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波动

搜索文档
大越期货沪铜周报-20250818
大越期货· 2025-08-18 10: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上周沪铜震荡上升,主力合约收涨0.73%,收报79060元/吨;地缘政治扰动铜价,美国关税有变化,全球不稳定因素仍存;国内消费进入淡季,下游消费意愿一般;产业端现货交易以刚需为主;LME铜库存155800吨上周变化不大,上期所铜库存较上周增4428吨至86361吨;2024年铜供需紧平衡,2025年过剩 [3][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上周沪铜震荡上升,主力合约收涨0.73%,收报79060元/吨 [3] - 宏观上地缘政治扰动铜价,美国关税有情况,全球不稳定因素仍存 [3] - 国内消费进入淡季,下游消费意愿一般 [3] - 产业端现货交易以刚需为主 [3] - LME铜库存155800吨上周变化不大,上期所铜库存较上周增4428吨至86361吨 [3] 基本面(库存结构) - PMI方面未详细提及内容 [7][9] - 2024年供需紧平衡,2025年过剩,给出了2018 - 2024年中国年度供需平衡表 [11][14] - 交易所库存去库,保税区库存维持低位平 [15][18] 市场结构 - 加工费处于低位 [22] - CFTC非商业净多单流出 [24] - 期现价差、进口利润、仓单部分未详细提及内容 [21]
纽约铜价一日暴跌20%!特朗普50%关税生变引发全球铜市巨震
第一财经· 2025-07-31 23:11
铜价暴跌 -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期货主力合约盘中跳水,最低砸至4.33美元/磅,较前日收盘重挫21% [1] - 伦铜、沪铜跟跌,分别收跌0.8%、1.3%,价差急剧收敛 [2] - 触发纽约铜价崩盘的是超预期的铜关税政策,白宫宣布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等产品征收50%关税,精炼阴极铜、废铜等原料意外豁免 [2] 关税政策变化 - 白宫公告宣布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如铜管、铜线、铜棒等)及铜密集型衍生品(如电缆、连接器等)征收50%关税,但铜矿石、精矿及废铜等原材料暂不受约束 [4] - 美国还将依据《国防生产法》要求25%的美国产高质量废铜在本地销售,从2027年开始,25%美国产铜矿石和精矿等生产原料需要在美国销售,这一比例将逐渐在2029年提高到40% [4] - 这一政策较此前市场预期的"全面覆盖所有铜产品"范围明显收窄,导致前期因"抢运潮"积累的美国库存快速消化预期落空 [5] 库存与供需变化 - 截至7月30日,COMEX铜库存高达25万吨,而今年2月还不足10万吨 [9] - LME的铜库存自2月中旬以来锐减,约从27.09万吨下降至7月初的9万吨左右,降幅超64% [9] - 美国1~4月的铜进口数据显示,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到136万吨,远高于去年的90万吨 [10] 产业链影响 - 美国市场上,关税落地后铜价飙升,或推高汽车、新能源等领域成本,部分企业可能转向国产替代或调整供应链 [12] - 智利等主要铜出口国或将更多货源转向亚洲和欧洲市场,进一步影响全球铜供需平衡 [12] - 美国本土将近50万~60万吨/年的铜材刚性进口需求会逐渐显现,但回升幅度将受到关税成本以及全球铜供应格局变化的制约 [13] 价格与市场反应 - 截至7月25日COMEX铜期货年内涨幅超40%,而截至31日年内涨幅收窄至8.87% [10] - 7月31日上海保税区市场国际铜现货价格为69768元/吨,下调893元/吨 [14] - 市场高波动背景下,企业需要紧密关注COMEX铜、LME铜和沪铜之间的价差变化,尤其是中间贸易商需做好双边头寸风险管理 [14]
情绪裹挟下沪铜冲高回落 淡季背景下价格将继续受困?
