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债券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超五成债基三季度被净赎回 可转债品种一枝独秀
证券时报· 2025-10-30 02:40
债券基金整体申赎与规模情况 - 债券基金三季度整体录得逾5000亿份净赎回,总规模从二季度末的10.82万亿元小幅下滑至10.58万亿元 [1][2] - 近3900只债券基金中,超过2100只遭遇净赎回,占比接近55%,其中292只基金净赎回在10亿份以上,一只信用债基金净赎回接近150亿份,规模从228.98亿元降至不足80亿元 [2] - 尽管整体净赎回,仍有1000多只债基获得净申购,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基在三季度获150.55亿份净申购,规模从不足2000万元大幅增长至171.15亿元,永赢稳健增强债基净申购136.71亿份,规模增至近350亿元 [3] - 截至三季度末,有156只债券基金规模超100亿元,其中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和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规模分别达到631.50亿元和605.73亿元 [3] 债券基金收益表现分化 - 三季度有3128只债基收益率不足1%,其中1000多只录得负收益,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为-0.93%,资本利得收益贡献了-1.42% [4][5] - 可转债基金表现突出,在权益资产走高背景下,部分产品收益率超过20%,华夏可转债增强基金和南方昌元可转债基金收益率超过20%,中证转债指数上涨9.43% [1][5] - 利率债收益率在三季度末明显上行,1年、3年、5年、10年国开债收益率较二季度末分别上行12个、20个、22个和35个基点 [4] 债券市场后市展望 - 分析认为长端利率适度上行是对基本面预期变化的正常反应,但鉴于当前经济增长绝对水平偏弱,利率不具备持续、大幅上行的基础 [1][6] - 债市在负债端压力释放完后有望重回基本面驱动,负债端收缩推动的利率上行不可持续,风险资产上涨对长端利率的影响已显著削弱 [6][7] - 基于资金面宽松预期,信用债的息差价值仍在,短端配置支撑作用强,但信用债预计难以出现独立的趋势性行情,在短期大幅调整后随市场震荡有一定修复空间 [7]
Municipal Bonds May Be on the Mend
Etftrends· 2025-10-29 21:43
Many fixed income investors are enthusiastic about the bond market's prospect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Federal Reserve easing. But municipal bonds are setting the world ablaze this year. Bonds issued by cities and states, and ETFs such as the ALPS Intermediate Municipal Bond ETF (MNBD), have been hamstrung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se include massive issuance but waning demand, narrowing credit spreads and lagging performances relative to Treasuries of comparable durations. Combine those factors and it mi ...
张瑜:针对潘行长讲话的四个思考——2025年金融街论坛潘行长主题演讲的学习心得
一瑜中的· 2025-10-28 15:57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文若愚(微信 LRsuperdope) 事项 2025年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潘行长在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我们的学习理解如下。 报告摘要 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后续跟踪四点观察: 1、关注何时开始实施,对应此时债券收益率为短期央行视角下合理点位; 2、关注再贷款的配合。如果公开市场购买国债期间,央行再贷款投放规模明显回落,这可能对应着公开市场购买国债仍是流动性管理工具;但如果央行同步加大 再贷款的投放,这可能对应货币政策力度的明显加码。 3、关注银行购买的政府债规模。央行公开市场购买国债期间,如果银行加大增持国债,这可能对总量流动性产生积极变化,非银存款和M1都会受到积极影响;但 如果银行减少增持国债,那对总量流动性的影响可能偏小。 4、公开市场购买国债有助于支持政府债的集中发行。关注明年财政是否会加码。 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两个思考 1、非银存款的多寡与权益市场的成交金额高度相关。 稳住非银存款客观上就是稳住权益市场的成交金额。 2、今年以来稳市政策主动出手降低权益资产 ...
央行将恢复国债买卖操作:为什么,有何影响?
新浪财经· 2025-10-27 21:49
智通财经记者 | 杨志锦 智通财经编辑 | 王姝 暂停9个月后,国债买卖操作即将重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0月27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 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智通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当前重启国债买卖的原因在于,市场的单边下行预期已经扭转,国债收益率企稳甚至有所反弹。事实上,在当前股市偏强 的背景下,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有助于稳定债券市场,避免出现剧烈的负反馈。此外,随着国债买卖暂停,中国央行持仓的国债规模明显下降,而 建设金融强国、建设强大的中央银行客观上要求增加国债持仓规模。 在潘功胜宣布国债买卖重启的消息后,10月27日傍晚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出现3BP左右的下行,显示市场将其解读为重大利好,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 需要谨慎看待国债买卖的利好作用。 单边下行预期扭转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国债买卖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 ...
