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内卷行动
icon
搜索文档
乘联分会: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3.4万辆 同比增长7%
智通财经网· 2025-08-06 16:45
2025年7月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7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83.4万辆,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12% [1] -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273.6万辆,同比增长10% [1] - 7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9.2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12% [1] - 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547.2万辆,同比增长12% [1] - 7月车市进入休整期,部分企业传统燃油车产能充裕,去库存特征明显 [5] 2025年7月新能源车市场表现 - 7月1-31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100.3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10% [1] - 新能源市场零售渗透率达54.7% [1] - 今年以来新能源累计零售647.2万辆,同比增长30% [1] - 7月1-31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17.9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下降4% [1] - 新能源厂商批发渗透率达53.8% [1] - 今年以来新能源累计批发762.7万辆,同比增长35% [1] 2025年7月周度零售与批发走势 - 7月第一周日均零售4.0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6% [4] - 7月第二周日均零售4.8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4% [4] - 7月第三周日均零售5.8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20% [4] - 7月第四周日均零售6.7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30% [5] - 7月第五周日均零售9.7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4% [5] - 7月第一周日均批发3.9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持平 [8] - 7月第二周日均批发4.6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下降12% [8] - 7月第三周日均批发5.8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17% [8] - 7月第四周日均批发7.8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下降41% [9] - 7月第五周日均批发17.2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11% [9] 2025年乘用车市场价格促销情况 - 2025年7月有17款车型降价,较2024年7月的23款减少 [11] - 2025年1-7月常规燃油车降价28款,同比减少21款 [11] - 2025年1-7月纯电动车型降价46款,同比减少8款 [11] - 2025年1-7月新能源车新车降价力度算术平均达2.2万元,降价力度为11.9% [12] - 2025年7月新能源车促销率为10.2%,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 [12] - 2025年7月传统燃油车促销率为23.4%,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 [12] 汽车行业收入与利润表现 - 2025年1-6月汽车行业收入50,917亿元,同比增长8% [13] - 2025年1-6月汽车行业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长3.6% [13] - 2025年1-6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8%,较1-5月的4.3%有所改善 [13] - 2025年6月汽车行业收入9,634亿元,同比增长12% [13] - 2025年6月汽车行业利润663亿元,同比增长97% [13] - 2025年6月汽车行业利润率达6.9%,较去年6月的3.8%大幅提升 [13] 中国汽车全球市场份额与品牌表现 - 2025年6月中国占世界汽车份额36%,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15] - 2025年1-6月中国汽车销量1,565万辆,同比增长11% [15] - 比亚迪达到世界第6位,吉利第9位,奇瑞第10位 [16] - 2025年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为69.7% [18] - 2025年1-6月中国在世界纯电动车市场份额为64.5% [18] - 2025年1-6月中国在世界插电混动份额达到76% [18] - 2025年6月自主新能源乘用车海外市场销量份额为15.5% [18]
花旗:上调信义光能目标价至3.3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8-05 11:22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花旗将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19% 2026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3%至8% [1] - 目标价由2.3港元上调44%至3.3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1] - 调整基于较低的太阳能玻璃生产成本和税项支出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下降 [1] 财务表现与市场状况 - 公司上半年净利按年下跌58.8%至7.46亿元 [1] - 2.0mm太阳能玻璃平均市场价格由上半年每平方米12.8元下跌18%至7月份10.5元 [1] - 需求疲弱导致价格下跌 预期下半年净利润将进一步下跌 [1] 行业动态 - 关注中国太阳能行业潜在的反内卷行动 [1]
大行评级|花旗:上调信义光能目标价至3.3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格隆汇· 2025-08-05 11:18
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花旗将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19% [1] - 将公司2026至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3%至8% [1] - 目标价由2.3港元上调44%至3.3港元 [1] 财务表现与市场状况 - 公司上半年净利按年下跌58.8%至7.46亿元 [1] - 2.0mm太阳能玻璃平均市场价格由上半年每平方米12.8元下跌18%至7月份10.5元 [1] - 预期下半年净利润将进一步下跌 [1] 行业动态 - 关注中国太阳能行业潜在的反内卷行动 [1]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31 14:06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 3%,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比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比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宏观经济供求总量失衡态势仍在发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压力不断加大,反内卷行动可一定程度缓解供大于求环境中企业间低成本过度竞争的伤害 [2]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7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落入收缩区间,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 [6]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虽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6] - 制造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产成品价格也继续趋稳运行,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7] 企业规模与行业表现 - 7月份大型企业PMI为50 3%,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49 5%,比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比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8] - 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8]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也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的水平 [7] 非制造业表现 - 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 [13]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 [15] - 景区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超2个百分点,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15] 未来展望 - 随着雨季结束,建筑业相关活动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基础建设相关活动有望继续稳步增长 [14] - 暑期消费将在8月份继续带来积极影响,雨季过后,建筑业增速有望回升,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16] - 随着"两新""两重"等政策继续发力,城市工作以及整治"内卷式"竞争等逐步推进,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9]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7月份PMI数据出炉
