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
icon
搜索文档
600余家企业齐聚武汉“棉业京东”
长江日报· 2025-08-06 17:01
平台运营数据 - 银棉汇平台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量突破90.12万吨,交易额达126.62亿元 [1] - 平台已吸引全国660多家棉产业链企业入驻,占据2024年全国棉花销售总量769万吨的约11%份额 [1][3] - 典型客户案例包括中纺棉国际贸易公司年成交量1-2万吨,山东坤玖纺织年成交量约2万吨 [2] 商业模式创新 - 重构传统棉花贸易链条,将5个以上中间环节压缩为直连模式,上游直连新疆10万亩棉田和90座轧花厂 [2] - 平台实现采购效率提升50%-70%,支持在线搜索货源、电子签约及银行融资服务 [2] - 引入期货工具对冲风险,通过算法生成"保底收购价"并自动套保,帮助贸易商规避价格波动 [4] 产业链整合能力 - 新疆区域布局包括托管流转6万余亩土地,经营10余座轧花厂,年收购籽棉约30万吨(折皮棉超10万吨) [7] - 全疆年采购皮棉近50万吨,金额超60亿元,并为棉农提供每亩约1400元种植补贴 [6][7] - 将新疆种植技术引入湖北,打造首块1000亩以上机采棉示范田,推动长江流域棉花生产机械化 [7] 科技赋能与转型 - 采用北斗导航播种、无人机管控、机械化采收等智慧农业技术 [6] - 平台集成原棉超市、竞价销售、物流配送等数字化功能模块,被业界称为"棉业京东" [1] - 通过新三板挂牌子公司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支撑平台发展 [4] 社会效益与战略 - 在新疆带动500余名当地群众就业,形成"产业援疆"示范效应 [6][7] - 构建贯穿东西的"棉业动脉",促进新疆与长江流域棉区协同发展 [8][9] - 75年老国企通过"轻重结合"模式实现转型,以科技之"轻"撬动产业链之"重" [8][9]
新华视点|成都世运会精彩看点前瞻
新华社· 2025-08-06 12:58
赛事概况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于8月7日至17日在四川成都举办,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余名运动员参赛 [1] - 赛事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呈现新老交融特点 [2] - 中国代表团321名运动员参赛,覆盖28个大项、152个小项,创1981年参赛以来规模之最,其中12个大项为首次参赛 [4] 项目创新 - 自由式轮滑首次亮相,设男子花式绕桩等4个小项 [4] - 自由潜水、残疾人自由潜水、龙舟、武术等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4] - 无人机竞速、跑酷等新潮项目与传统项目如空手道、射箭同台竞技 [4] - 蹦床、攀岩等6个项目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重合 [4] 办赛特色 - 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临建,设备设施遵循"能借不租、能租不买"原则 [5] - 采用节能型灯具和透水混凝土工艺,降低碳排放 [5] - 投放18台碳基魔方智能回收箱,通过碳积分兑换机制推动"碳中和" [6] - 20余款"成都造"科技产品应用于赛事,包括配送机器人、无人警务巡防车等,部分设备协同工作效率提升40%以上 [6][7] 文化融合 - 吉祥物"蜀宝""锦仔"融合蜀锦与大熊猫、川金丝猴元素 [8] - 奖牌"竹光"融入太阳神鸟纹饰,绶带采用蜀绣工艺,奖牌盒为青神竹编手工制作 [8] - 火炬"竹梦"结合竹子色彩与青铜纹样,呼应"逐梦"主题 [8] - 世运村设置中医药体验馆等文化互动区,展示书画、皮影等传统技艺 [9][10] 文旅联动 - 成都东部新区打造世运广场,提供体育展示、文化体验、美食购物一站式服务 [10] - 推出票根优惠打卡地图,联动餐厅、博物馆等消费场景 [10] - 四川省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整合九寨沟、都江堰等旅游资源 [10]
福建安溪 全链创新畅通茶香通道
经济日报· 2025-08-04 06:00
产业规模与品牌价值 - 2024年安溪县茶园面积60万亩 茶叶总产量6.2万吨 茶产业综合产值416亿元 [1] - 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43.07亿元 连续10年居全国茶叶类地理标志品牌价值榜首 [1] - 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双世遗"称号 [1]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升级 - 智能虫害防治系统实现亩均效益提高30%以上 减少农药使用并降低环境污染 [2] - 八马茶业第六代智能化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升20倍 能耗下降30% [3] - 建设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及3个国字号科技平台 茶园良种覆盖率与标准化技术覆盖面达100% [3] 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播 - 每年组织超百场品牌宣传活动 2023年进入联合国总部及粮农组织总部进行文化展示 [5] - 编撰《安溪茶史》《安溪茶志》 创作《铁观音》等情景剧创新文化传播形式 [6] - 形成157家地理标志准用企业品牌矩阵 拥有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5家/省级16家/市级12家) [6] 全产业链配套体系 - 茶机械产业占全国80%市场份额 茶包装年销售额70亿元占全国通用包装市场三分之一 [7] - 272家物流企业设立1000多个服务点 日均处理涉茶快递16万件 实现全国产茶县最低物流成本 [7] - 全县茶叶电商销售额达125亿元 县内外茶业营销人员30万人 全国开设茶店超6万家 [8] 茶旅融合与新业态发展 - 建成41座特色茶庄园 创新"现代农业+文旅"模式 [8] - 2024年接待游客906.79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107.08亿元 茶文旅收入占比近一半 [9] - 开发"茶文化体验游""非遗制茶工坊"等文旅项目 推动"精品战略+渠道下沉"模式实现产品溢价提升25% [8]
在成都|科技赋能赛事,触摸世运之城的智慧脉动
新华社· 2025-08-03 23:14
成都世运会科技应用 - 20余款前沿科技产品将在世运村和赛场应用,包括智能导航机器狗、水下机器人、"小吒"机器人等[1][6][9][11] - "镗钯"人形机器人将担任啦啦队角色,实现多台机器人协同群舞[4] - 智能导航机器狗具备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可提供赛事导航和城市文化讲解服务[6] - 水下机器人将应用于多个水下竞赛项目[9] - 轮足式人形机器人"小吒"将提供导览服务[11] - 滞空照明机器人将作为应急照明系统应用于多场景[13] 火炬传递科技元素 - 世运史上首次火炬传递采用"竹梦"火炬,融合竹编非遗工艺与航天级燃烧系统[13] - 外骨骼机器人装备助力残疾人火炬手完成传递,展示"科技助残"力量[15] 无人机竞速项目 - 世运会最具科技感的竞赛项目之一,被称为"空中的F1",要求"人机合一"的高阶操控[18][19] 科技赋能文旅融合 - 游客可通过MR眼镜在数字游船上体验锦江游览[21] - 光影装置展示蜀锦织机工作原理[22] - 机器人茶艺师表演传统茶艺[24] - 互动游戏帮助儿童了解川剧脸谱[26] - 东门码头举办光影秀活动[27] 城市创新数据 - 成都每小时诞生8项专利,每天新增4家高新技术企业[1]
冰雪“燃”动 科技赋能:冰雪经济与特色文旅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哈尔滨举办
新华网· 2025-08-03 10:33
冰雪经济与特色文旅论坛 - 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新智造新消费新生态"为主题在哈尔滨举办[1] - 冰雪经济与特色文旅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论坛吸引200余位文旅部门领导、城市代表、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参与[1] - 论坛聚焦新质生产力驱动文旅创新、冰雪旅游辐射效应、品牌影响力提升等议题[1] 哈尔滨文旅发展 - 哈尔滨依托生态基础、历史沉淀和地域特色推进文化赋能与旅游带动[2] - 黑龙江省开展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旅游两个"百日行动"[2] - 黑龙江全链条提升"食住行游购娱学"服务品质并升级"宠客"模式[2] 冰雪经济发展 - 中国冰雪产业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万亿元[3] - 冰雪经济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并重塑产业格局[3] - 河北推动冬奥遗产利用并探索"冰雪+文化/体育/乡村振兴"融合路径[3] 文旅融合创新 - 文旅消费从"流量时代"进入"场景时代"[5] - 夜间消费占滑雪旅游度假地总消费一半[6] - 哈尔滨以绿色生态、白色冰雪等主题展示城市魅力[6] 科技赋能文旅 - 新华网推出《哪吒5DVR》等VR项目打造沉浸式场景[7] - 元宇宙技术推动文旅消费革命并创造情绪价值[7] - 科技赋能对文旅生态提质升级起关键作用[7] 产业跨界融合 - 科技与文体旅结合需体现产业生态的主动需求[8] - 文旅产业需要"好故事、好传播、好落地"协同发力[8] - "冰雪+"新业态成为区域经济新增长点[8]
文化保护的动能从科技创意匠心汇聚中奔涌
中国青年报· 2025-08-02 09:30
