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品集采
icon
搜索文档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开标,这次有何不同
经济观察网· 2025-10-29 18:06
经济观察报记者刘晓诺 中选价差缩小 10月28日晚,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拟中选结果公布:共纳入55种药品,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 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经济观察报在现场了解到,多位药企代表认为这次竞争仍然非常充分。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集采竞 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集采",但通过规则设置和事先宣教,总体实现了"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 防围标"的预期目标。 本次集采的治疗领域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消炎镇痛等领域常用药 品,常见药物如达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奥司他韦颗粒剂、头孢唑肟注射剂等,这些中选药物预计可于 2026年2月开始使用。 在以往的集采中,拟中选结果公示会包含企业报价。本次仅公开了拟中选企业,未公开拟中选价格,这 在国家集采中还属首次。 另一个新现象是,外国仿制药企参与中国集采的热情在上升。以达格列净为例,7家达格列净拟中标企 业中,有5家是中国企业,另外2家是印度仿制药企。 在本次集采中,获得拟中选资格的印度仿制药企共有3家,而去年这一数量为0。 参加集采的药企普遍表示,在同一品种上,如果参选企业小于10家,竞争强度就不算 ...
新华时评:让集采药品真正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盾”
新华社· 2025-10-29 14:01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27日在上海开标,55种药品采购成功。7年 多来,已有490种质优价宜的常用药、救命药通过集采进入百姓药箱。 唯有流程严管与动态监测双管齐下,才能守好药品质量这条红线,让集采政策的惠民红利真正落到实 处。(新华社记者彭韵佳 徐鹏航) 药品成功中标,并非药企"护身符"。药监部门对中选药品将开展全覆盖监管,如果企业药品质量在后期 监督检查或抽检中出现问题,将直接取消中选资格、列入违规名单,并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再参加集采。 给老百姓提供一份用得放心的药品清单,需要持续强化全周期质量监管,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 环节严格把控,也更加需要医药企业主动扛起责任,将药品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 药品集采政策推行以来,通过以量换价,挤压不合理的价格水分,切实为群众看病就医带来实惠。但要 让集采药品真正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盾",关键在于守好药品质量这道生命线。 药价降了质量也要跟得上。梳理此次集采可以看出,保障质量的要求贯穿始终:在集采流程方面,进一 步收紧药品质量的"口袋绳",前期通过科学的品种遴选,聚焦上市多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临床 使用风险高的品种暂不纳入;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
经济观察报· 2025-10-29 09:44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共开展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成功采购490种药品。本次集采拟中选结果公 示后将正式发布,预计全国患者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一是中选产品与医疗机构需求更加匹配,强化"稳临床"。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按厂牌 报量,从中选结果看,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中选品牌与临床需求匹配度高。供 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中选,每个地区均有多家中选企业供应,中选品种更加丰富多 元。 二是提高投标企业资质门槛,促进"保质量"。要求投标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同时要求投标药 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情况,后期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 监督检查。 三是引导企业理性报价,旗帜鲜明"反内卷"。本次集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集采,但通过1亿元 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事前反复宣介引导企业科学报 价等措施,保持了较高中选率,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四是全链条规范投标行为,坚持"防围标"。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 同为1家,防范合谋报价。探 ...
