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搜索文档
浙江一家IPO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扩产3万吨,关联交易价格引发质疑
搜狐财经· 2025-07-04 19:07
IPO审核关键信息 - 公司将于7月4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进行IPO上会审核 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 拟募集资金总额7.68亿元 [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2年9.94亿元增长至2024年12.39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9.98%) [3] - 扣非净利润波动显著:2022年7841.75万元 2024年2.06亿元 但2025年一季度同比下降16.89%至5051.29万元 [3] - 核心产品硅烷交联剂单价三年累计下跌35.4%(从3.05万元/吨降至1.97万元/吨) 毛利率从47.46%跌至22.77% [3][11] 偿债与现金流 - 资产负债率从44.45%降至36.26% 仍高于行业均值35.23% [4] - 2024年净现比仅0.42 经营活动现金流对净利润覆盖能力弱 [4] - 应收账款随营收增长:应付票据余额从1.78亿元增至2.54亿元 应付账款从6391.33万元增至1.1亿元 [3] 关联交易问题 - 向控股股东巨化集团关联采购占比从38.08%降至28.93% [6] - 向关联方衢州硅宝销售价格低于非关联方1%-4% 丁酮肟委托加工价格低0.52%-12.75% [6][8] - 股东洪根入股资金由衢州硅宝代付 虽已还清但交易所质疑关联交易定价合理性 [8] 产能与募投项目 - 现有产能利用率从96.19%降至76.15% 却拟斥资5.07亿元新增3万吨高端偶联剂产能 [3][11] - 已签订合作意向书仅覆盖新增产能6.7%(杭州赛力意向采购2000吨/年) [11] - 羟胺水溶液项目瞄准芯片制造领域 声称可填补国内空白 已与6家客户签订1.94万吨/年采购意向 [12] 安全生产隐患 - 部分产品存在超环评批复产能生产情况 硫酸羟胺2024年超许可产能9.98% [4] - 仅通过"自查整改"回应 未聘请第三方评估关键设备疲劳损耗 [5]
6月IPO申报量“井喷”,受理企业数占上半年八成
全景网· 2025-07-04 16:55
IPO受理上半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伴随6月30日晚间沪深北交易所集中受理41家企业的IPO申请,今年上半年获受理的IPO企业数量达到177家,已远超去年全年。其中6月获受理 IPO达150家,占比超八成。北交所是主阵地,115家企业冲击北交所,占比超六成。 其中,北交所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新股首日平均回报率达231.84%,天工股份以441.62%的涨幅领跑,开发科技最低回报率亦达150.36%。 下半年IPO会"放水"吗?专家划重点 尽管6月数据亮眼,但监管层强调"提质增效",专家认为下半年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节奏回归常态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热度减退,优质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依然是重点支持对象。可以预见,下半年IPO市场依旧会保持活 跃,尤其是科创板等新兴板块。随着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正式重启,更多科技创新企业有望登上资本市场的舞台,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与资 源。 财务数据"Deadline":IPO申报财报有效期为6个月,6月底是上半年最后"窗口期"。企业为确保财务数据的时效性,集体赶"6月末班车",形成 年度申报高峰。 政策回暖,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打开:2025年以来,监管层多次表态支持"硬科技"。6月18 ...