文华财经· 2025-07-31 02:13
铜价波动原因分析 - 6月底和7月下旬出现两波冲高回落行情 第一波受美指走弱和非美地区库存去化影响 第二波受国内反内卷情绪提振[2] - 铜价涨势难以持续 因关税关键节点临近 市场需关注相关风险[2] - 反内卷情绪和政策发酵带动工业品涨势 但铜价表现相对平淡 主要受情绪面推动[3] 全球贸易关系影响 - 美国与日本、菲律宾达成贸易协议 与欧盟谈判转向缓和 关税不确定性下滑[2] - 中美经贸会谈落地 双方推动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 符合市场预期[2] - 美国拟对铜进口关税税率由25%飙升至50% 落地时间提前至8月1日 震动全球铜市[8] 铜矿供应与冶炼情况 - 国内铜精矿供应紧张 矿商话语权增强 现货加工费企稳但反弹有限[4] - 海外铜矿商二季度产量分化 力拓、淡水河谷产量提升 泰克资源削减全年目标 卡莫阿–卡库拉产量指引下调[4] - 国内精炼铜产量同比增加9.5% 冶炼端未出现减量 矿端紧张对铜价支撑有限[6] - 冶炼厂面临压力加剧 长单加工费越来越低 年中谈判甚至落至负值[6] 铜库存与贸易格局 - 美国拟加征关税导致伦铜和沪铜回落 伦铜0-3价差由升水转为贴水[8] - LME铜库存一个月内由9万吨升至12.7万吨 部分货物来不及运往美国选择交仓[8] - 若关税如期落地且无豁免 美国全年铜需求基本满足 本土需求或减弱[8] 铜市供需与宏观环境 - 铜价反弹未超7月初高点 因真实消费受制于需求淡季 供需面缺乏上行动力[10] - 国内铜社会库存持续偏低 但矿端紧张和利润压力未导致冶炼端开工下滑[10] - IMF上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更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宏观氛围尚可[10]
【期货热点追踪】COMEX铜价创历史新高后突然回落,8月1日美国铜进口税大限将如何改写市场格局? 点击了解。
快讯· 2025-07-25 08:02
COMEX铜价走势 - COMEX铜价创历史新高后突然回落 [1] - 8月1日美国铜进口税大限可能改写市场格局 [1]
浙江杭州冲出一家文创IPO,顺为、小米押注,面临铜价波动风险
格隆汇APP· 2025-07-03 19:55
公司概况 - 公司位于浙江杭州 专注于文创领域 [1] - 获得顺为资本和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 [1] 行业背景 - 属于文创行业 具体细分领域未明确提及 [1] 风险因素 - 业务面临铜价波动的原材料成本风险 [1]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正在推进IPO进程 [1]
“矿荒”导致“锭缺” 沪铜主力合约重回80000元/吨关口
期货日报· 2025-07-03 08:18
铜价上涨原因 - LME铜期货3个月合约一度触及10000美元/吨,沪铜期货主力合约站上80000元/吨关口 [2] - 美国以外市场低库存状态延续,LME和国内精铜社会库存分别降至9万吨和12万吨的历史同期低位 [2] - 全球铜市三季度不存在明显累库期,市场对非美市场库存耗尽的担忧增加 [2] - 上半年铜原料产量增长不及预期,一季度全球铜矿产量增长2.5%,低于年初预期 [2] - 美国废铜出口受阻加剧精铜供需不平衡 [2] - 国内经济数据回暖,上半年消费表现良好,短期市场对需求的担忧缓解 [2] - 全球精铜需求缺口较大,国内消费政策发力,财政和建设项目加速释放需求 [2]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需求前置效应,上半年精铜需求远超市场预期 [2] 铜矿供应紧缩 - 矿端出现历史级供应紧缩,Antofagasta与中国冶炼厂2025年谈判将TC/RC价格定为0.0美元/干吨及0.0美分/磅 [3] - 全球铜精矿供应短缺与中国冶炼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加深 [3] - TC极端水平-60美元/吨超越多数企业承受阈值 [3] 需求端表现 - 上半年铜市需求韧性较强,我国电网投资同比增速接近20%,对冲房地产行业对空调产量的拖累 [3] - 全球三大交易所和保税区库存降至45万吨左右的绝对低位 [3] - 6月底7月初全球逆势去库反映现货电解铜供应趋紧 [3] 后市展望 - 需关注美国对全球终端需求的"轧空"行为何时停止,核心指标是LME铜—COMEX铜价差变化 [4] - 政策端关注美国"232"调查结果及LME应对政策 [4] - 下半年需求能否延续强势决定下游对精铜定价的接受程度 [4] - 地缘风险溢价消退及资金博弈加剧放大铜价波动性 [4] - 7月沪铜期货主力合约或在78000~83000元/吨区间宽幅震荡 [4]
全球铜贸易流向剧变的原因是……
期货日报网· 2025-05-14 09:01
