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和思维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为什么要搞垮美国旅游业?
虎嗅· 2025-05-30 08:33
美国签证政策收紧对旅游业的影响 - 特朗普政府计划撤销中国学生签证并加强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签证申请的审查[1] - 美国近期暂停了赴美留学、交流的外国公民在海外申请签证的面谈程序,并加强对申请者社交媒体帖子的审查[2] - 这些政策导致国际游客对美国旅游的兴趣下降,46%的受访者表示在特朗普执政时期没有去美国旅游的计划[6] 国际游客对美国旅游的态度变化 - 加拿大受访者中62%表示不会去美国旅游,德国受访者中59%持相同态度[7] - 游客对美国的态度从"不想去"转变为"躲着走",反映出对美国签证政策和边境审查的担忧[8] - 一对加拿大情侣将年度旅游目的地从美国俄勒冈改为墨西哥,原因是感觉在美国不受欢迎[73][74] 美国旅游业的经济损失 - 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与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美国2025年将损失125亿美元的旅游收入[10] - 2025年美国游客支出预计低于1690亿美元,同比下降7%,比2019年巅峰期下滑22%[10] - 美国成为全球184个经济体中唯一预计旅游收入负增长的国家[11] Brand USA的困境 - Brand USA作为美国旅游目的地营销机构,在特朗普任职期间面临预算削减和组织动荡[27] - 2024年4月底,白宫解雇了Brand USA 11名董事会成员中的5名,包括董事会主席弗格森[26] - Brand USA在中国区的代理竞标结果显示预算大幅削减,活动减少[21][22] 特朗普政府对旅游业的态度 - 特朗普政府认为旅游业无法直接带来可量化的经济回报,因此不重视旅游推广[38][39] - 旅游业的主要受益城市(如纽约、洛杉矶)不属于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导致政府缺乏支持动力[42][44] -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与旅游业"请进来"的理念相冲突,导致边境政策越来越严格[62][64] 美国旅游业的现状与历史对比 - 2013-2019年是中美旅游交往的蜜月期,美国各州旅游局在中国积极举办推广活动[16][18] - Brand USA曾是美国旅游营销的"国家金字招牌",但现在已边缘化并面临预算危机[19][20] - 美国从"世界的目的地"转变为"没必要非去"的旅游地点,反映出国际形象的下滑[76]
欧洲央行行长:开放正让位于保护主义
快讯· 2025-05-27 02:27
国际秩序与欧洲经济 - 当前国际秩序受到根本性动摇 多边合作被零和思维与权力博弈取代 [1] - 开放正让位于保护主义 欧洲经济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 [1] - 欧洲出口占经济增加值的近五分之一 支撑3000万个就业岗位 [1] - 世界贸易下降或经济集团分裂将对欧洲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1] 欧元国际地位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持续下降 达1994年以来最低水平 [1] - 欧元为全球第二大货币 占外汇储备20% [1] - 增强欧元国际地位可促使更多贸易以欧元计价 减少不稳定资本流动影响 [1] - 提升欧元地位需坚持开放贸易 巩固经济基础 捍卫法治与政治团结 [1] 政策应对与机遇 - 正确政策应对可使形势变化为欧元提供更大国际舞台作用 [1]
中美局势有变?一觉醒来,美国对华下2道“战书”,中国无路可退
搜狐财经· 2025-05-26 22:47
贸易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进口特定型号起重机加征30%额外关税 涉及年进口额超15亿美元 [3] - 美国对中国建造船舶收取比其他国家高2倍的港口设施使用费 覆盖商船、渔船等各类船舶 [3] - 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建筑行业成本上升 预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本增加约8% [3] - 港口收费新规冲击航运业 中国建造商船承担中美间约40%货物运输量 [3] 行业影响分析 - 美国小型建筑企业可能因成本上涨被迫放弃部分项目 影响当地就业 [3] - 航运企业为平衡成本或提高运费 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额外支出 [3] - 中国加快与东盟、欧盟等经济体自贸协定谈判 降低对美市场依赖 [6] - 中国加大对制造业政策支持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突破 [6] 地缘政治与经济策略 - 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削弱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巩固全球产业链优势地位 [5] - 美国举措迎合选举周期政治需求 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6] - 中国对部分美国商品采取对等贸易措施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 国际反应与长期趋势 - 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批评美国贸易保护行为破坏多边贸易体系 [6] - 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呼吁美国通过对话解决贸易分歧 [6] - 中美对抗将损害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 合作才是关键 [8] - 中国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庞大国内市场及科技创新能力 具备应对外部压力基础 [8]
“特朗普想全盘赢中国,唯独这个战场主动认输”
观察者网· 2025-05-22 22:36
