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

搜索文档
【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上海“智”造先锋:AI重构工业新范式下的柔性生产
搜狐财经· 2025-05-27 18:43
制造业AI应用案例 - 黑湖科技展厅展示AI优化效果:某食品企业饺子皮切割模具利用率提升23倍,某新能源车企订单响应时长缩短至原来的1/3 [1] - 上海汽轮机厂通过AR眼镜和数字化系统实现汽轮机转子加工效率提升30%以上,生产等待时间下降43% [2] - 上海汽轮机厂动态优化切削参数使大型转子加工能耗下降18%,年节约电费超300万元 [3] - 光明乳业通过AI系统实现鲜奶全流程追溯至54个关键节点,金山智慧牧场奶牛发情期预测使配种效率提升15% [4] - 光明乳业TMR精准饲喂系统提升饲料利用率12%年节约800万元,AI温控系统降低巴氏杀菌温度10℃实现能耗下降9% [4] - 光明乳业AI算法优化冷链路径使日均配送效率提升35%,获行业首个五星级冷链资质 [4] - 东莞钣金厂使用黑湖科技AI工具使非标订单工艺准备时间缩短60% [5] - 黑湖科技AI生成代码将MES系统定制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1-2天,已形成12个行业工艺知识库 [7] - 黑湖科技AI系统使新能源电池Pack产线调试时间缩短60% [7] 供应链数字化 - 海智在线平台通过AI匹配系统将法国高精密齿轮订单供应商寻找时间从2周缩短至1小时 [8] - 海智在线AI系统在深圳电子厂停产时2小时内找到3家备份工厂,平台订单履约率保持98.7% [8] - 海智在线2024年平台交易额达226亿元,其中AI驱动跨行业订单占比超40% [8] 行业转型趋势 - 上海制造业通过AI实现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精准服务"转型 [9] - AI对制造业改造已从工具层面向范式层面跃迁,实现工艺自主优化、工厂动态组网和数据驱动决策 [9] - 上海"未来工厂"范式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 [9]
人形机器人,到底能不能投资?
36氪· 2025-05-27 09:36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通用人形机器人能够执行多种任务,适用于制造车间、医院和酒店等人类设计的环境,无需大幅重新配置或重新编程 [3] - 技术进步源于硬件与软件融合,主要参与者如英伟达和特斯拉正在推动大规模部署 [3] - 制造成本近年来下降40%,预计从5.8万美元降至2032年的2万美元 [4] 行业应用与案例 - 制造业中,人形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短缺并执行高风险任务,58%的大型工厂经理认为2040年将成为成本效益标准 [7] - 中国汽车制造商实现近100%自动化,蔚来汽车用300台机器人每小时生产20辆汽车 [8] - 护理领域,NAO和KASPAR机器人辅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交技能 [9] - 零售和酒店业中,人形机器人调酒师和服务员在亚洲市场受欢迎 [10] 投资与整合策略 - 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降低前期投资门槛,支持逐步部署 [12] - 整合应优化广泛流程而非单一任务,如亚马逊仓库中Digit机器人提升物料搬运效率 [13] - 数字孪生技术虚拟测试机器人性能,确保安全与效率 [16] 安全与协作 - 需培养人机协作文化,采用透明安全验证框架,如Figure AI的安全促进中心 [15] - 避免恐怖谷效应,设计直观易用的机器人界面 [15] 未来展望 - 2040年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或达800万台,迅速重塑劳动力格局 [4] - 成功整合需评估业务价值、投资需求及人机协作策略 [17]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王彬文长期致力于飞行器强度领域技术攻关—— 以“中国强度”托举大飞机翱翔长空(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05
