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

搜索文档
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开进了上海市区!记者实探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21:01
上海Robotaxi常态化运营进展 - 上海7月下旬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进入常态化、规模化新阶段 [1] - 8月上海市区首次出现面向公众常态化运营的"真无人"Robotaxi服务,运营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早7:30至晚9:30 [3] - 小马智行联合锦江出租在浦东新区金桥和花木区域落地全无人Robotaxi,运营首日12分钟内迎来首位乘客,大部分车辆处于接单状态 [13] 小马智行Robotaxi技术细节 - 采用雷克萨斯RX车型,搭载第五代自动驾驶系统,配备7个摄像头、4个激光雷达和4个毫米波雷达,实现车周200米全域视野 [11] - 基于强化学习范式的PonyWorld世界模型,已实现50万小时全场景、全天候、全无人驾驶运营,每周生成100亿英里测试数据 [11] - 全球累计自动驾驶路测里程超过5000万公里,安全性表现超过人类驾驶10倍 [11] 用户体验与运营模式 - 用户通过APP呼叫三座SUV型Robotaxi,平均等待时间约5分钟 [3] - 车内通过语音和屏幕与乘客交互,需完成车门关闭和安全带系好确认才能开始行程 [7] - 1.3公里行程收费14元(优惠后11.4元),参考上海市出租车计价标准 [16] - 运营范围覆盖浦东新区人民政府、购物中心、公园、地铁站等地标场所 [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5400万美元增长至2035年4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60% [17] - 2035年车队规模将突破190万辆,覆盖主要一线城市 [17] - 上海计划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L2/L3新车占比超90% [18] - 上海将推动500辆数据采集网约车落地运行,建立自动驾驶大模型评测体系 [18]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中国已发放超1.6万张测试牌照,开放3.2万公里测试道路,开展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 [17] - 上海作为全国最早发布"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性法规的城市,计划实现浦东新区全域开放 [18] - 车路协同、高精地图更新等基础设施依赖政府与企业协同推进 [18]
【行业政策】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28日-8月3日)
乘联分会· 2025-08-04 17:20
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公示 - 交通运输部公示第78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共1821款,包括客车59款、乘用车41款、载货汽车852款、牵引车辆291款、挂车578款,同时撤销7款车型 [7] - 公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规,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5] 汽车转向系统标准修订 - 工信部就《汽车转向系 基本要求》等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9月28日 [11] - 修订背景是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发展推动转向系统向线控转向变革,需更新标准以适应新技术 [13] - 标准内容涵盖转向系统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7章及6个附录,适用于M/N类车辆和O类挂车 [12] 防止转向机构伤害标准更新 - 《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征求意见,统计显示46%的驾驶员伤害由转向机构造成 [14] - 修订原因包括新能源汽车普及、半幅转向盘出现及皮卡进城限制取消带来的新安全挑战 [15] - 标准适用于M1/N1类汽车及多用途货车,包含8章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3] 电动汽车安全标准升级 -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增加对B级电压电动汽车的安全要求,不适用于持续连接电网的车辆 [16] - 修订目的是应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带来的新安全问题,提升整车安全底线 [16] - 标准包含8章及2个附录,替代GB 18384-2020版本 [16] 发动机国家标准制定 - 公开征求《车用氢燃料发动机用喷氢器》等3项国家标准意见,截止日期2025年9月29日 [18][19] - 喷氢器标准填补国内空白,规范氢燃料发动机关键部件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9][20] - 《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高压燃油泵安装要求》转化国际标准,目标支持4L/100km油耗目标 [20][22] 智能网联汽车港口标准 - 征求《智能网联汽车港口自动驾驶系统技术规范》意见,适用于港口集装箱运输的N3类车辆 [26] - 标准包含5章内容,规定自动驾驶系统通用要求、功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26] - 制定依据工信部培育新兴产业项目清单,征求意见截止2025年9月11日 [24][26]
上半年汽车召回超528万辆;违规轿运车将全面清退;我国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7月车事月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4 17:03
