储备政策丰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