航空工业技术突破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席技术专家王彬文团队攻克轻质结构冲击、严酷工况生存、气候环境适应等多个世界性难题,取得系统性创造性成果 [2] - 团队创建极端高温耐热性实验评估新技术,实现2000摄氏度峰值温度和超过50摄氏度/秒升温速率,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6] - 建成全球体量最大(13万立方米)、模拟环境最多(12类)、性能指标最优的大型气候环境实验室,核心指标超越国外20%以上 [8] 重大航空装备研制 - 参与完成歼-20、运-20、C919、AG600等多型国家重大航空装备强度工程研制任务 [1] - 突破剧烈振动耐久性、战斗毁伤耐损性等极限强度关键技术,支撑歼-20等"杀手锏"武器研制 [6] - 2024年完成C919辅助动力系统降扬雪适航符合性实验,首次实现全机状态实验,支撑全球适航取证 [9]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 构建完整轻质结构抗冲击技术能力体系,打破多项国外垄断,支撑大飞机研制 [4] - 2022年研制自主可控大型结构分析软件,解决结构分析软件卡脖子难题 [10] - 开创基于数字孪生的全机强度虚拟实验新模式(2017年),研究数智强度系统工程(2024年) [10] 航空科研方法论 - 从基本原理着手创建计算模型,通过数万次实验研究石墨多参数热生成规律 [6] - 开创气候设计理论,发明舱体建造工艺,创建环境调控方法,历时15年完成实验室建设 [8] - 采用真实飞机进行全状态考核(两型全状态飞机),突破传统假件验证模式 [8]
商务部等八部门发布专项行动计划 培育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和供应链中心城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5-27 02:25
《行动计划》明确,建设数智供应链控制塔。支持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供应 链智能管理和决策系统,对供应链活动实现实时洞察、运行分析和智能响应,为辅助决策、风险预警、 前摄性调整等提供支撑,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 《行动计划》提到,探索推进供应链数据交易。加强供应链数据开放共享、开发利用。鼓励供应链领军 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探索数据确权机制,制定数据资产认定、质量评价、流通交易等系列标准,合法 合规开展数据交易,不断强化企业数据资产属性,提升企业数智化建设的积极性。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制定的《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下 称《行动计划》)日前发布,聚焦5大重点领域部署了10项主要任务。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负责人表示,供应链数智化有利于打造更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有利于降低全社会 物流成本,有利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8部门将培育一批数智供应链领军企业和供应链中心 城市。 《行动计划》提出,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一链一策"推进供应链数字化、智能 化、可视化改造,到2030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智供应链建设和发展模式,在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基 ...
一家工厂的一线员工何以创造90%的AI应用?| 走进标杆工厂
吴晓波频道· 2025-05-27 01:02
点击图片▲立即了解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如果按照对传统工厂的印象去评判,它真的非常不像一家工厂。" 5月14日—5月15日,吴老师和近百位企业家学员再一次开启了标杆工厂走访之旅。而这一次,他们走进的是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下称"成都工 厂")。参观不到二十分钟,一位企业家学员如是评价道。 成都工厂总面积3.53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域有14000多平方米。生产楼与办公楼紧密相连,从办公楼五层的会议区边侧的楼梯出发,绕过几层台 阶就能到达生产楼。 参访西门子成都工厂 在生产楼的建筑规划上,成都工厂建造之时就借鉴了德国西门子安贝格工厂生产区上楼的设计理念,建设了功能复合的四层厂房。 一层为传送带及生产辅助设施设备区域;二层为车间;三层、四层为生产用办公区。 除此之外,生产区域周边还设置有各种功能各异的房间,比如会议室、茶水间、咖啡室、休息室以及食堂。 在过去几年的工厂走访之旅中,西门子成都工厂始终是吴老师心心念念的参访之地。心心念念的理由有三点: ◎ 在探访之前,吴老师对一项数据非常感兴趣:成立12年,西门子成都工厂通过数字化改造升级,使得生产效率提升了2.3倍,制造成本累计降低 了近50% ...