政策法规 - 三部门联合开展车辆运输车专项治理行动 自2025年7月起至12月底 新增车辆需符合国家标准 否则不予注册登记和道路运输证[2] - 三部门要求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监测 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 开展网络乱象专项整治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检[4] - 工信部将印发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提升优质供给能力 优化行业发展环境[6] - 商务部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限制条目 包括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等3条控制要点[8] - 中国牵头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 规定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 明确暴露率、复杂度等指标要求[10] 行业监管 - 保险业协会提示交通安全统筹非保险 仅限企业内部互助 对外销售属非法违规行为[12] - 上半年实施汽车召回87次涉及车辆528.06万辆 市场监管总局调查督促召回21次涉及233.93万辆[13] - 公安部交管局强调目前智驾系统未实现自动驾驶 驾驶人为最终责任主体 脱手脱眼将面临三重法律风险[14]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立项公示《汽车低温散热器》等十五项团体标准 构建安全-能效-碳管理技术框架[15] 市场数据 - 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299.6GWh同比增长47.3% 产量697.3GWh同比增长60.4% 销量659.0GWh同比增长63.3%[16] 技术发展 - 发布《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涵盖L0-L5全场景功能体系 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17] - 华为公布辅助驾驶专利 提升驾驶员对远近障碍物感知能力 减少视觉盲区和判断失误[39] 国际动态 - 美国对日本车征收15%关税 行业批评协议对日系车企有利[19] - 美国与欧盟达成15%税率关税协议 欧盟将增加对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购买7500亿美元能源产品[20] - 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净利润27亿欧元同比减少55.8% 营收726亿欧元同比减少8.6%[21] - 大众汽车上半年营业利润67亿欧元同比下降约33% 税后利润44.77亿欧元同比下降超38% 下调全年营收预期至与上年持平[23] - 欧盟发布通用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商指南 定义训练需超10^23次浮点运算的模型[24] - Stellantis放弃氢燃料汽车项目 停止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25] - 本田取消大型SUV电动车开发 转投混动市场[27] 企业动向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 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29] - 理想汽车i8对撞测试视频引发质疑 乘龙卡车官方质疑测试真实性并追责[31] - 上汽获颁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推动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33] - 比亚迪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 每10股派现39.74元送红股8股转增12股 现金红利总额约120.77亿元[35] - 蔚来汽车完成全国主要城市间高速公路换电网络建设 第1000座高速换电站上线 连通全国550城[37]
广州正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
广州日报· 2025-08-03 09:25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成效 - 广州17家企业累计自动驾驶技术测试总时长超130万小时 总里程达2441万公里 2024年测试车辆自动驾驶里程占比高达93 17% [1] - 2024年测试车辆自动驾驶里程占比较2023年上升3 67个百分点 [3] - 广汽集团与小马智行合作开发的自动驾驶车型平均脱离间隔里程近3万公里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广东省出台《关于支持广州市智能传感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 支持广州发展车规级传感器 [2] - 广州市印发自动驾驶产业发展工作计划表 推进自动驾驶政策出台 项目落地 规模应用等工作 [2] - 广州新增对接汽车产业链招商和增资扩产项目64个 已签约40个 [2] 测试道路与商业化应用 - 广州已开放1340条一般测试道路 单向里程共2601公里 开放10条高快速测试道路 单向里程共263 27公里 [3] - 测试路段覆盖8个行政区及广州空港经济区 构建跨区测试网络 [3] - 全市开展道路测试与示范运营的车辆共508辆 涵盖出行服务 环卫清扫 厢式物流 重卡运输等多种车型 [4] - 广州公交集团联合文远知行投入50辆自动驾驶巴士 开通10余条自动驾驶便民线路 [4] -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环卫车在黄埔 南沙开展公开道路测试 车队规模超50台 [4] - 小马智行 如祺出行 文远知行等共投入75台车辆开展示范运营 [4]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 广州入围国家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 5G个人用户普及率105 94% 全国第一 [5] - 广州在黄埔 海珠 花都和番禺四个先行区构建车联网示范应用环境 [5] - 已完成897套感知设备 419台计算单元安装 改造红绿灯205个 [5] - 完成10400台PC5通信和北斗定位车载终端安装 成为国内首个车联网车载终端应用突破1万辆的城市 [5] 未来发展规划 - 广州市正编制无人驾驶装备工作指引 将从全市全域层面推动多种类型 多种场景无人驾驶装备的应用 [1][4]
