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任平: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
人民日报· 2025-08-06 11:26
发展优势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今天的中国,各区域均有战略叠加。发挥战略叠加优势,成为"十四五"时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的亮色之 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 培育新的增长极。"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这是各地"十四五"时期加力实践的课题。 "在产业发展上,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 论断,揭示了发展的辩证法。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位发展,又要立足实际,善于错位发展。" 下好全国一盘棋,破除"内卷式"竞争,解决产业同构等问题,关键是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用活战略 叠加优势。 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落实总书记"三地一区"的战略擘画,安徽坚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把新能 源汽车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正是从大处着眼、在要点落子的匠心独运。 "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作为外地人看安徽,这里工业基础好;作为行业人看合肥,产业点线连成面;作为企业人看发展,这 里不缺人才。""相较于其他城市,一辆整车从合肥发往全国,物流成 ...
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
人民日报· 2025-08-06 06:21
发展优势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今天的中国,各区域均有战略叠加。发挥战略叠加优势,成为"十四五"时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的亮色之 一。 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落实总书记"三地一区"的战略擘画,安徽坚持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把新能 源汽车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正是从大处着眼、在要点落子的匠心独运。 "因地制宜,各有千秋"。 "作为外地人看安徽,这里工业基础好;作为行业人看合肥,产业点线连成面;作为企业人看发展,这 里不缺人才。""相较于其他城市,一辆整车从合肥发往全国,物流成本下降了不少。"在企业家眼里, 安徽有诸多独特优势。 一度被称为"不东不西"的中部省份安徽,新时代成为战略叠加优势省份,去年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 过去10多年连续迈过4个万亿元大关,外贸规模、创新能力均强势进位。今年上半年,汽车、新能源汽 车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去年汽车产业链企业营收突破1.5万亿元,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增速,全国每 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 作为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大国兴衰。产业体系如何现代化?安徽新能源汽 车产业"换挡提速",深刻表明 ...
战略叠加优势 如何变为发展胜势
人民日报· 2025-08-06 06: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 培育新的增长极。"战略叠加优势,如何变为发展胜势?这是各地"十四五"时期加力实践的课题。 发展优势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并且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今天的中国,各区域均有战略叠加。发挥战略叠加优势,成为"十四五"时期各省份高质量发展的亮色之 一。 "在产业发展上,沿江省市既要各展优势,又要协同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 论断,揭示了发展的辩证法。 一度被称为"不东不西"的中部省份安徽,新时代成为战略叠加优势省份,去年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 过去10多年连续迈过4个万亿元大关,外贸规模、创新能力均强势进位。今年上半年,汽车、新能源汽 车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去年汽车产业链企业营收突破1.5万亿元,连续两年保持20%以上增速,全国每 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 作为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大国兴衰。产业体系如何现代化?安徽新能源汽 车产业"换挡提速",深刻表明"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抢位错位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有雄心壮志,积极抢 ...
天津滨海:以“投”引“资” 锻造发展“硬支撑”
搜狐财经· 2025-08-03 09:21
经济表现 - 滨海新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1]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上拉全市4个百分点,对全市增长贡献率达73% [1]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8%,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 [1] 产业发展 - 滨海新区聚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半导体、基因治疗、低空经济等领域持续发力 [2] - 融资租赁业务在全国占有率超过80%,飞机、海工、船舶等租赁业务颇具特色 [2] - 京东消费金融、邦普新能源电池回收、诺和诺德实验室等大项目落地,投资总额达50亿元 [2] - 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突破100家,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3] 