高工云看展③:产线工艺革新赋能锂电智造升级
高工锂电· 2025-05-26 19:01
行业技术变革与峰会背景 - 锂电行业面临深刻技术变革,需求侧性能迭代加快,规模化降本要求日益严苛 [2] - 电芯设备产线需改进,涂布、卷绕等核心环节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直接影响电芯性能 [3] - AI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推动制造业向"极限制造"转型,目标包括极限成本、良率、产能及节能减排 [3] 高能数造固态电池技术 - 发布14项核心技术,包括全固态电芯一体化制备技术、干法电极高品质原纤化技术等 [4] - 全固态电芯一体化制备技术通过3D打印实现正-电解质-负极连续叠层制造,改善界面相容性 [4] - 干法电极技术通过仿真分析适配叶片,实现材料原纤化,提高极片机械性能与生产效率 [4]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干湿结合制备技术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干法与湿法解决方案 [5] 思客琦智能装备解决方案 - 展示锂电池智能制造产线解决方案,包括储能柔性PACK智能生产线等 [7] - 精密检测体系覆盖尺寸测量、外观瑕疵检测等环节,通过AI+算法提升效率 [10] - 激光高速飞行焊设备集成三飞一测,实现高速、高效、高一致性加工 [11] - 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琦航AI-Studio+Deepseek"双模型提升管理水平 [12] 华视集团检测技术 - 南京华视智能CCD毛刺检测系统实现120m/min高速全检,最小精度0.007mm [15] - 高精密CT系列采用11轴多轴运动控制,辐射泄露率优于国标 [16] - 无锡上川精密涂布模头横向涂布一致性达±1.0%,兼容涂布速度5-100m/min [17] - 常州锐奇精测X射线全检面密度仪实现100%全幅面检测,分辨率0.4mm*0.4mm [20] 逸飞激光锂电装备 - 发布智能精密激光加工系统,焊接精度偏移轨迹≤0.1mm [25] - 新一代密封钉高速装配系统实现单机单激光器150ppm高效生产 [25] - 圆柱全极耳电芯封装整线系统通过转塔式与磁悬浮式双技术路径提升量产稳定性 [25] 大族锂电创新设备 - 电芯绝缘UV喷涂设备将材料利用率从70%提升至98%,耐温性能从150℃升至300℃ [29] - 固态电池检测系统优化夹具结构,测试一次合格率从99.7%提升到99.9% [31] 瑞能股份测试方案 - 固态电池超大压力监测系统控制精度±0.4t,保证压力均匀分布 [36] - 便携式二三轮电池组检测设备为后市场运维提供安全便捷工具 [37]
湖湘风潮闪耀深圳文博会
长沙晚报· 2025-05-25 22:56
湖南展馆数字文博成果 - 湖南广电通过自研文物数字重建技术还原岳麓书院、岳阳楼等文物实景,结合"潇湘八景"数字画卷展现湖湘文化脉络 [3] - 湖南博物院与宏瑞文博集团联合推出AI交互数字展柜,观众可通过点击屏幕与"人面纹方铜鼎"数字孪生文物互动,数字人"小瑞"解读文物历史 [5] - "浯溪八景入画"运用虚拟引擎、高保真渲染等技术首次构建可互动数字摩崖石刻场景,体验者可换汉服穿越不同朝代浏览碑林 [5] 音视频技术创新应用 - 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双目AI直播相机支持4K画质与实时推流,通过手势切换焦距及人脸锁定实现单人直播 [7] - 菁彩声无线音箱系统采用无线组网技术,结合空间声场校准算法还原7.1.4空间音效,提升小空间视听体验 [7][9] - 马栏山微短剧智能译制中心运用AI工具支持20+语言翻译,2025年计划产出超10000部次微短剧翻译作品 [9] 万兴科技AI与鸿蒙生态成果 - 万兴喵影鸿蒙版为首款适配鸿蒙电脑的专业视频剪辑软件,支持触控缩放、滑动拖拽等高效剪辑操作 [1][9] - 公司同步展示万兴播爆、Wondershare SelfyzAI及"天幕"大模型等AI创新产品 [9]
国电南瑞主业发展稳健 新兴业务及海外业务去年增速亮眼
证券日报网· 2025-05-25 20:4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74.17亿元同比增长1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同比增长6.06%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2.24亿元总资产927.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1%和7.52% [1]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均创历史新高显示出强大盈利能力和良好发展态势 [3]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确立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四大产业集群形成以电网业务为"基本盘"电网外业务和海外业务为"增量盘"的产业布局 [1] - 公司强化数能融合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布局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在电力中的应用攻关方向 [2] - 公司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西亚、中亚、拉美区域业务持续关注欧洲电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及直流输电、储能等项目机会 [2]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数能融合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11%毛利率为22.4% [2] - 2024年公司新兴业务快速增长相关收入同比增长36.24% [2] - 2024年公司实现海外收入32.79亿元同比增长135% [2] 行业专家观点 - 公司电网主业"压舱石"作用明显抓住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在传统优势领域订单量持续增加支撑业绩稳定增长 [3] - 数能融合对于能源电力企业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能源业务可提升电力系统智能化水平实现电力调度精准高效 [3] - 数能融合能为能源电力企业开辟新业务增长点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数能融合经验值得同行业企业借鉴 [3]
