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钩

搜索文档
【财经分析】关税缓冲期促前置出货热潮 新加坡出口复苏仍存挑战
新华财经· 2025-05-17 19:43
新加坡2025年4月非油品国内出口(NODX)表现 - 4月NODX同比增长12.4%,为近9个月最大单月升幅,远超3月的5.4% [1] - 电子产品出口增长23.5%,其中个人电脑大涨124.3%,集成电路和磁盘介质产品分别增长23.3%和33.0% [1] - 非电子产品增长9.3%,非货币黄金增幅达80.4%,船舶结构件及专用机械增长7.2% [1] 主要出口市场分化 - NODX对印尼同比增长111.2%,中国台湾47.4%,韩国38.1%,主要受船舶、黄金、电脑及半导体备货驱动 [2] - 对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继续收缩,美国市场增速由3月的6.2%降至1.2% [2] 短期增长驱动因素 - 电子产品抢先出货现象显著,因4月2日"解放日对等关税"宣布电子产品可豁免征税,出口商在90天缓冲期内集中出货 [2] - 电子设备转口贸易同比激增58.9%,接近历史峰值,反映供应链应对潜在政策变化的集中发货行为 [3] 机构预测与风险 - 华侨银行预计若中美未在90天内达成长期协议,出口将高位回落,维持全年NODX增长预测-1%至+1% [2] - 大华银行上调2025年NODX增长预测至+2.0%至+4.0%,但警告前置出货可能导致2026年出口疲弱 [3] - WTO预测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从3.0%下调至0.2%,中美若全面征税可能导致双边贸易量暴跌81% [3] 中长期挑战 - 2025年北美地区贸易预计下降12.6%,亚洲仅增长1.6%,较2024年显著放缓 [4] - 新加坡制造业PMI部分子项跌破荣枯线,显示制造业基础脆弱 [5] - 新加坡贸工部将全年增长预测从1%-3%下修至0%-2% [6]
李迅雷专栏 | 这轮中美关税战可能只是中美之争的起始点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5-14 19:23
中美贸易谈判背景 - 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温和方式开启 双方经过13轮谈判后于2019年12月签署第一阶段协议 中方承诺两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 美方承诺分阶段取消部分关税 [2] - 2025年特朗普再次当选后对华关税政策激进 三个月内累计加征54%关税 包括2月10%、3月追加10%、4月34% 且未事先沟通 [2][3] - 当前美方关税税率达145% 中方反制税率为125% 差额20%源于美方2-3月单边加征后中方未立即反制 [6] 谈判核心分歧 - 美方政策打压呈全方位态势 除关税外还包括《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 限制双向投资并加大中概股监管压力与退市风险 [6][7] - 美国301调查针对中国海运及造船业 计划2025年起征收港口费 2028年实施LNG运输船比例限制 中国造船业2024年全球订单占比超60% 政策将显著增加航运成本 [7][8] - 中方要求谈判前提是美方取消所有单边关税 但5月初表态对接触持开放态度 强调接触不等于正式谈判 [3][6] 美方政策制定者分析 - 特朗普内阁对华强硬派主导政策 包括首席贸易顾问纳瓦罗(提出争议性关税计算公式)、国务卿卢比奥(干涉台海)、经济顾问米兰(主张对华60%关税)、财长贝森特(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贸易赤字) [11][12] - 政策组合包括提升平均关税至20-50%、美元贬值、强制置换美债为100年期零息债 意图重塑全球供应链 [12][13] 经济影响评估 - 中国商品在美国CPI权重仅3% 高关税对美国通胀直接影响有限 美债规模达36万亿美元 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 借新还旧压力巨大 [16][17] - 中国持有美债超8000亿美元 具备做空能力但需权衡贸易战升级至金融战的风险 [17] - 美元霸权短期难撼动 美债信用仍稳固 美国短期内无危机压力 降低主动求和可能性 [18] 中长期战略应对 - 中国已为"脱钩"风险准备7年 在芯片等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 系统性布局粮食、能源、科技、金融安全 [19] - 需加速经济转型 重点投入稳就业与促消费 中美博弈将长期持续 谈判结果对全局影响有限 [19]
股市上涨、众多国际组织表态 一文看懂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央视网· 2025-05-13 09:47
中美关税调整 - 美方取消91%的对华加征关税 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 当前对华"对等关税"降至10% [3] - 中方相应取消和暂停部分反制关税 并暂停或取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3] - 此次调整未涉及美方以"芬太尼"为由加征的关税及中方相关反制关税 [3] 市场反应 - 美股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上涨超3% 港股恒生指数盘中飙升 科技股和消费股领涨 [5][9] - 金价大幅下跌 反映全球市场对磋商结果的乐观预期 [5][9] 国际机构评价 - 联合国称会谈是"世界经济积极信号" 强调贸易战无赢家 反对"脱钩" [6][7][8] - 欧盟欢迎共识 支持降低贸易壁垒和稳定全球供应链 [8] - 世贸组织总干事认为会谈对全球意义重大 尤其利好脆弱经济体 [8] 后续机制 - 双方将建立制度化沟通机制 持续就经贸问题对话 [5] - 目标为彻底纠正单边加税错误 维护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5]
古特雷斯欢迎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积极成果
快讯· 2025-05-13 02:15
