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反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业“量价质”跟踪(十七):信贷季节性回落,存款边际活化
东海证券· 2025-08-14 09:34
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 [1] 核心观点 - 7月信贷季节性回落,存款边际活化,社融增速保持9%的较快增速 [4] - 政府融资靠前发力,7月新增政府债券12440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支撑社融增长 [4] - 存贷同步降息,7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息差压力趋缓 [4] - M2与M1分别同比增长8.8%与5.6%,存款活化明显 [4] - 投资建议关注国有大行及头部中小银行,稳定分红与复苏潜力为主线 [5] 信贷与社融 - 7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减少4263亿元,同比多减3455亿元,信贷较弱 [4] - 企业中长期贷款减少2600亿元,同比多减39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减少5500亿元,同比持平 [4] - 票据贴现增加8711亿元,同比多增3125亿元,商业银行加大贴息力度 [4] - 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100亿元,同比多减1200亿元,居民短期贷款减少3827亿元,同比多减1671亿元 [4] - 企业债券新增2791亿元,同比多增755亿元,反映利率回落及政策支持 [4] 政府融资 - 7月新增政府债券12440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主要投向房地产、城市更新、保障性安居等领域 [4] - 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额达11.8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9万亿元,增速约32% [4] - 财政靠前发力特征明显,社融或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4] 货币供应与存款 - M2同比增长8.8%,M1同比增长5.6%,分别较6月末提升0.5pct和1pct [4] - 新增非金融企业存款高于去年同期,非银存款明显强于去年同期,存款搬家效应显现 [4] - 存款活化主要因汇率预期改变、化债资金到位、资本市场改善及中小企业账款周期缩短 [4] 利率与息差 - 7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1%,同比分别下降45BPS与30BPs [4] - 存款利率下调,5月降准、结构性工具与OMO利率下调组合对负债端改善效果显著 [4] - 预计2025年息差下行压力明显小于2024年 [5] 投资建议 - 关注国有大行及头部中小银行,稳定分红与复苏潜力为主线 [5] - 零售资产风险拐点待确认,但整体资产质量预计稳定 [5]
7月金融数据点评:喜忧参半
招商证券· 2025-08-13 14:03
信贷数据 -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00亿元,同比减少3100亿元,信贷增速下滑至6.9%[4][12] - 居民信贷新增-4927亿元,同比少增287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少增1671亿元,中长期贷款少增1200亿元[12] - 企业信贷新增-8100亿元,同比少增3900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3万亿元[13] 存款与货币供应 - 7月人民币存款新增5000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少增7800亿元,企业存款多增3209亿元[15] - M2增速环比提升0.5个百分点至8.8%,M1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至5.6%[4][15] 社融与政府债 - 7月社融新增1.2万亿元,增速9%,其中政府债新增1.24万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18] - 8月起政府债增速预计明显回落,截至13日已下降0.5个百分点[4] 市场趋势与结论 - 权益市场上涨导致"存款搬家"初步迹象显现,可能推动居民资产收益提升[4][15] - 债市利率缺乏持续向上基础,1.7%的十债收益率被视为入场窗口期[5][23]
金融“反内卷”持续升温
广州日报· 2025-08-05 16:53
监管政策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 明确要求主承销商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1] - 政策针对发行定价扭曲 非市场化发行及人为干预簿记过程等问题 要求主承销商建立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 [1] - 发行人需按市场化原则设置比选评分指标 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报价决策 [1] 低价竞争案例 - 广发银行二级资本债券项目中6家主承销商因超低报价被调查 总承销服务费仅63448元 平均每家机构约1万元 [2] - 中国银河证券和兴业银行报价700元 广发证券报价1050元 国泰海通证券报价4998元 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报价3.5万和2.1万元 [2] - 广发银行涉嫌引导价格 交易商协会正进一步查实 [2] 行业反内卷行动 - 工商银行在年中会议中首次将"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工作重点 [3] - 广发银行表态抵制内卷式竞争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组织2000余名员工签署反内卷承诺书 [3] - 广东省金融监管局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 安徽 宁夏 浙江等地监管部门同步发声整治 [3] 内卷现象与解决路径 - 金融业内卷集中在价格竞争和指标考核领域 形成复杂局面 [4] - 专家建议监管 银行 自律组织协同发力 银行需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建立差异化优势 [4] - 自律组织需完善行业公约 建立定价信息交流平台 推动产品服务标准化 [4]
央行主管媒体:金融“反内卷”,不得低于成本报价!
