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供应链

搜索文档
中远海控:半年报营收净利润双增长,盈利能力领跑全球,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加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7:52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090.99亿元同比增长7.78% 归母净利润175.36亿元同比增长3.95% 均创近三年新高 [1] - 经营性现金流257.77亿元同比增长13.78% 基本每股收益1.12元同比增长6.67% 资产负债率43.25%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 [1] - 现金分红及回购金额合计101.17亿元占净利润57.69% 拟每股派现0.56元合计86.74亿元 [3] 行业竞争地位 - 营业收入占A股航运板块15家公司总营收1549.4亿元的三分之二 息税前利润与净利润均超马士基、赫伯罗特等国际龙头 [1] - 货运量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自营船队557艘总运力超340万标箱 手持新造船订单51艘合计91万标准箱 [2] 业务板块表现 - 集装箱航运业务收入1048.03亿元同比增长7.49% 亚洲区内航线收入增13.82% 国际航线收入增18.79% [2] - 中远海运港口总吞吐量7429.6万标准箱同比升6.35% 控股码头吞吐量1648.2万标准箱升3.57% 参股码头5781.4万标准箱升7.17% [2] - 西南沿海地区吞吐量增长10.15% 海外地区增长8.37% 表现尤为突出 [2] 绿色发展与技术创新 - 累计订造42艘甲醇双燃料动力新船总运力78万标准箱 计划对现有船舶实施甲醇动力改造 [2] - 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完成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实现甲醇燃料全链条打通 [2] - 迭代升级"随心配""全球易"等数字化产品矩阵 推进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资源中台与供应链控制塔建设 [3] 生态建设与股东回报 - GSBN平台电子提单签发量创新高 深化与上下游合作伙伴技术协同 [3] - 连续四年实施中期分红 2022年以来持续强化股东回报机制 [3]
关闭低效门店,呷哺呷哺调布局换效率能否业绩翻盘?
新京报· 2025-08-29 15: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整体收入19.4亿元 同比减少18.9% [1] - 净亏损0.8亿元 较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71% [1]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降低64.1% [1] - 呷哺呷哺品牌利润由406万元增长至2973万元 [2] - 调味品业务收入4716万元 同比增长4.8% [2] 门店网络优化 - 2024年关闭138家呷哺门店及73家湊湊门店 [1] - 2025年上半年新开门店32家 其中一线城市占比43.7% [1] - 北京中交和美汇店翻台率达8.4翻 上海满天星店7.1翻 上海航头浦乐汇店6.5翻 [1] - 实施"凤还巢"合伙计划 已落地5家门店 [3] - 合伙门店利润率超30% 月营业额均超35万元 翻台率保持3次以上 [3] 业务创新与增长 - 湊湊品牌推出商务午餐和午市一人食产品 [2]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长至4.27万元 增幅20.9% [2] - 外卖整体订单量增长超55% 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2]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改造实现综合成本下降 [1] 战略转型 - 优化餐厅布局结构 关闭低效餐厅 [1] - 采取类似海底捞"啄木鸟计划"的策略 以牺牲规模换取效率 [2] - "凤还巢"计划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 最长10个月 [3] - 需平衡门店口味统一与合伙人自主空间的管理挑战 [3]
呷哺呷哺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9.4亿元 外卖订单量涨幅超55%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10: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达19.4亿元人民币 [1][3] - 净亏损从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至0.8亿元 同比降幅71% [3] - 呷哺呷哺品牌利润从406万元增长至2973万元 实现大幅提升 [3] - 可用资金合计8.6亿元 现金流状况稳健 [6] 业务板块表现 - 外卖业务订单量增长超55% 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1][5] - 单店月外卖销售额从3.53万元增至4.27万元 增幅20.9% [5] - 调味品业务收入4716万元 同比增长4.8% [3]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约5% [6] 战略转型成效 - "凤还巢"合伙人项目单店营业额超35万元 餐厅利润率超30% [1][4] - 合伙人门店翻台率保持3次以上 投资回收期4-10个月 [4] - 付费会员消费频次达5.4次 