453个产品获国采拟中选资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3:40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概况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于2025年10月27日产生中选结果,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等多个治疗领域 [1] - 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1] - 达格列净、普伐他汀等品种在2024年全终端销售额均超10亿元,此次纳入集采将提升药品可及性 [1] -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共开展十一批集采,成功采购490种药品,预计全国患者于2026年2月用上中选药 [2] 集采规则优化:反内卷与防围标 - 本次集采将“反内卷”作为核心原则,通过设置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保持较高中选率,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 [5] - 规则设定价格锚点为入围药品均价的50%,若企业报价低于该锚点则不会干扰其他正常报价企业,避免过度内卷 [6] - 在防围标方面,对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情形的企业视同为一家,防范合谋报价,并探索引入“首告从宽”机制,破除利益同盟 [6] - 国家医保局将落实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强化对围标串标行为的震慑 [6] 临床需求与质量保障 - 本次集采优化医疗机构报量机制,允许医疗机构按药品通用名或具体厂牌报量,4.6万家医疗机构中有77%的量报到了厂牌,充分尊重临床用药习惯 [8] - 规则明确单一企业中标量不得超过该品种总采购量的50%,防止头部企业垄断市场,降低断供风险,为中小企业预留市场空间 [8][9] - 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中选品牌与临床需求匹配度高,供应能力强、质量有保障的主流企业多数中选 [9] - 集采药品需通过一致性评价,药监局实施“企业和品种双全覆盖”监督检查,对假药劣药实行严格处罚,最低价中标企业需提交成本声明并接受额外监管 [10] 对医药产业的影响 - 集采将成熟仿制药利润控制在合理区间,通过带量保障为企业提供稳定现金流,为创新研发积累基础,按厂牌报量的规则有利于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11] - 新增的“未入围复活”机制让企业即便未直接入围,只要不是最高价仍能获得部分用量,避免因单次报价失误错失市场,让企业报价时更有底气兼顾利润与份额 [11] - 集采压缩存量仿制药利润空间,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品种结构,中国创新品种申报数量已位居全球前列,仅次于美国 [12] - 集采与国谈共同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创新”转型,创新药行业逐步成为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代表性行业 [12]
【财闻联播】暴涨152%,这家公司明起停牌核查!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开标,纳入55种药品
券商中国· 2025-10-28 19:54
宏观动态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纳入55种药品 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领域 全国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 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 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 [2] - 中方欢迎马来西亚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金砖合作 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3] - 中方希望欧方恪守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承诺 不要动辄采取限制性措施 [4] - 工信部通报42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要求按有关规定进行整改 [5] 金融机构业绩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04亿元 同比增长2.69%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76.60亿元 同比增长1.08%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00.69亿元 同比增长5.09% [6] - 华安证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23亿元 同比增长67.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3亿元 同比增长64.71% 第三季度净利润8.48亿元 同比增长97.61% 业绩增长主要系证券投资、经纪业务等收入同比增幅较大 [7]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部翻绿 创业板指冲高回落跌0.15% 沪指盘中突破4000点大关 再创十年新高 沪深两市成交额2.15万亿元 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923亿元 [8][9] - 两市融资余额增加243.71亿元 截至10月27日 两市合计融资余额报24566.67亿元 [10] - 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33% 恒生科技指数跌1.26% 黄金股普跌 滴普科技等四只新股上市均收涨 其中滴普科技涨超150% [11] 公司动态 - *ST正平股票因累计涨幅达152.42%自10月29日起停牌核查 公司存在终止上市风险及业绩持续亏损等问题 [12] - 豪威集团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7.83亿元 同比增长15.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0亿元 同比增长35.15% 业绩增长得益于汽车智能驾驶领域渗透率快速提升及智能影像终端市场扩张 [13] - 兆易创新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81亿元 同比增长31.4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8亿元 同比增长61.13%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DRAM行业供给格局持续改善 [14] - 中国电影第三季度营收为12.12亿元 同比增长35.61% 净利润为1.77亿元 同比增长1463.17% 公司主导或参与出品电影共30部 累计实现票房122.51亿元 占全国国产影片票房总额的32.79% [15] - 鸿蒙智行问界M9上市21个月全系累计交付突破25万台 [16] - 苏利股份第三季度营收为7.62亿元 同比增长26.00% 净利润为5941.81万元 同比增长2750.24% 业绩增长主要因农化市场回暖及百菌清等产品销量增长和单价提升 [17]
新华时评·民生无小事|让集采药品真正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盾”
新华社· 2025-10-28 18:19
药价降了质量也要跟得上。梳理此次集采可以看出,保障质量的要求贯穿始终:在集采流程方面,进一 步收紧药品质量的"口袋绳",前期通过科学的品种遴选,聚焦上市多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临床 使用风险高的品种暂不纳入;优化医疗机构报量方式,让医疗机构的需求与中选结果更好匹配,为药企 提供稳定预期,促进中选产品保质保量供应。 药品集采不是简单的"价低者得"。在集采规则方面,新一批集采更是提出严格的质量门槛:投标企业必 须具备相应的生产经验,投标药品应通过药监部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并且在规定时间 内没有违反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也就是说,拥有一定实际生产经验、质量稳定过关的企业才能参 与投标。 药品成功中标,并非药企"护身符"。药监部门对中选药品将开展全覆盖监管,如果企业药品质量在后期 监督检查或抽检中出现问题,将直接取消中选资格、列入违规名单,并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再参加集采。 给老百姓提供一份用得放心的药品清单,需要持续强化全周期质量监管,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 环节严格把控,也更加需要医药企业主动扛起责任,将药品质量安全作为生命线。 唯有流程严管与动态监测双管齐下,才能守好药品质量这条红线,让集 ...