产业集群与创新 - 天津经开区核酸医药产业园聚焦核酸药物产业链,开辟5个细分领域,打造世界一流产业园区 [3] - 滨海新区构建"技术研发在京、创新应用在津、产业转化在滨"的协同模式,培育新质生产力 [4] - 推动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 [3] 投资与项目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港保税区注册多个投资平台,投资总额达550亿元 [5] - 滨海新区投资合作推介会吸引26个北京项目,投资总额236.5亿元,覆盖信创、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 [6] - 外资企业如雀巢、玛氏宠物食品等表示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6] 政策支持 - 《关于滨海新区稳外贸稳外资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推出22条具体举措 [7] - 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推动增值电信、医疗健康等领域开放试点 [7] - 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7]
深化校城融合,构建教育新生态
新华日报· 2025-06-26 05:52
校城融合政策导向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并深化城市改革,强调高校与城市协同发展[1]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社会协同力列为教育强国的核心要素之一[1] - 校城融合被定位为深化高校和城市改革的关键突破口,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1] 校城协同价值理念 - 高校与城市存在功能差异但具有共生依存关系,需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实现价值协同[2] - 协同发展观要求聚焦共同目标,从"相对独立"转向深度融合,形成发展合力[2] 校城资源互补要素 - 城市为高校提供土地/产业/医疗/住房/就业/资金等10余类基础资源支持[3] - 高校为城市输出智力/人才/科技/文化四大核心价值,形成创新引擎作用[3] - 需统筹教育/科技/人才等要素改革,实现资源"1+1>2"的协同效应[3] 校企融合实施路径 - 建立"双标准双流程"培养体系和"双主体双导师"机制提升人才适配性[4] - 创新"高校编制+企业薪酬+园区创业"人才使用模式[4] - 构建"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成果共享"的闭环研发转化机制[4]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 高校学科链需对接产业链,形成"培养-集聚-反哺"人才循环[5] - 打造"基础研究-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实现四链(教育/人才/产业/创新)衔接[5] 文化空间融合实践 - 建立校城文化价值共创体系,实现双向文化赋能[5] - 推动校园向城市节点转型,构建"校区-园区-街区-社区"四区联动格局[6] 江苏理工学院案例 - 实施"学科专业随产业走"机制,建设人工智能学院等6大产教融合平台[7] - 创新"微校区-微专业-微课程"三微一体化育人模式[7] - 深度参与常州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形成校城共生典范[7]
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成都通威光伏展
搜狐财经· 2025-06-22 13:10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成都通威光伏展将于2025年11月17日至20日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光储同辉 融合赋能 智创未来"[2] - 展会规模达60,000平方米,吸引5000家全球知名品牌企业参展,覆盖光伏电池、组件、储能系统、生产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4] - 预计专业采购商与观众将超过80,000人次,为产业合作搭建重要平台[4] 技术亮点 - 通威将展示最新研发成果,并开放全球创新研发中心供参观,展示光伏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6] - 联合国、英国、巴西等多国驻华大使、行业专家与企业领袖将参与研讨全球光伏储能市场趋势与技术突破方向[6] - 近200家国际采购商将在全球采购商专场洽谈区与国内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6] 同期活动 - 展会期间将举办30余场活动,包括光伏储能技术大赛、行业峰会、中国光储节欢迎晚会等[6] - 将发布《2025中国与全球新能源发展白皮书》,并举行创新技术大赛颁奖盛典[6] - 首届通威光伏技术大会将聚焦TOPCon、HJT、BC、钙钛矿/晶硅叠层等技术领域的深度研讨[13] 产业合作 - 展会目标签约金额超千亿元,将进一步完善"大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链条[13] - 通过技术大会推动光伏行业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发展",提升中国光伏企业的全球技术话语权[13] - 参展企业包括隆基、天合光能、阿特斯、正泰等国内外知名光伏企业[14]
“朋友圈”“加速器”“强枢纽”——这些关键词诠释“南博之约”
新华网· 2025-06-21 11:32
中国—南亚博览会平台效应 - 第9届南博会吸引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2500多家企业参展,成为区域经贸合作重要平台 [2] - 巴基斯坦企业通过南博会进入中国市场,实现产业链互补,尤其在乳制品业技术合作提升生产效率 [2] - 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规模连续7年超1000亿元人民币,合作领域持续拓展 [4][5] 区域贸易与产业合作 - 中国与南亚国家贸易额2024年达2000亿美元,十年翻番,中国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最大贸易伙伴 [2] - 缅甸水果协会通过南博会技术交流提升服务水平,发展中国家依赖国际经贸活动促进产业升级 [3] - 南博会设置11个专业馆,展示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新质生产力成果,规模内容显著提升 [5] 基础设施与新兴领域合作 - 云南推进中老铁路"硬联通"及区块链溯源平台,提升跨境贸易效率,树立绿色贸易和数字创新标杆 [5] - 中越、中老、中缅通道建设加速,澜湄快线与中欧班列衔接,强化能源和数字信息大通道互联互通 [5] - 南博会推动中国—南亚—东南亚三方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对接,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枢纽 [5]
