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金融

搜索文档
青岛银行半年报:核心数据亮眼!“量质效”齐升,稳中求进动能足
大众日报· 2025-08-28 22:3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 [1][2] - 净利润31.52亿元,同比增长16.25%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75%,同比提升0.41个百分点 [1][2] - 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大幅提升17.78% [2] 资产规模与质量 - 资产总额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 [1] - 不良贷款率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3] - 拨备覆盖率252.80%,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 [1][3] 对公业务与实体经济支持 - 公司贷款余额2926.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3%,占贷款总额79.43% [4] - 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贷款占比29.39%,较上年末增长2.93个百分点 [4] - 制造业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97个百分点 [4] - 企业债券投资规模268.10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71.41% [4] 战略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12.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85%,客群2258户增长15.97% [5] - 绿色贷款余额516.09亿元,增幅38.18%,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7] - 蓝色贷款余额192.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6% [7] - 普惠贷款余额487.96亿元,增幅8.22%,客户4.94万户 [7] 零售与综合金融 - 零售银行业务营收16.75亿元,占营业收入21.87% [8] - 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0% [8] - 零售存款余额2375.11亿元,增幅8.06% [8] 国际业务与创新 - 交易银行业务实现中收2.62亿元,同比增幅35.04% [9] - 完成全国首单非金融企业美元计价"玉兰债"投资 [9] - 债务融资工具发行531.43亿元,同比增长4.59亿元 [14] - 并购贷款余额92.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1% [14] 子公司业务 - 青银理财发行理财产品228只,募集金额2451.38亿元 [14] - 理财产品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88亿元 [14] - 青银金租制造业类业务投放占比达49.70% [4]
青岛银行(03866) - 海外监管公告 -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 2025年半年度报告 (...
2025-08-28 22:17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利息净收入536.18亿元,同比增长12.19%[20] - 2025年1 - 6月净利润315.21亿元,同比增长16.25%[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0%[21] - 2025年1 - 6月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年化)0.88%,较上年同期增加0.02个百分点[21] - 2025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5.75%,较上年同期增加0.41个百分点[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252.80%,较上年末增加11.48个百分点[22] 用户数据 - 报告期内,青银理财客户总数达315.3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30%[182] - 期末零售客户数857.73万户,借记卡客户615.78万户,较上年末增14.64万户,增幅2.44%[194] - 报告期末公司客户总数28.9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6万户,增幅4.94%[199] - 报告期末公司有贷户(不含票据贴现客户)12,801户,比上年末增加1,192户,增长10.27%[199] - 报告期末战略客户1,332户,较上年末增长177户,增幅15.32%[199] - 报告期末日均存款50万元以上的价值客户1.4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20户,增幅5.95%[199] 未来展望 - 公司对集团客户实行统一授信管理,设立大额授信审查委员会,建立健全集团层面风险监测体系等六项措施管控集团客户授信风险[137] -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资本管理,完善资本管理体系,提升资本精细化管理能力[14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无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末公司在山东省主要城市设有17家分行,营业网点达204家,2025年2月实现山东省16市全域覆盖[30] - 报告期末,青银金租省外业务余额占比达34.99%,较上年末提高9.81个百分点[180] 其他新策略 - 2025年7月,青银金租成功发行10亿元首期金融债券[180]
江苏银行:蓝色金融助力海上“牧鱼”成现实!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正式交付
中金在线· 2025-08-25 11:04
项目突破 - 全球首艘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正式交付 标志着深远海渔业进入工程化、智能化、规模化新阶段 [1] - 船舶集成养殖、加工、运输功能 配备水质监测、自动投饲、智能管控系统及冷链设施 [1] - 预计年产三文鱼8000吨 实现即捕即加工、即产即销 产品24小时内可达国内主要市场 [1] 金融支持 - 江苏银行联合金融机构为"连云港工船养殖三文鱼"项目提供授信7.6亿元 [1] - 银行开辟专属审批通道 通过蓝色金融服务支持现代海洋产业建设 [1] 战略意义 - 项目推动深远海养殖、海洋高端制造、冷链物流等多领域协同发展 [1] - 为全国深远海养殖产业提供"江苏方案" 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1] 银行背景 - 江苏银行2021年采纳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 2023年当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行理事会中东亚地区唯一理事单位 [2] - 系唯一入选该理事会的中国银行机构 近年来积极构建蓝色金融体系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2]