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开标;恒瑞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2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08:05
政策动向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开标 共纳入55个品种 涉及抗感染、抗肿瘤、神经系统药物等领域 [1] - 集采规则全面优化 坚持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原则 从医疗机构报量、企业投标门槛、竞价入围等方面进行优化 [1] - 国家层面已开展10批药品集采 覆盖435种药品 地方也开展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 形成协同补充格局 [1] 药械审批 - 中国医药子公司科益药业夫西地酸乳膏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该药主要用于葡萄球菌等引起的皮肤感染 国内已有9家生产企业获得批件 [2] - 夫西地酸乳膏2023年国内总销售额约5亿元 2024年国内总销售额约5.24亿元 累计研发投入约587万元 [2] - 沃森生物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获得临床试验批准 该疫苗基于自主研发mRNA平台 用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国内尚无同类产品获批 [3] 财报披露 -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88亿元 同比增长14.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51亿元 同比增长24.50% [4] - 恒瑞医药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27亿元 同比增长12.72% 净利润13.01亿元 同比增长9.53% 药品销售及海外授权首付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4] - 以岭药业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0亿元 同比增长80.33% 第三季度净利润3.32亿元 同比增长1264.61% [5] - 以岭药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8.68亿元 同比下降7.82%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8.27亿元 同比增长3.78% 净利润增长得益于营业外收入增加等因素 [5] 资本市场 - 诺华将两款眼科药物诺适得与倍优适在中国的独家进口、商业推广和分销权转让给康哲药业子公司康哲维盛 协议为期5年 [6][7] - 诺华称此次协议标志其进一步贯彻全球聚焦策略 聚焦心血管、肾脏及代谢、肿瘤、免疫与神经科学四大核心治疗领域 [6][7] - 九州通医疗器械集团等在河南成立新公司 河南九州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医疗器械销售及设备租赁等 [8] 行业大事 - 上海首支生物制造产业基金成立 采用产业链主企业与专业投资机构双轮驱动模式 整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 [9] - 湖南通报15起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医院工程和药品设备招标采购问题典型案例 包括违规插手医疗器械药品采购、干预医院工程招标等 [10] 舆情预警 - *ST长药非独立董事顾紫光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等职务 辞职后不在公司及下属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董事会提名李娴女士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11]
济川药业20251027
2025-10-27 23:2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济川药业[1] * 医药行业[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39.32亿元,同比下降32%[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46%[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8.6亿元,同比下降49%[3]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下降33%[3]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降47%[3] * 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同比下降54%[3] *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9.3亿元,同比下降23%[9] * 第三季度营业成本2.6亿元,同比下降30%[9] * 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但环比增加3.9个百分点[2][9]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34%,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2][9] * 