文化遗产保护成效 -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成效显著,市民和游客自觉参与保护,20余年来摄影师为西湖留下超万张照片 [1] - 浙江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实现零的突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 - 截至2024年年底,浙江拥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名镇94个、名村218个、历史文化街区107片,不可移动文物7万余处,历史建筑11126幢 [2]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应用数字技术,游客可通过AR智能导览眼镜观看展品虚拟影像视频 [3] - "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启用,实时更新湿度温度、天气情况、建筑结构微变等数据 [3] - 杭州打造"数智运河——大运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遗产数智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4] 文化工程与传承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工作历时20年,构建起最全面的中国古代绘画图像文献档案库,出版64卷244册 [6] -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正式开馆,展陈1685件宋代绘画高清打样稿 [6][7] - 上千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加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活动 [7] 非遗保护与创新 - 浙江省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1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71人,数量居全国第一 [8] - 泰顺县开发泰顺文化遗产(廊桥)监管保护平台,实现古廊桥24小时智慧监管 [8] - 浙江龙泉引进大学生团队,与网络平台合作,为非遗带来更多流量和关注 [9] - 绍兴市出台《绍兴"古城青年创客"项目实施方案》,引入咖啡、奶茶、书画、民宿等旅游休闲业态 [10]
全省首家“移动车管所”亮相潍坊,企业员工办事“零跑腿”
齐鲁晚报网· 2025-08-01 23:03
政府服务创新 - 潍坊市车管所将服务窗口前移至北汽福田汽车多功能全球中心工厂 开展车驾管业务"上门办"服务 [1] - 采用"需求清单—精准派单—上门服务"全链条响应机制 以"科技赋能+主动服务"为核心 [3] - 运用AI体检车载机器人 便携微机移动警务终端等先进设备 将服务窗口"搬进"企业园区 [3] 企业运营效率提升 - 员工无需请假外出 在园区内完成驾驶人体检 业务受理 在线缴费 现场制证全流程办理 [5] - 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10分钟 节省个人时间成本 支持企业高效运转 [5] 未来服务规划 - 潍坊市车管所将持续深化便民利企服务举措 拓展"上门办"模式 [5] - 推动精准服务直达企业一线 提升员工办事便捷度和获得感 [5]
东营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齐鲁晚报网· 2025-07-31 16:26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 同比增长7.1% 增速居全省首位 [3] - 2024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610.72亿元 其中13个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462亿元 同比增长7.6% [3] - 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28.2亿元 同比增长9.8% 占比提高0.2个百分点 [3]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水产品总产量24.3万吨 同比增长4.6% 水产养殖总面积163万亩 工厂化养殖面积150万平方米 [4] - 水产苗种繁育能力突破500亿单位 建成全国重要南美白对虾和海参苗种生产基地 [4] - 胜利油田海上原油产量179.6万吨/年 中海油东营上岸原油量达464万方 [4] - 烧碱产能195万吨 占全省16.6% [4] - 规模以上海洋装备制造企业超140家 涵盖油田勘探钻井全产业链 [4] - 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引进15家头部企业 签约37个产业链项目 投产21个 [4] -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988万千瓦 占全市总装机67% 含渤中海上风电项目及全国首個吉瓦级海上光伏项目 [4] - 海水淡化能力达5.8万吨/日 东营港项目为全省最大海水淡化制备脱盐水工程 [4] 港口建设与物流 - 上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595万吨 同比增长17.64% [6] - 东营港区建成生产性泊位63个 25万吨级单点系泊工程主体落成 [6] - 广利港区建成6个5000吨级和2个1万吨级通用泊位 配备全省首个风电设备专用码头 [6] - 建成公共管廊49公里 铺设原油及成品油管道近300公里 配套库区2200万立方米 [6] 科技创新能力 - 海洋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8家 建成省级以上涉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 技术创新中心2家 重点实验室4家 [7] - 威飞海洋成为国内首家全球第五家水下油气生产系统研发制造企业 [7] - 胜鑫公司突破海洋高含硫环境油管防腐技术 [7] - 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4个 涉海领域黄河三角洲系列人才8人 [7] 生态保护与修复 - 黄河口湾区入选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创新高 [8] - "十四五"以来修复滨海湿地4537公顷 退养还滩678.57公顷 [8] - 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 综合治理率超95% [8] - "十四五"期间累计放流水产苗种60亿单位 [8] 品牌与试点建设 - 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达32亿元 蝉联"中国十大名蟹" [4] - 垦利区、河口区获批国家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 [4] - 东营市入选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对虾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城市 [4]
法治护航、科技赋能、金融助力
南京日报· 2025-07-31 10:22
文章核心观点 - 南京市通过构建法治护航、科技赋能和金融助力三大服务载体,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企业家高素质成长 [1][2] 法治护航举措 -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框架,为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股权结构治理、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等方面提供具体建议 [1] - 通过实际案例详细解读科技创新、规范管理、权益维护等法律条款规定 [1] 科技赋能服务 - 华为、阿里在宁总部以及安讯科技相关负责人宣讲了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举措 [1] - 市工商联中小微企业委员会下一年度将提供科技赋能服务 [1] 金融助力支持 - 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未来五年计划为南京各类民营经济主体累计提供不低于1100亿元融资支持 [1] - 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场景化、定制化金融方案,精准助力降本增效与数字化转型 [1] - 市工商联与邮储银行南京市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委员会年度计划 - 市工商联中小微企业委员会主任提出下一年度将加大"优品自荐"活动频率、深化"以一帮十"网格化建设 [1] - 委员会将倡导内部资源合作、持续优化积分管理 [1] 服务载体构建 - 市工商联将构建法治护航、科技赋能和金融助力三个全新服务载体,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核心需求 [1][2] - 市工商联将服务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作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可感、可及的服务载体和平台 [2]
渤海人寿天津分公司:科技人文双驱动 构建服务新生态
财富在线· 2025-07-30 15:48
在第十三个"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期间,渤海人寿天津分公司紧扣"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 好"主题,聚焦重点人群服务需求,将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以实际行动彰 显保险行业的温度与担当。 随着健康智能服务设备升级和特殊群体无障碍服务驿站的构建,天津分公司着力打造的"知识性、便利 性、智慧性"三位一体现代保险服务场景日臻完善,正在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暖心的服务体验。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渤海人寿构建了全流程线上服务体系,客户可通过手机APP、"渤海人寿"微信服务号等渠道随时办理保 险相关业务,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公司采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及智能核保问卷等技术,在投保 流程中嵌入客户适当性评估机制,实现从新单投保至合同签收的全流程线上化服务;高频保全业务支持 自助办理,复杂业务如保单复效、投保人变更等,可借助视频客服功能,由客服人员跨越空间与客户进 行面对面视频交流,实现服务零距离交互。 2024年,渤海人寿全力打造数字化多渠道互动服务矩阵,完成了全媒体客服系统搭建,实现多窗口服务 的统一接入;在保险行业内率先推出首对"AI数字人孪生姐妹花"——"海诺"和"如菲",提供投保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