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主题论坛 践行科技伦理 深化国际合作
苏州日报· 2025-07-17 08:22
"我们也必须看到人工智能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同时,也蕴含着数据安全、隐私保 护、虚假信息传播、技术滥用等风险隐患。"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有关负责人在活动 中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呼吁青年坚持智能向善的理念,在技术创新中践行科技伦理,深化国际合作,共 同构建包容普惠的治理体系,推动安全与发展协同,让人工智能真正造福人类,携手共建普惠安全可信 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生态。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近 年来,我国坚持创新驱动,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截至2024年 底,我国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模 型训练等关键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有关人士会上倡议各国青年以责任为帆、以理想为舵,以开放包容 的胸怀拥抱合作,共同驾驭这场澎湃的变革浪潮。 昨天(7月16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主题论坛在苏举行,来自64个国家、七 个国际组织的青年事务部长、青年组织负责人及各国青年领袖、青年项目骨干约150人参会,共同交流 探讨、激荡思想,以跨界对话点燃智慧星火 ...
链博会共话经济发展新机遇 “链”接世界增强跨国企业在华深耕信心
央视网· 2025-07-16 14:17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7月16日在北京开幕,全球目光聚焦中国 [1] - 链博会共话经济发展新机遇,增强跨国企业在华深耕信心 [1] 创新与产业升级 - 首次设立创新链专区、举办"链博首发站",发布各链条产业图谱 [2][4] - 集中展现中国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系统优势 [4] - 体现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转型的发展趋势 [4] - 连续第三年发布《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首发供应链四大指数矩阵 [4] 供应链建设与全球合作 - 建设韧性、高效、绿色的供应链成为各方共识 [6] - 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领先,为供应链产业链提供坚实基础 [6] - 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创新的核心力量 [6] - 链博会为拓展全球合作带来切实机遇 [6] 中国供应链的全球角色 - 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稳定器"和"创新源" [8] - 中国供应链对跨国企业的支持覆盖设计、采购、生产、交付、运维等多个环节 [8] - 跨国企业希望借助链博会契机探索发展和转型路径 [8] 多链融合与国际合作 - 链博会加快推动多链融合与国际合作,彰显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枢纽作用 [11] - 创新和协作成为中国产业生态的关键词 [9][11] - 各级政府搭建创新赋能平台,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转型 [11] - 中国企业跻身全球创新前沿,为产业链转型升级注入活力 [11]
织密“天空精灵”保护网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20
鸟类生态功能 - 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稳定性 持续性有关键作用 [1] - 鸟类具有捕食调节 播种授粉 营养循环 环境指示等多种生态功能 例如鹰隼控制啮齿类动物种群 雁鸭取食水草藻类 莺雀捕食森林害虫 [1] 中国鸟类资源现状 - 中国是全球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全球九大候鸟迁飞通道中有4条途经中国 [1] - 由于人类活动干扰 自然种群衰退 气候变化等因素 中国鸟类保护面临挑战 [1] 鸟类保护政策与技术 - 中国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发布《全国鸟类迁徙通道保护行动方案(2021—2035年)》和《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中国行动计划(2024—2030年)》 [1] - 中国在鸟类影像和鸣声人工智能识别 环境因子物联网监测传输 生态特征变化预测和预警等智慧感知技术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1] 公众参与与国际合作 - 中国观鸟爱好者已达34万人 在盗猎举报 野生救助 宣传教育 文化传播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2] - 中国通过国际合作帮助日本 韩国建立朱鹮人工繁育种群 实施放归自然 为全球濒危鸟类种群恢复作出贡献 [2]
韩国贸易部长:美国表达了在芯片和造船方面合作的兴趣。
快讯· 2025-07-10 18:11
行业合作 - 美国对与韩国在芯片和造船领域的合作表现出兴趣 [1]
第四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通过《塞维利亚承诺》
快讯· 2025-07-04 05:32
第四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 - 会议通过政府间成果文件《塞维利亚承诺》[1] - 《塞维利亚承诺》在2015年《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基础上强调重振全球发展筹资框架[1] - 文件细化7个行动领域路线图:国内公共资源 国内国际私营企业与融资 国际发展合作与发展实效 国际贸易推动发展 债务和债务可持续性 国际金融架构和系统性问题 科学、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1] - 文件重申坚定致力于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 强调全球团结[1]
(年中经济观察)不确定性笼罩 全球经济期待走出阴霾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9:54