前三季度管理费用率8.2%,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2][9]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6.9%,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2][9] 产品表现与市场动态 * 硫酸美纳钾第三季度销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约25%,前三季度总销售额3亿元[4] * 盐酸非索非那定第三季度销售额4,000万元,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额8,000万元[4][5] * 零售端9月、10月零售完成率达100%,每月零售额约2-3亿元[6] * 零售份额有望回升至30%-40%[6] * 蒲地蓝在医院销售占比超过50%,小儿豉翘达到75%[15] * 小儿豉翘糖浆2025年销售额约为几千万元[19] * 硫酸美纳钾集采中标,保有一半市场份额[4][17] * 中成药集采目录尚未公布,预计几个大产品进入集采的概率较低[17] 研发管线进展 * 化药创新药增强流感产品(玛西洛沙韦/西洛他唑)成人适应症已于7月份获批[7][13] * 流感药青少年适应症预计明年上半年获批,儿童适应症三期临床入组中[7] * 长效生长激素预计2028年初完成地产化并商业化[7] *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产品LB1,148预计明年6月报NDA[7] * 银屑病PD4第二个三期临床入组已完成,预计明年年中报NDA[7] * 中药新药小儿便通颗粒NDA获受理[7] * 柴葛退热口服液三期临床入组过半[7] * 鼾眠颗粒预计12月获临床批件[7] * 黄龙咳喘颗粒预计明年1月获临床批件[7] * 公司签约清肠五类新药及妇科领域国谈产品[7] * 自研创新药第一个项目预计今年12月提交正式IND[8] 库存与运营状况 * 零售端库存相对健康,库存水平大约在1至2亿元之间,相当于一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的销售量[6][9] * 医院端库存全年基本保持在40天左右[9] * 公司七八月份主要解决品牌一致性问题,包括库存和价格梳理[6] * 三季度毛利率提高因产能提升和终端纯销情况改善[20] * 财务费用变化较大,由银行存款利息减少及账上货币资金减少导致[9] 未来展望与战略 * 预计第四季度市场行情回暖,降幅会大幅度收窄[11] * 2026年收入增长目标为个位数增幅,利润增幅会更高[11] * 基药目录项目或在今年内完成,小儿豉翘可能受益[12][24] * 若进入基药目录,小儿豉翘销量提升30%-40%完全可能[24] * 公司希望维持长期稳定的分红水平[10] * 公司在考虑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18] * 签署进口创新药以接续硫酸镁钠钾,该产品专利期到2033年[4][22] * 公司对未来几年发展充满信心,新产品将逐步填补收入下降带来的空缺[26]
AI新闻日历:油价再迎调整,申城气温先升后降,上海职工带薪陪护假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6 11:01
【便民信息】 年内油价第21次调整即将开启 10月27日晚上24时,国内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即将打开。2025年以来,国内油价历经"六涨八跌六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油每吨较去年末下降480元。 央行将发行2026版熊猫贵金属纪念币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10月31日发行2026版熊猫贵金属纪念币一套。该套贵金属纪念币共15枚,其中熊猫普制贵金属纪念币7枚、熊猫精制贵金属纪念币8枚。 下月起入户登记,请您积极配合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将于11月1日启动入户登记,现场登记工作时间为11月1日至30日。全国共抽取约500万住户、1400万人。调查内容为人口和住户的基本 情况,主要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重阳节|登高赏菊忆传统,敬老贺岁暖申城 农历九月初九(10月29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又称"重九""踏秋"。古时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晒秋、赏菊、饮宴祈寿等习俗,后又增添了敬老等内 涵。今年10月29日是全国第十三个"老年节",也是上海市第38个敬老日。当晚,东方卫视将播出主题为"久久关爱 岁月生花"的老年节文艺晚会,展现上海 老年人活力风采 ...
方盛制药(603998) - 方盛制药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3 18:15
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小计营收1155172695.85元,同比减6.75%[1] - 2025年前三季度医疗业务及其他营收51728337.53元,同比减20.96%[1] - 2025年前三季度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营收433864482.47元,同比增13.84%[1] 地区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湖南地区营收252763611.36元,同比增8.83%[1] - 2025年前三季度华北地区营收126432585.97元,同比减12.43%[1] - 2025年前三季度华东地区营收270403177.74元,同比减8.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