金融时报· 2025-08-04 23:49
债券承销监管新规 - 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建档发行及承销行为,针对发行定价扭曲、非市场化发行、人为干预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 [1] - 重点禁止承销商低于成本报价,要求主承销商建立内部报价管理制度,发行人不得干扰报价决策 [5] - 此前某银行二级资本债项目出现700元极端低价承销费案例,6家中标机构被自律调查,发行人涉嫌引导价格被进一步核查 [6] 低价竞争监管动态 - 此次为交易商协会一个半月内第二次发文整治低价承销费现象,6月16日已明确禁止低于成本报价 [6] - 行业人士指出低价竞争导致尽调不充分、成本无法覆盖,弱化承销机构"看门人"职能,可能引发市场风险 [7] 承销商数量与定价机制 - 按发行规模限制主承销商家数:20亿元以下不超过2家,20-50亿元不超过3家,50亿元以上不超过4家 [8] - 要求簿记建档利率区间需包含市场公允价格,余额包销不得挤占有效申购规模,包销利率原则上按区间上限确定 [8] 监督与执行机制 - 建立投诉举报及诚信公示制度,对干扰定价、恶意排除订单、低价报价等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公示 [9]
货币政策如何护航经济大盘和金融稳定?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8:51
资金空转与金融反内卷 - 近两年整治的资金空转主要针对大型企业利用融资优势地位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融资后用于金融投资 [1] - 近期金融"反内卷"针对金融业内部无序竞争,旨在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1] - 金融业需在"内卷式"竞争中注重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 [1] 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 货币政策需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采取精细化平衡策略,避免过度宽松或力度不足 [2] - 政策基调以稳增长为主,同时防范化解风险,降息降准空间需审慎使用 [2] - 央行将通过小幅、多频次操作释放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避免"大水漫灌"预期 [2] - 下半年央行将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改善利率政策传导效能 [2] 利率政策与银行经营 - 金融管理部门将强化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优化MPA和EPA考核体系 [2] - 加强对地方区域性银行的利率自律管理,督促中小银行建立利率风险定价体系 [2] - 银行需摒弃规模情结,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平衡利息收入与其他收入 [1] 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 - 央行将持续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债工作 [3] - 央行将依托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健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等领域监测 [3] - 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将延续金融支持化债政策,协同财政手段推进债务重组与期限优化 [3]
金融“反内卷” 反的是劣质低价竞争
北京商报· 2025-07-31 00:58
行业现象 - 广东、宁夏等地通过签署自律公约推进金融行业反内卷 旨在遏制恶性竞争行为 [2] - 银行通过高息买存款、手工补息、房贷高额返佣返利等手段刻意压低服务价格透支利润 [2] - 保险行业在报行合一前将收益率作为唯一卖点导致手续费无序竞争 费差损风险逼近利差损风险 [2] - 券商存在债券承销费地板价竞争 近期出现单笔700元承销费案例引发交易商协会对6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2] 竞争影响 - 低价竞争短期通过违规让利抢占市场份额 长期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与风险防控松懈 [2] - 恶性价格战破坏市场公平 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并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2] - 合规经营机构因成本较高难以与低价搅局者抗衡 被迫卷入价格战或被挤出市场 [3] - 扭曲生态导致机构放弃价值追求 使金融市场失去创新动力陷入低水平同质化 [3] 解决方案 - 监管需强化对低价倾销和虚假宣传的整治 明确服务标准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3] - 机构应设置合理考评指标避免与市场现实脱节 让消费者识别低价背后陷阱 [3] - 银行需从价值与服务维度重塑竞争优势 [4] - 券商应在财富管理中强化资产配置与投教陪伴能力 [4] - 保险需在产品设计中突出保障本质与理赔效率 [4] - 推动优质优价成为市场主流 促使消费者为专业服务付费实现良性循环 [4] 行业本质 - 金融行业生命力在于质而非价 反内卷是对行业初心和消费者长远利益的守护 [4] - 金融服务核心价值在于风险识别、资源配置和财富管理的专业能力 不应被低价策略消解 [3] - 反内卷本质是破解囚徒困境 推动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共赢 [3]
