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搜索文档
业态混搭展现餐饮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05 07:11
行业整体表现 - 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578亿元 同比增长5.9% [1] - 2024年餐饮行业总收入达5.57万亿元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11% [1] - 行业经营主体超过1000万家 连锁化率从2021年19%提升至2024年23% [1] - 500-1000家规模区间的品牌门店数同比增长93.6% [1] 数字化转型趋势 - 智能点餐系统 AI菜品推荐 物联网库存管理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2] - 外卖平台促进线上订单增长 即时配送体系拓展至医药 生鲜 服装等领域 [2] - 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降低运营成本 [5] 消费需求变化 - 健康餐饮需求增长 "减油减盐减糖"烹饪方式成为新风尚 [3] - "0糖0脂0卡"低热量产品和"0添加"纯天然食品受欢迎 [3] - 人均50元以内平价餐饮门店占比达70%(2025Q1数据) [3] - 消费者追求文化赋能与综合体验 催生"餐饮+文旅+零售"跨界融合 [3]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国家出台《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政策 [4] - 地方政府通过发放餐饮券 举办美食活动释放消费潜力 [4] - 推动"餐饮+商旅文体"融合 打造美食旅游线路和文旅餐饮IP [4] - 加强产业链协同 支持"种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模式 [5] 新兴业态与模式 - 社区老年食堂 主题餐厅 有机餐饮等新场景涌现 [3] - 地标美食 非遗美食 "美食+美景"模式受追捧 [3] - 中式快餐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定位吸引大量消费者 [3]
预计2025年我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3 06:41
市场规模与消费趋势 - 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 2029年将达1 39万亿元[1][4] - 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6235亿元 云南咖啡豆2024年出口量同比增长358%至3 25万吨[4] - 全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达22 24杯 上海以9115家咖啡馆成为全球咖啡馆数量最多城市[1] 产品创新与健康趋势 - 行业加速融合"酒果花茶"元素 推出橙C美式/西瓜冷萃/杏子冰茶美式等创新单品[1][2] - 上海试行饮料营养分级制度 推动控糖理念 促使白领群体从奶茶转向咖啡消费[2] - 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发布糖尿病防治方案 强化健康意识驱动产品革新[2] 跨界融合与场景拓展 - 茶咖融合成为主流趋势 瑞幸/库迪等品牌推出茉莉拿铁/乌龙拿铁等双品类产品[3] - 创新延伸至速溶/挂耳/即饮领域 如连咖啡茶咖mini装/茶颜悦色挂耳茶咖[3] - 产品设计覆盖办公/聚会等多场景 星巴克茉莉拿铁等满足差异化需求[3] 国际化布局与产业升级 - 本土品牌出海形成差异化路径:瑞幸主攻东南亚 库迪布局中东 NOWWA瞄准欧美[4] - 陆家嘴咖啡文化节首次登陆伦敦 15家中国品牌通过"遇见中国"专区展示特色产品[4] - 里斯咨询建议中企在东南亚市场聚焦经济型咖啡与精品门店模式 需构建文化共鸣[4] 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 - 中国咖啡从模仿转向定义 通过产业链创新和国潮文化建立全球市场话语权[5] - 中式咖啡成为文化输出新载体 有望开创全球市场新纪元[5]
打破信息壁垒 “以需求为导向”搭建跨界融合链接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11:33
政企媒平台建设 - 龙华区通过政企媒三方交流平台构建多维信息交互网络,旨在打破信息壁垒并促进跨界资源流动与价值再生 [2][8] - 平台核心定位为"跨界融合的链接者",推动企业"文化出海"与"企业家出海"双向赋能 [2][8] - 典型案例如退役军人朱贵彩在非洲创业期间,通过每日10+条视频制作600+条创业日记,搭建中非企业信息桥梁 [3] 企业国际化发展 - 龙华区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611亿元(+4.2%),其中出口3860.8亿元(+10.2%),二手车出口489辆(全市第四) [6] - 跨境电商产业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产业园入驻企业140家,推动38家企业获215万元数字化补贴以降低海外获客成本 [6][7] - 促成辖区企业与外企签订超20亿元合作协议,吸引海克斯康等2个超亿元外资项目落地 [6][7] 政策支持体系 - 实施"五外联动"战略,推出境内外展会支持计划及外贸稳增长政策,惠及1500+家企业 [6][7] - 为3612家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免费出口信用保险,建立外商投资企业权益保护工作站 [6][7] - 通过"国际通"平台举办英、新、德等国路演,重点推介高端医疗器械与新能源领域 [6] 企业家精神与文化 - 退役军人创业者朱贵彩获"深圳十大好青年"等荣誉,其"勇当先锋"创业案例成为"普通人创业文化"代表 [3][8] - "文化点灯"公益项目学员中初中学历创业者成功获取国际订单,展现敢闯敢拼特质 [4] - 龙华区以"无奋斗不龙华"为文化内核,与企业家实践形成双向精神滋养 [8] 公益赋能机制 - "文化点灯""今晚有得到"等公益项目为全职宝妈等群体提供职业再生通道,累计服务多领域创业者 [4][9] - 采用"以需求为导向"的链接思维,通过精准适配服务帮助企业应对出海挑战 [9]
