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战
icon
搜索文档
印美“硬碰硬”,为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8-07 22:56
美印贸易关系恶化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印度输美产品征收额外25%关税 叠加此前25%关税后总体税率达50% 使印度成为输美商品税率最高国家之一[4] - 新关税措施将于8月27日实施 主要针对纺织品 珠宝首饰 汽车零部件 海产品等商品 但电子产品如苹果手机和医药产品仍享受豁免[8] - 关税升级直接原因是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 深层原因是美国对印美贸易逆差不满 印度在贸易谈判中不愿让步[4] 印度石油进口结构变化 - 俄罗斯已取代中东成为印度最大石油供应国 2025年上半年日均进口俄油175万桶 同比增长1%[8] - 俄油占印度进口石油比例从2022年俄乌冲突前0.2%飙升至35%-40%[8] - 2022年1月印度日均进口俄油仅6.8万桶 2023年5月达到峰值215万桶/日 印度每日石油消费量约550万桶 88%依赖进口[8] 印度应对措施 - 印度政府要求国有炼油企业制定俄油替代计划 设计应急政策措施 但短期内难以立即停止进口打折俄油[9] - 莫迪呼吁民众购买本土产品以减轻经济冲击 并强调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需在经济利益方面保持警惕[10] - 印度外交部声明称美国加征关税行为"不公平" 将采取必要行动维护国家利益 进口俄油是基于市场因素和能源安全考虑[9] 美印关系复杂化因素 - 美国拉近与巴基斯坦关系 包括邀请巴陆军参谋长访美 在加密货币 矿业 石油等领域达成协议 进一步影响美印关系[11] - 印度在农业和乳业保护方面持强硬立场 拒绝放开农产品进口 因担心冲击小农经济[10] - 特朗普称印度为"死亡经济体" 莫迪政府则通过购买本土产品号召和经济发展目标宣示进行回应[10]
【UNFX课堂】美元的脆弱基石:贸易战、联储变局与就业困境
搜狐财经· 2025-08-07 18:28
自四月中旬以来,美元汇率表面上的平静,未能掩盖其背后日益聚集的风险。今年早些时候,美元曾经 历一段显著跌幅,从1月高点至4月低点累计下挫近11%。随后,得益于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策略 性退让、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职位暂时稳固,以及一系列表现尚可的非农就业数据,美元获得了一段喘息 之机,并暂时平息了经济衰退的担忧。 然而,这些短暂的支撑因素,如今看来更像是临时性的稳定剂,而非持久的强劲动力。市场对修订后关 税协议的初步乐观情绪正迅速消退。日本和欧盟的贸易代表团正忙于澄清协议细节,而瑞士则面临高达 39%的关税压力。 从市场仓位来看,美元空头头寸已大幅减少,这或许解释了为何美元尚未出现彻底崩盘。然而,随着基 本面持续恶化和政治风险不断攀升,美元的下行压力显而易见。 在此背景下,欧元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被动角色。尽管PMI修正数据并未引起市场波澜,但欧元兑美元 汇率仍紧密跟随美国宏观经济的变动。虽然两年期利率息差略有收窄,但即便美联储的言论趋于鸽派, 欧元兑美元也未能重现今年早些时候的强劲涨势。 究其原因,在于尽管欧元多头将目标定在1.17,但美国经济增长和政治失调所带来的风险溢价尚未完全 反映在价格中。在此之前,欧 ...
特朗普对印度关税翻倍升至50% 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利益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47
贸易政策变动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关税翻倍 从25%上升至50% [1] - 新关税分两阶段实施 基础25%关税于7日生效 额外25%关税在行政命令签署21天后生效 [1] - 此为特朗普首次对"帮助俄罗斯战争机器"国家实施二级制裁 针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行为 [1][4] 印度政府回应 - 印度外交部称进口俄罗斯石油基于市场因素 旨在保障14亿国民能源安全 [3] - 印度政府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利益 [3] - 美媒认为新关税将冲击美印长期深化双边关系的努力 [4] 双边贸易结构 - 去年美国从印度进口商品总额达870亿美元 [6] - 印度从美国进口商品总额为420亿美元 [6] - 美国主要进口印度药品、通信设备(含智能手机)及服装 其中智能手机获得关税豁免 [6] - 美国主要向印度出口石油天然气、化学品及航空航天产品与零部件 [6]
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美国这次要硬碰硬?美财长见完中方代表后,知道对中国已毫无办法
搜狐财经· 2025-08-07 13:47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遇冷:中国已非任人摆布的对象 2023年8月1日,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一份全球征税清单,令人感到深思。尽管全球多个国家面临高额关税,印度被征收25%的关税,越南20%,加拿大更是遭 遇高达35%的惩罚性关税,但其中最重要的名字——中国,却意外地不在其中。这个出人意料的举措让外界不禁猜测,美国在与中国的经贸博弈中是否遇到 了某种"战略转折"。 在特朗普以关税手段试图重塑全球贸易格局时,众多观察人士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隐藏着复杂的战略考虑。美国的这份关税清单针对贸易顺差国与逆 差国分别设定了不同的税率:顺差国的税率为10%,而逆差国则从15%起步。这使得与美国保持顺差的英国得以幸免,但像日本、韩国等传统盟友却被纳入 15%的征税范围。加拿大则在其中遭遇了最为严苛的打击,直接加征了35%的关税,甚至转运商品也需缴纳40%的"过路费"。这一系列区别对待的做法显然 暴露了特朗普政府通过关税手段重塑国际贸易秩序的真实意图,旨在迫使各国在90天的缓冲期内接受美国的谈判条件。墨西哥就因此得到了90天的宽限期。 美国此时的"无力感"来源于三个致命软肋。首先,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资源,这使得美国一旦与中国发 ...