山东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
大众日报· 2025-08-01 08:57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更新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修订决定 新规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2] - 修订聚焦电动车管理 自动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 非法改装机动车等社会关切领域 结合国家最新规定和先进地区经验进行制度设计 [2] - 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科研创新 推广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 提升管理现代化水平 [2] 新兴交通业态管理 - 对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作出原则性规定 鼓励有条件地区通过政策创新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应用 [3] - 建立低空飞行与道路交通联合管理机制 体现对低空经济的前瞻性布局 [3] - 明确禁止在道路上使用滑板 平衡车等器械 填补新兴交通工具监管空白 [3] 重点领域执法强化 - 针对渣土车违规 大型车辆强行右转等事故高发行为 规定重型车辆右转需停车观察 [3] - 授权地方政府划定三轮车 四轮车限行区域 规范砂石渣土运输车辆行驶标准 [3] - 要求快递外卖企业加强对多次违法从业人员的约束 强化新业态主体责任 [3] 非法改装与柔性执法 - 严禁生产销售不合规非机动车 禁止拼装改装非机动车动力/速度装置 [4] - 设区市政府需建立协作机制打击非法改装行为 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 [4] - 引入"首违不罚"制度 对轻微违法且及时改正行为免予处罚 体现执法温度 [4]
QuestAuto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半年报:月度活跃量逼近3400万辆
36氪· 2025-08-01 07:41
政策与产业规范 - 上海即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运营牌照,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已开展不同阶段试点,加速行业正规化发展 [1] - 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填补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评估和测试验证的空白 [1] - 保险公司推出"辅助驾驶事故责任判定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责任认定与赔付机制完善 [2] 市场数据与竞争格局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活跃量达3372.31万辆,其中纯电动2262.98万辆、插电混动839.02万辆、增程式270.31万辆 [2] - 比亚迪以971.43万辆活跃量领跑,上汽通用五菱242.62万辆、特斯拉中国236.06万辆分列二三位 [2][12] - 厂商TOP10中6家跻身百万活跃量俱乐部,新势力零跑、小鹏、小米增速显著 [12][10] - 车系活跃量TOP10中比亚迪占6席,Model Y(154.22万辆)、五菱宏光MINIEV(151.24万辆)领先 [14][48] 产品与技术趋势 - 纯电平均续航提升至460KM,增程式车型环比增速突出 [2] - L2级辅助驾驶配置装车量占比达70%,智能化配置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国产车从性价比转向技术定义权争夺,如小米YU7越级配置、领克900聚焦家庭安全 [6] 保值率表现 - 增程式车型保值率优于插混和纯电,但3年车龄保值率均低于50% [19] - 国产品牌崛起:坦克品牌3年保值率70%位列TOP3,理想汽车紧随特斯拉(57.1%) [21] - 1年车龄纯电保值率小米SU7超90%,3年车龄保时捷Taycan近60%领先 [23] 营销与用户运营 - 新能源车企广告向高信任度渠道迁移,私域流量快速增长,比亚迪活跃用户突破1200万 [30][33] - 小米YU7发布带动APP日活创新高,汽车资讯类APP流量显著提升 [32] 细分市场竞争 - 中大型纯电SUV市场因小米YU7上市竞争加剧 [35] - 大型SUV市场"大六座厮杀",问界M8、腾势N9 DM等新车型表现突出 [37] 充能设施 - 充电桩市场集中度高,特来电等头部品牌主导,午间时段使用率进一步提升 [41][44] 价值榜单数据 - 纯电车系活跃量TOP3:Model Y(154.22万辆)、五菱宏光MINIEV(151.24万辆)、海鸥(82.38万辆) [48][50] - 插混车系活跃量TOP3:宋PLUS DM(90.52万辆)、秦PLUS DM(89.65万辆)、元Pro DM(62.12万辆) [51] - 增程式车系活跃量TOP3:理想L7(31.10万辆)、问界M7(30.21万辆)、理想L6(28.84万辆) [53]
王忠林会见斯泰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奥·菲洛萨、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杨青 协力合作做大做强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搜狐财经· 2025-07-31 22:48