长光辰芯IPO①:长光所“扶马冲A股”未果,关联收入腰斩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1:10
公司上市动态 - 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计划在港交所上市 [2] - 公司曾尝试在科创板上市但未成功,后转向港股市场 [3][5] - 在递交港股招股书的同时,公司宣布向全体股东派发股息1850万元 [7]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CIS)的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下游应用于机器视觉、科学仪器、专业影像等领域 [3] - 2024年工业成像领域全球市场份额15.2%,科学成像领域全球市场份额16.3%,均位列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6] - 2023年营业收入6.04亿元,2024年营业收入6.7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22亿元和2.49亿元 [7] 公司历史与股权结构 - 创办初期控股股东为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旗下奥普光电,后王欣洋通过增资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2017年王欣洋以每注册资本6元的价格认缴新增注册资本600万元,持股比例上升至46.63% [8] 核心团队与技术背景 - 实际控制人为王欣洋、张艳霞夫妇,王欣洋拥有浙江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学历背景 [8] - 多位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有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任职经历,包括副总经理马成、监事周泉等 [9][10][11] - 核心团队成员中多人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形成校友网络 [12] 技术与专利 - 公司拥有已注册发明专利49项,约一半形成于核心技术人员与长光所存人事关系期间 [14] - 子公司长光圆芯继受取得部分专利,由长光集团以投资形式注入 [14] 关联交易与业务支持 - 2020年至2024年,长光所及其关联方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分别为0.35亿元、0.87亿元、1.36亿元、1.1亿元、0.39亿元 [15] - 关联方营收下降后,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大幅下降,利润有所下滑 [15]
【IPO前哨】获宁德时代、小米入股,芯迈半导体有哪些看点?
金融界· 2025-07-04 10:32
公司概况 - 芯迈半导体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功率半导体公司,专注于电源管理IC和功率器件的研发与销售,产品应用于汽车、电信设备、数据中心、智能手机等领域 [2] - 公司在全球消费电子PMIC市场排名第11位,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2位 [2] - 公司投前估值达到约200亿元人民币,并引入了国家基金二期、小米基金、宁德时代等知名机构投资 [3] 业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6.88亿元、16.40亿元和15.74亿元,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4]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1.72亿元、5.06亿元和6.97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4] - 经调整年内利润从2022年的2.38亿元降至2024年的-0.53亿元 [4] - 毛利率从2022年的37.4%降至2024年的29.4% [4]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支出分别为2.46亿元、3.36亿元和4.06亿元,持续增长 [4] - 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14.6%提升至2024年的25.8% [4] 产品结构 - 电源管理IC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8.0%降至2024年的90.7%,仍是主要收入来源 [5] - 功率器件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0%提升至2024年的9.3% [5] 客户集中度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87.8%、84.6%和77.6% [5]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66.7%、65.7%和61.4% [5] 资金状况与上市计划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67亿元 [6] - 拟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研发能力提升、战略投资、销售运营效率提升及营运资金 [6]
美国取消对华EDA出口限制,A股IPO受理数已超去年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04 01:36