聚焦“合作·创新·未来” 这场招商大会释放什么新信号
四川日报· 2025-06-20 11:42
全球招商大会核心观点 - 成都通过全球招商大会搭建深层次开放合作平台 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多重战略机遇 推动招商引资促发展 [4] - 大会聚焦"合作·创新·未来"主题 主活动签约16个项目金额超825.3亿元 累计完成310个合作项目签约 [6] - 首次联合德阳、眉山、资阳发布《成都都市圈投资指南》 推动跨区域产业生态培育 一季度都市圈GDP达7393.1亿元占全省48.5% [8] 成都战略定位与优势 - 国务院批复成都"三中心一基地"城市核心功能定位 叠加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机遇 [4] - 科创资源:拥有152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4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指数全球第23位 [5] - 产业基础:构建37个大类工业体系 重点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新质生产力 [5] - 开放优势:2024年航空旅客吞吐量8700万人次 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20强 经贸网络覆盖200+国家和地区 [5] 重点产业合作动态 - 低空经济:产业对接会落地14个新项目 涵盖应用场景、核心产业化及关键商业三大类 [9] - 氢能产业:丰田中国在蓉布局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基地 看好成都作为成渝氢走廊核心节点的绿电资源 [6] - 航空产业:空客公司计划利用成都人流物流优势 打造航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成都方案" [6] 招商引资创新举措 - 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专业化招商中心 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联动招商 [7] - 推出"AI金融超市"提供融资+政策+资源打包服务 吸引全球投资者现场体验 [7] - 金什合作园区实现跨区域产业协同 中航智无人机项目研发在成都、生产在德阳的模式 [9]
直接涨停!中创新航买下汽车产业链龙头
鑫椤锂电· 2025-05-08 16:14
苏奥传感股权变动及中创新航收购 - 公司控股股东李宏庆拟将持有的8762.0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11%)转让给中创新航,并放弃1.56亿股(占总股本19.55%)表决权 [1] - 公司拟向中创新航定向发行不超过1.19亿股A股股份,募资总额不超过6.73亿元,完成后中创新航控股比例将提升至22.61% [1][2] -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中创新航将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 中创新航行业地位及业务表现 - 中创新航近两年稳居全国动力电池TOP3,全球范围内连续反超三星SDI、松下及SK On,跃升为全球第四 [2] - 2024年度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6%,装车量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 [2] - 2025年一季度预计实现出货20GWh,同比增长150%,出口车和海外储能是主要订单来源 [2] 苏奥传感主营业务及产品 - 公司专注于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高品质零部件产品与服务,主要产品包含感测器及配件、燃油系统附件、汽车内饰件、新能源部件 [2] - 控股子公司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含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发动机及电机、电池、电控等模组 [2] 市场反应及战略意义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开盘20.05cm涨停,反映市场对收购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2][3] - 中创新航收购基于对公司业务内在价值及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为落实自身发展战略,发挥新能源及汽车产业链资源优势 [2] - 双方协同发展有望提升公司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3]
资源整合与专业赋能,益普生与上药控股达成战略合作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06 13:43
战略合作概述 - 全球特药领域生物制药公司益普生与上药控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1] - 合作围绕达菲林展开,重点加强资源整合和渠道覆盖,推动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深度渗透 [1] - 合作模式被视为医药行业的新范例,强调创新与患者福祉 [1] 合作细节 - 益普生中国总经理戴纪尧表示合作是提升药物可及性的里程碑,体现公司"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 [1] - 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李永忠强调双方将融合益普生的品牌影响力与上药控股的全国终端覆盖网络,形成协同效应 [1] - 上药控股将依托CSO(合同销售组织)团队近10年的行业经验及全国医疗机构服务网络,深化达菲林的渠道覆盖 [1][2] 公司背景与产品 - 益普生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专注于特药领域,致力于引入优质产品如达菲林 [1] - 达菲林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GnRHa),应用于前列腺癌、中枢性性早熟、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疾病治疗 [1] - 上药控股以科技创新与数智化为核心,构建医药健康全链条智慧服务体系,并拥有专业化CSO团队 [2] 合作目标 - 双方计划通过上药控股的医学推广能力与达菲林的临床认可度,实现产品在合作渠道的广域覆盖 [2] - 合作旨在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1] - 上海医药提及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将加大对创新业务CSO的推进力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