券商中国· 2025-07-31 13:59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3]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比上月不同程度下降但均持续高于临界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2][3] 经济恢复基础 - 经济向好恢复基础仍然牢固,生产活动保持扩张,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3]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自3月之后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之上,达到51 5%,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比上月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 [4]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市场价格有所改善 [4] 反内卷行动影响 - 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 [5] - 需尽快加大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扩大政府公共产品投资规模,带动企业订单增加 [5]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初步显现,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6][7] - 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文体娱乐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7]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临界点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8] 政策展望 - 随着"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经济有望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2][3] - 围绕城市更新、"两重""两新"政策和消费补贴等一系列扩大内需相关宏观政策持续落地,下半年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继续稳步趋升 [8]
反内卷改善企业预期!短期因素造成制造业PMI环比微降
证券时报· 2025-07-31 13:47
制造业PMI数据 - 7月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主要受传统生产淡季、高温及暴雨洪涝等短期因素影响 [1][5][6]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 1%和50 2%,均持续高于临界点但环比下降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产业结构优化态势未改,大型企业保持平稳扩张发挥"压舱石"作用 [3][7] 价格指数与反内卷行动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 5%和48 3%,环比上升3 1和2 1个百分点,前者为3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以上 [10] - 石油煤炭及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价格指数明显回升,市场价格改善 [11] - 反内卷行动提振企业预期,但需配合需求持续回暖才能保证效果可持续性 [12] 暑期消费表现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邮政业指数升至60%以上 [14] - 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10个百分点 [15] - 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5%以上,环比升幅均超10个百分点 [15] - 住宿业和餐饮业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显示消费集中在郊游和文体娱乐领域 [15] 经济展望 - "两新""两重"政策加码及扩大内需举措落地,有望推动经济延续规模稳定扩张、质量持续提升的轨道 [3][8][17] - 暑期消费带动作用将在8月份继续显现,投资与消费活动有望稳步趋升 [16][17]
制造业PMI季节性回落至49.3%,下阶段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31 11:29
经济景气水平回落 - 7月份制造业PMI为49 3%,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 2%,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 -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订单类指数不同程度下降,需求收缩问题仍在发展,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均有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更趋谨慎 [1] - 价格类指数回升,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提高,反内卷行动对企业预期有积极影响 [1] 制造业供需同步走弱 - 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9 4%,较上月下降0 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 1%,较上月下降0 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有所收紧 [3] - 生产指数为50 5%,较上月下降0 5个百分点,仍连续3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制造业生产活动扩张势头短期有所放缓,但稳中有增态势没有改变 [3]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1 5%,较上月上升3 1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48 3%,较上月上升2 1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的次高点 [3] 价格指数走势 - 基础原材料行业购进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7个百分点至52%,出厂价格指数较上月上升超过5个百分点至接近49%,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带动基础原材料行业产品价格较快趋稳 [4] - 市场价格协同性有所改善,但价格内卷问题仍然持续存在,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价格良性传导 [4]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 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 1%和50 7%,均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中型企业PMI为49 5%,较上月上升0 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6 4%,较上月下降0 9个百分点 [4]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 6%,较上月上升0 6个百分点,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5 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4] 非制造业表现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较上月下降0 4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6%,较上月下降2 2个百分点,房屋建筑相关活动回调较为明显,基础建设相关活动仍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8] - 零售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以上,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铁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60%以上,景区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文体娱乐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 [9] - 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下,暑期消费对住宿餐饮的带动作用尚未明显体现 [9]
新闻1+1丨中央政治局会议:下半年经济怎么干?