较普通会员1.2次提升4.4倍 [1][6] - 礼品卡业务4-7月累计销售66万张 贡献收入2.52亿元 [6] 运营效率提升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 租赁费用减少24.7% [3] - 通过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供应链成本优化 [4] - 新开门店32家 其中一线城市占比43.7% [5] - 建立集中采购体系优化全链路成本 [5] 未来发展策略 - 坚持"重质不重量"发展策略 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1] - 深化会员经济 推动私域流量运营创新 [7] - 拓展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场景 [7] - 通过年轻消费品牌联名提升品牌活力 [1]
途虎持续提升汽车后市场品牌影响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04:17
行业背景与痛点 - 汽车后市场长期存在高度非标准化、信息壁垒高筑的问题 导致行业呈现小散乱特征 [1]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其中汽车3.59亿辆 维修养护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1] - 4S店体系存在品牌单一、库存压力大、运营成本高缺陷 导致终端价格缺乏弹性且难以跨品牌兼容 [1] 渠道格局演变 - 2022年4S店与独立后市场GMV占比分别为53.6%和46.4% [2] - 预计2027年独立后市场GMV占比将攀升至58.1% 实现对4S店渠道的反超 [2] - 消费者决策逻辑从盲目信任品牌转向认可效率、透明度与性价比 [2] 公司规模优势 - 注册用户数突破1.5亿 年度交易用户达2650万 同比增长23.8% [2] - 工场店数量达7205家 覆盖全国320个地级市和1855个县级行政区 [2] - 用户复购率提升至64% 用户黏性持续增强 [5] 供应链技术突破 - 建立覆盖950万SKU的零配件数据库 涵盖七大品类 [3] - 年轮胎销量超1800万条 自有品牌轮胎销售占比提升约5个百分点 [3][4] - 订单当日达与次日达率升至83% 履约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4.1% [4] 新能源领域布局 - 新能源车用户数突破340万 同比增长83.5% 占平台总交易用户超12% [4] - 在54个城市推出专修项目 推动相关订单同比增长超200% [4] - 新能源车轮胎已占自有品牌轮胎销量的15%以上 [4] 门店赋能体系 - 投入十亿元用于补贴加盟费、管理费及房租 降低新店运营门槛 [5] - 配套百亿规模流量资源 为新店提供精准客源导流 [5] - 通过线上培训课程、实时安装指导、专家案例库和远程技术支援提升技师专业水平 [5]
告别修车博弈 途虎持续提升汽车后市场品牌影响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8-29 04:16
行业背景与痛点 - 汽车后市场长期存在高度非标准化、信息壁垒高筑的问题 导致行业呈现小散乱特征 消费者面临报价差异大和配件质量难辨真伪的信任困境 [1] -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 其中汽车3.59亿辆 维修养护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2] - 4S店体系虽具备主机厂背书优势 但存在品牌单一、运营成本高、价格缺乏弹性等问题 难以满足跨品牌多元需求 [2] 市场格局演变 - 2022年4S店与独立后市场(IAM)GMV占比分别为53.6%和46.4% 预计2027年IAM渠道占比将升至58.1%实现反超 [3] - 消费者决策逻辑从盲目信任品牌转向认可效率、透明度与性价比 [3] - 途虎注册用户突破1.5亿 年度交易用户2650万同比增长23.8% 工场店数量达7205家覆盖全国320个地级市和1855个县级行政区 [3] 供应链与技术能力 - 汽车后市场涉及约3万个SKU 传统门店难以实现全品牌全车系覆盖 [4] - 公司建成覆盖950万SKU的零配件数据库 年轮胎销量超1800万条 [4]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核心城市区域中心仓布局 支持当日或次日达 [4] - 订单当日达与次日达率升至83% 履约费用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至4.1% [5] 新能源领域布局 - 新能源车用户数突破340万同比增长83.5% 占平台总交易用户超12% [5] - 在54个城市推出专修项目 推动相关订单同比增长超200% [5] - 新能源车轮胎占自有品牌轮胎销量15%以上 [5] 门店运营与支持体系 - 通过供应链支持和标准化服务培训解决传统门店正品货源与客源获取难题 [6] - 搭建技师支持体系包括线上培训课程、实时安装指导和远程技术支援 [6] - 投入十亿元用于补贴加盟费、管理费及房租 配套百亿规模流量资源为新店导流 [6] - 用户复购率提升至64% 用户黏性持续增强 [6] 商业模式价值 - 将分散的汽车后市场整合为高效、透明且可信的服务生态网络 [7] - 通过供应链、技术和服务三大维度构建以效率和信任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闭环 [1]
呷哺呷哺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总额8407.9万元 同比减少69.18%
智通财经· 2025-08-28 20:57