加拿大通知中国:加税25%!中方转手将订单给了澳大利亚,卡尼想搞事?美突然对加拿大出手
搜狐财经· 2025-08-06 22:44
贸易政策变动 - 加拿大宣布对自美国以外国家进口的含中国熔铸钢铁产品征收25%附加税 [1] - 中国迅速反击 与澳大利亚达成油菜籽贸易恢复协议 首批试运量达25万吨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关税 威胁若通过第三国转运将提高至40% [3] 行业影响 - 中国是全球最大油菜籽进口国 年均进口量超400万吨 [5] - 加拿大油菜籽年出口额曾达37亿美元 因中国加征关税而暴跌 [3] - 加拿大75%出口依赖美国市场 使其在外交政策上缺乏回旋余地 [3][5] 贸易格局变化 - 澳大利亚迅速抢占中国市场 首批油菜籽试运量达15-25万吨 [3] - 加拿大钢铁产业未获保护 同时失去农产品市场份额 [1][5] - 中国采取精准反制措施 通过市场手段而非外交辞令进行反击 [5] 战略失误 - 加拿大政府对中国经济影响力存在严重误判 [5] - 加方未集中应对美国威胁 反而对中国加征关税 [3] - 加拿大既未能保护本国钢铁业 又丢失农产品订单 [5][7]
Expeditors International of Washington (EXPD)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8-06 18: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贸易与物流,涉及关税政策、供应链调整、宏观经济影响[1][2][3] - **公司**:Expeditors International of Washington (EXPD)及其子公司Onyx Group,专注于贸易咨询、供应链风险管理及关税政策分析[8][9]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关税政策更新与影响** - **新关税措施**: - 美国对多国加征附加关税(如中国、欧盟、印度等),部分税率达15%-40%,叠加现有税率后整体有效税率显著上升[15][20] - 针对“转运”(transshipment)行为追加40%关税,以遏制规避行为[16][28] - 取消800美元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de minimis exemptions)[17] - **关键数据**: - 当前美国贸易加权平均关税率为18%,接近20%的临界点(超过将导致GDP增长下降1%、通胀上升0.5%)[42][49][52] - 铜制品232调查后实施出口管制,限制关键原材料出口[18] **2 区域贸易关系动态** - **中国**: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和供应链限制遏制中国出口,但结构性谈判进展有限,可能转向“小规模采购协议”[62][63] - 未来可能升级措施(如10月生效的航运费用)[65] - **欧盟**: - 避免全面贸易战,但15%关税及非关税壁垒争议(如化学品市场准入)可能削弱欧洲战略产业[56][58] - 欧盟推迟报复性关税6个月,争取谈判空间[57] - **印度**: - 25%关税叠加潜在对俄石油制裁,美国意图削弱印度与中俄关系,但印度短期韧性较强[68][71] - **北美(USMCA)**: - 钢铁关税威胁汽车供应链,但整体协议暂未破裂[66][67] **3 宏观经济影响** - **增长与通胀**: - 关税政策具有“滞胀”效应:2025年GDP增速或降0.5%,2026年再降0.5%-1%;核心通胀或升至3%-3.5%[78][80] - 高关税行业(电子、汽车、家具等)面临成本压力,上游原材料产业(如钢铁)短期受益[82][83] - **财政与市场**: - 关税未来10年或创收2万亿美元,但可能被经济放缓抵消;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更显著[86] **4 其他重要内容** - **政策不确定性**: - 多数协议为“框架性”且缺乏细节(如日本否认550亿美元投资承诺),易引发后续争议[34][35] - 转运规则、产品排除清单等执行细节未明确[90][94] - **美联储政策**: - 劳动力市场降温与通胀压力并存,2025年Q1通胀或达峰值,年内可能降息1-2次[100][102] ---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行业分层**:日本、韩国、墨西哥等被视为美国“关键伙伴”,供应链合作优先级高于其他地区[31][39] - **非关税工具**:出口管制(如铜)可能扩展至其他战略物资,成为新政策工具[18][28] - **政治因素**:中期选举前,国内压力或促使关税调整(如豁免中间品)[26][71] (注:部分问答环节未纳入核心分析,因内容重复或细节不足[89][95])
台湾和越南对美贸易逆差超过中国大陆
日经中文网· 2025-08-06 16:00