威海打造全国首个地方蓝色投融资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71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8-22 16:40
在市政府和各金融部门的支持配合下,71个项目已完成授信项目33个,发放贷款159亿元;其中,海洋 生态保护利用贷款65.2亿元,海上清洁能源贷款37.6亿元,海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18.1亿元,海洋 资源可持续利用贷款17.6亿元;已进入业务办理流程的项目6个,预计年内新增授信10.4亿元;此外,还 有10个项目与银行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在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过程中,按照"绿色+海洋+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引导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以蓝色投融资项目库为代表的蓝色金融发展优势日益明显。截至6月末,全市蓝色贷款余额284.7亿元, 在绿色贷款总量中的占比达到21.4%。在产品创新方面,威海市也孕育出全国首笔海洋可持续发展挂钩 贷款、山东省首笔海洋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款创新产品。下一步,威海市金融监管部门将以蓝 色投融资目录和项目库为抓手,综合运用多渠道金融资源,持续推动经济向绿向蓝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连宁燕 在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威海市金融监管部门坚持标准先行,2024年制定发布 了全国第一个蓝色金融地方标准——《威海市蓝色产业可持续投融资支持目录》。2025年以《目录》为 依据 ...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自然资源部:确保“蓝色增长极”持续发力
新华社· 2025-08-13 12:01
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 - 自然资源部将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增长极"持续发力 [1] - 加强空间规划管控,在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中配置海域海岛资源,提高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1] - 推动陆海统筹、区域协同,强化流域海域联动治理和跨区域生态联防联控 [1] - 深化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和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1] - 加强科技创新,通过技术突破降低生态代价 [1] 海洋经济发展措施 - 利用法治与经济手段,建立健全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1] - 加大"蓝色金融"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 [1] - 编制实施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 [2] - 简化优化落地项目审批程序,严格管控新增围填海 [2] - 鼓励海上风电深远海布局,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 [2] - 探索赋予无居民海岛使用权依法转让 [2] 海洋生态修复成果 - 中央财政支持近200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 [2] - 带动全国整治修复海岸线1780公里、滨海湿地79.5万亩 [2] - 新营造红树林13.8万亩 [2] - 实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推进"蓝色海湾"等建设行动 [2] -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生态保护大格局 [2]
海上也能放牧!青岛金融活水滋养蓝色经济新图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2:22
这不仅是当下海洋产业的真实写照,也是金融资金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效。近日,21世纪 经济报道记者跟随青岛金融监管局、青岛市银行业协会进行了深入调研,看看蓝色金融是如何为这座海 洋城市增添强劲动力的。 "海上放牧这事儿,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青岛鲁海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总站在智能深水网箱 示意图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郭聪聪 大海上也能有 "牧场"?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那片望不到边的蓝海里,正藏着一幅现代版 "海上放牧" 的新 鲜图景。 这里没有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换成了另一番热闹——一个个智能深水网箱在海里排着队,跟 着浪头轻轻晃悠,里面养着的珍贵鱼群在水里游得自在;人工鱼礁区稳稳扎在海底,海参、鲍鱼这些海 味就在这儿安了家;远处还有巨大的冷链物流船,刚从深海捞上来的海珍品,转眼就被送向了世界各地 的餐桌。 金融创新的触角正在延伸至国之重器的风险保障领域。位于青岛即墨区的国家深海基地,肩负"蛟龙 号"等重大深海装备运维重任的团队,然而,关键部件国产化和下潜频次增加提升了深潜装备作业风险 的不确定性。今年5月,在青岛金融监管局的桥梁作用下,中国人保财险青岛市 ...
青岛银行半年快报出炉:规模效益双增,发力区域特色金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9:11
核心业绩表现 - 资产总额达743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9% [2] - 客户贷款总额368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14% [2] - 客户存款总额466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9% [2] - 营业收入77亿元 同比增长7.5% [2] - 归母净利润超30亿元 同比增幅16.05% [2] - 不良贷款率降至1.12%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拨备覆盖率提升11.48个百分点至252.8% [2] 风险管理体系 - 实施5大方面12项风险管理措施 [3] - 对全量授信客户实行三分类管理 [3] - 贷后数据自动化采集率超60% [3] - 建立总分支高效直查机制 [3] 特色金融发展 - 蓝色贷款余额近200亿元 累计服务客户超500户 [4] - 发行蓝色金融主题理财产品43只 募集资金超53亿元 [4] - 科技金融形成"总行+专营机构+特色支行"三位一体服务机制 [5] - 绿色信贷通过"双碳工具+行内政策"实现跨越式增长 [6] - 普惠金融创新无还本续贷模式 开展国担批量业务 [6] 区域经济服务 - 在全省设立近1500个普惠金融服务站 [7] - 覆盖全省29个特色涉农行业集群 在20个行业实现精准贷款投放 [7] - 完成山东省16地市全域覆盖 2025年聊城分行开业 [7] - 青银金租实体类业务占比大幅提升 [7] - 托管业务规模突破2000亿元 [7] 跨境金融突破 - 成为山东省首家CIPS直接参与行 [8] - 通过"青银汇通"系统实现7*24小时跨境支付 [8] - 跨境收款时间压缩至10分钟内 [8] - 国际业务规模在山东省法人银行中保持领先 [8] 品牌建设成果 - 品牌价值362.36亿元 连续九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9] - 获国际金融论坛"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及"保尔森奖" [4]