财务表现 - 收入19.42亿元,同比减少18.8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407.9万元,同比收窄69.18% [1] - 每股亏损8.01分 [1] - 税前亏损7570万元,同比大幅减少71.6% [1] - 净亏损8080万元,同比大幅减少70.5% [1] 业务分部表现 - 呷哺呷哺品牌销售额11.35亿元,同比减少13.5% [1] - 凑凑品牌销售额7.45亿元,同比减少25.8% [1] 成本控制措施 - 通过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 [1] - 依托集采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 [1] - 升级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优化配送路径网络 [1]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大幅下降约64.1% [1] 运营优化策略 - 关闭低效餐厅并新增餐厅聚焦高潜力区域 [1] - 实施餐厅网络焕新策略实现资源再配置 [2] - 深化即时配送服务生态布局 [2] - 战略性拓展预付式消费模式并优化折扣机制 [2] 品牌与营销创新 - 与头部动漫IP达成深度合作计划 [2] - 通过联名产品开发、门店主题改造及数字化营销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2] - 重塑品牌活力并构筑增长新引擎 [2]
呷哺呷哺(00520)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总额8407.9万元 同比减少69.18%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0:56
财务业绩 - 收入人民币19.42亿元,同比减少18.88%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总额8407.9万元,同比减少69.18% [1] - 每股亏损8.01分 [1] - 税前亏损7570万元,同比大幅减少71.6% [1] - 净亏损8080万元,同比大幅减少70.5% [1] 品牌销售表现 - 呷哺呷哺销售额11.35亿元,同比减少13.5% [1] - 凑凑销售额7.45亿元,同比减少25.8% [1] 成本优化措施 - 数字化供应链驱动结构性降本增效 [1] - 依托集采优势打通供应商协同链路 [1] - 升级新型物流枢纽及标准化流程,优化配送路径网络 [1] - 关闭低效餐厅并新增餐厅聚焦高潜力区域 [1]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下降约64.1% [1] 运营管理策略 - 实施餐厅网络焕新策略,实现资源再配置及效率跃升 [2] - 深化即时配送服务生态布局 [2] - 战略性拓展预付式消费模式,通过动态价值治理机制优化折扣 [2] - 与头部动漫IP达成深度合作,包括联名产品开发、门店主题改造及数字化营销 [2]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确保现金流稳健及财务状况良好 [2]
重新理解SHEIN:一个绝对的长板和供给升级方法论
雷峰网· 2025-08-28 19:06
文章核心观点 - SHEIN的核心底层能力是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方法论 而非销售能力[1] - 公司通过十年积累实现柔性供应链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支撑前端流量并扶持产业带工厂[5] - 数字化供应链体系直接连接消费者与工厂 实现需求驱动、小单快反和低库存运营[11][12] - 供应链赋能涉及技术工具研发、人才培养和绿色创新 带动产业链系统性进化[26][33][47] 市场需求驱动体系 - 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全链路系统 覆盖设计、测款、生产到物流环节[11] - 解决三大核心问题:工厂高效低成本上新、小批量快速翻单最大化销售价值、小单测试实现低库存[12] - 库存率降低至低个位数 行业平均水平达30%[17] - 通过实时市场反馈调整产量 爆款返单超70万套[17] 供应链技术赋能 - 2023年至2024年6月研发170+项工具设备 获得25+项专利[28] - 珠绣生产工具提升效率30% 解决传统人工敲珠效率低下问题[28][29] - 精益工具平均提升工序效率80% 如螺旋拉筒解决鱼骨易破难题[30] - 数字化改造使供应商工厂产值连年翻番 爆款产品销量超100万件[16] 人才培养与产业带改造 - 设立五大培训道场覆盖面料审核、质检、精益等环节[35] - 两年多开展近1400场培训 采用专场攻坚和送教上门模式[37][39] - 帮助超210家工厂完成52万平米厂房改造 受益人数近3.3万人[43] - 2023年宣布5年投入5亿元赋能供应商 截至2024年底已投入2.5亿元[43] 绿色技术创新 - 数码冷转印工艺生产牛仔服装38万件 同比增加90%[49] - 水循环技术节省113万吨水 相当于22.6亿瓶500毫升瓶装水[49] - 2023年光伏电量使用超6500万度 同比增长150% 减碳超3.5万吨[53] - 联合开发再生涤纶解决方案 扩大回收材料范围[51] 产业生态影响 - 平台覆盖近400城产业带 推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58] - 带动产业链向高效低耗方向进化 实现标准化和精益化[31][47] - 重塑产业生产逻辑 通过系统输出、资金扶持和组织赋能[45]
申洲国际(2313.HK):抗周期能力的再审视 卓越品质锻造行业标杆