贸易逆差结构变化 - 5月美国对越南贸易逆差达147亿美元 超过同期对中国大陆的139亿美元逆差额 [2][4] - 6月美国对台湾贸易逆差达126亿美元 首次超过对中国大陆的逆差(2002年以来首次) [2][4] - 6月美国对中国大陆贸易逆差环比骤降44亿美元 创2004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约95亿美元) [4][6] 区域贸易转移趋势 - 6月美国从中国大陆进口占比从15%降至7% 越南等亚洲地区出口额显著增长 [6] - 印尼/马来西亚/台湾/泰国/越南五地对美贸易逆差总额增加46亿美元 抵消中国大陆减少量 [6] - 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亚洲贸易伙伴可能通过"迂回出口"填补中国大陆份额 [6] 政策监管动态 - 特朗普政府将迂回出口行为关税提高至40% 并计划征收罚款 [8] - 美国司法部5月宣布加强打击企业逃避关税行为 具体执行程序待公布 [8] - 富国银行认为贸易战影响难以量化 因关税政策存在国别/品类/时点差异 [8]
美瑞谈判进入倒计时阶段 瑞郎迎来关键转折点
金投网· 2025-08-06 12:01
汇率走势分析 - 美元兑瑞郎汇率今日开盘报0.8074,昨日收盘于0.8071,当前报0.8070,跌幅0.02%,最高价0.8079,最低价0.8064 [1] - 瑞郎走势面临关键转折点,美瑞贸易谈判进入最后48小时倒计时,若达成协议瑞郎将获短期提振 [1] - 谈判僵局导致瑞士出口美国商品面临39%惩罚性关税威胁,瑞士可能被迫大幅提高让步条件 [1] - 若谈判破裂导致贸易战升级,作为避险货币的瑞郎可能反常走弱,反映对瑞士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冲击的担忧 [1] - 外汇期权市场显示交易员正加大对瑞郎波动性押注,反映重大事件前的市场焦虑情绪 [1] 技术面分析 - 美元兑瑞郎若突破0.8090则可能打开进一步反弹空间,阻力关注布林带上轨0.8139一线 [2] - 相对强弱指标(RSI)运行于40.2附近,尚未脱离超卖边缘但出现小幅抬升,反映多空力量趋于平衡 [2] - 若RSI持续走高并站上50,可视为短线市场情绪改善信号 [2]
黄金股普涨 招金矿业涨超3% 灵宝黄金涨1.6%
格隆汇· 2025-08-06 11:21
港股黄金股表现 - 中国黄金国际涨3.48%至71.3港元 招金矿业涨3.05%至21.64港元 山东黄金涨3.09%至28港元[1][2] - 潼关黄金涨2.09%至1.95港元 灵宝黄金涨1.59%至10.83港元 紫金矿业涨0.91%至22.22港元 赤峰黄金涨0.16%至25.2港元[1][2] 黄金价格驱动因素 - 特朗普采访后黄金单日拉升近30美元 突破3380美元关口[1] - 2024年金价累计上涨近30% 受贸易战 地缘冲突 央行买入及降息预期推动[1] - 富达国际预测2025年底金价或触及4000美元/盎司 因黄金在政治经济不确定时期及低利率环境中表现良好[1]
美国欠下36万亿天价债务!特朗普为还钱用尽招数,结果全部碰壁
搜狐财经· 2025-08-06 11:11
面对高达36万亿美元的债务危机,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措施最终演变成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而这场危机,正悄然成为全球经济走向的重要转折 点。这笔巨额债务,如同悬在美国经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如今,美国已经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借钱还债导致利息支出不断攀升,高额的利息支出又挤占了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开支,而贸易战的失利更是 让经济雪上加霜。每年仅利息支出就高达近万亿美元,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此庞大的债务正在动摇美元的国际地位,一旦美元失去信任,对于美国而言 将是致命的打击。 "政府效率委员会"的设想很快便遭遇了重重阻力。削减军费?强大的军工企业在国会根深蒂固,没有哪个议员敢冒着被选民唾弃的风险触碰这块"肥 肉"。削减社会福利?这更是直接关系到千百万普通民众的生计,无疑是自掘坟墓。至于取消大企业税收优惠,那些财团可是总统竞选时的"金主爸爸", 谁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终,委员会的"效率"仅仅体现在削减办公用品和差旅费上,就连负责人马斯克都无奈挂印而去。 加征关税的策略也未能如愿。起初,日本、欧盟、韩国等盟友表面上表示配合,实则暗中观望。而当特朗普将矛头指向中国时,却遭遇了坚决的反击。 中国迅速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