中国央行: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搜狐财经· 2025-10-27 21:35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27日开幕,中国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年会上表示,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中国人 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潘功胜说,去年,中国人民银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这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 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增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同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和金融机构提升做市定价能 力。 他说,实践中,央行根据基础货币投放需要,兼顾债券市场供求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等情况,灵活开展国债买卖双向操作,保障货币政策顺畅 传导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潘功胜表示,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中国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央 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来源:国是直通车 ...
银行资产配置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动态传导
新浪财经· 2025-10-27 09:24
银行资产配置与债券市场的核心关系 - 银行是债券市场第一大持有主体,截至2025年中持债规模达91.23万亿元,占比超过54% [1] - 银行资产配置行为通过资产负债表传导,深刻影响债券市场的走势与定价机制 [1] - 研究银行资产配置对债券市场的动态传导机制,对解释利率波动和维持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1] 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静态联系 - 负债端的存款增长速度、付息成本与流动性指标影响银行配债意愿,存款增速加快、付息成本下降时银行更倾向增配长久期国债和地方债 [3] - 资产端的贷款是银行核心资产,大行倾向扩张贷款,中小银行因竞争劣势更多依赖债券投资以维持收益稳定 [3] - 银行债券投资以利率债为主,占比超过80%,信用债配置兼顾客户关系维护与收益补充 [3] 信贷投放的动态传导机制 - 住户短期贷款同比增速上升后,未来4个月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会持续上行,影响在第2个月达到最大值 [5] - 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速上升通常在8—12个月后推升国债收益率,并在约一年时达到峰值,主要反映房地产需求 [5] - 企业贷款对债券市场的传导力度与持续性不及住户贷款,企业长贷在短期内会推高收益率但持续性不强 [6] 债券投资科目的异质性影响 - 国有大行的FVOCI账户投资占比上升会推动国债收益率下行,且持续两个季度以上,与其政策性职能相关 [7] - 股份制银行对国债影响有限,在国开债上表现显著,投资更具灵活性 [7] - 城商行与农商行因负债成本高,倾向于通过FVOCI与FVTPL账户博取收益,城商行常用信用下沉策略,农商行多采用骑乘策略 [7] 综合结论与政策启示 - 信贷投放顺周期、债券投资逆周期,二者此消彼长,体现银行资产配置的宏观调节功能 [8] - 不同类型银行因负债成本、业务模式与风险承受能力不同,在债券配置行为上呈现显著差异 [8] - 住户信贷与债市收益率关系更为紧密,显示消费与房地产周期对债市的重要性 [8]
同业存单已到配置时机:债券研究周报-20251026
国海证券· 2025-10-26 21:03
报告核心观点 - 最新一周债市整体震荡,10 年国债到期收益率活跃券持平在 1.84%附近,30Y - 10Y 国债期限有所收窄,同业存单与资金面背离,1Y 存单到期收益率 - DR007 的利差 10 月 24 日达 26bp 为年内最高 [4] - 资金面与存单利率背离原因有三:银行对长期稳定负债诉求增加;存单到期压力高于季节性;存单需求端 9 月以来偏弱但最新一周好转,1YAAA 存单利率 10 月 24 日为 1.68%,具备配置价值 [4] - 本周资金面无虞,银行系资金融出量维持在 4 万亿元上方,大行大额买入中短端并增配 10Y 国开债,其他产品类买入 30Y 期限国债 [4] 各部分总结 本周债市点评 - 最新一周债市震荡,10 年国债到期收益率活跃券持平,30Y - 10Y 国债期限收窄,同业存单与资金面背离 [9] - 