公司合作动态 - 斯泰兰蒂斯集团首席执行官与东风汽车董事长在武汉会见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 [2] - 斯泰兰蒂斯集团是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 东风汽车是中国汽车制造领域龙头企业 [3] - 双方将深化合作加快新能源转型 产出更多优秀产品实现互利共赢 [4] 区域产业优势 - 湖北汽车产业配套能力突出 产业基础厚实 科教资源富集 区位交通优越 市场优势明显 [3] - 湖北正加快打造以汽车制造与服务为代表的"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3] - 湖北将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为企业在鄂发展提供更优服务 [3] 战略发展方向 - 企业将打造"神龙造、全球销"模式 加快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 [3] - 东风汽车将积极抢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 培育产业新优势 [4] - 双方将加大在鄂项目投资和战略布局 助力湖北做大做强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3]
56天极限重组!中国长安将砸2000亿元瞄向全球前十,朱华荣:天地广大
华夏时报· 2025-07-31 22:22
从2月传出要与东风合并,到6月宣布兵装集团旗下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央企,再到7月29日中国长 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汽车")挂牌成立,这场备受瞩目的央企重组终于宣告落地,并开 启新征程。 "为什么合并告吹,为什么分立新央企"的央企重组疑问,如今终于有了答案。"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 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问题,而是承载了国家战略部署、产业发展战略以及未来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等一 系列新的方向和理念,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7月30日,中 国长安汽车成立一天后召开了首次媒体沟通会,对外宣布了新央企的使命与责任,公布了领导班子以及 各个品牌的规划,并给出如上解释。 根据规划,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要实现整车产销规模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 量占比超过30%的目标任务,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新央企,新使命,重组只用了56天 7月30日,中国长安汽车"领导班子"集体亮相媒体沟通会: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 记、董事长;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总经理人选;谭本 ...
中国汽研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张强:车企出海需建设本地化服务能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31 21:57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 辅助驾驶技术落地需要政策和标准的推动 [1] - 自动驾驶标准体系尤其是安全标准需与汽车产业发展协同 [1] 中国车企海外战略 - 产品出口是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必要方向 [1] - 需采取"一国一策"精细化定位 [1] - 根据海外目标市场的政策法规、环境特点和消费偏好差异建设本地化服务能力 [1]
计划三年完成关键调整,中国一汽2030年销量目标500万辆
经济观察网· 2025-07-31 21:31
中国一汽2030年战略目标 - 公司明确"一个定位"为建成世界一流移动出行科技公司 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 [2] - 2030年整车销量目标超过500万辆 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300万辆 自主品牌销量超200万辆 自主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50万辆 海外市场销量超70万辆 [2] - 2024年整车销量320万辆 2025年目标345万辆 需保持7.7%年复合增长率 2024年上半年销量157.1万辆 同比增长6.1% [2] 自主品牌发展计划 - 自主品牌2024年销量目标100万辆 2030年目标200万辆 需实现14.9%年复合增长率 [3] - 2024年自主品牌销量81.9万辆 同比增长14.7% 2024年上半年销量44.98万辆 同比增长8.5% [3] 中国长安汽车战略规划 - 中国长安汽车2030年整车销量目标5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60%达300万辆 海外销量占比超30%达150万辆 [3] - 2024年海外销量53.6万辆 同比增长49.6% 显著高于中国一汽的12.5万辆(同比增长36.3%) [3] - 海外布局覆盖100余个国家 全球规划20个海外工厂 目前已建成投产9个 2024年5月泰国新能源整车基地投产 [4] 三大汽车央企竞争格局 - 东风集团2025年销量目标300万辆(冲刺32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100万辆 自主新能源90万辆 海外出口50万辆 [4] - 东风集团2024年上半年整车销售111.6万辆 新能源汽车40.2万辆 海外销量11.5万辆 [4] - 东风集团旗下东风柳汽和岚图科技2030年海外销量目标分别为30万辆和50万辆 合计80万辆超过中国一汽70万辆目标 [4] - 行业形成北方(中国一汽)、中部(东风集团)、西南(中国长安)三大汽车央企三足鼎立局面 均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4] 海外业务布局对比 - 中国一汽海外业务覆盖102个国家和地区 设立25个海外组装生产基地(包括南非、墨西哥等地) [4] - 中国长安汽车海外销量目前领先 2024年达53.6万辆 同比增速49.6% 高于中国一汽的36.3%增速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