企业家分享非洲打拼故事 想帮更多企业“出海”
南方都市报· 2025-06-30 07:04
搭建跨界交流平台 - 龙华区政企媒体三方交流平台旨在成为"跨界融合的连接者",构建多维信息交互网络以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资源跨界流动和创新价值再生 [1] - 平台通过连接不同领域资源,促使企业在文化出海和企业家出海方面实现双向赋能 [1] 企业家出海案例 - 退役军人朱贵彩从体制内辞职创业,通过制作600多条非洲创业日记视频成为当地华人圈"网红",并计划帮助更多深圳企业开拓非洲市场 [1] - 朱贵彩创立的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服务模式被全国推广,其个人获评"深圳市十大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1] 文化出海与公益项目 - "文化点灯"公益项目学员中,有初中学历者通过敢闯敢拼精神成功获得国际订单,展现中国企业家的海外拓展能力 [2] - 龙华区通过公益培训体系为全职宝妈等群体提供职业再生通道,实现社会价值重塑 [3] 外贸与跨境电商发展 - 龙华区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611亿元(同比+4.2%),其中出口3860.8亿元(同比+10.2%),二手车出口489辆(全市第四) [2] - 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140家,全区跨境电商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2] 政策支持与企业服务 - 龙华区推动3612家中小微外贸企业享受免费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开展1500家次外贸政策宣讲活动 [3] - 为38家企业拨付215万元数字化专项资金,助力企业降低海外获客成本 [3] - 推动辖区企业与国外企业签订超20亿元合作协议,搭建多维度国际合作平台 [2][3]
全球首家MINISO SPACE落户德基火出圈,年轻人凌晨排队买手办
南京日报· 2025-06-20 12:18
全球首家MINISO SPACE开业盛况 - MINISO SPACE全球首店于6月18日在南京德基广场开业,开业当天人流量极大,抢购队伍延伸至商场四楼,WAKUKU新品手办迅速售罄,部分消费者凌晨2点开始排队[1][3] - 门店采用"IP场景化+产品限定化+空间沉浸化"三位一体模式,由德基广场"网红洗手间"设计团队操刀,打造复合潮流地标[3] - 门店客单价达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IP产品占比高达95%,显示南京市场强劲购买力[5] IP场景化业态创新 - 门店集结迪士尼、哈利·波特、Chiikawa等29个全球超级IP,首发WAKUKU限量吊卡、驯龙高手系列等独家产品[3] - 采用"展览—体验—零售"叙事型动线设计,融合德基高端美学与名创优品年轻基因,提供互动体验与艺术装置观赏[3] - WAKUKU手办成为年轻人新型"社交货币",消费者组建微信群交换盲盒,8小时排队现象凸显IP吸引力[4][5] 兴趣消费趋势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兴趣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年轻人消费转向情绪价值驱动,愿为多巴胺体验付费[5] - 公司高层指出消费趋势从功能价值转向兴趣消费,强调体验型零售发展空间巨大[5] - 德基案例显示高端商业与兴趣消费破壁融合,打破国际品牌主导业态格局,标志中国零售场景创新升级[5] 城市商业创新政策 - 南京入选首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推出首发经济支持政策,吸引全球首店落地[5] - 政府引导策展型商业发展,推动商超向文商旅综合体升级,鼓励"零售+"模式与科技、艺术等领域跨界融合[6] - 南京创新氛围与消费力成为公司选择在此开展零售创新的关键因素[5]
鼓励年轻人参与老字号传承与创新,北京喊你来做“体验官”
新京报· 2025-06-18 15:45
活动概况 - 2025老字号创新展示发布会暨"寻找原汁原味老字号"活动于6月18日启动,将持续至11月,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承办 [1] - 活动以"新产品、新场景、新群体、新势能、新故事"为主线,构建老字号创新发展生态体系 [1] - 采用"政府+协会+企业+平台"联动模式,整合多方资源为老字号注入年轻基因与数字动能 [2] 创新策略 - 打破老字号"只卖产品"模式,通过跨界融合链接新中式场景、文旅体育、工业研学等多元场景 [1] - 龙顺成、仿膳茶社、工美集团等老字号展示创新产品与体验空间,如京作红木家具、宫廷糕点、多元业态体验区 [1] - 推出"北京老字号体验官"计划,邀请外籍友人、大学生和达人参与品牌国际化推广 [1][2] 传播与互动 - 建立"线上+线下"立体传播矩阵:线下举办技艺展演等活动,线上通过直播探店、文化纪录片等形式实现跨圈层传播 [2] - 运用数字技术增强互动体验,包括主题摄影、工艺手作等可参与环节 [1][2] - 针对年轻群体设计专项活动:邀请中小学生诠释老字号文化,开设"青年创想营"鼓励大学生提供创意 [2]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商务局将加强对老字号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3] - 活动旨在塑造全国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北京范儿",提升中华文化全球影响力 [1][2]
加快构建智能经济形态
广州日报· 2025-06-16 06:21