特朗普政府能源政策转向 - 特朗普第二任期将对华竞争战略推向新高,但在清洁能源领域主动"放弃"竞争,将政策重心重新聚焦在美国传统能源优势上,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1] - 特朗普政府主张通过"大漂亮法案"取消拜登时期《通胀削减法案》的清洁能源补贴,这将危及美国国内公司和就业,因为许多共和党占多数的社区也是补贴的受益者 [1] -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能源战略上更加依赖化石燃料,与第一任期"自助餐式"的广撒网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3] 清洁能源领域的中美竞争 - 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已经赢得了清洁能源竞赛,美国再向绿色技术投入任何资金都只会帮助中国进一步发展,因为中国主导着全球电池、电动汽车、太阳能和风能供应链的主要环节 [3] - 中国新能源巨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已研发出只需充电五分钟即可行驶400甚至500公里的电动汽车电池,而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只能在约15分钟内为电动汽车补充可行驶320公里的续航电量 [5] - 如果美国取消清洁能源补贴,中国将是最大的赢家,世界其他国家也将受益,填补美国关闭光伏、电动汽车工厂和电池超级工厂后所留下的800亿美元投资缺口 [6] 美国国内政策分歧与影响 - 共和党强硬保守派要求"大漂亮法案"必须全面取消拜登政府时期数千亿美元的清洁能源税收激励措施,这可能疏远党内中间派共和党人,因为他们所在的社区正从这些税收优惠所推动的工厂和项目中受益 [7] - 私营部门借助IRA等提供的补贴开展的制造业项目,预计可为美国创造约16万个就业岗位,包括位于美国"阳光带""铁锈带"许多共和党占多数的社区的蓝领岗位 [5] - 如果补贴被废除,美国原本希望在2030年前建立起规模高达500亿美元的太阳能组件与电池出口市场也将随之消失 [6] 全球能源转型与合作 -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合作,而非只有个别国家做出努力,除了现任美国政府,没有其他大国认定中国的主导地位就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需要退居次要地位 [9] - 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积极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全球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9] - 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联邦机构与科研部门的预算与人员,可能抑制了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9]
美国贸易壁垒削弱可持续发展议程——来自日内瓦“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对话会的声音
新华社· 2025-05-10 22:26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30多个发展中国家代表在日内瓦会议上指出美国滥施关税严重影响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会议延长近一小时反映讨论热度 [1] - 南非代表批评美方关税措施构成贸易壁垒,削弱可持续发展议程并违背多边贸易体制精神 [1] - 巴基斯坦和新加坡代表强调全球性挑战需通过多边合作解决,新加坡称贸易是其生命线,需加快推动经济一体化 [1] 世贸组织对贸易摩擦的评估 - 世贸组织总干事警告当前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全球实际GDP长期下降近7%,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影响尤甚 [2] - 世贸组织报告指出若所有经济体采取损人利己政策将导致各方俱损,凸显合作共赢贸易政策的必要性 [2] 国际社会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应 - 瑞士经济界人士批评美国关税政策体现零和思维,瑞中经济协会主席认为此举加剧经贸不确定性且难以解决制造业困境 [3] - 瑞士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加征关税违反经济学逻辑,长期将扰乱资源配置、降低全球经济效率并推高失业率和物价 [3] - 瑞士官方表态支持中美会谈,认为其有助于缓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3] 中美经贸会谈背景与市场反应 - 中方在会谈前敦促美方取消单边加征关税,要求美方拿出诚意并纠正错误做法 [2] - 华尔街日报报道投资者欢迎会谈,因中美贸易已近乎停滞,引发美国物资短缺担忧 [2]
专访丨美国关税政策暴露“零和思维”——访瑞中经济协会主席魏希霆
新华网· 2025-05-07 16:32
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 -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扭转制造业困境但难以奏效,反而加剧经贸不确定性,凸显其"零和思维" [1] - 美国关税政策迄今没有增加工作岗位或促进制造业回流,反而造成极大不确定性并疏远盟友和贸易伙伴 [1] - 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其中拟针对瑞士的关税税率为31%,后暂缓部分高额关税90天但维持10%基准关税 [1] 瑞士经济面临的挑战 - 瑞士经济高度依赖出口,约80%的国内生产总值靠出口驱动,其中对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5%左右 [2] - 美国对瑞士征收10%的关税加上瑞士法郎对美元汇率走高,使瑞士公司对美国出口变得更加困难 [2]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是当前影响瑞士经济的主要因素 [2] 瑞士的市场调整策略 - 随着美国市场面临挑战,瑞士与欧盟的双边条约以及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变得更加重要 [2] - 如果美国彻底关上大门,瑞士会重新开拓其他替代市场 [2] - 亚洲快速发展日益吸引瑞士等高端制造业国家关注,美国关税措施加速了这一市场重心转移 [2] 中瑞经贸关系发展 -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高端机械、制药和钟表制造等领域的瑞士企业入驻 [2] - 瑞中经济协会将继续帮助会员企业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