全球经济形势 - 全球经济在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下进入高度不确定与剧烈波动状态,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显著上升 [1]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被经合组织从3.1%下调至2.9%,世界银行预测值从2.7%下调至2.3%,主要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拖累 [2] - 发达经济体2024年增速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1.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3.8% [2] 贸易与投资趋势 -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连续第二年下滑,主因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导致贸易紧张局势升级 [2] - 若贸易争端持续,国际投资可能进一步受挫,世界银行模拟显示解决争端可使2025-2026年全球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 [3] - 经合组织警告新贸易壁垒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呼吁通过建设性对话缓解紧张局势 [3] 关键领域动态 - 美国暂停"对等关税"90天期限将于7月9日到期,日本、韩国等国在汽车关税等关键议题上与美国僵持不下 [3] - 人工智能浪潮曾推动2024年初全球经济阶段性复苏,但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抵消了部分积极效应 [1]
国际朋友圈:中国和小伙伴们的“相爱相杀”经济学
搜狐财经· 2025-07-02 01:19
国际地缘经济合作格局 - 中国通过能源贸易成为俄罗斯经济支柱 2023年进口俄原油8625万吨占其出口量近40% 帮助俄罗斯在欧美制裁下维持经济稳定[1] - 中国大规模采购伊朗石油缓解美国制裁压力 使伊朗在核谈判中获得更大话语权[1] - 对古巴实施全方位经济援助 包括粮食供应 基建支持 工业投资等 推动其经济复苏[1] 中美博弈下的新型国际合作模式 - 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展现经济韧性 同时为盟友提供经济支持 形成双向互助关系[2] - 俄罗斯 伊朗 朝鲜等国的地缘政治行动客观上为中国创造战略缓冲空间[2] - 经济实力取代传统军事联盟成为国际关系核心 中国通过市场优势重构全球合作范式[2] 能源贸易战略布局 - 中国通过石油进口构建能源安全网 俄罗斯原油进口量达8625万吨形成稳定供应渠道[1] - 突破美国对伊朗能源制裁 建立替代性石油采购体系[1] 发展中国家经济赋能 - 对古巴实施"工业+基建"组合援助 包括技术输出 产能合作等系统性支持[1] - 通过经济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 形成非传统联盟体系[2]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将继续与美国合作推动达成协议,同时维护国家利益。
快讯· 2025-06-30 14:30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的表态 - 日本将继续与美国合作推动达成协议 [1] - 日本在合作过程中将维护国家利益 [1]
潍坊:全球邀约,觅共赢商机
大众日报· 2025-06-26 10:50
跨国公司合作对接会概况 - 全球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50余名跨国公司、国际组织负责人参加潍坊合作对接会 [1] - 潍坊已吸引9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4182家企业,32家世界500强境外企业在潍投资 [1] - 外资企业进出口贸易额占潍坊全市的12.2%,潍坊企业在80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项目 [1] 潍坊的产业优势与开放政策 - 潍坊被定位为山东外贸战略要地,工业产出与出口枢纽,具备动力装备、高端化工、食品加工产业基础 [2] - 潍坊构建"9+3+N"产业体系,重点发挥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平台作用 [2] - 谷歌高管指出潍坊产品与服务在全球舞台具有巨大潜力,认可其产业基础与创新精神 [2] 跨国合作项目进展 - 阿联酋企业计划与潍坊企业共同成立投资公司,在阿实施工业项目并发展联合生产 [3] - 埃及纺织公司寻求与潍坊企业合作生产窗帘和毛毯产品,拟在埃及自贸区建立联合生产线 [3] - 英国公司已与潍坊玻璃生产企业签订月订单,并与铝合金型材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协议 [3]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破圈”与“破局”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19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 - 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核心引擎 在工业革命到数字时代的演进中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1] - 新时代赋予企业家精神"破圈"与"破局"双重内涵 通过产业融合与国际合作实现突破 [1][2] 产业融合实践 - AI/生物科技/新能源/信息技术领域跨界整合成为趋势 单一行业面临发展天花板 [1] - 元戎启行CEO周光以自动驾驶商业化为例 展示技术交叉领域的蓝海机遇 [1] - 云计算/自动驾驶/AI领域青年企业家通过资源与技术共享挖掘新增长点 [1] 全球化战略调整 - TCL创始人李东生提出构建本土化产业链供应链 实现跨国企业与产业所在地协同发展 [2] - 企业家在经济全球化受阻背景下仍积极推动产品服务出海 输出创新理念与管理模式 [1][2] 创新破局路径 - 360集团采用"用户思维创新" 华熙生物实施"科技驱动转型" 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与技术竞争 [2] - 企业家以创新为突破口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环境中寻找发展机遇 [2] 社会责任延伸 - 环境友好与社会福祉被纳入企业发展核心指标 形成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平衡 [2] - 可持续发展议题推动企业家精神向责任意识升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