智能经济形态转型 - 经济发展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转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新形态[1] - 智能经济强调人工智能的经济功能,核心是"智能融进生产",形成以大数据、超级计算、算法、人工智能为支柱的新经济架构[1] - 生产方式变革推动前瞻性产业布局,需从深层次规律理解智能经济内涵[1] 数据驱动的生产方式变革 - 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推动"体能经济"向"智能经济"转换,提升经济效益[2] - 数据驱动"物质型"生产转向"功能型"生产,促进规模化经济向个性化经济转型[2] - 数据作为"智能工具"渗透各领域,带动绿色、智能、泛在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催生新业态[2] 人机协同的生产关系重构 - 智能经济以协同为主要生产组织方式,通过智能终端实时互动建立物理空间联动体系[3] - 人工智能提炼海量信息为商机,变革资源配置,推动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能[3] - 生产端实现"数在算、机在干、云在看"的智能化变革,产品端满足微粒化需求[3] - 服务业加速智能化转型,智能服务体系取代人工服务,数据价值实现形式多样化[4] 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 - 人工智能等技术以跨界融合为引擎,突破地域/组织界限,与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深度交织[5] - 产业发展突破行业限制,企业通过数字化实现跨产业协同,形成生态化发展[6] - 数据虚拟性打破物理时空限制,发挥网络效应推动要素高效匹配,释放"乘数效应"[6] 共创分享的商业模式 - 智能经济是共享型模式,注重功能使用而非载体拥有,通过智能技能集成提供高层次服务[7] - 平台企业聚合多元主体构建生态体系,推动供给从单一产品向"一站式"解决方案转变[7] - 需支持人工智能工具研发,创新大数据利用手段,夯实创新创业基础[8]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7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成为必然趋势。如果说 新能源汽车产业前半场重点是推进电动化,那么智能化、融合化将是后半场的主题。特别是生成式人工 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广泛应用,为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融合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此背景 下,新能源汽车必须走跨界融合、协同创新之路。 推动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汽车"行动,加强数据、算力、算法等 方面的创新合作,有力支撑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场景创新。推动智能驾驶由"单车智能"迈向"车路云 一体化"。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跨界融合发展,构建云端计算平台,促使云端与车端协同,进一步推动形 成智能网联汽车的具身智能。 促进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一方面,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车企研发力量,加快推 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另一方面,促进商业模式创新,面对市场变革中出现的新需求, 鼓励车企深入洞察当下用户消费心理和习惯,将用户看作重要合作伙伴,打造品质优良、安全可靠、体 验出众的产品,不断拓展汽车消费应用场景,利用新技术、新平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优化服务理念, 形成 ...
跨界的深圳企业赛道更宽
深圳商报· 2025-06-09 01:05
公司技术应用 - 北科瑞声在文博会展出内置自研语音大模型的"四不像"毛绒玩具,该产品能模拟人声并进行智能对话和情感应答 [1] - 语音技术被集成到传统毛绒玩具中,使其具备"会思考、能互动"的智能特性,产品同时获得"GAIE最佳AI标杆应用奖" [2] 行业跨界融合 - 博物馆提出定制智能娃娃作为文创伴手礼的需求,反映文创产品正从传统文具、箱包向智能化消费电子拓展 [2] - 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使智能硬件获得可爱外表,同时赋予文创产品更多动感和活力,形成双向赋能 [2] 市场趋势 - Z世代消费崛起推动陪伴型科技产品成为文创新秀,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等热门产品显示文创市场潜力 [2] - 北科瑞声通过"科技+玩具"的跨界模式实现场景再造,验证AI技术在非传统领域的商业化路径 [3]
加油站开快餐店,跨界融合为哪般
长沙晚报· 2025-06-04 02:05
公司业务拓展 - 中国石油湖南销售公司古曲路加油站开设德克士餐厅,成为当地新晋打卡点,标志着公司非油业务迈出重要一步 [1] - 该餐厅是中国石油首座全自营德克士餐厅,也是公司第五家餐厅,此前已在3对服务区开设4家肯德基餐厅,餐饮成为非油创收重要品类 [3] - 公司通过"油站+餐饮"新业态跨界融合,丰富加油站业态,提升消费者黏性,车主可通过手机提前点餐实现"加油+餐饮"一站式高效服务 [5] 行业转型趋势 - 成品油运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白热化、消费者需求多元背景下,加速突破传统油品销售单一框架模式,积极向多元业态转型 [3] - 行业探索便利店升级、汽车服务等项目,挖掘加油站业态潜力,推进"人·车·生活"模式纵深发展 [5] 市场反响与运营数据 - 德克士餐厅开业当天客流量超300人次,周边小区业主积极参与打卡,分享"左边洋快餐、右边便利店"的便捷消费体验 [3] - 现场设置做汉堡、捏气球等趣味活动,吸引家长与孩子参与,强化品牌互动性 [3] 未来战略方向 - 公司将持续创新非油经营模式,拓展经营范围,打造更高效、便捷的人车生活新体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