碧海扬帆立潮头 “蓝色粮仓”绘新篇 广东湛江探索海洋经济与金融融合新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7-29 13:31
湛江蓝色金融发展概况 - 2024年湛江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33%,海洋相关产业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 [1] - 2024年累计发放海洋产业融资贷款1636笔,金额达119.8亿元;蓝色产业链贷款281笔累计1.2亿元;海洋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50亿元 [6] 政策制度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印发全国首份地市级蓝色金融指导文件,配套12个一级产业、25个二级产业的《蓝色金融支持产业指导目录》 [2] - 2025年湛江市政府与11家银行签署三年期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融资意向达2.1万亿元,重点支持"四绿一蓝"产业 [2] - 创新"碳汇+保险"模式和"政银保担"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 [2] 金融产品创新 - 农业银行湛江分行开发"海洋牧场贷",单列信贷规模并开设绿色通道 [3] - 邮储银行湛江市分行推出纯信用"金鲳鱼产业链贷",单户最高200万元 [3] -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创新"优新农产专享贷",首次将生物性资产纳入抵押范围 [3] - 11个信用海洋牧场获得"整域授信",授信总额14.7亿元 [3] 数字技术应用 - 湛江海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促成1365笔融资,累计授信93.4亿元,开发63个专属信贷产品 [4] - 工商银行湛江分行与恒兴集团共建"四流合一"平台,累计放贷11亿元,智能准入通过率84% [4] - 建设银行湛江分行"粤仓云贷"实现冷链产业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4] 产融生态建设 - 工商银行湛江分行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批量支持小微企业 [5] - 人保财险湛江分公司为60个深水网箱提供1亿元风险保障 [5] -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对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授信27.6亿元 [5] 示范效应成果 - 湛江实现"五个率先":建立标准体系、构建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建成数智化系统、释放产融效应、形成陆海统筹格局 [6]
首登《财富》中国500强,青岛银行以区域深耕诠释金融韧性
齐鲁晚报· 2025-07-24 21:50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分析 - 青岛银行首次上榜位列第495位,成为山东省唯一上榜银行及今年新晋五家区域性银行之一[1] - 山东省共19家企业入围500强,总量与上年持平但结构优化,其中4家企业稳居前100强[1] - 青岛银行与海尔、海信、青啤等6家青岛企业共同构成青岛产业矩阵[1] 山东省上榜企业营收数据 - 山东能源集团以1204.26亿美元营收居山东省首位(榜单第23位)[2] - 魏桥创业(776.26亿美元)、海尔智家(397.46亿美元)、山东高速(388.20亿美元)分列省内第2-4位[2] - 青岛银行以36.76亿美元营收成为榜单中营收最低的山东企业(第495位)[2] 银行业整体表现 - 上榜银行数量从28家增至33家,净利润合计2662亿美元占500强利润总额35%[2] - 工商银行(第5位)、农业银行(第7位)、建设银行(第8位)保持国有大行领先地位[3] - 区域银行表现亮眼:成都银行排名上升35位至324名,杭州银行上升26位至238名[3] 青岛银行财务与业务亮点 - 2024年营收134.98亿元(+8.22%),归母净利润42.64亿元(+20.16%),增速居区域城商行前列[4] - 总资产6899.63亿元(+13.48%),管理总资产突破9000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1.14%(七连降)[4] - 蓝色贷款余额192.05亿元(2025Q1环比+14.44%),绿色贷款余额437.22亿元(环比+17.06%)[6] - 普惠贷款余额超450亿元,增速持续领跑全行[6] 区域银行发展战略 - 青岛银行通过蓝色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形成差异化竞争力[5][6] - 区域银行新增5席均来自经济高活跃区域,印证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金融红利[6] - 专家指出区域性银行需深耕本地经济,青岛银行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优势实现突围[7] 品牌价值与行业趋势 - 青岛银行以362.36亿元品牌价值连续九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17位)[6] - 区域银行与地方经济形成良性循环,成都银行、广州农商行等案例显示协同效应[6][7]
推动“金融+海洋”深度融合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3 17:45
深圳市海洋金融联盟成立 - 22家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加成立大会,涉海企业代表进行融资路演,深圳市海洋发展局、深圳市委金融办等单位全程指导 [1] - 联盟旨在打通金融资源与海洋产业对接通道,打造政企金对话、资源对接、生态共建的核心阵地 [1] -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作为理事长单位介绍联盟架构与发展规划,明确"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生态协同"发展路径 [1] - 深圳港资本公司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呼吁共筑"产金协同"新方式,拓展"蓝色金融"新空间 [1] 首次投融资对接成果 - 5家金融机构集中推介海洋专属金融产品,7家重点涉海企业进行融资路演展示需求 [1] - 活动对接涉海融资项目26个,涉及绿色航运、高端装备、海洋能源开发、海洋渔业等领域 [1] - 融资产品涵盖科创贷、渔业贷等特色海洋金融产品 [1]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圳将整合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全品类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机构与涉海企业常态化对接 [2] - 探索海洋风险保障体系与海洋金融产品创新,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