美国就业市场 - 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3万人,为202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5月数据下修至仅增加2.9万人 [1] - 商品生产企业6月增加3.2万个岗位,但服务业就业减少6.6万个岗位,主要因专业/商业服务和医疗保健/教育领域下滑 [1] - 在职员工同比薪资增速为4.4%,较5月的4.5%基本持平 [1] 美越贸易关系 - 越南同意对美国零关税开放市场,美国对越出口商品将征收至少20%关税,转运输商品关税达40% [3] - 2024年美国对越南贸易逆差超1230亿美元(进口1360亿 vs 出口130亿) [3] - 越南产业链高度依赖中国技术和原材料,转口贸易认定标准尚不明确 [4] 芯片行业动态 - 美国取消对华EDA软件出口限制,西门子/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对华出口无需特别批准 [5] - 三家公司合计占据中国EDA市场82%份额,该软件为芯片设计核心工具 [5] - 中国EDA企业处于追赶阶段,与美企存在显著技术差距 [6] 中国房地产市场 - 广州拟启动"商转公贷款",当公积金个贷率低于75%时允许纯商贷转公积金贷款 [7] - 政策设动态调控机制:个贷率≥85%时实施额度管控,≥90%时暂停业务 [7] - 商业贷款与公积金贷款利差收窄,政策需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8] 小游戏行业竞争 - 2024年中国小游戏市场收入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内购占比68.7% [9] - 腾讯依托微信生态领先,字节跳动通过抖音平台加速争夺开发者资源 [9] - 小游戏凭借低门槛、碎片化特性实现高渗透率增长 [10] A股市场数据 - 上半年A股IPO受理177家,超去年全年,其中北交所占115家 [11] - 6月30日单日沪深交易所受理9家IPO,北交所受理32家 [12] - 上半年IPO融资规模380.02亿元,同比增长25.53% [12] 投资者行为分析 - 6月A股新开户165万户,同比增长53%,上半年累计新开1260万户 [13] - 6月A股日均成交额1.3万亿元,同比增79.57%,三大指数涨幅2.9%-8.02% [13] - 春节后DeepSeek等概念吸引新股民,但后续赚钱效应不足 [14] 股市行情表现 - 7月3日创业板指涨1.9%领涨,两市成交1.31万亿元,超3200只个股上涨 [15] - 算力硬件/PCB/创新药板块走强,海洋经济/可控核聚变板块调整 [15] - 市场对EDA出口限制取消消息反应滞后,显示资金风格切换迹象 [16]
IPO market gets boost from Circle's 500% surge, sparking optimism that drought may be ending
CNBC· 2025-07-03 23:36
IPO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科技IPO数量加速增长 6月有5起科技IPO 高于1月以来的月均2起 [3] - Circle在纽交所首日交易股价翻倍 较IPO价格上涨6倍 市值达420亿美元 [4] - Figma提交公开招股说明书 成为最受期待的IPO之一 此前与Adobe的200亿美元收购协议于2023年底取消 [5] 主要公司表现 - Circle受益于GENIUS法案通过 该法案为美元稳定币建立联邦框架 [4] - CoreWeave 3月底上市后 5月股价飙升170% 6月再涨47% [6] - Hinge Health和Omada Health估值分别为35亿美元和10亿美元 eToro市值略超50亿美元 Chime Financial估值接近115亿美元 [13] 风险投资动态 - 风投公司General Catalyst、Breyer Capital和Accel持有Circle股票价值80亿美元 即使已出售部分持股 [5] - Meta以140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权 Accel预计获利超25亿美元 [16][17] - 二级市场交易增加 早期员工和投资者获得流动性机会 [15] 行业背景 - 2021年美国风投支持的IPO达155起 融资604亿美元 之后几年大幅下降 2022年13起 2023年18起 2024年30起 共融资133亿美元 [9] - 2024年美国VC退出价值980亿美元 较2021年峰值下降87% 低于2017-202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 [11] - 风投支持的公司在过去几年共融资9470亿美元 但面临流动性不足风险 [11] 未来展望 - 风投界对IPO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 正在为下一波公开募股做准备 [15] - 预计下半年各行业IPO将多样化 制药和金融科技是5月底前最活跃的领域 [18] - 美联储可能降息 监管机构考虑放宽IPO规定 使上市过程更简便 [17][18]
高额负债下仍现金分红,惠科股份二闯IPO胜算几何
北京商报· 2025-07-03 20:14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从创业板转战深市主板上市 招股书于6月30日获受理 拟募集资金约85亿元 系上半年获受理的第二大IPO项目 [1][3][4] - 本次募集资金中10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其余资金拟投向长沙新型OLED研发升级项目 长沙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绵阳Mini-LED智能制造项目 [4] - 相较2022年创业板IPO拟募资95亿元 本次募资金额缩水10亿元 [10][11]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短期借款218.81亿元 长期借款112.71亿元 合计约331.52亿元 [7] - 待收购股权及股权转让款等合计129.27亿元 资产负债率68.78% 高出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近15个百分点 [1][7] - 2024年现金分红约2亿元 但公司称分红不代表资金充裕 运营仍需持续资金支持 [4][5] 经营业绩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34亿元 357.97亿元 403.1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4.28亿元 25.66亿元 33.39亿元 实现稳步增长 [5] - 2024年电视面板 显示器面板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 第四 第三名 [4] 行业地位与业务 - 公司为国内第三大面板企业 全球领先的三家大尺寸液晶面板厂商之一 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制造 [4] - 采用自有资金与地方国资合资模式 在滁州 绵阳 长沙等地成立半导体显示或智能终端项目公司 [7] 历史IPO情况 - 2022年6月创业板IPO获受理 2023年8月主动撤回申请材料 前次拟募资95亿元主要用于OLED Mini LED等项目 [9][1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底控股股东惠科投控持股45.42% 实际控制人王智勇通过惠科投控及深圳惠同合计控制52.31%表决权 [11]