特朗普政府铜关税政策 - 2025年2月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 导致美国本土钢铝价格飙升 [1] - 2月26日将关税延伸至铜领域 启动全品类铜进口调查 铜正式成为贸易战新战场 [1] - 3月4日宣布对铜征收25%关税 COMEX-LME铜价差从正常100-200美元/吨跃升至950美元/吨 LME亚洲库存单日降幅达9050吨 [1] - 3月13日明确加征25%铜关税 COMEX铜价飙升至5.25美元/磅(11574美元/吨) 较2024年均价上涨25% 美国3月铜进口量暴增至50万吨(正常7万吨) [2] - 4月2日铜制品被暂时豁免关税 铜价开启向下修正模式 LME铜价触底至8105美元/吨 后逐步反弹至9500美元/吨 [2][3] 铜库存与价差变动 - 截至5月12日 COMEX铜库存达16.34万吨创6年新高 LME铜库存降至19.07万吨 [3] - COMEX-LME铜价差3月26日暴涨至1643美元/吨 4月8日收敛至483美元/吨 5月12日为703美元/吨 [3] - 亚洲铜冶炼厂一季度出口激增 欧洲和亚洲铜库存大量转移至美国境内 [4] 铜产业链影响 - 中国在全球精炼铜消费占比达56% 中国制造业与铜价相关系数高达0.7 [7]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政策扭曲全球铜贸易链条 倒逼制造业回流 重塑产业链主导权 [3] - 华尔街资本联合欧美铜矿巨头压低铜精矿产出 降低加工费 制造跨市套利机会 [4] 历史关税战与铜价表现 - 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战导致铜价从18美分/磅暴跌72%至5美分/磅 全球铜矿产量下降50% [10][11] - 1971年美国对日本铜线缆加征12%关税 1985年《广场协议》使日本精铜出口量同比下降23% LME铜价跌18.7% [14] - 2018年特朗普关税战导致LME铜价从7347美元/吨跌至5733美元/吨 跌幅22% [17] 铜价未来路径预测 - 路径一:美国撕毁协议实施25%铜关税 全球铜市场分裂 铜价急转直下 美国制造业成本攀升走向萧条 [20][21][22] - 路径二:中美达成部分关税豁免 新能源领域铜需求提供支撑 铜价宽幅震荡 美国电网年需500万吨铜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需104万吨铜 [23] - 路径三:中美关系缓和合作 美国囤积铜回流亚洲 全球库存恢复 铜价稳步攀升 [25]
海亮股份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亮股份 - 行业:铜加工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出口情况 - 2024 年公司销量突破 100 万吨,外贸占比 40%约 40 万吨,规模达 40 亿美元,内贸占比 60% [3] - 外贸业务分中国出口国外和海外基地销售到非中国地区 [3] 出口退税取消影响 - 对海亮股份影响较小,公司通过来料和进料加工保税方式减少损失,利用香港平台操作,小企业退出带来更多机会,还将未履约订单税费转嫁给客户实现增量增利 [2][5] - 出口退税政策对铜制品行业影响因贸易模式而异,一般贸易全价退税成本高,进料加工仅加工费 13%需支付,来料加工部分成本可抵扣 [2][8] 关税战影响 - 短期无影响,232 调查未增设关税且对等关税被豁免 [2][6] - 中期即使加征关税,美国电解铜依赖进口,泰国基地仍具竞争力 [2][6] - 长期德州工厂投产后覆盖美国需求,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增强竞争力 [2][6] 市场需求情况 - 国内市场受房地产影响,但家电补贴支撑空调需求,总体需求未明显下降 [4][10][11] - 国外市场欧洲需求平稳,印度增长强劲,美国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4][11] - 公司在东南亚市场份额高,泰国工厂是重要货源地,增长空间大 [4][12] 铜价波动影响 - 对行业影响显著,公司偏好稳定铜价,客户分价格敏感的 B 端工厂和不敏感的零售端,公司有应对大幅波动能力 [4][14][15] 美国工厂情况 - 德州工厂投资规模 10 万吨,产品线全面,可覆盖现有美国市场份额,长期保持竞争力 [2][7] - 2025 年产能逐步提升,从 500 吨到突破 1100 吨,目标 1600 - 1800 吨 [17] - 员工主要为当地员工,约 100 名,设备全部到位但技术人员未完全配备 [18][19][20] - 建设受疫情影响延迟,2024 年加快,德州项目工业管道和大口径水管项目进展顺利 [21] 加工费情况 - 美国加工费因产品和客户规模差异大,受关税战影响波动显著 [22] - 外贸加工费疫情后涨价,中国产品国际市场有价格话语权,部分市场加工费和销量增长 [25][27] - 预计每年平均上涨 2% - 3%,如印度市场今年加工费同比增加 3%,销量增加 30% - 40% [25][27] 外贸销售规划 - 2025 年销量目标增长 25%,利润至少比销量多 15%,依靠加工费上涨和增量增利 [4][28] - 出口总量从 24 万吨增加到 30 万吨,美国和印度是主要增长点,合计约 4 万吨增量,其余大市场也有增长 [28][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进料加工允许从一地进口原材料出口到多个客户,无退税抵扣;来料加工需从特定客户进口并出口到同一客户,除人力成本外其他成本可抵扣 [9] - 公司主要生产铜配件和铜排,应用于新能源车、AI、自动化、军工和民生等领域 [13] - 公司无转口现象,今年利用泰国产能提前备货给美国贸易公司应对新关税政策 [16] - 中国是美国再生铜最大进口国,关税战对一般贸易企业影响大,进料加工企业可免关税,再生铜价格比 LME 电解铜贵 [23] - 行业集中度高,部分公司实现仓库托管理,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 [24]