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公司孙雷:2025年并购规模有望接近十年高点!产业并购成为主流
证券时报网· 2025-10-02 11:08
并购市场整体表现与规模 - 2025年迄今中国并购市场已公告交易规模约3500亿美元,已超去年全年水平 [2] - 过去一年新披露的A股重组类交易超过230单,较去年同期翻倍增长 [2] - 2025年全年交易规模有望接近过去10年历史高点 [8] 政策环境与市场驱动因素 - “并购六条”落地一年以来,并购重组的市场化程度和监管包容度大为提高 [1] - 低利率环境有利于并购交易的推动 [2] - 政策鼓励围绕产业逻辑进行并购重组,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行业并购案例占比显著提升 [2] 交易主体与标的特征 - “双创”板块上市公司成为并购主力,“9·24”以来发起的重组交易占比近50% [3] - 交易标的以20亿元以下为主,中小规模标的更受A股公司欢迎 [3] - 买方类型多元化,包括拟IPO企业、上市公司,龙头企业的产业整合诉求持续存在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趋势 - 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并购案例显著增多 [1] - 半导体行业尤为热门 [3] - 并购有助于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 创新交易方案与灵活性 - 未盈利资产收购、股份分期支付、跨境换股等多个相关创新交易落地 [2] - 并购重组受到技术框架的束缚变小,能更好地服务产业整合的商业需要 [2] - 交易灵活性大幅提升 [1] 跨界并购的挑战与风险控制 - 跨界并购后续整合风险天然存在,交易推进的不确定性比一般并购交易高 [4] - 甄别优质标的需关注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体量较大、运作规范的公司具有更强容错能力 [4] - 跨界并购前应有充分前期准备,包括行业资源积累、管理人才储备和后续整合规划 [5] - 选择有相关度的产业及已具有成熟商业运营能力的标的相对更为安全 [5] 未盈利资产收购的估值困境 - 买卖双方对未盈利企业的价值和估值存在分歧是落地难的主要原因 [6] - 科技型新兴企业早期常呈亏损状态,难以仅通过传统财务指标评估价值,技术潜力和市场前景成为关键评估维度 [6] - 某些热门赛道企业尽管亏损,但早期一级市场估值已经较高 [6] 未来并购市场展望与趋势 - 行业竞争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部分行业大型并购交易数量有望超越IPO [8] -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寻找新动能意愿增强,会成为并购主力军,特别是头部企业 [9] - 并入产业头部和大企业将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发展选择 [9] - 地方政府、投资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对并购的关注度显著提升,更多资源将配置到并购方向 [9] 投行角色与专业能力要求 - 评估未盈利资产需从交易角度看待,综合考虑标的与上市公司的协同效应,着眼于长期战略和无形资产 [7] - 投行应具备价值创造能力,挖掘并撮合优质资产,同时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包括行业前瞻性思考、客户覆盖、资源整合和国际布局 [10] - 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理解并把握全球发展趋势对推动并购业务不可或缺 [10]
工行柳州分行:聚焦工业提供金融服务 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30 19:53
公司融资与业务发展 - 柳州某汽车配件制造厂因扩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再生产面临资金不足问题,通过工商银行柳州分行获得270万元贷款支持,专项用于生产线升级与原材料备货 [1] - 该企业是一家民营科技型汽车产业链配套重点企业,采用“公司+上游供应商+下游整车厂”模式,年加工各类汽车零部件超50万套 [1] - 工商银行柳州分行在一周内完成贷款审批发放,并通过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1] 银行信贷策略与业绩 - 工商银行柳州分行围绕柳州工业城市特点优化信贷布局,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2] - 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782亿元,较年初增加77亿元 [2] - 未来该行将运用“广西分行工业E贷”、“广西分行交易E贷”等重点产品,持续加大金融供给以支持柳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国企新赛道加速!国资委主任再强调发力“第二曲线”,经营拐点显现积极态势
华夏时报· 2025-09-30 19:41
国有企业经营状况 - 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3.9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年内营收增速首次转正 [8] - 1-8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2.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但降幅较前期有所收窄 [8]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2万亿元,同比下降1.7%,降幅较1-7月收窄5.8个百分点 [9] “第二曲线”战略核心 - “第二曲线”核心思想是企业需在第一增长曲线达到峰值前,通过创新开辟新业务以实现二次增长 [3] - 国资委推动中央企业开启“第二曲线”,重点布局绿色经济、数字技术、未来产业等新赛道 [4] - 推动国有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以履行其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 [7] 战略布局与产业方向 - 南方电网通过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电网数字化水平和新能源消纳比例来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5] - 南航集团突出培育新发展动能,持续做大做强货运业务,并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 [5] - 广汽集团等企业被强调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投资布局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5] 企业实践案例与成效 - 大庆油田天然气产量跃上60亿立方米新台阶,累计发电量超20亿千瓦时,构建绿色低碳能源新生态 [6] - 中车株洲所营收规模近三年每年跨越一个百亿元台阶,2024年营收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近15% [6]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2024年战新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9] 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 - 必须依靠创新来赋予产品与服务更多增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从而获得更高财务收益 [10] - 必须依靠创新来改善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的协调性,实现与环境相容共生的发展 [10]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持续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固定收益点评报告:企业生产积极性明显提升,高技术产业领先