AI焕活文化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激起跨洋涟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9:22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于5月22日开幕,为期5天,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24家,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并有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与交易 [3] -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占比提升至20%,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创历史之最 [3][13] AI与智能机器人 - 本届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邀请60多家AI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包括深度求索DeepSeek、腾讯混元大模型等,现场呈现"百模大战" [3] - 宇树、众擎、乐聚等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具备弹奏乐器、互动等功能,广东机器人"七剑客"、深圳机器人"八大金刚"等企业参展 [9] - 数字华夏的明星机器人产品"夏澜"拥有仿真人脸,已广泛服务政务大厅、银行网点等场景,2024年完成数十台商业交付 [9] 文化科技融合 - 中国国家博物馆带来"衣见如故"AI换装互动装置和"中华文明云展"小程序,通过数字采集技术和AI换脸算法实现文物活化 [5] - 腾讯与安阳市合作研发"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普及甲骨文知识,并开发了143万字的甲骨文单字数据库 [7] - "达芬奇秘境·天才之境"主题展融合达芬奇IP与AI交互技术,如全球首款"可聆听、可对话"的智能永生花艺术装置Da Flora [12] 国际文化交流 - 埃及品牌PYRUS展出纸莎草相关文创产品,并推出可将名字翻译成埃及象形文字的装置 [13] - 中意达芬奇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通过裸眼3D、AI、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达芬奇手稿的数字永生,构建文明对话场景 [12] 文化出海 - 本届文博会增设文化出海展区,集中展示出口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15] - 深圳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在海外主流平台拥有超2.1亿订阅用户,其中约60%为非华语用户,覆盖近20个语种和200多个国家 [15] - 中国微短剧海外应用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逾4.7亿次,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中国游戏厂商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 [15]
中远海科:2025年继续保持战略定力 提供有价值的数字化赋能产品和数据服务
全景网· 2025-05-22 18:11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2025年公司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主动对接服务市场,积极跟踪航运物流产业和行业需求,发挥在技术积累、产品质量、品牌声誉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提供有价值的数字化赋能产品和数据服务 [1] - 通过加大产品化、平台化业务的营销力度(如船视宝、航安宝、i航运等核心产品和平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升高质量业务占比和毛利水平 [2] - 设立大客户经营中心,加大对于集团内外大客户的经营力度 [2] - 进一步清晰核心主业,聚焦围绕赋能航运行业上下游做大做强数字航运与供应链业务 [2] - 依托服务中远海运集团的丰富应用场景,构建核心竞争力并拓展业务,加快航运物流数字化产品向外部市场开拓 [2] 智能航运与数字业务发展 - 发展智能航运产业,包括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运服务、智能运营以及智能监管等领域 [2] - 加快数字城市与交通业务的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数据应用等方向的平台和产品 [2] - 围绕客户关注的稽查、治超、降本增效、维护保养、节能减排方面加大产品研发力度 [2] - 提升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水平,加大数字孪生、视频中台等底层技术研发 [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数字航运与供应链、数字城市与交通等业务 [2] - 持续推进创新转型,通过数智技术和实体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面向行业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和产品 [2] - 为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