格隆汇· 2025-08-28 10:53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4.8% 显示短期复苏明朗 主要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扩大和海外核心客户订单回升 [1] - 公司长期财务表现稳健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8.1% 成本管控能力和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形成显著竞争壁垒 [1] - 公司通过客户结构优化、产品高端化和数字化供应链升级 持续强化行业龙头地位并驱动中长期增长 [2][3] 经营表现 - 2024年收入较上年度增加14.8% 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 日本市场优衣库订单占比提升与美国市场运动类产品需求增长是主要驱动因素 [1] - 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28.1% 高技术产品带来的溢价能力和智能生产管理是核心支撑 [1][2] - 运动品类销售额较上年增加9.8% 休闲品类收入同比增长27.1% 内衣品类增速达34.6% 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倾斜 [3] 战略优势 - 垂直一体化生产实现织造至成衣全链条覆盖 极高的面料自给率与智能排产系统大幅缩短交付周期 [1] - 与行业头部客户优衣库、Nike、Adidas、Puma深度绑定 2024年四大客户合计贡献营收80.75% [2] - 产能布局呈现"中国研发+东南亚制造"特征 2023年中国产能占比降至47% 越南产能提升至27% 柬埔寨新基地2025年投产后将新增10%产能 总生产能力达5.5亿件/年 [2] 竞争力构建 - 坚持技术创新 研发Nike的Flyknit面料和优衣库的AIRism面料 高技术产品成为拉动综合毛利率回升的重要因素 [2] - 客户结构多元化成效显著 新客户收入占比三年内提升6.6个百分点至16.2% 有效分散集中度风险 [2] - 数字化供应链改善运营效率近90% 越南供应商占比达50.1% 中国占49.3% 本土化布局显著缩短交付周期 [3] 财务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27亿元、341.31亿元、376.71亿元 [3] - 预测同期EPS分别为4.45元、4.96元、5.42元 对应PE分别为12.6倍、11.3倍、10.4倍 [3]
申洲国际(02313):公司深度报告:抗周期能力的再审视,卓越品质锻造行业标杆
华鑫证券· 2025-08-27 17:2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复苏态势明确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4.8% 产能利用率从80%-90%提升至100% [5][16] - 长期竞争优势显著 通过垂直一体化生产 技术研发创新 头部客户绑定和全球化布局构建行业壁垒 [6][7] - 未来增长动能充足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新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16.2% 产品向高附加值品类倾斜 [10][37] 经营韧性分析 - 2024年收入显著回升至286.63亿元 同比增长14.8% 扭转2023年下滑趋势 [5][16] - 毛利率从2023年24.27%回升至2024年28.1% 展现卓越成本管控能力 [5][21] - 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至100% 主要受益于日本市场优衣库订单占比升至27.86%和美国市场运动产品需求增长9.8% [16][33] - 财务表现稳健 ROE均值达15.94%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营收比率均值19.21% 显著高于同业12%平均水平 [21] - 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存货周转116天 应收账款周转71天 [21] 战略优势分析 - 垂直一体化生产实现织造至成衣全链条覆盖 年产自用面料25万吨 形成显著成本优势 [7][26] - 技术研发实力突出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85项 包括高弹挺阔面料 速干透气针织面料等创新产品 [30] - 深度绑定四大头部客户(优衣库28% Nike26% Adidas17% Puma10%)合计贡献营收80.75% [7][33] - 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 中国产能占比47% 越南27% 柬埔寨26% 东南亚总产能占比达53% [7][17] - 柬埔寨新基地2025年投产后将新增10%产能 总生产能力达5.5亿件/年 [7][34] 未来增长动能 - 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新客户(安踏 李宁 Lululemon等)收入占比提升6.6个百分点至16.2% [10][37] - 产品结构高端化 运动品类销售额增长9.8% 休闲品类收入同比增长27.1% 内衣品类增速达34.6% [10][37] - 数字化供应链显著提升效率 供应商运营效率较2017年提升近90% 越南供应商占比达50.1% [10][41] - 盈利预测显示持续增长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27亿元 341.31亿元 376.71亿元 [9][53] - 每股收益预计持续提升 2025-2027年EPS分别为4.45元 4.96元 5.42元 [9][53] 估值水平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2.6倍 11.3倍 10.4倍 [9][53] - 2024年ROE达17.4% 预计2025-2027年保持17%以上水平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