华鑫证券· 2025-09-30 18: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9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景气度明显改善,中上游价格提升一定程度作用到生产端;经济结构升级为重要亮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生产投资积极性、从业人员均向好;非制造业尤其是建筑业就业指数大幅下滑;压力方面仍集中在需求侧,新订单指数仍在收缩区间,消费、房地产、基建仍然疲弱 [6] 报告各部分总结 制造业 - 9月制造业PMI为49.8,环比继续回升0.4 [1] - 生产指数大幅提升1.1至51.9,为近6个月高点;新订单指数提升0.2至49.7,新出口订单提升0.6至47.8 [2] -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积极性明显提升,进口指标回升0.1至48.1,原材料库存回升0.5至48.5,采购量大幅回升1.2至51.6 [2] - 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等行业产需释放较快,木材加工及家具等行业产需指数低于临界点 [2] - 企业盈利持续承压,供大于求问题突出,原材料购进价格保持53.2的高位,出厂价格指数回落0.9至48.2 [2] - 大型企业稳步扩张,小型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大、中、小型企业9月PMI分别变动0.2、 -0.1、1.6至51、48.8、48.2 [2] - 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原材料行业PMI分别变动 -0.3、1.4、1.4、 -0.7至51.6、51.9、50.6、47.5 [3] - 9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EPMI为52.4,比上月大幅回升4.6个百分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表现最好 [3]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环比提高0.4至54.1,连续3个月环比明显提升,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预期指数均位于57.0以上 [3] - 就业指数回升0.6至48.5 [3] 非制造业 - 9月非制造业PMI为50.0,环比下降0.3 [1] - 9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环比提升0.2,连续两个月在荣枯线之下 [5]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下降0.4,邮政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5]
国企经营迎积极拐点 1—8月营收同比转正
证券时报· 2025-09-30 02:10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维度国企经营分化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 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2万亿元,同比下降1.7%,较1—7月收窄5.8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显著;但部 分地方国企,尤其是资源型省份企业受传统行业下行影响更大,以山西省为例,该省1—5月国企利润总 额同比降幅超三成。 对于国企如何开启增长"第二曲线",李锦表示,国资委已多次要求国有企业过紧日子、追求有效益的投 资,并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胡迟则认为,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是关键路径——按照计划,今年年 底,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占比将达35%,其对营收的拉动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助力国企更好发 挥国民经济运行"压舱石"作用。 从核心指标看,1—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达53.9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实现年内营收增速首次转 正;同期实现利润总额2.79万亿元,同比下降2.7%,降幅较前期有所收窄;应交税费3.90万亿元,同比 下降0.3%。 "营收转正为利润改善奠定基础,更是国有经济运行的关键观察转折点。"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迟指出。不过,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提到,利润仍处同比下滑区间,背后与有效需 ...
证监会:推进关键制度创新 破解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
人民网· 2025-09-29 22:02
第三,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更加活跃。"并购六条"发布以来,上市公司积极谋划并购重组,实现转型升级 和产业整合。目前,我们注意到,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的一共有1400余单,同比增长超过40%, 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同比增长超过220%。尤其在这当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披露资产 重组约65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过80单。我们也看到,一批案例已经顺利落地。比如,科技型上市 公司进行产业整合、收购优质未盈利科技资产等这些案例都已经落地。 第四,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持续发力。注册制改革以来,有九成的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 司,还有超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都获得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 硬科技"这样的市场生态逐步形成。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提升,目 前在投项目超过了10万个,在投本金超过了4万亿元。 第五,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不断凸显。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已经成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 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其中2024年一共发了539只,发行规模0.61万亿元,同比也是增长了 64%,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 ...