资金面与存单利率背离原因:银行对长期稳定负债诉求增加;存单到期压力高于季节性;存单需求端 9 月以来偏弱但最新一周好转,1YAAA 存单利率 10 月 24 日为 1.68%,具备配置价值 [9][10] - 本周资金面无虞,银行系资金融出量维持在 4 万亿元上方,大行大额买入中短端并增配 10Y 国开债,其他产品类买入 30Y 期限国债 [10] 债券收益率曲线跟踪 关键期限利率及利差变化 - 截至 10 月 24 日,与 10 月 20 日相比,1Y 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 0.03bp 至 1.47%;10Y 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 0.12bp 至 1.85%;30Y 国债到期收益率下降 0.36bp 至 2.21% [11] - 30Y 国债 - 10Y 国债利差下降 0.24bp 至 36.40bp,10Y 国开 - 10Y 国债利差下降 0.97bp 至 15.27bp [11] 国债期限利差变化 - 截至 10 月 24 日,与 10 月 20 日相比,3Y - 1Y 国债利差下降 0.69bp 至 5.78bp,5Y - 3Y 国债利差上升 1.36bp 至 8.80bp,7Y - 5Y 国债利差上升 0.44bp 至 15.57bp,10Y - 7Y 国债利差下降 1.26bp 至 7.55bp,20Y - 10Y 国债利差上升 1.49bp 至 35.06bp,30Y - 20Y 国债利差下降 1.73bp 至 1.34bp [13] 债市杠杆与资金面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余额 -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4 日,与 10 月 20 日相比,银行间质押式回购余额下降 0.38 万亿元至 11.48 万亿元 [16] 银行间债市杠杆率变化 -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4 日,与 10 月 20 日相比,银行间债市杠杆率下降 0.25pct 至 106.92% [17] 质押式回购成交额 - 10 月 20 日至 10 月 24 日,质押式回购成交额均值为 7.83 万亿元,隔夜成交均值约为 7.01 万亿元,隔夜成交占比均值为 89.55% [18][21] 银行间资金面运行情况 - 10 月 20 日至 10 月 24 日,银行资金融出和单日出钱量先降后升再降,10 月 24 日大行与政策行资金净融出 4.53 万亿元,股份行与城农商行资金净融入 0.51 万亿元,银行系净融出 4.03 万亿元;大行与政策行单日出钱量 3.94 万亿元,中小行单日出钱量 0.46 万亿元 [22] - 10 月 24 日,DR001 为 1.3221%,DR007 为 1.4110%,R001 为 1.3802%,R007 为 1.4649% [22] 中长期债券型基金久期 债基久期中位数 - 截至 10 月 24 日,中长期债券型基金久期中位数测算值(去杠杆)为 2.60 年,较 10 月 20 日上升 0.02 年;久期中位数(含杠杆)为 2.63 年,较 10 月 20 日上升 0.01 年 [33] 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 - 截至 10 月 24 日,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含杠杆)为 3.63 年,较 10 月 20 日上升 0.08 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含杠杆)为 2.35 年,较 10 月 20 日上升 0.02 年;利率债基久期中位数(去杠杆)为 3.29 年,较 10 月 20 日上升 0.06 年,信用债基久期中位数(含杠杆)为 2.39 年,较 10 月 20 日上升 0.01 年 [34] 债券借贷余额变化 - 截至 10 月 24 日,与 10 月 20 日相比,10Y 国债债券借入量整体下行 [39]
流动性与同业存单跟踪:同业存单或存在“补跌”可能
浙商证券· 2025-10-26 19: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三季度以来同业存单利率上行幅度较小,后续在资金属性触底、预期属性偏弱的情形下,同业存单或存在“补跌”可能,上调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预期到1.80%附近 [1][4][13] 各部分总结 同业存单或存在“补跌”可能 - 三季度以来,因A股上涨、政策推动和新规扰动,各债券收益率上行,但同业存单利率平稳,10年期国债老券“25附息国债11”和30年期国债老券“25超长特别国债02”收益率上行幅度分别为14bp、25bp,而同期1年期国股行同业存单利率仅上行了4bp [2][11] - 同业存单表现优的原因,一是资金面平稳偏松,DR007长时间保持在1.40%附近,二是机构行为扰动对其配置需求影响极小,广义基金和银行自营持有同业存单占比约86%,且新规豁免相关基金赎回费 [3][12] - 当前资金属性触底、预期属性偏弱,同业存单或“补跌”,资金属性上DR007难跌破1.4%,利多已体现,政策利率调降预期下修;预期属性上,1年期同业存单和R007利差或向40bp以内靠拢,利差走阔因需求方 [4][13] 狭义流动性 