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

搜索文档
这才是中美贸易战最大的转折点,中国没趴下!美国却失去主导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5-03 03:2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在中美关税大战中已无能力控制中国走向,其关税政策成政治秀,“脱钩”失败,“去中国化”未遂,美国正“失控”,主导权悄然转移 [3][6][13] 245%关税:不是杀手锏,是最后的情绪表达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光伏和半导体征245%惩罚性关税,震撼力不如2018年首战 [3] - 中国社会和经济质变,不再依赖美国市场,关税成美国政治秀,作用有限且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3] - 美国制造业未回流,通胀加剧、消费者成本上升、企业投资放缓;中国企业布局海外市场,全球化产业链复杂难断 [5] “脱钩失败”是美国最大痛点 - 关税大战实质是控制权和主导力博弈,美国试图“脱钩”压制中国,结果自身全球控制力下降,中国加速独立 [6] - 美国围堵下中国内循环、创新发展,如自研芯片架构、发展锂电池、海外建厂等 [7] - 美国关税政策想遏制中国制造、维持规则制定权,但该权力正动摇 [9] “去中国化”未遂,全球市场反而更加依赖中国 - 美国想“替代”中国,但无国家能替代中国制造能力,也无国家愿为其战略买单 [10] - 2023年中国电动车出口同比增70%,一半以上进欧洲;欧洲光伏装机多来自中国;英伟达、ASML重视中国市场 [10] - 美国战略错判,低估中国韧性、高估盟友配合、误判全球市场意志,盟友有自身利益考量 [12] 美国“失控”,是这场博弈的真正底牌 - 美国关税是政治秀,其已“失控”,政策不系统、手段无后劲、目标模糊,盟友关系不稳 [13] - 美国从“规则制定者”变“规则干扰者”,正瓦解自己建立的全球体系,中美竞争是制度等方面较量 [15] 结语:不是中国赢了,而是美国出完了牌 - 美国关税是其控制力丧失的信号,无法规定博弈规则,最多制造扰动,主导权已转移 [16][18]
日本为何敢于对美国说“不”?解析其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权衡
搜狐财经· 2025-04-27 09:54
中日经贸关系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方贸易总额达3700亿美元 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0% [2] - 日本对华出口集中在汽车 半导体设备 高端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国供应日本60%稀土和40%电子零部件 [4] - 本田 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利润占全球总利润35-40% 脱离中国市场将导致日本汽车产业年损失超400亿美元 [4] - 中国掌握全球70%稀土加工能力 对日本电子信息 高端制造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 [6] 日本经济现实考量 - 日本政府债务达300万亿日元(约合人均250万人民币) 2024年GDP增速仅1.2% 对华贸易顺差320亿美元对稳定财政至关重要 [10] - 日本企业在华累计投资超1.3万亿美元 创造150万个就业岗位 丰田 索尼等企业施压政府确保中国市场准入稳定 [10] - 经济团体联合会等组织多次呼吁保持中日经贸关系稳定 形成对政策的强大制约 [10] 产业链深度整合 - 日本精密仪器和核心部件深度嵌入中国制造业供应链 形成紧密产业共生关系 [6] - 日本采取"差异化执行"策略 保留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对华出口 避免过度依赖美国战略 [10] - 强行推行"脱钩"政策将导致双输局面 产业链跨国整合已达"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度 [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日两国在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竞争可能对经贸关系带来新挑战 [11] - 中国在稀土加工和新能源市场规模上的领先优势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根本保障 [11]
调查:指数接近跌停的时刻,你是恐慌还是兴奋?
集思录· 2025-04-08 22:35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反应 - 部分投资者对市场大跌表现出兴奋情绪 主要因持有空头头寸或看到抄底机会 [1][6][15] - 另一部分投资者呈现恐慌或麻木状态 反映对百年变局与历史重复的担忧 [2][9][10] - 部分投资者保持冷静 认为当前波动属于正常获利回吐 且持仓结构不受外贸影响 [11][12][16] 中美贸易冲突分析 - 特朗普加征关税被解读为谈判策略而非实质性脱钩 34%关税缺乏制造业回流逻辑 且存在随时调整可能 [6] - 中国快速对等反制 显示已做好脱钩预案 美国多个产业对中国依赖度达50%且无替代 [6] - 双方互降关税预期强烈 谈判可能在三个月内达成 市场将迎来反弹 [7][8] 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 - 2008年金融危机被视为西方衰弱的起点 当前关税战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经济霸权与软实力 [4][10] - 俄乌战争冲击北约军事神话 巴以冲突削弱美国道德高地 形成多重战略压力 [4] - 部分观点认为美国霸权衰落是长期过程 短期仍保持强势地位 [10] 市场估值与基本面 - 当前市场估值未被判断为便宜 但尚未出现基本面恶化导致的真正暴跌 [13][14] - H股与A股部分板块过去两年涨幅显著 当前调整属于正常获利盘回吐 [12] - 部分行业如国内公共民生板块受外贸影响有限 甚至可能因脱钩提升市占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