2026上海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展/高性能合金展/金属加工展
搜狐财经· 2025-09-29 15:49
展会基本信息 - 展会名称为2026上海国际高性能金属新材料展览会 是第2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旗下的新材料产业主题专业展区 [1] - 展会时间定于2026年10月12日至16日 地点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1] - 主办单位是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包括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和上海弗迪展览有限公司 [1] 展会规模与资源 - 展会与中国工博会旗下自动化展 信息技术展 能源技术展 科技创新展 机器人展等9大专业展形成联动 [1] - 共享230000名专业观众资源 [1] - 展会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 参展商超过3000家 [1] - 同期举办100余场精彩活动 [1] 展品范围 - 展区包括高性能合金材料展区 新型金属材料展区 金属复合材料展区和高品质优特钢展区 [3] - 生产加工和设备也是展品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行业背景与发展机遇 - 展会旨在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瞄准国际工业用材料最新技术 [4] - 应用高性能金属新材料技术提升工业制造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 推动工业新材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 - 随着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 高性能金属新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需求与日俱增 [4] - 高性能金属新材料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4] 平台价值 - 为工业用新材料领域企业提供技术交流 品牌推广 产品及解决方案对接平台 [4] - 致力于引进扩大国际技术与产业合作 提升新材料产业创新应用的核心竞争能力 [1] - 为企业构建独特合作交流平台 [1]
5分钟意向融资近2亿!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现场项目获资本强助力
搜狐财经· 2025-09-27 17:39
活动概况 - 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创业资源对接活动于9月27日在佛山市举行 [2] - 活动集结了24个有融资需求的优秀创业项目与12家知名投资机构进行面对面洽谈 [2][5] - 活动采用"5+5+1"模式进行高效对接,即项目介绍5分钟、洽谈对接5分钟、投资意向表达1分钟 [5] 投资意向成果 - 在表达投资意向环节,机构代表直接向创业项目抛出意向投资金额,合计金额高达1.85亿元 [2] - 单个项目获得最高意向投资金额为9000万元 [2] - "新一代战略性新兴高端膜材料"项目获得6家投资机构青睐,最高意向金额9000万元,合计1.85亿元 [12] - "多回路反馈穿刺介入手术控制系统"项目获得3家投资机构意向投资,最高5000万元,总计8500万元 [12] - "精确流体控制技术军民两用产业化"项目获得最高4000万元的意向投资金额 [12] - "空间在轨操作机器人"项目获得6家投资机构的青睐 [12] 项目领域分布 - 创业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装备制造、航天军工、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 [5] - 项目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硬核且具原创性 [5] - 多个项目涉及"卡脖子"技术突破,从底层技术到场景应用全链条覆盖 [5] 参与方反馈 - 项目负责人评价活动形式非常新颖、直观且高效,能快速了解投资机构兴趣和意向资金 [12] - 投资机构现场直接披露投资意向金额的形式被认可,能明确体现机构对项目的重视和认可程度 [12]
国资加码科技创新 7只专项子基金落户苏州
中国经营报· 2025-09-26 22:26
股权投资行业现状与挑战 - 股权投资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面临募资难、退出渠道有限等严峻挑战 [1] - 应大力发展兼具“大胆资本”风险承受力与“耐心资本”长期陪伴特性的“放心资本”以应对挑战 [1] 行业破局路径 - 通过引入长期资金、完善风控、创新退出机制等方式寻求破局 [1] - 完善对创业投资的差异化监管是破局方式之一 [1] 国有资本投资动向 - 越来越多的国有资本参与产业基金投资 [1] - 通过“母基金+子基金”的联动机制,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1] 专项子基金设立 - 签约设立7只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子基金 [1] - 新设立的专项子基金总规模超过65亿元 [1]
坚决抵制“内卷式”竞争、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国资委最新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9-26 18:10
他同时提到,要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聚焦产业链强基补短、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保障等重点领域,做好项目对接和要素支撑,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和 本质安全提升,加快推进设备更新改造,持续加强投向管控,动态优化投资布局,以高质量投资引领高价值增长。 今年以来,国资委多次提出,要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张玉卓2月28日为中央企业基层党组织"让改革穿透基层"学习研讨试点单位专题授课时强调,要深入推进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高质量开展国际化经营,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战略功能。 国务院国资委7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会议要求,要紧紧围绕"三个集中",优化国有资产增量投向,调整存量结构, 记者 辛圆 据国资委网站周五发布消息,国资委主任张玉卓主持召开部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聚焦稳电价、稳煤价、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等,听取企业意见建 议,进一步研究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的政策举措。 张玉卓表示,要更好助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要着力抓好稳健经营,锚定"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不放松,优化经营策略,注重向内挖潜,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