中美贸易对话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欢迎中美在日内瓦的会谈成果,认为这对世界经济是积极信号 [1] - 联合国强调贸易战不能升级,各方需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1] - 古特雷斯明确表示贸易战中没有赢家,并对"脱钩"概念表示担忧 [1] 全球经济影响 - 中美在瑞士举行的直接贸易对话被视为全球经济向好的开端 [1] - 联合国重申贸易冲突的负面影响,呼吁避免局势恶化 [1]
这才是中美贸易战最大的转折点,中国没趴下!美国却失去主导地位
搜狐财经· 2025-05-03 03:26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在中美关税大战中已无能力控制中国走向,其关税政策成政治秀,“脱钩”失败,“去中国化”未遂,美国正“失控”,主导权悄然转移 [3][6][13] 245%关税:不是杀手锏,是最后的情绪表达 -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光伏和半导体征245%惩罚性关税,震撼力不如2018年首战 [3] - 中国社会和经济质变,不再依赖美国市场,关税成美国政治秀,作用有限且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3] - 美国制造业未回流,通胀加剧、消费者成本上升、企业投资放缓;中国企业布局海外市场,全球化产业链复杂难断 [5] “脱钩失败”是美国最大痛点 - 关税大战实质是控制权和主导力博弈,美国试图“脱钩”压制中国,结果自身全球控制力下降,中国加速独立 [6] - 美国围堵下中国内循环、创新发展,如自研芯片架构、发展锂电池、海外建厂等 [7] - 美国关税政策想遏制中国制造、维持规则制定权,但该权力正动摇 [9] “去中国化”未遂,全球市场反而更加依赖中国 - 美国想“替代”中国,但无国家能替代中国制造能力,也无国家愿为其战略买单 [10] - 2023年中国电动车出口同比增70%,一半以上进欧洲;欧洲光伏装机多来自中国;英伟达、ASML重视中国市场 [10] - 美国战略错判,低估中国韧性、高估盟友配合、误判全球市场意志,盟友有自身利益考量 [12] 美国“失控”,是这场博弈的真正底牌 - 美国关税是政治秀,其已“失控”,政策不系统、手段无后劲、目标模糊,盟友关系不稳 [13] - 美国从“规则制定者”变“规则干扰者”,正瓦解自己建立的全球体系,中美竞争是制度等方面较量 [15] 结语:不是中国赢了,而是美国出完了牌 - 美国关税是其控制力丧失的信号,无法规定博弈规则,最多制造扰动,主导权已转移 [16][18]
日本为何敢于对美国说“不”?解析其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权衡
搜狐财经· 2025-04-27 09:54
中日经贸关系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方贸易总额达3700亿美元 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0% [2] - 日本对华出口集中在汽车 半导体设备 高端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国供应日本60%稀土和40%电子零部件 [4] - 本田 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利润占全球总利润35-40% 脱离中国市场将导致日本汽车产业年损失超400亿美元 [4] - 中国掌握全球70%稀土加工能力 对日本电子信息 高端制造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 [6] 日本经济现实考量 - 日本政府债务达300万亿日元(约合人均250万人民币) 2024年GDP增速仅1.2% 对华贸易顺差320亿美元对稳定财政至关重要 [10] - 日本企业在华累计投资超1.3万亿美元 创造150万个就业岗位 丰田 索尼等企业施压政府确保中国市场准入稳定 [10] - 经济团体联合会等组织多次呼吁保持中日经贸关系稳定 形成对政策的强大制约 [10] 产业链深度整合 - 日本精密仪器和核心部件深度嵌入中国制造业供应链 形成紧密产业共生关系 [6] - 日本采取"差异化执行"策略 保留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对华出口 避免过度依赖美国战略 [10] - 强行推行"脱钩"政策将导致双输局面 产业链跨国整合已达"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度 [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日两国在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竞争可能对经贸关系带来新挑战 [11] - 中国在稀土加工和新能源市场规模上的领先优势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根本保障 [11]
调查:指数接近跌停的时刻,你是恐慌还是兴奋?
集思录· 2025-04-08 22:35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反应 - 部分投资者对市场大跌表现出兴奋情绪 主要因持有空头头寸或看到抄底机会 [1][6][15] - 另一部分投资者呈现恐慌或麻木状态 反映对百年变局与历史重复的担忧 [2][9][10] - 部分投资者保持冷静 认为当前波动属于正常获利回吐 且持仓结构不受外贸影响 [11][12][16] 中美贸易冲突分析 - 特朗普加征关税被解读为谈判策略而非实质性脱钩 34%关税缺乏制造业回流逻辑 且存在随时调整可能 [6] - 中国快速对等反制 显示已做好脱钩预案 美国多个产业对中国依赖度达50%且无替代 [6] - 双方互降关税预期强烈 谈判可能在三个月内达成 市场将迎来反弹 [7][8] 地缘政治与经济格局 - 2008年金融危机被视为西方衰弱的起点 当前关税战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经济霸权与软实力 [4][10] - 俄乌战争冲击北约军事神话 巴以冲突削弱美国道德高地 形成多重战略压力 [4] - 部分观点认为美国霸权衰落是长期过程 短期仍保持强势地位 [10] 市场估值与基本面 - 当前市场估值未被判断为便宜 但尚未出现基本面恶化导致的真正暴跌 [13][14] - H股与A股部分板块过去两年涨幅显著 当前调整属于正常获利盘回吐 [12] - 部分行业如国内公共民生板块受外贸影响有限 甚至可能因脱钩提升市占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