央视网· 2025-07-31 06:05
国际环境变化 - 国际方面围绕美国关税战出现的贸易不确定性和全球动荡有所缓和但复杂性和严峻性未减缓 [2] -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但关税谈判尚未有确定性结果 [11] - 美国与主要贸易国家达成关税协定可能导致全球贸易格局重组对中国外贸产生冲击 [11] 国内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增速达5.3%超预期但结构性问题和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4] - 6月份房地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加速放缓对下半年形成压力 [9] 消费扩张策略 - 扩消费需通过体制机制调整保障居民收入、资产负债表和社会保障体系而非短期刺激 [5] - 下半年将延续《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包括教育补贴、特殊人群补贴和"一老一小"服务补贴 [7] - "以旧换新"政策下半年还有1300亿元实施空间并将从耐用品向新消费商品和服务类商品扩容 [13][15] 投资领域部署 -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需提升投资空间和预期收益率通过财政货币政策保障民营企业收益 [9] - 反内卷行动旨在优化市场秩序解决企业盈利困境并宏观治理价格水平过低问题 [11] 外贸形势应对 - 上半年抢出口现象提前释放贸易潜力导致下半年外贸不确定性上扬需加强重点区域和企业对冲举措 [11][13] - 政治局会议专门强调稳外贸以稳定市场信心和外贸企业信心 [13] 房地产政策调整 - 房地产政策转向新型发展模式构建以"城市更新"为主题减压并促进触底回稳 [15]
反内卷号角吹响,锂行业迎来积极变化
湘财证券· 2025-07-29 15:53
政策动态 - 2024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首次中央层面提及“内卷”,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9]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告采取行动整治内卷,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9] - 2025年3月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组成部分[10] - 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15] 锂行业现状 - 锂行业产能过剩,2024年中国碳酸锂产能130万吨、产量70.1万吨(+35.4%),氢氧化锂产能74万吨、产量41.4万吨(+29.5%)[16] - 锂价自2023年起下行低迷,2025年供需矛盾加剧,价格再下台阶[16] 行业事件 - 2025年7月14日宜春市自然资源局要求相关企业9月30日前完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整改锂矿开发乱象[19] - 2025年7月16日藏格矿业子公司藏格锂业被责令停产,原计划2025年生产碳酸锂1.1万吨[20] 结论与风险 - 反内卷行动将改造和提振中国经济,新兴与传统产业孕育投资机会[15] - 反内卷推进过程漫长曲折,地方政府和企业执行存在困难阻力[22]
开工低位压减库存 多措并举缺一不可----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市场概况
硅产业链市场现状 - 2025年上半年硅产业链各环节市场价格持续低于生产成本甚至现金成本,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深陷亏损运营的窘境 [1] - 多晶硅均价于2024年5月中旬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持续时间已超14个月 [1] - 工业硅均价于2025年4月底降至9648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运行已持续近3个月 [1] - 182尺寸硅片均价于2025年5月中旬开始降至0.95元/片,成本倒挂时间超2个月 [1] 行业开工率与产量 - 为改善产业链供需矛盾,各环节企业纷纷压减负荷,工业硅、多晶硅、硅片月度开工率分别创41.9%、38.6%、44.3%的历史新低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月均产量为10万吨,其中2月份月度产量低至9.2万吨,同比大幅减少47.4% [1] - 上半年前五家企业总体开工率为42.2%,其中开工率最低的一家头部企业上半年开工负荷仅为24.1% [1] 库存情况 - 2023年底国内多晶硅库存累积6.3万吨,2024年新增库存33.5万吨,到年底达到39.8万吨的历史高位 [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59.7万吨,同比减少44.0%,同期硅片产量约313.8GW,同比减少23.8%,对应多晶硅需求量为62.8万吨 [3]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供应略小于需求,去库存约3.1万吨,截至6月底国内多晶硅库存小幅降至36.7万吨 [3] 价格走势 - 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呈"先稳后跌"走势,1月初到4月中旬市场价格相对持稳,多晶硅复投料从1月初的4.06万元/吨微幅上涨至1月中旬的4.17万元/吨,涨幅为2.7% [7] - 4月下旬开始价格一路下滑至6月底的3.44万元/吨,跌幅为17.5%,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均价为3.68万元/吨,同比下滑28.8% [7] - 1-4月份价格持稳受"430"和"531"政策影响,终端抢装刺激下游需求 [7] - 4-6月份价格下行因抢装备货接近尾声,下游排产逐步减少,多晶硅产出小幅波动增加 [7] 供需预测与行业调整 - 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预计约580GW,全年全球多晶硅需求约140万吨,国内需求约130万吨 [8] - 上半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约59.7万吨,下半年预计产量约75万吨,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预计在135万吨左右 [8] - 若按当前排产计划进行,下半年硅料环节将再次进入小幅累库状态,全年合计库存增量约3万吨 [8] - 国家部委与协会正通过"反内卷"行动、产能并购、绩效标准等措施多维度积极干预行业 [8] - 产能并购旨在从根本上杜绝多晶硅价格恢复理性后落后产能再度复产的恶性循环 [10] - 绩效标准从产品品质、能耗指标等方面对产业进行强制性规范,避免企业陷入"内卷式"竞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