浙江杭州冲出一家文创IPO,顺为、小米押注,面临铜价波动风险
格隆汇APP· 2025-07-03 19:55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浙江杭州 专注于文创领域 [1] - 获得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 [1] 行业背景 - 属于文创行业 具体细分领域未明确提及 [1] 风险因素 - 业务面临铜价波动的原材料成本风险 [1]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正在推进IPO进程 [1]
IPO半年图谱:A股、港股“揽金”1350亿元,券商最新排位“放榜”
经济观察报· 2025-07-03 16:43
2025年上半年IPO市场概况 - A股IPO募集总额达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共有51只新股上市,同比增加7家 [2] - 港股IPO融资规模达1067.1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74.25亿元),同比激增688.56%,43家企业成功上市 [2] - 港交所IPO融资规模位居全球榜首,超过纳斯达克交易所的650.32亿元 [2] A股IPO市场表现 - 9只新股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中策橡胶以40.66亿元成为募资额最高的项目 [2] - 上证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有5家、2家和3家企业进入前十募资榜单 [3] - 中信建投证券保荐的中策橡胶和天有为分别以40.66亿元和37.40亿元位列前两名 [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宁德时代以410.0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74.39亿元)成为全球融资额最高的IPO [6] - 7家"A+H"上市公司募资总额达770.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703.39亿元),占港股IPO融资总额的72.17% [7] - 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和三花智控分别以113.74亿港元、101.29亿港元和93.36亿港元位列融资额前五 [8] 券商IPO业务排名 - 港股保荐机构中,中金公司以14家IPO项目排名第一,华泰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以9家和8家紧随其后 [11] - A股市场中信证券保荐6单项目,中信建投证券和华泰联合证券各保荐5单 [12] - 中信建投证券以86.50亿元募集资金和3.17亿元承销保荐费用位列A股保荐机构首位 [13] 市场趋势与特点 - 港股吸引A股龙头企业双重上市,硬科技与新消费领域成为资本焦点 [8] - 北交所累计受理115家IPO项目,占上半年受理总量的64.97% [13] - 国泰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分别以21家和20家项目数量领跑6月新增受理IPO保荐机构 [14]
开源证券IPO梦碎:屡遭监管“点名”,债券业务被暂停冲击业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6:14
公司IPO终止事件 - 开源证券因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深交所决定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结束长达三年的IPO进程 [1][4] - 公司原拟发行不超过115,34364万股,募资40亿元用于业务升级,包括优化经纪业务、提升投行实力等 [2] - IPO进程在2023年2月平移至深交所审核,但公司始终未回复首轮问询函,最终于2025年6月终止 [3][5] 监管处罚与合规问题 - 2024年10月证监会暂停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资格6个月,总经理及分管高管被约谈,处罚涉及误导性陈述、绿色债券核查不严等问题 [1][6][9] - 监管罚单导致22个债券项目停滞,涉及募资额339亿元,并影响中信证券、湖南洞庭资源等多家企业债券发行 [6][7] - 公司历史合规问题频发,包括2019年因债券业务质量控制不到位被警示,以及多起债券承销相关诉讼,涉案金额合计335亿元 [9][10] 业务表现与收入结构 - 投行业务收入2024年同比减少4589%至46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2019年的4107%下滑至1623% [7][12] - 证券经纪业务净佣金率从029‰降至015‰,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1347%,资管业务规模从2021年的57191亿元降至2024年的27179亿元 [12] - 新三板业务表现突出,持续督导企业723家(占股转系统1177%),做市企业75家行业排名第三 [2][13] 股权结构与市场定位 - 公司控股股东陕煤集团持股5880%,陕西省国资委通过陕煤集团等间接控制6417%表决权 [2] - 公司以新三板业务为核心优势,被称为"新三板之王",但在科创板、创业板等赛道缺乏经验 [13] 财务数据与未来展望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859亿元(同比-661%),归母净利润687亿元(同比+1225%) [14] - 行业人士认为公司可通过整改合规问题及深耕新三板业务重启IPO,但市场信心恢复需时间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