央行操作:中期流动性持续净投放 - 短期流动性方面,过去一周央行质押式逆回购净投放781亿元,周二周三净投放量大,截至10月24日逆回购余额8672亿,处于较高位置 [15] - 中期流动性方面,10月买断式逆回购到期13000亿元,MLF到期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实现净投放4000亿元,10月27日续作MLF9000亿元,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 [16] 机构融入融出情况:供需两旺 - 资金供给上,10月24日大行净融出资金4.0万亿元,较10月17日减少6139亿元,净融出余额4.5万亿元,减少6810亿元;货币基金净融出余额1.5万亿元,增加1988亿元;股份制银行净融出95亿元,增加2213亿元 [19] - 资金需求上,10月24日全市场银行间质押式待购回债券余额约11.5万亿,较10月17日减少5152亿元,全市场杠杆率107%,下降0.33pct,非法人产品杠杆率112%,下降0.65pct [24] 回购市场成交情况:量价皆稳 - 资金量上,过去一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成交量中位数约7.8万亿,较10月13 - 17日减少2069亿元 [29] - 资金价上,R001中位数为1.37%,较上周上行2bp,R001与DR001价差中位数5.2bp,上行1.3bp;GC001与R001价差中位数为2.6bp,下行1.4bp [29] 利率互换:基本持平 - FR007 IRS 1年期利率和SHIBOR3月IRS 1年期利率较上周基本持平,本周FR007 IRS 1年期中位数1.54%,处于2020年以来后10%分位数;SHIBOR 3月IRS 1年期中位数1.62%,处于2020年以来后24%分位数 [36] 政府债:未来一周政府债净缴款压力中性 下周政府债净缴款 - 未来一周政府债预计净缴款1337亿元,压力中性,其中国债净偿还539亿元、地方债净缴款1877亿元,周三到周五净缴款压力较大 [37] 当前政府债发行进度 - 截至10/24,国债净融资进度89.0%,过去一周进度增加4.9%,2025年剩余净融资空间约7349亿;新增地方债发行进度86.2%,剩余发行空间7173亿,再融资专项债发行完成全年任务 [38] 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明显回落,银行长期负债压力或可控 绝对收益率 - 10月24日,SHIBOR隔夜、7天、1M、3M、6M、9M、1Y报价分别为1.32%、1.41%、1.56%、1.59%、1.64%、1.66%、1.68%,整体变化不大;中债商业银行AAA评级1M、3M、6M、9M、1Y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5%、1.59%、1.64%、1.66%、1.68%,整体变化不大 [42] 发行和存量情况 - 过去一周同业存单一级发行量合计9632亿元,较10月13 - 17日增加2337亿元,发行期限上,1M、3M、6M占比分别减少3.95pcts、3.30pcts、8.00pcts,9M、1Y分别增加6.60pcts、8.65pcts [44] 相对估值 - 10月24日,1年期AAA评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与R007利差为21bp,2020年以来处于42%的分位数;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与1年期AAA评级同业存单利差为17bp,2020年以来处于38%的分位数 [47]
“税期+跨月”检验宽松成色
信达证券· 2025-10-26 15: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回笼规模不大,资金面整体维持宽松,尽管周五临近税期略有收紧但幅度有限。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和整体规模均震荡下行,银行和非银机构的净融出、融入情况各有变化。10月政府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较9月下降,预计11月和12月政府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将上升。存单市场利率上行,净融资规模增加,发行成功率有升有降,供需相对强弱指数高位震荡。票据利率先降后升,债券市场偏弱震荡,信用和二永利差继续收窄,不同类型机构对债券的增持或减持意愿有所不同。考虑经济形势和政策工具落地情况,Q4降准降息的概率不能排除,但需央行表态凝聚共识,预计下周流动性压力整体相对可控 [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货币市场 本周资金面回顾 - 央行OMO净投放781亿元,1M国库现金定存中标利率较前值下行2BP,资金面整体宽松,DR001稳定在略高于1.3%的水平 [2][6]。 - 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下降0.21万亿至7.83万亿,整体规模震荡下行,周五降至11.5万亿下方 [2][14]。 - 大行净融出除周四外持续下降,股份行和城商行净融出先升后降仍高于上周,银行整体刚性净融出周五明显回落 [2][14]。 - 非银刚性融出窄幅震荡,整体较上周小幅抬升,非银刚性融入震荡下行,新口径资金缺口指数周五降至 -4056,高于上周 [2][14]。 - 银行间和交易所跨月进度均偏缓,全市场跨月进度11.7%,低于20 - 24年同期均值2.6pct [2][18]。 - 10月前三周DR001稳定在1.3%附近创年内新低,但中短端利率有所回升,若极端情况未出现,可能反映央行态度转松 [2][23]。 下周资金展望 - 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从本周的2142亿元下降至1337亿元,10月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及净融资规模较9月下降,预计11月和12月政府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将上升 [2][3][24][32][35][36]。 - 7天逆回购到期规模上升至8672亿元,10月27日为缴税截止日、下旬缴准日,7000亿MLF到期,央行将开展90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 [3][41]。 - 北交所新股中诚咨询10月28日网上发行,预计冻结资金规模略高于本周的丹娜生物,对交易所资金价格可能有扰动 [3]。 - 10月是缴税大月,跨月与税期重合可能加剧资金面波动,但MLF净投放、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下降和月末财政支出将缓释扰动,预计下周流动性压力相对可控 [3][41]。 同业存单 - 1Y期Shibor利率和1年期AAA级同业存单二级利率均上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升幅大于到期规模升幅,净融资规模上升至3466亿元 [3][42][46]。 - 国有行、股份行净融资规模增加,城商行、农商行净融资规模下降,1Y期存单发行占比上升至28%,6M期发行占比最高为36% [3][46]。 - 下周存单到期规模约5808亿元,较本周下降359亿元 [3][46]。 - 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存单发行成功率上升,股份行下降,城商行 - 股份行1Y存单发行利差走阔 [3][47]。 - 存单供需相对强弱指数上半周抬升后高位震荡,周五升至40.5%,较10月17日上行1.2pct,1M、9M和1Y供需指数上升,3M、6M下降 [3][59]。 - 资金面宽松,非银对存单需求高,存单利率相对平稳,存单净融资规模上升可能为短期行为,后续资金利率稳定则存单利率上行空间有限 [3][64]。 票据市场 本周票据利率先降后升,3M、6M期国股票据利率分别较10月17日下行15BP、5BP至0 .23%、0.66% [3][64]。 债券交易情绪跟踪 - 本周债券市场偏弱震荡,信用和二永利差继续收窄 [3][67]。 - 大行对债券转而倾向于大幅增持,对短端国债增持意愿大幅上升,对部分债券减持规模下降 [3][67]。 - 交易型机构对债券增持意愿减弱,不同机构对不同类型债券的增持或减持意愿有差异 [3][67]。 - 配置型机构对债券增持意愿上升,不同机构对不同类型债券的增持或减持意愿有差异 [3][67]。
新刊速读 | 银行资产配置对债券市场影响的动态传导
新华财经· 2025-10-24 17:01
银行资产配置与债券市场的核心关系 - 银行是债券市场第一大持有主体,截至2025年中持债规模达91.23万亿元,占比超过54% [1] - 银行资产配置行为通过资产负债表传导,深刻影响债券市场的走势与定价机制 [1] - 研究银行资产配置对债券市场的动态传导机制,有助于解释利率波动的内在逻辑 [1] 银行资产负债表与债券市场的静态联系 - 负债端存款是最重要来源,其增长速度、付息成本与流动性指标影响银行配债意愿 [3] - 资产端贷款是核心,贷款收益率一般高于债券税前收益率,但贷款扩张受资本约束与风险管理限制 [3] - 银行债券投资以利率债为主,占比超过80%,信用债配置需兼顾客户关系维护与收益补充 [3] 信贷投放对债券市场的动态传导 - 住户短期贷款同比增速上升后,未来4个月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会持续上行,影响在第2个月达到最大值 [5] - 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速上升通常在8-12个月后推升国债收益率,并在约一年时达到峰值 [6] - 企业贷款对债券市场的传导力度与持续性不及住户贷款,企业长贷在短期内会推高收益率但持续性不强 [6] 债券投资科目的异质性影响 - 国有大行的FVOCI账户投资占比上升会推动国债收益率下行,且持续两个季度以上 [7] - 股份制银行对国债影响有限,但在国开债上表现显著,投资更具灵活性 [7] - 城商行与农商行因负债成本高,倾向于通过FVOCI与FVTPL账户博取收益,增加了市场波动性 [7] 综合结论与政策启示 - 信贷投放顺周期、债券投资逆周期,二者此消彼长,体现银行资产配置的宏观调节功能 [8] - 优化债券资产配置需平衡配置盘与交易盘,合理布局久期与信用等级 [8] - 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构建统一、动态、智能化的FTP曲线,提高配置效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