金融“反内卷”反的是劣质低价竞争
北京商报· 2025-07-30 16:40
金融行业反内卷浪潮 - 广东、宁夏等地通过签署自律公约推进金融反内卷 引发行业对恶性竞争的反思 [2] - 银行、保险、券商普遍存在低价恶性竞争 吞噬行业健康生态 [2] - 反内卷本质是破解囚徒困境 监管介入引导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共赢 [3] 银行业恶性竞争表现 - 银行通过高息买存款、手工补息、房贷高额返佣返利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 [2] - 刻意压低服务价格 不惜透支利润 [2] - 合规经营机构因成本较高难以与低价搅局者抗衡 [3] 保险业恶性竞争表现 - 报行合一前保险公司将收益率作为唯一卖点 导致手续费无序竞争 [2] - 费差损风险直逼利差损风险 [2] - 产品设计应突出保障本质和理赔效率 [4] 证券业恶性竞争表现 - 券商存在佣金及承销费地板价厮杀 [2] - 债券承销费最低仅700元 引发交易商协会对6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2] - 应在财富管理中强化资产配置和投教陪伴 [4] 恶性竞争后果分析 - 短期看违规让利、降低标准抢占市场 实则透支行业利润 [2] - 长期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风险防控松懈 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2] - 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2] 解决方案与行业转向 - 监管需强化对低价倾销、虚假宣传的整治力度 [3] - 明确服务标准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让消费者看清低价陷阱 [3] - 机构应回归初心 将竞争重心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4] - 建立价值定价行业共识 让优质优价成为市场主流 [3][4]
【西街观察】金融“反内卷”反的是劣质低价竞争
北京商报· 2025-07-30 14:40
金融行业反内卷背景 - 广东、宁夏等地通过签署自律公约形式推进金融行业反内卷 引发行业对恶性竞争的反思[2] - 银行、保险、券商等多个金融子行业均存在低价恶性竞争现象 吞噬行业健康生态[2] 银行领域内卷表现 - 银行通过高息买存款、手工补息、房贷高额返佣返利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 刻意压低服务价格甚至透支利润[2] - 个别机构通过违规让利、降低标准抢占市场 短期赢得份额但透支行业利润[2] 保险领域内卷表现 - 报行合一前保险公司将收益率作为唯一卖点 导致手续费无序竞争[2] - 费差损风险直逼利差损风险 影响行业稳健发展[2] 券商领域内卷表现 - 券商存在佣金及承销费地板价厮杀 债券承销费最低仅700元[2] -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对6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剑指低价承销乱象[2] 内卷带来的行业危害 - 长期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风险防控松懈 损害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2] - 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破坏市场公平[2] - 合规经营、深耕专业的金融机构因成本较高难以与低价搅局者抗衡 被迫卷入价格战或被挤出市场[3] - 扭曲生态使机构放弃价值追求 金融市场失去创新动力陷入低水平同质化泥潭[3] 反内卷的解决路径 - 监管需强化对低价倾销、虚假宣传的整治力度 通过明确服务标准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让消费者看清低价陷阱[3] - 对机构合理设置考评指标 避免与市场现实脱节[3] - 机构应将竞争重心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银行重塑价值与服务维度优势 券商强化资产配置与投教陪伴 保险突出保障本质与理赔效率[4] - 建立优质优价市场主流 使消费者愿意为专业服务付费 实现良性循环[4] 反内卷的本质与意义 - 反内卷是对囚徒困境的破解 监管介入有助于引导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共赢[3] - 并非否定合理价格竞争 而是要重建价值定价的行业共识[3] - 金融服务核心价值在于风险识别、资源配置、财富管理的专业能力 不应被低价策略消解[3] - 金融行业生命力在于质而非价 是对行业初心的坚守和对消费者长远利益的守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